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温州民企整肃震撼全国:他们的影响

温州民企整肃震撼全国:他们的影响

【摘要】:“八大王”温州民企整肃震撼全国人物档案当代中国经济史上的“八大王”,指的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柳市镇几个有名的民营企业家。几年后,早先签发文件要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的温州市委书记袁芳烈,对“八大王”的看法完全翻了个个儿,亲自主持为他们翻案。“八大王”的遭遇,充满了悲壮的色彩,他们也同时成为“温州模式”的发酵因子。当地人渐渐开始称他为“五金大王”。

“八大王” 温州民企整肃震撼全国

人物档案

当代中国经济史上的“八大王”,指的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柳市镇几个有名的民营企业家。他们是:“五金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螺丝大王”刘大源、“旧货大王”王迈仟、“目录大王”叶建华、“翻砂大王”吴师濂、“线圈大王”郑祥青、“胶木大王”陈银松。

这几个人可谓温州民营企业的开拓者和先行者。然而,1982年,他们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在“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分子”、“打击投机倒把”的活动中,有人被捕,有人被罚款;当然,也有人事先闻到了风声,早早就离开家乡,潜逃外地。

几年后,早先签发文件要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的温州市委书记袁芳烈,对“八大王”的看法完全翻了个个儿,亲自主持为他们翻案。

曾经从体制上成为被打击对象,再到高调平反,“八大王”的人生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烙印,他们的个人命运与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紧密相连。“八大王”被整肃的日子,是中国的民营企业遭逢寒冬的日子;他们被平反时,才是中国民营企业真正开始崛起的时候。

历史天幕

今天,“投机倒把”已经成了一个历史词语。市场经济下,已经不是要不要,而是会不会“投机”的问题了。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投机”通俗地说就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这本是一种极为正常的经营手段,它充分利用了商品的价值规律,让产品从供应充裕的地方到稀缺的地方去。

然而,在当年,“投机倒把”不是一个好词。它是一柄高悬在个体民营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来的时候,往往让一些人堕入生活和事业的深渊。温州“八大王”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八大王事件”并非偶然,它明显地具有超出经济范畴以外的意味。它之所以惊心动魄,就是因为它体现了解放的思想观念与僵化的思维逻辑之间的碰撞;体现了社会变革的艰难历程。“八大王”的遭遇,充满了悲壮的色彩,他们也同时成为“温州模式”的发酵因子。

1997年,“投机倒把罪”正式从《刑法》中退出。2008年年初,适用了二十余年的《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被宣布失效。

往事回放

“五金大王”胡金林的经历,可以作为“八大王”人生和命运的标本。

1982年之前的日子,对于胡金林来说,虽不无辛苦却风平浪静。胡金林1957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柳市镇。当年的柳市镇,是个贫穷的地方,人多地少,几乎人人都得做生意,否则,基本没有别的活路。

胡金林是1976年就开始做电器生意的。当时,温州的社队企业很多,但是没有进货的渠道。他就到周边的城镇去进那些国营、集体商店滞销的电气件。五金工具、标准件之类的也进,进货渠道五花八门。

当年,他的这些经营项目都可列入“投机倒把”的范围。风险显而易见。实际上,他的生意刚刚做了不到一年就遭遇了“迎头痛击”。1976年10月,他迎来了经商之路上的第一次打击,商店被关,家被抄。但是,他得养家,得有活干。他不喜欢干别的,只能将老本行从头开始干。

由于他肯吃苦,头脑又灵活,他的生意发展很快。当地人渐渐开始称他为“五金大王”。

正当他的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一场灾难从天而降。1982年,全国经济趋热,个体私营经济对原有的计划体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1月11日和4月13日,国务院两次下发文件要求严惩经济犯罪活动。“对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属于哪个单位,不论他的职务高低,都要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不允许有丝毫例外,更不允许任何人袒护、说情、包庇。如有违反,一律要追究责任。”一片严打风中,私营经济发展迅猛的浙江省温州地区成为重点打击区域。

