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金朝大定明昌之治:府库充实,天下富庶

金朝大定明昌之治:府库充实,天下富庶

【摘要】:清人张金吾在《金文最序》中也说:“大定明昌投戈止马,治化休明。”这些评价说明金朝在大定、明昌期间进入了一个“府库充实,天下富庶”的太平盛世阶段,这也是金朝发展的鼎盛时期。章宗曾多次解放奴隶,并规定良人与奴隶所生之子女尽得为良人。

五、大定明昌之治

金朝从世宗完颜雍即位,到章宗完颜璟辞世,前后不到50年的时间,历史上称这段时间为“大定明昌之治”。这一时期,“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一番“太平和乐”的景象。对此,史家也多有评价,金代大文豪元好问就说:“大定明昌间,文治为盛,教养既久,人物辈出。”其《甲午除夜》一诗云:“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刘祁也说:世宗善于守成,又躬自俭约以养育士庶,故大定三十年几致太平,议者以为有汉文景风,“此所以基明昌、承安之盛也”。清人张金吾在《金文最序》中也说:“大定明昌投戈止马,治化休明。”这些评价说明金朝在大定、明昌期间进入了一个“府库充实,天下富庶”的太平盛世阶段,这也是金朝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盛世,开始于金世宗即位后的一系列作为。

金世宗即位之初,分析当时的形势,决定仍以中都为京师,继续以汉地为统治中心,发展封建制,以成“万世大业”。他继承了熙宗的致治和南北议和、与民休息的治国思路,在熙宗、海陵王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对金朝的制度又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新的调整:

第一,采取措施缓和完颜亮后期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安定秩序,以稳定金王朝的统治。完颜亮因为迁汴、伐宋、诛杀宗室和将士,导致社会矛盾急剧恶化,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大定二年(1162),世宗继位后即派前户部尚书梁、户部郎中耶律道安抚山东百姓,满足他们的基本愿望,从而使那些铤而走险的农民停止和官府对抗,重新回到生产岗位上来。对移居中原的女真屯田军户,采取措施减轻其兵役负担,使他们恢复生产。并下令将各种奴隶身份的人户放为良民,制定“立限放良之奴,限内娶良人为妻,所生男女即为良”之法,鼓励他们从事生产。

第二,调整与南宋的关系,结束了双方的战争状态,与南宋达成“隆兴和议”,确定了金与南宋对峙的政治格局。“隆兴和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称叔、侄关系;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宋每年给金的“岁贡”改称“岁币”,银、绢从25万两、匹改为20万两、匹;宋割商州(治今陕西商县)、秦州(治今甘肃天水)予金;金不再追回由金逃入宋的人员。“隆兴和议”使金从南宋得到了土地和银绢等实际利益,金宋双方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

第三,修订官制,重新增设平章政事官,与尚书令、左右丞相并为宰相。同时广泛吸收契丹、渤海、汉人和女真诸部人参与统治,甚至任用了一些反对过他的人,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得到了统治阶层的广泛支持,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包括各民族上层人物在内的统治集团。世宗还以廉平戒谕百官,严惩贪污,选拔官员,唯才是举。认为那些“上欲要君之恩,下欲干民之誉”的官员,“必亏忠节”,不能重用。他以海陵“不辨人才优劣,惟徇己欲,多所升擢”为戒,要求选拔官吏“止取实才用之”。有一次他得知蠡州同知移剌延寿为官污滥,查其出身,竟是正隆时期的鹰房子,遂感慨说:“如鹰房、厨人之类,可典城牧民耶?”于是下令“自今如此局分,不得授以临民职任”。他在位期间,“群臣守职,上下相安”,政治比较清明,官吏多能尽职尽心。

第四,创女真进士科,以科举取士,鼓励女真人学文化。世宗留心经史,注意借鉴历代统治者的经验教训。他对的汉高祖至辽道宗的历代帝王治行事皆有考察和品评。设译经所,以女真文翻译《易》、《书》、《诗》、《论语》、《孟子》、《新唐书》等。以仁义、忠孝教育百官、护卫和宗室子弟。提倡孝道,将儒家的忠孝思想与女真人的古朴纯实结合起来,为维护统治服务。

金世宗是个守成者,他使金朝沿着熙宗、海陵王的事业继续前进,推动了金朝的社会进步和封建化进程,使金朝的社会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均得到相应发展。金代文豪赵秉文在他的《滏水集》卷20中就说:“不数年间,仓库充实,民物殷富,四夷宾服,以致大定三十年之太平。”元好问也称赞说:“大定间……天下仓糜府库皆实,百姓无兴叹之声。”因此,金世宗有“小尧舜”之美誉。

