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的历史观 《商君书》不是一人或一时的著作,它是卫鞅学派著作的汇编性质,成书时间已在公元前二六〇年长平之战以后。主张加强法治和奖励耕战 《商君书》主要发挥过去卫鞅所主张的加强法治和讲究耕战的政策。《商君书》所讲的奖励耕战政策,比卫鞅提出的又有了发展。完成统一的目标 《商君书》的政治目标,是谋求国家的“治”、“富”、“强”、“王”。《商君书》把重农重战看作唯一重要的政策,称为“作一”。......
2023-08-29
经与传
战国晚期的智识生活出现了一个重要发展,那就是一种占绝对优势的文本种类的建立,这种文本被称为“经”。通过对其进行注释,又形成了所谓的“传”。所有该时期的学术派别都谴责说,知识界的争论是社会崩溃的一种表现。同时他们也都无一例外地声称,自己所持的建立社会秩序的理念和信条才真正代表了先代圣贤所实施的最初原则。“经”和“传”两种文本种类开始用来标明这些原则,和它们的注释方式。
“经”这个字最初是指穿过一个领域,并且规范它的某种事物,同时还附带具有“坚韧”“不折”的意思。“经”字的引申义包括了“界线”“分界”,比如用来制造用以区分城市和市场的框格。当这个字和“纬”并列、用在织物上时,它就是指某种纺织品上的经线。后来,“经”“纬”这两个字就被用来翻译“纵线”和“横线”。在其他一些文献段落里,“经”字仅简单作为一个动词,意思是“使之有序”或者“统治”。当作为名词使用时,它意味着“指导原则”和“永恒标准”。
在战国晚期,“经”开始出现在一些文本或章节的题目中,用来表示一个特定的著作种类。“经”的这个用法表明它的文本具有普遍持久的价值,它们能向世界提供秩序和结构。比如,《庄子》的最后一章指出,墨子之徒,“俱诵《墨经》”。《管子》这本书的前九篇是关于政府的论文,被命名为“讨论持久的原则”(即“经言”),旨在寻找获取和利用权力的方法。“经”这个字经常会和一个数字连用,以此来计量用以治国的方针政策。比如有一个例子,《韩非子》一书中有一章被命名为“八个恒久不变的原则”(即“八经”),为政府治理提供格言。这个字还经常被用来命名那些为任何领域提供基本原则的文本。
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经典道家文献的书名里,“经”字是和老子以及黄帝(据推测是汉民族的第一位统治者)联系在一起的。除了《道经》之外,还包括了《德经》《经法》以及《十六经》。这些文本显示了社会秩序的原则,而这些原则是由宇宙法则衍生而来。到了西汉末期,当皇家图书被编订时,《山海经》等几部地理学著作,以及主要的医学书籍都被定位为“经”,后者也以黄帝命名。(www.chuimin.cn)
以“经”冠名的著作或者篇章经常伴之以“传”(意思是“传递”“传统”)或者“说”(意思是“解释”)。《韩非子》的六篇以“储说”冠名,以篇幅简短的政府原则开头,继之以参考注解,用来说明这些原则。这些原则被称为“经”,注解则称为“说”。然而,主要用于注释的部分称为“传”。东汉时期成书的字典《说文解字》把这个字解释为一种用来传递和发送信息的车驾,然而东汉的字典《释名》则把它定义为这些车驾更换马匹的驿站。这部字典还指出,从字面意思上讲,“传”是指“以传示后人也”。
这些定义说明“传”取自一种比喻义,在这里,由于“经”本身字义精微,字词古老,表现的是“微言大义”,其所含信息也就模糊不清,所以这些经典的信息就被详加传播。该术语也表明在“经”的文本和它的注释“传”之间,存在着一种等级联系。依照早期的文献,那些通过传递体系从事信息传播的官员,其官位级别都比较低;在另外一个文本中,“传”字被认为是那些级别较低的贵族在提到天子时的自我称谓。于是,可以做这样一个类比,经典都是圣人的书面遗产,而附注则来自地位较低的文人贤士,他们致力于传播圣人们的意图和思想。如果没有另一种文本的存在,任何一种形式的文本都无从理解,但一种明确的等级关系是暗含在其中的。
在战国晚期,“经”文都是今文,很多在撰写过程中都附有自己的解释。但是儒家学派的核心经典——五经,即《诗》《书》《礼》《春秋》以及《易》——都在几个世纪以前就已经产生,但也都通过附注的方式变为经。事实上,几乎任何一种理论,如果给它们加上附注“传”,那它都能变为“经”。东汉学者王充曾辩论说,“经”需要“传”,他的意思是只有存在附注时,一种经典文本才能够被理解。但实际上,增加注释就确定了一种文本作为经典的价值,因为这说明它具有不为人知的深度,或者能够灵活运用到很多场合。
