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心灵的高地——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宁夏人民医院医生陈家华三月牛大千世界,熙熙攘攘。他就是宁夏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心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家华。毋庸置疑,宁夏医学进步的交响诗中,有陈家华亮丽的篇章。4岁的高晶晶和3岁的高梦瑶,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法鲁氏四联症,严重威胁生命。2001年7月12日,陈家华亲自为2名孤儿实施了手术。爱心引来上海女士,30万现金捐助宁夏患儿。......
2024-08-08
陈晓兰 “叛徒”医生以石砸天
人物档案
陈晓兰,1952年出生于上海。1969年3月赴江西插队。返回上海后,入某医院任理疗科医生,并在这里开始了她的“打黑医生”生涯。被迫下岗后,经卫生部门安排转入另一家医院工作,但因为坚持举报医疗器械违规,不久之后被迫提前退休。
十几年来,陈晓兰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以一个医生的身份,坚持不懈地揭发医院里一些不正当行为。她被称为医疗界的“叛徒”。她虽屡遭报复,甚至一度陷入困窘,但依然坚持打假,促成多种假劣医疗器械被取缔,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出台多个文件规范行业管理。
2007年年初,陈晓兰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组委会给她的颁奖词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
历史天幕
在新中国的历史天幕下,像陈晓兰这样,以一己之力,和一个行业“作对”的人并不多见。她找不到自己的“组织”。她只能以一次又一次的“贴身肉搏”,同目所能及的医疗黑幕作战。也许,从大的背景上来说,陈晓兰并不孤独,有无数人在默默关注和支持着她。然而,多数情况下,她还是像孤独的堂吉诃德,挥舞长矛向那一架架疯狂旋转的风车发起挑战。
陈晓兰的行为,暴露了中国医改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她的行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节约了多少本来要浪费的金钱,更重要的是,她要拯救的,是许多患者的生命和一个行业的良知。
往事回放
以石砸天,这是陈晓兰家的保姆对她的行为的形象概括。但这不是陈晓兰的初衷。她不想去“砸天”,也知道她一个弱女子是不可能把“天”砸开的。
不过,她是一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她不能容忍自己工作的医院里存在着危害患者的行为。面对种种医疗黑幕,让她充耳不闻,装聋作哑,她做不到。让她参与其中,分得一杯羹,更加不可能。
1952年出生的陈晓兰在进入医疗行业之前,历经坎坷。她的父母都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生。“文革”之前,她家不仅拥有一幢三层小楼,还有两个保姆和自己的裁缝、医生。至今,陈晓兰家族里还有五十多位亲属在海外,其中不乏社会名流。16岁的时候,陈晓兰离开上海,来到江西省安福县插队落户。
在插队的地方,陈晓兰做的是赤脚医生的工作。下乡的第二年,她得了风湿性心脏病,按政策可以返城,不过返城后就不能当医生。她放弃了返城的机会,让妈妈托人将她从江西转迁到生活条件较好、离家较近的安徽农村。可是,她的病情越来越重,最后还是返回上海。她进了一家小集体企业,当了工人。从小就希望做医生的她经过艰苦的学习,终于通过了考试,得以返回医疗岗位,成了厂医务室的一名医生。
36岁的时候,工厂倒闭了,陈晓兰下岗了。整整两年,她奔波在四处寻找工作的道路上,耗尽了自信和勇气。最后,她鼓起勇气,给当时所在区的区委书记写了一封反映自己情况、寻求组织帮助的信。那封信改变了她的命运,她被破格调入该区一所地段医院,做理疗科的医生。
陈晓兰觉得自己生来就是为了做医生。她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为了给更多的病人看病,她每天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推迟一个小时下班。渐渐地,找她来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
