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万里长城万古雄风两千多年前,一条土石身躯的巨蟒在中华大地飞起,它跨崇山、越峻岭、穿草原、过沙漠、经绝壁,起伏盘旋、奔腾飞舞,纵横十万余里,它就是万里长城。过去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长城的长度是一万余里,故曰“万里长城”。河北省境内的长城也将近万里。曾经修建长城的各诸侯国和王朝共有二十多个,秦始皇所修建的长城有一万多里,汉朝的长城有两万里,明朝的长城也有一万两千七百余里。......
2024-05-05
013 防胡万里筑长城
据《史记》记载,秦代修筑长城始于公元前214年,由大将蒙恬主持这一工程。整个工程“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原赵、燕旧长城的基础上缮修增筑而成。长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到一定的防卫作用,但其作为伟大的建筑工程遗留后世,“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赋予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
西汉时期在西域地带修筑的烽燧,用料很简单,只是黄土、砂砾与红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其统治形成威胁的主要是北方的匈奴。匈奴族,中原称其为胡,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战国时期,匈奴借大国争霸之机,不断侵扰边境,逐渐占据了北方河套地区。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第一次到河北邯郸一带巡视,返回咸阳时曾路过上郡。第二年,秦便征调民众,沿黄河修筑长城。秦统一全国后,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居于河套地区的匈奴对咸阳构成很大的威胁。秦始皇为解除后顾之忧、防御匈奴的南下掠夺和滋扰,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修筑万里长城。他首先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向匈奴大举进攻,攻占了河南(今内蒙古西南黄河河套以南地区),并渡过黄河攻取了高阙、阴山、北假,建立44个县,把匈奴逐出了原赵长城以北的地方。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北巡返回时又来到上郡,派蒙恬攻占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把匈奴向北驱逐出三百多里,使其不敢南下牧马。接着于公元前213年,令蒙恬率部与征用的民夫与大量战俘近200万人,对长城进行修筑。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命长子扶苏监军于上郡。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病死在河南沙丘,中书令赵高篡改诏书,令扶苏、蒙恬自杀,扶苏当即自刎,蒙恬不从,被囚禁在阳周(今子长县境内),终被缢死。经过近十年的时间,把燕、赵、秦三国原来的长城连在一起,西起陇西郡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长达一万多里。秦新筑长城部分,相当于原有长城全部长度的大半。
秦并六国后,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国家政治统一、经济文化发展的措施,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等,与此同时,对六国原有的城池、关防进行了毁坏,以防止六国贵族作乱,因此,六国所筑的长城,也遭到了破坏,楚、魏、赵、燕所筑长城多在中原地区,所受的破坏最为严重,这是中原地区战国长城遗址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在北方修筑的长城,如赵武灵王长城、燕北长城、秦昭王长城,仍有防御匈奴的作用,不但没有毁掉,还加以利用和修补,这是秦始皇长城的一个显著特点。
庄子坎烽燧遗址位于吐鲁番市恰特喀勒乡庄子坎村
