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步鑫生:改革偶像变化为改革化石

步鑫生:改革偶像变化为改革化石

【摘要】:步鑫生从改革偶像到改革“化石”人物档案步鑫生,浙江海盐人,1922年出生于当地一个裁缝世家。几年后,由于一系列决策失误,海盐衬衫总厂濒临破产,步鑫生被免职。“步鑫生神话”宣告破灭。不过,步鑫生的所作所为,客观上揭开了企业内部改革的帷幕。步鑫生的改革,先从奖金制度开始改起。原来,那一年,步鑫生擅自改组了厂工会。步鑫生大怒,宣布将赵荣华开除公职,赵荣华的妻子、同厂职工刘培英被株连辞退。

步鑫生 从改革偶像到改革“化石

人物档案

步鑫生,浙江海盐人,1922年出生于当地一个裁缝世家。新中国成立后,步家的裁缝店加入合作化组织,步鑫生进入海盐衬衫厂的前身缝纫合作社工作。1980年,步鑫生出任海盐衬衫总厂厂长。他在企业里推行了一套独特的经营管理办法。海盐衬衫总厂的产品很快畅销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成为国内知名的衬衫厂。经过新华社报道和胡耀邦同志的批示,步鑫生走到了镁光灯之下,成为全国典型。

几年后,由于一系列决策失误,海盐衬衫总厂濒临破产,步鑫生被免职。“步鑫生神话”宣告破灭。此后,他曾先后在上海、北京、辽宁、河北等地办厂。

2002年,步鑫生从制衣公司退休后,定居上海。

历史天幕

步鑫生最火时,有心人统计过,新中国成立后的所有“典型”中,媒体对他的宣传文章,数量仅次于雷锋焦裕禄

当年,步鑫生最大胆的做法是,改革了企业劳动用工、工资分配、质量管理等内部机制。计划经济主导社会的时代,他的做法简直是离经叛道。

不过,步鑫生的所作所为,客观上揭开了企业内部改革的帷幕。而正在急于寻找推动改革进程、打破僵化体制契机的中央领导人,机敏地发现了星星之火,果断地将之燃向全国。“小人物”和“大人物”,就这样偶然又必然地相遇。

往事回放

步鑫生成为全国性的偶像级人物,最直接的原因是浙江省二轻局原办公室主任陆安根的一句话。

那是1983年10月的一天,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童宝根走进了浙江省二轻局办公室。作为记者,串门和聊天是一种职业习惯。他经常要到联系的几个业务单位走访,以便于发现新闻线索。

这天,陆主任随便向童宝根聊起了一个人:海盐县最近冒出来一个步鑫生,很有个性。可以去他那里看看。不过,这可是个争议人物。

当记者的,最喜欢的就是去见争议人物。有争议就有新闻。童宝根简单了解了一下步鑫生的情况,对他产生了兴趣。他决定去会一会这位个性人物。

童宝根来到海盐采访了一个星期。他觉得这位步鑫生“是个人物”。

步鑫生,1922年出生于浙江海盐。他家世代以裁缝为生。祖上曾承制过清朝官宦、商贾的衣袍。不过,步鑫生9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倒了顶梁柱,一家人的生计相当艰难。当时他大哥16岁,二哥15岁,都到上海去学裁缝了。堂哥接了父亲的班,步鑫生的裁缝手艺是跟堂哥学的。1956年之后,国家号召手工业者走合作化之路。步家裁缝店也加入了缝纫合作社,步鑫生就此参加了工作。

步鑫生文化程度不高,但他聪明,爱动脑子,技术也不错,颇受厂领导赞赏。他从普通工人做起,一直做到了这个企业的“一把手”。

步鑫生接手的时候,企业的名字是“红星服装厂”。由于管理体制僵化、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厂里已经濒临破产。在岗工人没有劳保,老工人的退休金也无处可支。

步鑫生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当时的江浙一带,还没有衬衫厂。他就决定搞专业的衬衫厂。他外派了技术工人到上海学习。学成后,招收了大批学徒,再送去上海学习。就这样,一来二去,他们慢慢就有了自己的技术力量。没过几年,他们生产的衬衫,竟然打进了一贯挑剔的上海市场。

不过,步鑫生认为,自己真正的改革行动始于1978年,虽然那时他还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就是改革。

