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森林文化民族发展简史,阎崇年是用森林文化主线,森林文化民族政权发生壮大史、与中原王朝关系史两条辅线交互作用展开叙述的。行文至此,可知阎崇年撰著《森林帝国》,开宗明义提出森林帝国何以建立及森林文化形态的议题,接着叙述森林文化创造者、利用者满洲及其先民的政权、经济、文化发展史,即从先秦的肃慎,历经汉晋的挹娄、勿吉,唐代的渤海,宋代的金人,晚明的后金,至满洲统一中国,建成强盛的清帝国。......
2023-07-02
郭凤莲 “铁姑娘”不和历史赌气
人物档案
郭凤莲,现任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47年生于离大寨不远的武家坪村,3岁时母亲去世,只好寄居在大寨村的姥姥家。1964年,年仅17岁的郭凤莲担任“铁姑娘队”队长,投入到改造家乡落后面貌的事业中,逐渐成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家喻户晓的人物。从1968年至1978年的十年间,她身兼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中共昔阳县委委员、中共昔阳县委副书记、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当选为中共十一大代表、中央候补委员。1978年当选为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
1980年9月,郭凤莲被调出大寨,先后在昔阳县果树研究所、昔阳县公路段任职,沉寂了11年多。1991年年底,郭凤莲再次被任命为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后,她说了两句很有名的话:“人不能和历史赌气。”“以前是全国学大寨,现在是大寨学全国。”从此,她开始带领大寨人第二次创业,成立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实现了大寨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历史天幕
如果说陈永贵开创了大寨的政治品牌,那么毫无疑问,是郭凤莲实现了大寨政治品牌的经济化。没有陈永贵,就没有大寨的昨天;没有郭凤莲,就没有大寨的今天。大寨的昨天和今天,遭遇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时代。昨天,大寨是时代的领跑者;而今天,大寨则成了时代的追赶者。
无论哪个时代,郭凤莲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她神话般地连接了昨天和今天。领跑时,姿态令人难忘;追赶时,速度不减当年。
往事回放
让我们从1991年11月15日,郭凤莲被任命为大寨村第八任党支部书记说起。
1991年11月,郭凤莲44岁。年龄不算大,但是人生中最为风光和最为黯淡的岁月她都经历了。
当地委的组织部长、昔阳的县委书记来到大寨村,宣布郭凤莲再次担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时,郭凤莲的内心肯定是异常复杂的。后来,她曾经多次说过一句话:人不能和历史较劲。这话或许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郭凤莲在内心深处和某人某事某物不止一次地较过劲。
对于郭凤莲来说,真正不再和历史较劲的时候,她最为黯淡的岁月才会彻底过去。这种心情,她肯定是1991年11月15日之后才能拥有……
郭凤莲的前半生,和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紧密地连在一起。
郭凤莲本不是大寨人。她出生在大寨村附近的另一个村子里。父母有四子二女共六个孩子。3岁的时候,郭凤莲年轻的母亲就离开了人间。多子多难的父亲再也养不起这么多孩子,就让哥哥背着郭凤莲,送到了大寨村的姥姥家,让姥姥抚养她。姥姥命苦,生养的五个孩子全部先她而去,姥爷也是很早就撒手人寰,一家人只剩下了她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太太。郭凤莲成了姥姥晚年的全部希望,和姥姥相依为命。而大寨村和大寨人,出于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大寨女儿血脉的认同,很快就接纳了郭凤莲。
郭凤莲渐渐开始懂事的时候,陈永贵已经在前任党支部书记贾进才的力荐之下做了大寨村的当家人。面对大寨的穷山恶水,陈永贵带领村民,进行了“战天斗地”的改造。他发扬毛泽东所提倡的“愚公精神”,经过十年苦干,硬是让大寨村那贫瘠的土地变成了高产田。他的行为,和新中国最高领导者毛泽东的思想契合了。从此,一波又一波“学大寨”的浪潮让陈永贵从一个普通的村干部开始扶摇直上,最终进入中南海工作。
在陈永贵眼里,“小妮妮”郭凤莲虽然只有十几岁,可她太能吃苦了。她和那帮比她更小的孩子们一起,吃冰碴饭、抱石头垒堤坝,男劳力做到的,她们一点也不少做。这引得陈永贵感慨地说:“这是群铁妮妮呀!”铁妮妮是当地土话,后来,它被换成了更具普通话意味的“铁姑娘”,郭凤莲成了“铁姑娘队”的队长。