大定二十九年(1189),世宗死,孙完颜璟(女真名麻达葛)即位,是为章宗。章宗统治时期,女真完成了政权的封建化。章宗自幼学习儒家经典,通晓汉、女真文,是金朝诸帝中文化修养最高的皇帝。他继承世宗遗志,继续推行文治,使金朝国力达到鼎盛。(www.chuimin.cn)

章宗统治期间,整饬吏治,置提刑司,重视官吏考核,选拔有才干者任诸州刺史,戒饬官吏贪赃枉法。提刑官定期巡察地方,章宗每年十月接见其使副,了解按察情况。除正常循资考迁转外,对于随路提刑所访廉能之官,即令定其堪任职事,从宜迁注,以期奖励清勤,惩治贪惰。“令提刑司采访可用之才,减资考而用之,庶使可用者不至衰老”。承安四年(1199),又改提刑司为按察使司,同时对冗官冗员予以裁汰。明昌三年,章宗下令速行四事,“议冗官”即是其中之一。章宗通过整饬吏治,使得官吏队伍比较廉明,出现了一些贤相、循吏。《金史》就记载说:“迄于明昌、承安之间,民物滋殖,循吏迭出焉。”

解放奴婢和二税户,减轻人民负担,先后减地税1/10~3/10,减牛头税1/3,确认土地租佃关系,注意发展生产。章宗曾多次解放奴隶,并规定良人与奴隶所生之子女尽得为良人。在其统治的二十年里,章宗大力解放二税户之沦为奴婢者,释放了大量的女真奴婢和契丹驱奴,并大力推行奴隶赎买政策。受其影响,当时金朝释放奴隶蔚然成风。章宗时期,封建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鉴于这种情况,泰和四年(1204)九月,章宗规定“所拨地土十里内自种之数,每丁四十亩,续进丁同此,余者许令便宜租赁及两和分种”。这是章宗对租佃关系普遍发展的认可。

章宗统治期间,非常重视典章制度的建设,尤其是法制建设。史载他“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使金朝的典章制度臻于完善。金朝至章宗,礼乐刑政往往采用辽宋旧制,杂乱无章,“章宗即位,乃更定修正,为一代法”。他组织人员编定《大金集礼》,书中自尊号、册谥,以及祠祀、朝会、燕飨等仪式,“粲然悉备,条理分明”。明昌五年,又命知大兴府事庞古鉴、御史中丞董师中等重修新律,至泰和元年修成12篇,这就是著名的《泰和律》。《泰和律》的修订工作,不仅具有相当的规模,而且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因此于法制建设实为一次具有一定深度的变革。

女真军政合一的组织猛安谋克在章宗统治时期,也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猛安谋克封建化在世宗时就已经开始了,章宗时,猛安谋克封建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章宗顺应历史潮流,对猛安谋克做了许多新的规定,从而完成了猛安谋克封建化。如明昌二年,章宗批准了尚书省请求,允许猛安谋克屯田户与汉人通婚,从而打破了女真与汉人民族间的界限,大大利于屯田户的封建化。

章宗提倡儒家思想,尊孔读经,令亲军35岁以下者学习《论语》、《孝经》、《孟子》等儒家经典,以“涵养器度”,“知教化之原”。更加重视科举取士,为方便学子应试,特增府试三处;恐误失人才,又增加会试录取人数,对命题和程文要求也作了相应调整;选才识优长者为学官,提高教育和科举取士水平。置弘文院,继续译写经书。重视对唐宋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如明昌二年,学士院就采进了唐杜甫韩愈刘禹锡杜牧贾岛、王建,宋王禹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张耒、秦观等人文集26部。同时,他本人留心经史,编纂“圣训”、实录,组织修撰《辽史》,搜集整理古籍,重视历代其他各种著述的搜集和保存。章宗本人也是金朝汉化程度最高的皇帝,其汉文诗词多有可称者,如《游仰山》一诗即颇有意境

参差云影几千重,高出云鬟迥不同。
金色界中兜率景,碧莲花里梵王宫。
鹤惊清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风。
试拂花笺为摹写,诗成任适自非工。

章宗虽力主文治,但面对蒙古各部日益严重的威胁,也诫敕女真人勿废骑射。他禁止利用网、群雕猎捕野兽、飞禽,唯恐女真人不习骑射;擢升女真进士中骑射中选者;功臣子孙善射者,虽身形不及格者也令试护卫;诏女真人不得改汉姓,不得用汉字译女真名,不得学南人装束,以一切方式、手段维持女真人的尚武传统。

章宗的文治,使金朝于明昌、承安间进入极盛时期。女真社会在其统治期间完成了封建化进程,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人口增多,财政收入也大大增加,吏治清明,天下较为太平。“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金史》的这段记载,是章宗文治繁荣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