步鑫生的改革,先从奖金制度开始改起。工人原来都是按照工龄,慢慢晋级,拿固定工资。步鑫生学习农村的“联产承包”,实行“联产计酬制”,工人做多少衬衫,就拿多少工钱,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奖金还和质量挂钩。做得好有奖励,但做坏一件要赔两件。

当时,企业里流行“泡病号”。步鑫生规定,请假不发工资,若真要生病,也必须由他来决定是否给予补贴。

在推销产品方面,步鑫生更是和别人不一样。他每年都要开订货会,邀请全国各地百货商店的负责人到海盐来,吃住全包,还专门雇小汽车往上海接送客户。步鑫生本人出差上海也往往要包出租车,出差更远的地方还要坐飞机……

现在看来,步鑫生的所作所为可谓正常,但当年,他的这些举动却有点特立独行的味道,所以,人们对他的议论很多。有人骂步鑫生对工人“苛刻”,是“资本家”;有人说他搞订货会带动了“请吃风”;更有人指责步鑫生坐小汽车、乘飞机是摆阔气,小厂长居然要享受县团级待遇……

步鑫生不管这些批评。他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工厂没效益,工人哪有工资可拿?我搞订货会,看起来花了钱,其实省下的差旅费更多;出门坐小汽车、乘飞机是为了省时间,争效率,能挣更多的钱。争议声中,海盐衬衫总厂的规模在扩大,效益在提高,可以说,它业绩非凡。

了解了步鑫生所做的这一切,童宝根觉得,步鑫生很值得一写。他写了一篇调查报告,将对步鑫生正反两个方面的评价都写了进去。调查报告先在阅读层次最高的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上发表。

童宝根没有想到,调查报告刊发后,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的批示:“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的精神值得提倡。对于那些工作松松垮垮,长期安于当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企业领导干部来讲,步鑫生的经验应当是一剂治病的良药。”

1983年11月初,新华社把根据这篇内参改写的长篇通讯向全国发了通稿,胡耀邦的批示成了该通讯的编者按。各地几乎所有党报都在头版甚至头条予以刊发。文章发表时,调查报告里对步鑫生的负面评价已经没有了。

其实,新华社的报道并不是媒体第一次关注步鑫生。(www.chuimin.cn)

1983年4月上旬,《浙江日报》采访过步鑫生,还在当月的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整版的文章。几天后,报纸还发表评论员文章《我们的事业需要千万个企业家》,肯定步鑫生“治厂有方”。当时,浙江省二轻系统已经开始号召学习步鑫生。但《浙江日报》毕竟是地方性报纸,比不上新华社影响巨大。新华社的文章发表之后,步鑫生才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人物。

富于戏剧性的是,童宝根的文章并没有立刻让步鑫生“形象高大起来”,反而引发了更激烈的争论。

原来,那一年,步鑫生擅自改组了厂工会。他宣布原工会副主席赵荣华为主席,原工会主席的职务实际上被撤销。赵荣华认为这违反了工会组织原则,坚决不同意当这个工会主席。步鑫生大怒,宣布将赵荣华开除公职,赵荣华的妻子、同厂职工刘培英被株连辞退。赵荣华向海盐县委和上级工会申诉后,迫于强大的压力,步鑫生勉强恢复了赵荣华的厂籍,但把他下放到车间劳动。赵荣华被迫离厂自谋生路。《工人日报》驻浙江记者就此事写了一篇题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独创精神》的内参,为赵荣华叫屈,指责步鑫生专断独行、作风恶劣,触犯国家条例,侵犯职工权益。

截然相反的说法,再一次引起了胡耀邦的重视,他批示新华社会同浙江省委对步鑫生再作深入调查。

1983年冬天,浙江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新华社浙江分社、浙江日报社、省二轻厅、省总工会等八家单位十人组成调查组,冒着大雪赶赴海盐。调查结论认为,步鑫生的改革精神符合时代潮流,应该积极宣扬推广。至于步鑫生本人的缺点,是可以通过教育帮助逐步改正的。对他这样的人,不应苛求,要善于引导。胡耀邦在以内参形式上报的调查情况上批示,认为应当抓住这个“指引人们向上的活榜样”,推动经济建设和整党工作。

1984年2月26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由新华社浙江分社和《浙江日报》记者共同采访的消息《浙江省委充分肯定步鑫生的改革创新精神》。次日,全国各大报纸均在头版头条刊发了这一消息。