乐清县“打击投机倒把工作组”进入柳市镇后,胡金林第一个被叫去谈话。工作组的领导是胡金林的朋友,问起问题来似乎也不太严重。胡金林就将自己做生意的辛苦情况、受客户的欢迎情况给工作组谈了谈。

回到家里,胡金林想来想去,觉得自己确实有做得不对的情况。第二天一早,他带着6万元钱给工作组送去,算是补缴经营的税款。破财免灾,他想这一下总该可以交代过去了吧。可是,他发现形势依然很紧张。大街上挂满了“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行为”的标语,大喇叭里每天都有口吻强硬的社论播出。胡金林的心里又渐渐地不安起来。他暂时关了商店,和新婚的妻子外出旅游去了。

等他再回到家的时候,税务部门通知他今后的营业税要上调,如果有问题不上报,被查出后要再追罚。一个月后的一天,镇上突然派人来通知他:“你从现在开始不得外出,必须随叫随到,等候处理。”

看来,情况已经相当危险了。胡金林每天都要到外面四处打听动静。一切情况都说明,暴风雨就要来了。

一天傍晚,一名镇干部骑着自行车路过胡金林家门口时,突然停下来小声对胡金林说:“不行啦,要下大雨啦!”然后迅速骑走了。胡金林转身往屋里狂奔,慌慌张张地从抽屉里拽出早就准备好的粮票和钱,夺门而逃,连妻子都没有来得及告诉一声。当天深夜,一辆警车呼啸着停在他家门口。来办案的警察扑了一个空。

胡金林遭遇了全国范围内的通缉,而他也从此开始了两年“没有目的地的旅游”。他辗转上海、北京,流落到了东北,甚至在深山老林中的土匪窝——小说《林海雪原》中坐山雕的老巢夹皮沟躲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两年之后,他以为风声已过,才悄悄地潜回了老家。不料他当夜就被逮捕。

就这样,胡金林坐了69天牢。

胡金林被关在监狱里的重刑犯单间里。虽然他相信自己没有错,他经营的不是国家管制的物资,也补缴了税款,但是,两年的流亡生活,已经让他身心俱疲。他决定放弃抵抗,做好被判重刑的准备。谁知道,就在他彻底绝望的时候,却被取保候审,撤销案件,获得释放。

能够重获自由,胡金林觉得很幸运。他不敢奢望政府赔偿,也从来没想到过若干年后会成为改革开放历史的标志性人物。他只想好好生活,好好经商,为自己,也为他人带来利益。所以,“八大王事件”过后不久,当时的浙江省副省长吴明达来柳市看望胡金林,希望他继续努力经营时,胡金林回答吴副省长:“我现在只希望‘比好的差得多,比差的好一点’。”

不过,胡金林天生是个商人。他闲不住,只要自认为有钱可赚,就一定要做事。出狱后不久,胡金林办了一个轧钢厂。他本以为乐清乃至温州都没有这种企业,自己一定会赚钱的,没想到,他的轧钢厂没几年就难以为继了。(www.chuimin.cn)

他只好离开自己的企业,远走沪、深做生意,最远的地方还到过新疆的柴达木盆地。不过,这些生意都没有赚到什么钱。他也一度回到家乡重操旧业,可这时的电器厂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胡金林在这里已算不上什么“大王”了。在柳市,属于胡金林的岁月已经过去。

“八大王事件”,使得胡金林在以后的岁月里,始终关心着政治。他的政治敏锐性非一般人能及。他研究政治,并凭此为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加上了一层无形的保险

