首页 历史故事独树一帜边塞诗词《图说长城》

独树一帜边塞诗词《图说长城》

【摘要】:053独树一帜的边塞诗词自有长城以来,就有关于长城的诗歌出现,秦代歌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是目前流传下来最早的长城诗。从广义的角度看,很多边塞诗和战争诗都可以视为长城诗,它们之间很难划出明确的界限。历史悠久、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长城诗在艺术性方面是多姿多彩的。

053 独树一帜的边塞诗词

自有长城以来,就有关于长城的诗歌出现,秦代歌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是目前流传下来最早的长城诗。到了汉代,贾捐之曾说过:“长城之歌,至今未绝。”而自汉以来,长城诗更是绵绵不断地产生,唐朝时达到了创作的高峰。在两千多年来庞大的长城诗的作者群中,既有台阁卿相、封疆将帅;又有布衣文士、遗老遗民;既有诗坛巨擘,又有梵宇僧客;既有汉族诗人,又有蒙、回、满等少数民族诗人,显示了无比的广泛性。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吟咏长城,全方位地反映了长城的历史风貌。

西域边城遗址

长城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长城诗指内容凡涉及长城、长城关塞及长城故事的诗作;狭义的长城诗指诗作题目就是长城、长城关塞及长城故事的。从广义的角度看,很多边塞诗和战争诗都可以视为长城诗,它们之间很难划出明确的界限。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讲长城诗的时候,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谈的,即指那些诗题即为长城、长城关隘、长城风景及内容是专门描写长城的修筑与故事的诗篇。

长城诗虽然都是直接取材于长城,但其主题却显示了明显的多样性。这也是长城诗具有顽强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林林总总的长城诗中,有控诉秦始皇暴虐无道的,认为长城不足御敌,筑城筑怨导致国破庙倾,把长城和秦始皇捆在一起进行鞭笞,此类诗词数量比较多。如王无竞的《北使长城》:“秦世筑长城,长城无极已。暴兵四十万,兴工九千里。”胡曾的《咏史诗·长城》:“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陈陶的《续古二十九首》:“秦家无庙略,遮虏续长城。万姓陇头死,中原荆棘生。”陆游的《古筑城曲》:“筑城声酸嘶,汉月傍城低。白骨若不掩,高与长城齐。”罗邺《长城》:“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漫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

有对筑边者的痛苦呻吟、空闺怨妇的凄婉悲号深表同情的。如僧贯休的《杂曲歌辞·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汪遵的《杞梁妻》:“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常建的《塞下曲》:“北海阴风动起来,明君祠上望陇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王建的《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

三曹像(www.chuimin.cn)

有渴望消弭战争,追求民族友好的。如李白的《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萨都剌的《过居庸关》:“居庸关,何峥嵘,上天胡不呼六丁,趋之海外消甲兵,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徐渭的《边词》抒发了长城内外本是一家的真实感情:“十八盘山去路赊,顺山流水落天涯。真凭一堵边墙土,画去乾坤作两家?”王世懋的《华夷互市》歌颂了长城内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大漠高空寂建牙,两军相见醉琵琶。天闲苜蓿多羌种,胡女胭脂尽汉家。云里射生旋入市,日中归骑不飞沙。金钱半减犁庭费,互市应知晋史夸。”

有饮马长城志清玉塞的。如三国曹植的《白马篇》描写了他战斗在长城沿线,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唐太宗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抒发了他饮马出长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有歌唱长城山川壮美的。如南北朝时著名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王维的《使至塞上》描绘了居延地区的景色:“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元代蒙古诗人萨都剌《上京即事》五首,记录了蒙古草原风光和蒙古骑士风采:“大野连山沙做堆,白沙平处见楼台。行人禁地避芳草,尽向曲阑斜路来。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徐渭像

有称赞秦筑长城为开千秋功业的。如汪遵的《长城》:“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还有描绘长城边关荒凉冷漠的,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愫的,登临以寄个人壮怀激烈的……不胜枚举。到了现代和当代,长城诗则多把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讴歌称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可作代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诗词以雄浑的笔力描绘了长城内外的壮丽景色,并回顾了千年历史,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国激情。

历史悠久、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长城诗在艺术性方面是多姿多彩的。从诗体上看,无论是叙事长城诗、还是抒情长城诗,在古风律诗、乐府、民歌等各种体裁中均有佳篇丽制,从风格流派与气韵上看,长城诗中雄浑豪放者有之,哀婉缠绵者有之,凄迷悲怆者有之,金刚怒目者有之,它们艺术地反映了长城的各种特性和诗人们的复杂感情,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和强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