陈晓兰永远不会忘记1997年7月24日。这一天成为她命运的转折点。
这一天,常找陈晓兰看病的一位患者来找她,告诉她说,楼下有一种“激光针”,用了以后身体会发抖,问能不能不用。陈晓兰觉得那应该是输液反应,就下楼去看。她看到了一种ZWB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凭经验,陈晓兰断定,这种机器不是激光,它是紫外光机。她把这一情况告诉了病人,并且对他说,不要再打这种针了。
没想到,简单的一句话却在医院掀起了波澜。不久之后的一次全院医生大会上,院长不点名地批评了陈晓兰,还放出话来:谁再说光量子不是激光就要下岗。
陈晓兰很委屈,也很生气。她下决心要用证据来证明,所谓的光量子治疗仪确实是把紫外光和激光弄混了。她找到了关于光量子治疗仪的资料汇编,资料里说,“光量子”的发明人,名叫陆应石,是上海医科大学的教授。
陈晓兰来到上海医科大学人事处调查陆应石的情况。对方告诉她,上海医科大学包括附属医院根本没有陆应石这个人。这更证明了陈晓兰的怀疑。她开始觉得,这件所谓的光量子治疗仪,其实是一种假冒伪劣产品。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陈晓兰打电话给一些上海有名望的医生请教,多数医生都认为那种“光量子针”没用。她干脆买来药水,借用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进行模拟试验,结果令她大吃一惊:经“光量子”充氧的药水,竟然生成了絮状物!
陈晓兰还收集了一些病人的病史资料,并对他们进行走访。就在走访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更让人吃惊的事实:她所在的区,这种“光量子针”没有一所医院不用;而在受她调查的23位接受过“光量子”治疗的病人中,有9位死于肾功能衰竭和肺栓塞。
医院领导“谁反对光量子谁下岗”的话还响在耳畔。陈晓兰犹豫着。但一想到患者的痛苦,她就没办法心安理得继续坐在医院里了。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举报假劣医疗器材之路。(www.chuimin.cn)
1998年6月,“光量子”在陈晓兰所在的地段医院被禁止使用,然而在其他医院却照用不误。上海医药管理局一位处长告诉她,由于她不是其他医院职工,也不是患者,所以她无权举报。陈晓兰决定让自己成为“患者”。她三天内接受四家医院“光量子”治疗,取证后向上海市医药管理局举报,结果仍未受理。她决定起诉。
1999年4月15日,上海市卫生局会同医疗保险局、医药管理局召开紧急会议,在会上宣布了禁止使用“光量子”决定。但除上海以外的其他地方,此疗法依旧在使用,直至2005年3月,卫生部发文禁止后,这种疗法才彻底消失。
然而,陈晓兰此时已经成了医院中的“公敌”。1998年11月,她被该院以“自动离职”为名开除。
陈晓兰转而开始维护自己的权益。她踏上了上访之路。经过漫长的19个月之后,经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和上海市委副书记刘云耕分别批示,陈晓兰的命运终于再次出现转机。2000年6月22日,上海市七个部门联合召开协调会为陈晓兰解决问题。会上,有关部门就陈晓兰在举报过程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向其道歉。同时决定设法将她调至上海的另一个区里的一家地段医院工作。
某官员私下对陈晓兰说,这是上海市信访办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道歉”。在陪着陈晓兰到新单位报道时,信访办的一位官员特意嘱咐陈晓兰:要珍惜这个岗位。陈晓兰禁不住号啕大哭。她想,自己如果不是珍惜这个岗位,这几年跑来跑去的为了什么?她太热爱自己的职业了。她完全是以这个职业对自己的要求来做的。
陈晓兰的打假之路没有终结。
几个月后的一天,陈晓兰发现,医院里有一种叫做鼻激光治疗仪的器械,与“光量子”类似,收费标准也一样。陈晓兰告诫自己不要再举报了,别再丢掉工作。尽管自己多年从医,临床经验很丰富,可年龄已过半百,学历不过是在读大专,职称仅仅是初级。管这事的话,很可能会再次面对下岗的命运。她心事重重,犹豫不决。可是,医院又出台新规定,鼓励医生开诊疗费和检查费,限制药费。患者的钱被这种假医疗器械更多地消耗掉,而疾病却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每当她的目光和患者的目光相对时,陈晓兰就觉得内心深深地不安。