陈永贵发现了郭凤莲身上的潜质:吃苦耐劳、忠诚可靠。她做接班人,一定能够沿着自己所开辟的道路,带着大寨往前走。显然,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郭凤莲培养成一个“女陈永贵”。
今天,当我们认真观察陈永贵在大寨的留影时就会发现,陈永贵的每张照片里几乎都有郭凤莲的身影。而周恩来每次到大寨来,陈永贵都会提供让郭凤莲和总理在一起的机会。所以,陈永贵调到北京之后,郭凤莲就无可争议地成了大寨村的领导人。
郭凤莲继承了陈永贵的政治遗产,也就顺理成章地承担了陈永贵的政治责任。1980年9月,陈永贵离开国务院副总理职位不久,郭凤莲正带着大寨的社员在田里挖排水沟,山坡上开来一辆吉普车,让郭凤莲到县里开会。到了县里,县委组织部向她拿出了一份通知,撤销她大寨党支部书记一职,调离大寨村,工资定为行政24级,工龄即日算起。(www.chuimin.cn)
1980年11月,中共中央转发了山西省委《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经验教训的检查报告》。文件指出:历史已经证明,把先进典型的经验模式化、绝对化、永恒化的做法是错误的,有害的。
当时的郭凤莲刚刚33岁,正处在做事的最好年龄。上级的决定给了郭凤莲沉重的打击。她大哭一场,但最后还是服从了调动。从此,她离开大寨11年之久。
郭凤莲离开大寨后,先是被安排到晋中市果树研究所当所长,后来又调回老家,任昔阳公路段党支部书记。
那些年里,除了过年和为陈永贵上坟,郭凤莲很少回大寨。她对村里的事不管不问。没有人知道郭凤莲是怎么熬过那些年头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关于大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她一定考虑了很多。外面的变化风起云涌,大寨也在艰难地变化。与外面的变化相比,大寨的蜕变实在太艰难。
县里要求大寨分田到户,但阻力太大。村民害怕分了地以后“一夜回到解放前”,但不分地,不少人出工不出力,干部也没法管。最后,还是昔阳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亲自带队,才强行把地分了。
那几年,大寨人觉得抬不起头来。据当时的村支书高玉良说:“全国都在骂大寨。我们出去都不敢说是大寨人。你在火车上一说是山西人,就有人骂大寨……”
华西村、大邱庄……很多村子越搞越好,大寨村却陷入了进退失据的尴尬境地。村民们开始呼吁,让郭凤莲回来。
终于,经过当时的山西省委的研究批准,1991年11月15日,郭凤莲又回到了大寨。已经44岁的她对别人,也是对自己说:“人不能和历史赌气。”她还冷静地给大寨村的现状下了定语:“过去是全国学大寨,现在是大寨学全国。”她决心带领大寨人第二次创业,将大寨的政治品牌转换成经济品牌。
二次创业的过程是艰难的,经历过“战天斗地”17年和“退出人间”11年的郭凤莲不害怕,她苦恼的是不知道怎么样创业。
好在郭凤莲从来都是一个善于在白纸上绘图的人。回到大寨不久,她便南下北上,不停地奔波。在上海,她如饥似渴地了解一切新鲜事物,甚至包括卡拉OK和咖啡;在华西村,她感慨着曾来大寨学习过的吴仁宝和华西村的变化;在大邱庄,她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寨成立了经济开发总公司,郭凤莲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第一个项目是与江苏江阴联合办了一个羊毛衫厂。接着,大寨村第一个中外合资项目——大寨水泥公司成立,生产大寨牌水泥。随后,以“大寨”命名的企业和产品不断涌现,涉及食品、服装、建材等好几个行当。创业的过程中,郭凤莲不懂谈判,就找来专家,跟着人家一点一点学习;不懂技术,她就四处张罗着挖来专业人才;甚至,有一次为了销售产品,她喝酒喝到休克的地步。
大寨在郭凤莲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蜕变的道路。当年,全国“农业学大寨”,而今天,大寨人自己放弃了战天斗地干农业之路。也只有主动地放弃,大寨村才有了今天的获得——大寨村的年经济总量早就过亿,已经成了昔阳县“纳税第一村”,人均收入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几十块钱增加到几千块钱。大寨还建起了漂亮的学校,考进来的学生享受免费教育;投资百万打的一口深水井,让自来水流进了每家每户;村里的老人,每个月都有养老金可以领取。
大寨,已经从一个政治品牌蜕变为一个经济品牌;大寨村,已经从一个政治村庄蜕变为一个经济村庄。“历史的大寨”时不时会从遥远的过去飘扬而出,影响这个村子的今天。有时候,它作为一个巨大的背景,为大寨的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庇护。有时候,它又成为这个时代的阴影,笼罩在郭凤莲和她的村民的头上。但无论如何,郭凤莲已经悄然完成了从一个政治品牌的捍卫者到一个经济品牌的管理者的身份转变。
大寨村当然也不是风平浪静。随着村里资产的积累,一部分村民认为应该拿出一部分钱,给大家分更多的红利。郭凤莲主导的退耕还林工作也让老一辈人不理解。他们说,这都是当年一锹一锤,肩扛手推弄出来的救命地,现在怎么又种上树了?
