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广西革命回忆文选:钦州战役中的第三支队

广西革命回忆文选:钦州战役中的第三支队

【摘要】:钦州战役中的第三支队陈明江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破竹之势向华东、华南和西南进军。一场以钦州、小董为中心的大围歼迫在眉睫。负责前线指挥的支队副司令员朱守刚、参谋长沈鸿周、政治部副主任彭扬,率领严阵以待的团队,立即投入战斗,打响了钦县阻击战的第一枪。支队指挥所即令留作预备队的第二十三团1个营,推向南面前沿阵地进行阻击。

钦州战役中的第三支队

陈明江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破竹之势向华东、华南和西南进军。同年10月,衡宝战役和广东战役胜利结束后,从湖南溃退广西的白崇禧集团第一、第三、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七等5个兵团15万余人,连同从广州逃到廉江、博白和合浦地区的余汉谋集团残部4万余人,共约20余万人,企图逃往贵州、云南、海南岛越南。为了歼灭这两股敌人,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先迂回包围,再予歼灭”的作战部署,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二、第十三、第十五兵团及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共45万人,分西、南、中三路进军广西。

10月下旬,中共粤桂边区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向全边区军民发出了从军事政治、后勤全面支援和配合野战军作战的总动员令,并电令第三支队在邕(南宁)钦(县)公路沿线,做好堵歼逃敌的准备,不惜任何牺牲,坚决配合野战军歼灭逃到这里的敌人。中共十万大山地委和第三支队接到此指示后,我(时任十万山区地委书记、第三支队政委)即和地委委员、支队几位领导以及司令部、政治部的负责干部研究,一致认为:这是一场大仗、恶仗,是我们杀敌立功的好机会,也是对部队的一次严峻的考验。敌人大兵团撤退,我们以一支人数不多的地方武装堵截,力量对比悬殊,要将其全歼无疑是困难的。但敌人是败军之旅,军心涣散,士气颓丧,俗话说兵败如山倒,只要我们指挥得当,打得好,紧紧拖住敌人,紧密配合野战军,就一定能够胜利完成作战任务。11月初,在钦县新屋坪由我主持召开各县委、工委和团队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紧急军事会议,决定:我和支队司令员谢王岗率领第二十、第二十一团及第二十二、二十三团各一部,集中部署在台马至钦县地段,以第二十一团1个营推出钦县东部的平银渡,阻击敌人,其余部队及地方武装、民兵,在原地截击敌人,主动配合和支援野战军消灭逃敌;为了迟滞敌人,从钦县抽调2000人、防城县抽调1500人,组成2个民工团,将钦县以北30多公里的公路、桥梁全部破坏,把钦州江、平银江、黄屋屯江以及沿海地区的船只疏散隐藏。同时决定建立从地到县、区各级支前机构,配备专职干部,负责组织群众,做好各项迎军支前工作,十万山地区支前委员会,谢王岗兼主任,黄原为副主任;加强军事、政治攻势,拔除各个孤立敌人据点,彻底肃清区内残敌;组织部队学习入城政策和纪律,加紧进行接管城镇的准备;支队司令部从长滩移至小董东南面的沙田口,以便机动指挥作战。

为配合兄弟支队打通从雷州半岛至十万大山的走廊,把粤桂边区各根据地连成一片,早在7月,第三支队便挥师邕钦公路沿线,转战4个多月,进行了那天、安睦、关塘、小董、板城、睦家、那近、大寺等一系列战斗,基本上荡平了小董及其周围地区的各个孤立据点,肃清了残敌。因而我控制区比较巩固,各项迎军准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11月下旬,敌人在化(县)廉(江)博(白)边发动的“南线攻势”已被粉碎,白崇禧集团遭到了重大的打击,其企图由雷州半岛逃往海南的道路被切断,白崇禧急令其总部和第一、第十、第十一兵团及其他残部,日夜拼命地夺路向钦廉四属及上思、宁明等地逃跑。一场以钦州、小董为中心的大围歼迫在眉睫

