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图解长城建设-慑服四方无战

图解长城建设-慑服四方无战

【摘要】:021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公元618年,李渊推翻了隋朝,中国进入了鼎盛的唐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实力最强大的朝代。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西域至此成为唐朝廷的势力范围。期间唐军与当时的另一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开始交往。武周时重创东突厥。文成公主庙坐落在玉树县城南25公里处巴塘河畔柏沟内的石崖上,白纳沟,当地群众把这里视为玉树高原上难得的“洞天福地”。

021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公元618年,李渊推翻了隋朝,中国进入了鼎盛的唐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实力最强大的朝代。由于初唐时代武力比较兴旺,唐朝军队统御着万里长城两侧的偌大地区,周边少数民族比较安分且与唐的关系比较友好。为了维持大草原上的秩序,唐朝成功地运用了贸易与外交,而非以长城做防御,长城因此沦为废墟。诗人赞美道:“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步辇图唐·阎立本

唐朝对外推行的是比较友好的外交政策,当时最好的外交官就是唐朝的公主。七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唐太宗奉行“一桩婚姻相当于十万雄兵”的理论。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822年,唐蕃会盟,划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唐蕃会盟碑现在还保存在拉萨的大昭寺。这是和亲政策的成功。不少公主或宗氏女是被迫下嫁番邦国王的,背井离乡的生活对于公主来说是一大折磨,但是对于君王和整个朝廷而言,嫁出几个女儿,并无多大损失,而且似乎是换取和平的合理代价,绝对比建造与戍守长城更划算。

也不是所有的公主都是怀着幽怨而远嫁。文成公主长得端庄丰满,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和向往。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贞观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前往吐蕃。之所以要在隆冬季节出发,是因为由长安经陇南、青海到西藏有一个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经过几条湍急的大河,隆冬季节河水平缓,便于送亲的队伍通过。这支队伍,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人员除了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像是“文化访问团”和“下乡农技队”。唐太宗深谋远虑,认为只有从经济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才能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这次和亲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最主要的还是“天时”,驰骋高原的吐蕃王一见到文成公主顿时为她倾倒,只见她身着华美的盛服,神态端庄,气度文雅,不由得暗自倾心,一见钟情;松赞干布豪爽英武的气概也打动了文成公主,公主见他十分英武,心里暗自庆幸,觉得自己嫁了一个伟丈夫。

文成公主以款款柔情善待松赞干布,使得这位吐蕃国王深切体会到汉族女性的修养与温情,他对文成公主不但备加珍爱,而且对她的一些建议尽力采纳,文成公主则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见地,细心体察吐蕃的民情,然后提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建议,比如普及农技和艺术。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授意下,农技人员开始有计划地向吐蕃人传授农业技术,使他们在游牧之余,还能收获到大量的粮食。农技人员把从中原带去的粮食种子播种在高原的沃土上,然后精心地灌溉、施肥、除草,等到了收获的季节,那顶壮的庄稼,惊人的高产,让吐蕃人瞪大了眼睛,吐蕃人那时虽然也种植一些青稞、荞麦之类的作物,但因不善管理,常常是只种不收,所以产量极低,他们不得不佩服汉族农技人员高超的种植技术。此外,文成公主大力推广种桑养蚕的技术,吐蕃也逐渐有了自制的丝织品,光泽细柔,花色浓艳,极大地美化了吐蕃人的生活,使他们喜不胜收,都十分感谢文成公主入吐蕃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文成公主塑像

八世纪前期粟末靺靼建立的政权,以渤海为号。虽然渤海国骚扰过大唐,比如在公元732年从海上进攻唐朝山东登州,但总的来说,渤海国与中土政权可视为“车书本一家”。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送渤海国王子回国时曾赠诗《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渤海国有向唐朝进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进贡一百四十余次。

同一时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隋朝时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唐军降服东突厥,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大量突厥人迁到长安,各游牧民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东突厥的灭亡与归顺震动了西突厥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纷纷改投唐代门庭。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西突厥在唐军数次打击下覆亡。西域至此成为唐朝廷的势力范围。期间唐军与当时的另一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开始交往。不过随着时间转移,到了八世纪中叶以后,唐朝在与阿拉伯帝国的交战中屡屡挫败,唐朝势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亚沙漠地区。唐高宗永淳二年(682年),东突厥复国,边患日渐频繁严峻。武周时重创东突厥。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唐和回纥联军清除了突厥残余势力,回鹘建国。回纥(回鹘)与唐朝关系一度比较好,但是也在安史之乱期间趁机敲诈勒索唐朝廷并攻入洛阳城大肆烧杀掳掠。直到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回鹘(回纥于贞元五年改名)因为统治无道而最终被黠戛斯所灭。

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礼遇并深得吐蕃人民爱戴,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文成公主病故。(www.chuimin.cn)

唐在边境上设立六个都护府,分别是:

安西,640年设立,主要负责天山以南地区的守备;

安北,647年设立,主要守卫漠北;

单于,650年设立,主要守卫漠南;

安东,668年设立,主要守卫朝鲜半岛北部和满洲;

安南,679年设立,主要守卫越南地区;

北庭,701年设立,主要守卫天山以北地区。

这些都护府为协调唐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维持经贸往来,促进边疆区域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守卫着西南、西北、东北广大地区,使长城失去了昔日的作用。人们登上长城,看到石阶上长满的杂草,更多的是一种缅怀,“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唐朝虽然没有用大石块筑起连绵的城墙,却筑起了另一种长城,一座用恩威筑起的长城。

文成公主庙

坐落在玉树县城南25公里处巴塘河畔柏沟内的石崖上,白纳沟(又称柏沟),当地群众把这里视为玉树高原上难得的“洞天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