2001年春节期间,胡金林在电视上看到朱镕基总理在东盟会议上讲话,说中国要更广泛地加入东盟。胡金林认为,朱总理的讲话中隐含了一个重大的机遇。

当年2月,胡金林就到孟加拉国、泰国、越南、柬埔寨进行考察。最后,他认为柬埔寨的情况最适合自己来经商。当时这里的工业基本上是空白,仅有的就是制衣行业,其他行业则没有,市场潜力很大。半年之后,他就将资金投到了柬埔寨,兼并了当地的一家公司。

来到柬埔寨之后的胡金林已经不是什么“五金大王”了。他主要经营电器产品。几年下来,他的“三林电器”已经占据了柬埔寨的大半市场。现在,胡金林在温州、新疆、金边三地都有自己的电器公司,每年在国内三个多月,其余时间都在柬埔寨。电器生意越做越红火,他又把视野投向了其他行当。

胡金林通过不同的途径,得知了同一个信息:随着市场的发展,中国的橡胶原料越来越紧缺,而柬埔寨东北地区有大量未开发的森林,非常适合进行橡胶林开发。经过深思熟虑,胡金林决定进入一个全新的经营领域——合资成立了一个农业开发集团,在柬埔寨东北部开发一万公顷的橡胶林!

这算是胡金林人生中的一个大手笔。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坦言:这也许是这一生中最后一次打拼了。以现在的能量而言,把这块地搞好,也就差不多了。

胡金林的一万公顷橡胶林地分布在中国政府援建的七号公路旁边。胡金林曾向中国驻柬埔寨大使张金凤透漏,这块地要是开发成功,价值将会超过一个亿。

也许,胡金林仍然还有破茧化蝶,再造精彩的机会。

命运追踪

当年下令批捕“八大王”和随后为“八大王”平反的是同一个人,他叫袁芳烈。这位对温州产生深远影响的市委书记20年后回忆说,当年,他带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念头批捕了“八大王”,后来又在实践中发现这几人并不是犯罪而为其平反。他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位置上离休后,曾专门到温州,安排了三个小时会见“八大王”。他说,“八大王”“给我上了改革之初最深刻的一课”。

其他几位“大王”的命运同样耐人寻味:

“线圈大王”郑祥青

郑祥青当年被抓,颇有点黑色幽默。当年,工作组在柳市街上看见一幢三层的小白楼,组员们就在车上议论:“这户人家不搞资本主义,能有钱盖这样的楼吗?”没几天,楼主郑祥青就被指控为“生产伪劣线圈牟取暴利”,“线圈大王”的名号由此圈定。郑祥青被关了半年。出来后,他一度什么生意也不敢做,后来,开过一个电脑培训班。

“螺丝大王”刘大源

唯一没有被逮住的刘大源倒一直在做螺丝生意。他开在镇上最热闹街面的“大源螺丝店”在很多年后成了记者前来拍照的“改革样板”。

“目录大王”叶建华

叶建华原本是个拍照个体户。后来,他专门给柳市镇上的企业拍产品目录。推销员跑业务,拿出这个目录册就一目了然了。他做这个生意,竟也名列“八大王”之一。叶建华被关了一年半。出狱后,他再也不敢干原来的生意了。

“胶木大王”陈银松

陈银松1992年也曾潜逃。随后,公安部发出通缉令。陈银松被捕,被收容50多天。释放后,过了几年才开了一家模具厂。现在,两鬓斑白的陈银松,开着一家小杂货店,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翻砂大王”吴师濂

吴师濂是“八大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当年被关押了63天,罚款6000元。如今,吴师濂将自己的五家公司都交给儿女去打理,他自己赋闲在家陪老伴。

“矿灯大王”程步青

“八大王”中,最小的当属“矿灯大王”程步青。他坐牢的时间最长。出狱后,他来到上海发展。如今,因病而半身不遂。

“旧货大王”王迈仟

1995年,“八大王”之一的王迈仟,由于身患癌症英年早逝。

值得一提的是,柳市镇“八大王”到底是哪几位,也有不同说法。几种版本所涉及的共有10人。不过,“八大王”具体是哪几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折射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