她实在忍不住了,写好举报材料,请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带到上海市人代会上,转交给常务副市长。之后,上海市各医院的鼻激光治疗仪被取缔,销售公司和其所在的地段医院等数家医疗单位被罚款。可是,“鼻激光”被取缔了,“光纤针”又冒出来了。“鼻激光”不过骗钱,“光纤针”则不但图财而且害命。陈晓兰欲罢不能,只好像炒股被套牢似的,继续举报……
2002年12月31日,陈晓兰所在医院突然通知陈晓兰,以“工人编制”身份提前退休。由于当年调入时的手续交接存在问题不能解决,无法办理退休手续,她没有退休金和其他有关待遇。
胳膊扭不过大腿,陈晓兰无可奈何。她是一个小人物,制定不了规则,又不遵守“潜规则”,得罪了一个力量巨大的利益群体,她不遭受这样的命运才不正常呢。
上次下岗时,海外的亲友就劝她出国,眼不见心不烦,别再没完没了地和人家“斗”了。甚至他们连工作都帮她找好了。可是她不愿意出去。她执拗地说,出国随时都可以,可是,中国不强大的话,你跑到天堂又怎么样,还不是受人欺辱?
在海外的弟弟心疼姐姐,出钱给陈晓兰请了一个保姆。那个保姆得知陈晓兰在做什么事情之后说:陈医生,你是在拿石头砸天!
陈晓兰也明确地意识到,医疗腐败不单是一个人或者一家医院的问题。那是一个强大的利益链条,各个环节都在链条的疯狂旋转中敛财。她以一己之力挑战医生、医院、不良厂商,挑战一大帮人、一个群体。实力悬殊,她能奈何?
那些对立面对她恨之入骨。厂商放言要灭了她;许多医院向职工介绍陈晓兰的长相,要求职工防着她;还有人说,陈晓兰的精神是不是出了问题……
面对这一切,陈晓兰也动摇过,几乎要放弃了。她不是神,她也是肉体凡胎,内心有着所有常人都有的柔弱。可是,她更是一位医生,渴望以医学的伦理和医生的良知来消弭隐藏在患者背后的灾难和戕害。她不能放弃,不能认输。她决定向国家卫生部、药监局反映问题,呼吁为医疗器械立法。这些年来,她多次往返北京,赴国家药监局和卫生部等部门举报。每月的第一个周一,是国家药监局例行的局长接待日,陈晓兰几乎从不错过。迄今,国家药监局五位副局长全部接待过陈晓兰……
这是一种艰难的抗争。陈晓兰从没认输过,但她不知道什么是胜利,也不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这些年来,在陈晓兰的举报下,多种伪劣医疗器械、医疗方法被国家主管部门发布文件取缔,然而它们远远还没有消失。伪劣医疗器械就像野火烧不尽的野草,在任何一个可以存活的地方都会曲曲弯弯地冒出来,甚至,数量更多,手段更“高明”。
不过,陈晓兰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背后有无数人在支持她:上海市的两任市长都肯定过她;在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更是全力支持她的工作;更有无数的患者,以热切的期盼在背后鼓励着她。她被媒体称为“中国医疗界的良心”,入选“医改十大人物”、“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陈晓兰这样对自己说:“作为一个公民,我必须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作为一名医生,我必须维护生命价值的尊贵。”心情郁闷时,想起自己写下的这几句话,她的身上就充满了力量。
命运追踪
从工作岗位“退休”之后,陈晓兰就再也没有穿过白大褂了。她的女儿曾经说:妈妈穿上白大褂时最美。她对女儿说:等妈妈死后,一定要让妈妈穿着白大褂离开,另外,把执业医师证放在妈妈的身边。她说,到那个时候,“就永远没有人剥夺我了”。
今天的陈晓兰还在延续自己十几年来的工作。她关注医改问题,关注普通患者的医疗事故问题,也一如既往地关注着“问题医疗器械”问题。此生,她注定要过一种不平静的生活。
有关他们影响中国的文章
坚守心灵的高地——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宁夏人民医院医生陈家华三月牛大千世界,熙熙攘攘。他就是宁夏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心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家华。毋庸置疑,宁夏医学进步的交响诗中,有陈家华亮丽的篇章。4岁的高晶晶和3岁的高梦瑶,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法鲁氏四联症,严重威胁生命。2001年7月12日,陈家华亲自为2名孤儿实施了手术。爱心引来上海女士,30万现金捐助宁夏患儿。......