此时,步鑫生已经不仅仅是一位优秀企业家了。他已经成了“榜样”,成了“城市改革的先行者”,值得每一位企业领导人学习。

其实,媒体和国家领导人号召向步鑫生学习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当时,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稳定下来,改革的战场逐渐转向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厂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轮改革却使得中国的经济迅速过热。经过两年的宏观调控后,国内的经济又异常低迷。1983年秋天之后,如何振奋人心,唤起改革的热情,让舆论的重心再次回到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上,成了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步鑫生正好在这个时候冒了出来。他的“胆大妄为”,他的特立独行,不啻一道炫目的闪电,为当时温吞水似的公有制企业提供了一种极好的参照。而媒体对他的种种争议,正暗合了人们对于下一步改革的种种可能性的猜想。

步鑫生此时才真正成为了“红人”和“偶像”。

全国各地的媒体、企业闻风而动,各路采访团、参观团、考察组纷纷拥进海盐县城,到海盐衬衫总厂,等待着一睹步鑫生的尊容。

据说,当时,来海盐的人,多的时候一天有500多人,少的时候一天也有200多人。每个月还都有人邀请步鑫生外出做报告。步鑫生接待不过来,只好由上级发了一个文件,规定“只有师、局级以上的人才能面见步鑫生本人,其他人一律听录音”。步鑫生不无得意地说:干脆将我弄到动物园让大家买票参观算了!

步鑫生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亿万中国人在电视上看到,邓颖超同志接见了步鑫生,还勉励他继续改革。

万众瞩目,风光无限。步鑫生达到了人生中辉煌的顶点。他没有想到,月缺则盈,月满则亏。聚光灯下意气风发时,危机却不期然地来临了。

那是1984年秋天。西装在市场上非常走俏。一位领导劝步鑫生上一条西装生产线,以此为海盐衬衫总厂生产的衬衫配套。步鑫生一开始不同意。他认为自己能把衬衫厂做好就不错了,但他后来改变了主意。一方面,建议是上级提的,领导很支持,他也不好坚决拒绝;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是全国典型,国家是不会让自己倒掉的。所以,他决定上马西装生产线。结果,这次决策成了步鑫生的滑铁卢。

项目上马时,海盐衬衫总厂的流动资金并不多,同时开建的还有6000平方米的西装大楼。企业资金链处于断裂的边缘。步鑫生无奈之中想了一个奇招:衬衫厂所在地,每人出1000元,即可进入工厂工作。原来的年轻人都以能到步鑫生的厂子里工作为荣。所以,没费多少日子,300多名集资工就招来了,还带来了几十万元的资金。然而,他们制造的西装,款式陈旧,难以打进大城市的市场,结果只能“套在乡村干部身上,或者路边炸油条、卖烘山芋师傅结实的身上”。

祸不单行。1985年3月,步鑫生为了帮助上海一家领带厂,认购了对方13万条领带,结果却因无力支付货款而被告上了法庭。结果,厂里的两辆卡车法院拉走抵债,那批领带只能低价处理掉了。

衬衫总厂的效益开始走下坡路,这一下坡就再也没有上来。

1986年,媒体报道海盐衬衫总厂“生产流水线停产,下水道、厕所堵塞,生产萧条,人心涣散,走掉了近一半职工”。

1988年1月中旬,海盐衬衫总厂召开职工大会,上级宣布,免去步鑫生厂长的职务,调县二轻局另行安排工作。

此后,《人民日报》头版又发出了一条消息:《粗暴专横讳疾忌医步鑫生被免职 债台高筑的海盐衬衫总厂正招聘经营者》。

一代改革偶像,就此轰然倒塌。

命运追踪

被免职之后,步鑫生觉得备受屈辱。他离开了令他伤心的海盐,先后到上海、北京、辽宁、河北等地“再就业”。

心高气傲的步鑫生专找那些亏损的衬衫厂。他要以自己的能力,让这些企业起死回生。不过,属于步鑫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也曾为那些亏损的服装厂推出过几个牌子,但是,想要重现昔日的辉煌,是再也不可能了。

2002年,步鑫生从一家制衣公司退休。公司问他想住在哪里,他选择了上海。虽然人们都说落叶归根,但他不想回到海盐。那里会让他想起太多伤心的往事。

步鑫生说:“那个时代选择了我,我对一切都不后悔。”不过,他曾对被他开除出厂的工会副主席赵荣华吐露心声:“我在衬衫总厂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对得起国家,对得起集体,对得起职工,唯独对不起你赵荣华。”

赵荣华当年离开海盐衬衫总厂后,自己创业,今天,已经成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