“不和历史赌气”的郭凤莲也不和这些说法赌气。她认为,个人没有那么大的力量,集体资产集体统一使用才能干大事。大寨村的旅游项目、工业项目,都是这样建设并一步步成长壮大的。而关于退耕还林更是一件不值得辩驳的事情。今天,大寨村的农业生产值,占不到大寨村总产值的0.5%,而仅仅大寨森林公园的门票收入,每年都会超过200万元。
命运追踪
今天,已经年逾花甲的郭凤莲把家安在了城里,每天早上坐轿车去大寨的办公室上班。她早就和当年土里土气的“铁姑娘”不一样了。她爱美,出差在外时总会给自己买一些喜欢的衣服。而当年大寨村的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宋立英,自己开了一家旅游纪念品商店,每年的收入有几万元。
有关他们影响中国的文章
对于这种森林文化民族发展简史,阎崇年是用森林文化主线,森林文化民族政权发生壮大史、与中原王朝关系史两条辅线交互作用展开叙述的。行文至此,可知阎崇年撰著《森林帝国》,开宗明义提出森林帝国何以建立及森林文化形态的议题,接着叙述森林文化创造者、利用者满洲及其先民的政权、经济、文化发展史,即从先秦的肃慎,历经汉晋的挹娄、勿吉,唐代的渤海,宋代的金人,晚明的后金,至满洲统一中国,建成强盛的清帝国。......
2023-07-02
罗亮后周太祖郭威是五代时期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进行过多方面的改革,为其后世宗柴荣收复三关乃至赵宋统一奠定了基础。一旦郭威不再顾念旧情,王峻根本没有反击之力。后从郭威起兵,授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是禁军的最高统帅。[12]这又和郭威起兵时的形势相仿佛。[13]王殷在王峻被杀之后,请求觐见,其实也是为了打消......
2023-08-21
郭家不少老长治人都知道, 在长治师范北面的小巷中,残存着几处不起眼的清代民居。此外,郭从矩书画造诣也在当时属上乘,为一代名家,所作的《泛楼图》名噪一时,可惜现在存于韩国。据郭家后人讲,古时郭家的房产、地产很多,藏书丰富,但这些书后来大都捐献给了长治图书馆。郭宝清去世后葬于现今长治市市殡仪馆一带,后墓遭毁。郭宝清后,郭家逐渐走向衰落。......
2024-09-12
西方各国的使者、商人、旅行家、传教士纷纷慕名前往中国观光,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了。他们带上了马可·波罗,一同前往元大都。马可·波罗像经过了3年多的时间,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一行三人再次到达了大都。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在中国生活了整整17年,他们非常想念家乡,几次向忽必烈请求回国,但忽必烈都没有答应他们。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的舰队,兵败被俘,被关在热那亚的监牢里。......
2023-08-30
《淮南子》的作者们熟知《管子》一书,对后者农林思想中的“三才”理论绝不陌生,因此不论是从林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还是着眼于林业思想的承继,《淮南子》对《管子》的“三才”理论都有所重视,并进而给予时代性的汲取和融会。......
2023-11-16
“莲箫”即广泛流传在北方称为“霸王鞭”的舞蹈,以镶嵌铜钱的竹棍击打身体的各部位,边唱边舞,在四川流传历史悠久,几乎遍及全川。在川剧的传统剧目中,有剧中男主人公在穷极潦倒的境况中,以打“莲箫”乞讨谋生的情节,可见“莲箫”在明末清初前已在四川盛行。“彩莲船”亦是唱舞一体的形式,与各地流行的“采莲船”相似,我们在广汉市录制了这一节目。......
2023-11-04
遇罗克陨星划过夜空人物档案遇罗克,1942年出身于一个资本家家庭。1968年1月1日,遇罗克被捕,后被冠以“思想反动透顶”、“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等罪名。1970年3月5日,遇罗克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历史天幕遇罗克被判处极刑,是因为思想而获罪。这对遇罗克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样的安排成就了遇罗克,最终,也毁灭了遇罗克。年轻的遇罗克很快就被卷入了旋涡。......
2024-04-24
在西方史学领域,一个走出年鉴运动的“新史学”正在形成。台湾学者在进行社会史研究的同时,就有新史学之愿望,这由《新史学》杂志的命名可知。大陆学者提出,社会史是一种研究范式,认为它将取代兰克史学,新史学基本上或者首先以社会史为表征,就是想将社会史与新史学即整体史连接起来。整体史的产生有其必要性:历史学、社会史研究领域一再扩大之后以及出现所谓的“历史碎化”现象,特别需要总和、综合。......
2023-07-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