2024-08-08
7世纪,伊斯兰教迅速传入北非时,几乎未遭到拜占庭统治者的抵抗,但却遭到当地柏柏尔人的顽强抵抗。因而,大约9世纪时,伊斯兰教首先出现于苏丹西部诸商业中心。伊斯兰教对非洲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多方面的。伊斯兰教还大大地促进了苏丹的文化生活。信奉伊斯兰教还加强了苏丹各王国政治上的团结。伊斯兰教通过加强帝国的行政机构,帮助解决了这一制度上的问题。......
2023-11-23
《EVAPORA》是旅德作曲家陈晓勇应DKPH的委约在1996年创作的室内乐重奏作品。乐队编制分别为长笛、双簧管、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曲名“EVAPORA”,中文可译为“逸”。在这种氛围下,其他的乐器依次进入。而这种连续的颤音进行,通过一些位置不确定的重音的出现,将原有的律动及运行轨迹打断。......
2023-11-03
因为长期处于高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状态,毛大庆得了抑郁症。但好在这时遇到了几个引路人,如被称为“马拉松传教士”的田同生,还有跑了国内外近百场马拉松的王乐。斯诺克巨星、“火箭”奥沙利文也曾是一位中度抑郁症患者。其实除了毛大庆和奥沙利文,同样因为抑郁症而投入跑步怀抱的人还有不少。目前,欧阳靖已是台湾知名的马拉松倡导者。小贴士¤运动可以缓解抑郁。......
2023-11-23
《梁书》和《陈书》是其中的两部,它们名为官修,实际却是姚察和姚思廉父子劳动的成果。《梁书》、《陈书》修成,加通直散骑常侍,又拜散骑常侍,赐爵丰城县男。《梁书》有本纪6卷,列传50卷,合56卷。《梁书》所依据的材料是很丰富的。这些编纂整齐的历史书籍,为姚氏父子撰写《梁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梁朝只有55年的历史,《梁书》的列传则达50卷之多。《梁书》在思想上值得称道之处不多。......
2023-12-03
石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与胡瑗、孙复齐名,是道学先驱中又一代表人物。石介的家世与早年的生活道路和胡瑗、孙复有所不同。石介离开太学“通判濮州”,实际上并未到任。石介与道学的联系,首先也表现在其尊师重教,热心于传授儒家经术。石介是儒家师道的推崇者,也是儒家学说的践行者。石介践行儒家师道,向孙复问学“日夕不怠”。欧阳修认定北宋“太学之兴”,始于石介入太学讲学,表明了石介在太学讲学的广泛影响。......
2023-11-20
在校期间,曾参加开封13000多名大、中学生要求南下请愿的车站卧轨运动。6月,15岁的陈天独自辗转西安、洛阳到陕北公学院学习,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入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干部培训班学习。陈天陈天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和优秀纪检干部。“文革”期间,陈天遭受“四人帮”迫害。2000年7月15日8时05分陈天因病医治无效,在沈阳逝世,享年78岁。......
2023-08-26
天眷官制对金朝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均做了调整和改革。旧的勃极烈制度实行的是终身制,而新的官制规定官员任期为25个月,实际上尚书省的官职常常由皇帝随时任免。天眷官制糅合辽宋官制而自成一体,突破了辽朝的北南面官两套官制。这套新的官制被誉为是“天眷新制”,熙宗以降至金朝亡国,这套官制基本上没有再作改革。......
2024-04-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