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王小波:他们影响中国

王小波:他们影响中国

【摘要】:王小波“一头优雅的猪”飞越时代人物档案王小波,祖籍四川,1952年5月生于北京。历史天幕直到今天,王小波的作品仍然一版再版,并被广泛传诵。更为重要的是,王小波在其作品中,清晰地显示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立场。王小波其人其作,不仅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格局,而且构成了对时代的超越。此时,王小波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李银河。王小波却认为,只要在一个单位里挣饭吃,思维和行为就必须按照规定好的方式来进行。

王小波 “一头优雅的猪”飞越时代

人物档案

王小波,祖籍四川,1952年5月生于北京。曾在云南、山东插队。返回北京后做了六年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毕业后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1984年,王小波和妻子李银河一起,远赴美国,在匹兹堡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归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职专门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终年45岁。

生前,王小波曾在《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开设杂文随笔专栏,但其最为看重的小说作品很难面世。王小波去世后,他的作品基本上全部出版,而媒体上新闻报道、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轰动一时的“王小波热”。

历史天幕

直到今天,王小波的作品仍然一版再版,并被广泛传诵。一个生前不知名的严肃作家,去世十几年后,仍然被如此关注,这在当代文学界十分罕见。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也是非常丰富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新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建立,中国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有了“单位”,在“单位”内部工作和思考。“单位”给了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生活上的保障,也使得他们思想的形成和表达逐渐趋于整齐划一。王小波辞去公职卖文为生,选择了独立知识分子的生活,这在当今社会当然不是极个别行为,但其象征意义依然不容忽视。

更为重要的是,王小波在其作品中,清晰地显示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立场。挣脱羁绊、走向自由,从“圈里的猪”变成“特立独行的猪”是其追求的目标。

王小波不仅仅有思想。在思想的表达上,他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诡异的想象力令人惊叹。王小波其人其作,不仅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格局,而且构成了对时代的超越。

往事回放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王方名1934年就秘密加入了共产党。1937年,他与朋友结伴从四川步行赴延安。从此,他基本上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王方名是个不甘于平庸的人,最感兴趣的是研究逻辑学。1956年,他曾发表系列文章,对逻辑学的阶级性提出质疑。他的观点和周谷城先生一致,但却遭到当时逻辑学界的批判。毛主席支持他们,还特意接见了他们。王方名希望自己能在专业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可惜,频繁的政治运动屡屡影响到他对自己命运的安排。他最终未能如愿。王方名认可儿子王小波的写作才能,可见多了文坛灾祸的他并不愿意儿子走上写作之路。王小波后来辞职专职写作,完全是他个人的选择。

家里孩子多,负担重。父母收入不高,靠一家人的勤俭节约,才能勉强度日。王小波出生那年,父亲被批判,降职降级。母亲也因此受到了牵连。母亲希望发生在父亲身上的风波能快快过去,就给孩子取了个名字:王小波。

也许是怀他时母亲心情不好,王小波出生后,身体不好,几个月大了还不会翻身。出生后,由于经济拮据,他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营养。小时候经常生病,还因缺钙有点肋骨外翻。七八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赶上三年困难时期,饥肠辘辘成了他一辈子也抹不掉的记忆。

16岁,王小波初中毕业了。他来到了云南龙川插队。那里条件不好,缺医少药,伙食匮乏,大白菜一吃就是十天半个月,碗中的韭菜里竟然有手纸、蛆虫……母亲给他寄去两斤白糖,经过一个多月他才收到,已经爬满了蚂蚁,只好扔掉。他得了黄疸型肝炎,只好回到北京养病。

但是,回到北京的王小波也没有出路。他报不上户口,没有任何收入,连粮票都没地方领,完全是“黑人”一个。他思想压力很大,常常一个人关在屋子里,避免和别人见面。

无奈之中,小波又被送到母亲的老家山东牟平县插队。后来国家形势发生了变化,王小波才回到北京,到街道工厂当工人。此时,王小波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李银河。李银河当时在《光明日报》当编辑。他们的相识,是缘于李银河读了王小波的《绿毛水怪》,很受打动。

1978年,王小波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就读于贸易经济商品学专业。他的命运到此时才彻底改变。毕业后,王小波先是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84年,32岁的王小波赴妻子就读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做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后,王小波和妻子一起回到国内,只做了短短四年的大学教师工作就彻底辞职,成了一个自由撰稿人。

人们都觉得他太傻。大学教师社会地位高,工作清闲,一周往往只上一次课就行了,有充裕的时间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干吗要辞职呢?王小波却认为,只要在一个单位里挣饭吃,思维和行为就必须按照规定好的方式来进行。他不愿意受任何约束。