秦昭王长城离秦都咸阳最近,成为保卫咸阳的重要屏障,因此,秦始皇当政时期,对秦昭王长城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和修补。在秦昭王时代,肤施以北的河西地区是赵国的领土,因此,秦昭王长城不能进入赵国境内修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原先赵国河西之地已被统一到秦国的版图内,这样便可以将秦昭王长城向北延长。蒙恬筑长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修补秦昭王长城。秦昭王长城的北端,大体终止于陕西绥德县附近,蒙恬所筑长城,是从白于山向北引申,进入现在的内蒙古境内。新修补的长城是从白于山的东端转向北方,经靖边县东,进入横山县境内,然后越过无定河、榆林河,经榆林市区北,走向东北方,再越过秃尾河至窟野河,进入神木县。在神木县内,长城遗迹比较清楚。秦始皇除了把秦昭王长城向北延长,增修了新的长城以外,又在洮河流域增修了一段新长城。《太平寰宇记》对此记载尤为具体:“兰州,《禹贡》雍州之城,古西羌之地。……及秦并天下,筑长城以界之,众羌不复南渡。”兰州附近的长城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始自临洮的秦昭王长城相连接,这样就构成了完整的长城防御体系。(www.chuimin.cn)
赵武灵王长城修筑于公元前300年,离秦始皇时代不算远,长城的墙体保存比较完好,在个别地方稍加整修即可以利用。因此,秦代利用原有的赵长城防御匈奴,自然是最简便的办法。大青山南麓的赵长城大部分为秦代所沿用,个别地方新筑长城,并利用山险御敌。阴山以南、黄河以北的河套地区,由于阴山的屏障和黄河的滋润,气候比较温暖,自古以来就是匈奴人重要居住地。匈奴单于所居住的头曼城,就设在这里。虽然蒙恬将匈奴驱逐到阴山以北,然而匈奴不忘旧地,时时伺机南下。因此,阴山以南、黄河以北的河套地区就成为秦代防御的重点所在。除了利用阴山以南的赵武灵王长城以外,秦始皇又在阴山以北新修了一道长城。这段长城西起于今内蒙乌拉特中旗西南石兰计山口北面,石兰计山谷是南北走向,山谷北口有小黄山,山势陡峭,高约百米,自山顶向东北,有土石混筑的长城,沿狼山北坡走向,穿越呼鲁斯太沟,墙体系用石片垒砌,残高5—6米,顶宽3米,附近有烽燧遗址。长城由此向东,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以南约20公里的红旗店,墙体沿山脊走向,全部用石块垒砌。在进入八音哈苏太苏木以后,在查石太山山脊北坡向东走向。在郜北乡南进入乌拉特前旗小佘太乡,仍是石砌墙体。阴山北麓秦长城全长410公里,基本上是沿狼山、查石太山、乌拉山、大青山北坡,自西向东走向,这些山都是阴山的一部分。墙体以石砌为主,少部分采用土石混筑、夯筑。
张北桦皮岭长城纵横交错
战国燕北长城,在秦代也被沿用,成为秦长城的一个组成部分。赵武灵王长城,东止于张北县狼窝沟,燕北长城西起于何处,目前尚缺乏证据,难以作出确切的说明。不过在秦代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的侵扰,把赵长城与燕长城连接在一起,组成了北方的大屏障,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据实地考察,在张北县狼窝沟以东有一道大体是东西走向的秦长城,它经过二道边村、小南洼、塞塞坝、小三塔户,到达张北县与崇礼县交界的桦皮岭。桦皮岭属于大马群山,海拔2129米,是阴山东段的专称。长城由桦皮岭转向东北,进入沽源县境,经卜塔沟、碾盘沟而到达小厂乡,由小厂乡转向东南,沿葫芦河南下,到达赤峰县与沽源县交界处的骆驼嵯。自骆驼嵯以后,长城消失不见踪影。骆驼嵯山体高大,在骆驼嵯以东有猴顶山,海拔2293米,或许是以山险为防,不修筑长城,或许是虽有长城而未被发现。
木头沟萨烽燧(南北朝——唐时期遗址)
万里长城的修筑,对于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制国家的统治、保障北方地区人民的安定生活、发展长城沿线的农牧业生产,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唐代诗人汪遵有诗云:“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大修长城的应该是秦始皇嬴政了,这个中国历史上横空出世的人物无疑是想要借坚固的长城来确保江山的万世之治。但是,就在秦始皇死后不久,大一统的秦帝国即二世而亡,这真是帝国梦想的一个悲剧。我们也可以想象,负责修城守边的大将蒙恬在年轻的生命不得不结束时,面对北方长城衬托下的莽原,心情也肯定十分伤感。秦帝国灭亡了,长城却完完整整地留给了人们,面对这一空前绝后的杰作,历代的文人雅士不知发出过多少感慨,写出了多少传诵千古的诗篇。唐代诗人胡曾就感慨道:“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有关图说长城的文章
001万里长城万古雄风两千多年前,一条土石身躯的巨蟒在中华大地飞起,它跨崇山、越峻岭、穿草原、过沙漠、经绝壁,起伏盘旋、奔腾飞舞,纵横十万余里,它就是万里长城。过去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长城的长度是一万余里,故曰“万里长城”。河北省境内的长城也将近万里。曾经修建长城的各诸侯国和王朝共有二十多个,秦始皇所修建的长城有一万多里,汉朝的长城有两万里,明朝的长城也有一万两千七百余里。......