于是,《荀子》就认为周代的《诗经》是古代圣人的智慧,它揭示了那个时代种种制度和行为的真理。《春秋》的传注则解释说,这种记载鲁国朝廷的编年史,实际上是一套通过密码式的准司法审判方式来表达的政府理念。这个理想的政府被认为是关于汉朝制度的一个预言,也是为汉朝制度树立的一个典范。同样,《尚书》的传注重申了解决特定问题的政治议论,是对一种理想化的王道的描述。
有关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的文章
进步的历史观 《商君书》不是一人或一时的著作,它是卫鞅学派著作的汇编性质,成书时间已在公元前二六〇年长平之战以后。主张加强法治和奖励耕战 《商君书》主要发挥过去卫鞅所主张的加强法治和讲究耕战的政策。《商君书》所讲的奖励耕战政策,比卫鞅提出的又有了发展。完成统一的目标 《商君书》的政治目标,是谋求国家的“治”、“富”、“强”、“王”。《商君书》把重农重战看作唯一重要的政策,称为“作一”。......
2023-08-29
春秋、战国之交,正是这两种目的不同的战争的过渡时期。公元前三八六年田太公得到周天子正式承认,立为诸侯,沿用齐的国号。春秋、战国之交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从春秋末年起,连同整个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变革时期,这是过去历史学家早已认识到的。......
2023-08-29
因此,秦代统一天下,废封建为郡县,也就不外是继承春秋战国的改革作全盘的筹措而已。春秋之世,用刑已较西周为严〔127〕,降至战国,各自为政,于是西周旧制遂见破坏,刑始为贵贱共有之事,而残酷尤甚于春秋。观上所述,可知春秋战国时代政制的改革,实为本国史上一大变局;而促成此一改革的根本原因,即为世禄井田制度的崩坏和交换经济的兴起。......
2023-08-17
妊娠中期的性生活要适度,以避免自然流产。妊娠晚期由于子宫日渐膨隆,子宫收缩逐渐加强,为了防止早产及感染,应节制性生活。生活污染所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它不仅存在于电视、空调、电脑、音响、微波炉、手机等人们常用的工具和电器中,更包括噪声污染、病菌污染等多方面因素。此时,作为丈夫,对于妻子的情绪波动要给予温和的安抚。......
2023-12-01
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环境,是人类一切生活生产活动的必然载体和基本环境。因此,地质环境是人类的摇篮;同时,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生活于地质环境之中,沿海地带、平原、河谷川道及盆地、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貌形态为人类和城镇发展造就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发展规模。......
2023-11-03
烹饪调味技术的进步 这时烹调技术已有蒸煮、爆烤、煎熬等种,主要食品除粥饭外,菜肴有肉类、蔬菜以及菜羹、肉羹等,羹比较普遍。当时所吃的肉,狗肉比较普遍,市上常有屠狗为职业的,称为“狗屠”。当时富贵人家也还有吃野生的熊的脚掌的,因为熊掌的美味超过了鱼。当时陶井圈的使用,既为了防止塌方,又可使井水清洁,有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丝织工艺的进步 这时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农村里,普遍养蚕。......
2023-08-29
[1]古代的井田制度由原始社会末期的村社制度演变而成。当春秋中期以前,广大农村地区依然保留有村社的组织形式,保留有这种村社的土地制度,被各级贵族用作“分田制禄”的手段,成为所谓井田制。十分明显,这种平均分配份地的办法,是从原始的村社制度蜕变而来。这种井田制是从原始村社的土地制度转变而来,很是明显。在这种井田制的基础上,依然保存有村社共同生活的习俗。......
2023-08-29
史官的历史记载 远在商周时代,史官原是当时天子和诸侯的秘书性质。所有政治上的重要文件,都是由史官起草、书写和管理的。有关农业生产的时令和历法,也是由史官制订和掌管的。按年按月的国家大事,又是由史官记录的。贵族把历史书作为重要教科书,目的就在于从历史上吸取经验教训,作为他们进行统治的借鉴。春秋时代历史书的编著 现存的《春秋》,原是鲁国史官所编的编年体的大事记。......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