母亲劝他:当自由撰稿人朝不保夕,稿费低,又靠不住,没有固定收入,没有福利劳保,生了病怎么办?王小波说,一个人怕这怕那,就什么也不要做了,还算个人吗?他告诉自己的母亲:我有自己的原则。就这样,王小波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自由写作的道路,一走就没有回头。

在他那篇著名的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王小波借着一头猪的生活喻示了他对于自由的向往:他插队的时候,当过猪倌。农场里的猪,生活是被完全安排好的。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交配,什么时候进屠宰场都是一定的。蠢猪们在猪圈里除了睡就是吃,除了吃就是睡。但是只有一只猪非常特别,它不满足于在猪圈这个小范围里生活,喜欢到周围的村庄里去游逛。人们要杀它,它突破重重包围,从枪口下逃脱。最后,它成了一只野猪,居然还长出了一副獠牙。(www.chuimin.cn)

王小波认为,这个社会,太多的人想要去安排别人的生活,而大多数人也已经习惯于生活被安排。这只猪宁可变成野猪,也要特立独行地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佩服它。

不过,正像母亲所担心的那样,王小波是有了自由,但拥有这份自由并不容易。

王小波主要写两种文体,一种是随笔,一种是小说。他的随笔饱含了优雅的智慧,无论面对的对象是要“批判”还是要“抨击”,他都一个劲儿不动声色地逗人乐。逗人乐的过程也是讲理的过程。乐逗完了,理也讲完了。生前,他的随笔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王小波最为看重、用力也最多的是他的小说。虽然他的妻子李银河认为,其他所有作家的小说,和王小波的相比,都太小儿科,可生前,王小波的小说既难以发表也难以出版。

原因有两个:一是他的小说,乍一看,太“黄”了。别说在20世纪90年代,即便是现在,一般的出版物也很难容忍得了。二是他的小说,想象力丰富,叙述往往又天马行空,以“有趣”为乐,这也难以引起以“有思想”为标准的文学界的注意。如果不是他的《黄金时代》在台湾获《联合报》奖金,他的小说的发表和出版会更加困难。荒唐的是,《黄金时代》在香港出版时,竟被出版商改名为《王二风流史》。

王小波对自己的作品特别自信。他认为自己的小说和别人不一样,一定能够脱颖而出。他不愿意妥协,不愿意将就,认为这会降低生命的质量。他的妻子李银河一度想让他申请加入作协,他不同意,说,连王朔都不加入,我怎么能加入?

不过,生活是严酷的。王小波大量精彩的作品,在他生前的日子里,都像王小波本人孤独地呆在写字间里一样,寂寞地趴在他的电脑里面,等待着岁月的淘洗。如果电脑硬盘有一天忽然打不开了,这个世界也就永远失去了这些珍珠般的文字。虽然妻子一个人的收入已经足以让他们的生活过得下去,但一个男人,多年写作——至少从表面上看来,似乎也没有写出什么名堂,王小波还是感到了压力。他甚至考了一个货车的驾照,准备一旦生存不下去,就给人当司机,跑长途运输。

1997年4月11日晚上11点多的时候,王小波楼下的邻居听到他喊了两声,是非常痛苦的惨叫。第二天下午3点左右,邻居们还没见到他的人影,意识到可能出了什么事。他们上楼去,推开门,看见王小波倒在地上。

后来,法医对遗体解剖后得出的结论是:心脏病发作猝死。

“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爆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这是王小波留在人间的最后一段话。

正像许多天才艺术家一样,王小波生前无籍籍名。他是用燃烧自己的方式来写作。生前,他不屑于进入“圈子”钻营,也不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推销自己。他只是一个劲地写作,以提升作品艺术质量的方式来提升生命的高度。

也正像许多真正的艺术家一样,王小波死后才真正为人们所了解。死后一年,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也大量涌现,出现了轰动一时的“王小波热”现象。

王小波的作品主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等。纪念、评论王小波的出版物有:《浪漫骑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画传》等。

“王小波文体”在青年中被广为效仿,王小波的忠实读者专门在网上开辟了一个名为“王小波门下走狗联盟”的论坛。在他们之间,王小波更像一个接头暗号,悄悄地传达着声气相通的意味。他们甚至还出版了《王小波门下走狗》、《一群特立独行的狗——王小波门下走狗三十家》的著作。

王小波作品传播的热度和广度,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它所透露出来的一个基本信息就是,王小波的文字和他所传达的自由主义观念为许许多多人深深地喜爱着。

命运追踪

王小波的肉体已经远去,这毫无疑问。但是,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与面对世界的方式,依然在产生着绵绵不绝的影响。

目前,王小波的文集已经一版再版。在网上,他的作品集也随处可见。王小波认为,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也许,王小波的诗意世界,还会更加长远地保持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