2024-05-05
051万里长城金山独秀——金山岭长城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密云县交界地区的燕山支脉,即滦平县巴克什营乡东南8公里处,距北京城区133公里,距承德87公里。金山岭所建长城均以坚固的条石为基础,上部用青砖包砌。金山岭长城,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金山岭长城堪称为我国万里长城的精粹,“文字砖、障墙、挡马墙、麒麟影壁”乃其四绝。......
2024-05-05
024长城两边是故乡长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长城很像一条奇长的拉链,由东向西,横缀在中国北部的广袤的疆域上。当它闭合时,就把两边的人连接在一起;当它拉开时,便把两边的人撕裂开来。12—14世纪的亚洲历史,被称为蒙古时代。破坏草场,是要杀头的。于是,就形成了游牧铁骑的劫掠和万里长城的绵延。但是,真正抵挡铁骑的不是泥石墙体,而是民族精神之城。......
2024-05-05
036龙城飞将——李广要说李广的绰号可就多了,“飞将军”,“神射手”都是他,射手座李广的小档案:姓名:李广性别:男年代:公元前183年—公元前119年职称:飞将军特点:擅长骑射骁勇能战主要事迹:李广一生都在边关戍敌,与匈奴七十余战,以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匈奴闻其名而避之,不敢与其相战,堪称不战而屈人之兵,以致成为后人崇拜的偶像。这里的龙城飞将就是李广。......
2024-05-05
027九镇三关险长城万里遥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并经常修缮长城关隘工程,明代把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务区,合称九镇。蓟镇,镇守总兵官驻今天津蓟县,管辖山海关起、西到居庸关东面灰岭隘口的长城,全长1200多里。长城第一墩古称讨赖河墩。面对蒙古瓦剌和女真各部族的频繁侵扰,明王朝在辽东地区修筑了1700多里的长城,称为辽东边墙,以此保卫东北边疆的安全。......
2024-05-05
026金墉迤逦倚山尖因地形,用险制塞,是历代修筑长城得出的经验,明朝也是如此,“凿崖筑墙,掘堑其下,连比不绝。每二三里置敌台崖砦备巡警。又于崖砦空处筑短墙,横一斜二如箕状,以了敌避射”。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血泪控诉,反映了人们对长城的憎恨。金山岭长城,以司马台水库为界,沿雾灵山伸展。雾灵山海拔2116米,山峦雄壮,山势却平缓,因而,这里的长城敌楼密集,设计巧妙,它是雄伟中见灵秀。......
2024-05-05
054绚丽多彩的长城散文描写长城的散文,自汉代以来层出不穷,体裁多样,有策论、上书、游记、碑铭、纪略等形式,抒情、叙事、议论、描写,各臻其妙。古代抒情性的长城散文多与长城史实相联系,抒发朝代兴亡和人物遭遇之感慨。但唐宋元各朝之后,很多长城散文作者进一步认识到长城本身防御作用的局限,论述长城的消极作用和局限性的作品增多。这是从历史的角度说明长城的功绩。......
2024-05-05
055千古传诵的长城故事从秦始皇派蒙恬带军却匈奴八百里、修筑长城,到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跨出长城直捣王庭、封狼居胥,再到张骞、班超通西域,苏武牧羊、文姬归汉、安史之乱、澶渊之盟、朱元璋北伐、永乐迁都、土木堡之变、清军入关等等,在长城沿线上发生过多少历史事件,数也数不清,这些历史事件都是真人真事真典故,它们是历史演绎的真实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2024-05-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