12月3日,从南宁沿邕钦公路向南逃跑的敌先头部队,窜至小董以北的台马、板边、龙眼一带,进入我们的阻击阵地。负责前线指挥的支队副司令员朱守刚、参谋长沈鸿周、政治部副主任彭扬,率领严阵以待的团队,立即投入战斗,打响了钦县阻击战的第一枪。我们部队占领公路两侧的制高点,居高临下,用交叉火力网封锁通道,向敌群猛烈射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乱作一团。逃敌凭其众多的兵力和精良武器,以轻重机枪密集的火力进行顽抗,用重炮轰击我阵地,掩护步兵进行多次冲击,企图夺路逃跑。但在我指战员们英勇的阻击下,敌人挪动不了几步就被打了回去,其每次进攻都受到重大杀伤,尸横遍地。激烈的战斗从上午9时进行到黄昏,战地上硝烟弥漫,我主堑壕多处被炸塌,山冈上的树叶都被扫光了,支队指挥所前也落了多发炮弹,第二十团第一营营长郑凤传及几个战士负了伤。该团第二营遭到敌人猛烈的攻击,班长游永权在被敌人连续炮轰和3挺轻机枪的密集扫射下,跳进埋过死人的棺材坑,以此为掩体,顽强地坚持战斗,我指挥员见此状况,命令发射两颗枪榴弹,不偏不倚地命中了敌人的机枪阵地,他得到火力支援,迅速转移阵地继续战斗。

当天夜间,敌人后续部队骤至,乘黑夜突破我公路两侧的正面阻击阵地,占领了小董镇及我阵地侧后的长滩圩和附近村庄。我部队遂转移到北面的农村,在区乡中队和民兵的配合下,一方面在敌空隙地带构筑阻击、伏击阵地,另一方面不断对敌进行袭击,打得敌人昼夜不宁。天亮以后,敌人从板边、长滩周围及小董北侧分批往南蠕动,向小董靠拢。我们指挥部队在纵横数十里的山林隐蔽阵地上,全力阻击、侧击、伏击、追击敌人。枪声此起彼伏,迫使敌人打打停停,部分得以强行夺路逃脱,但大部分仍被困滞在小董以北公路地段。敌遭到一定的杀伤。我俘获零散敌兵100多人。(www.chuimin.cn)

5日,我和谢王岗等几位支队领导研究决定,除留部分队伍继续监视、困扰、袭击、牵制小董北段的敌人外,大部分兵力转移到小董东南面的鸡笠山一带组织阻击。为了策应野战军围歼钦县城内的敌军,第二天,我第二十一团在文头麓截击从小董逃向大垌之敌,由下午3时打到傍晚,截断和打乱了敌人,杀伤其一部分。有的敌人从大垌逃往小董,又遭该团一部在土地坪拦截,敌进退无路,十分狼狈。我第二十、第二十三团各一部,转占榨油岭、牛牯岭一带高地,构筑简易工事,阻击东西两侧的逃敌,并在山巅上树起一面“八一”军旗,以使尾追的我野战军识别。此时接到情报,在横(县)、灵(山)边漏网的一股残敌,从旧州、陆屋方向逃来,敌机又频频在我阵地上空盘旋侦察和扫射,东南方枪炮声甚浓。下午1时许,在我主阵地以南3公里处,发现大股敌人从山顶上向西逃跑,也有队伍沿山脚尾随。支队指挥所即令留作预备队的第二十三团1个营,推向南面前沿阵地进行阻击。该处战斗也十分激烈。

12月2日,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主力,从廉(江)、博(白)地区西进追击逃敌。野战军不畏艰险,不怕疲劳,一往无前,5日抵达平银渡,追上了亡命的余汉谋集团第六十三军残部。由于该地大小船只早已经我武工队动员群众全部疏散隐藏,敌2000余人狼奔豕突到此后,拥挤岸边,无法过江。紧追不舍的第四兵团和十四军一个师,一举将该敌全部歼灭。第十四军第十一、第四十二师,冒着朔风严寒,冲破敌人飞机大炮的重重火力封锁,强渡钦江,在我支队第二十一团一部的配合下,从西北两侧迂回包围钦县县城后发起总攻。经过5个多小时的鏖战,于6日占领了钦县,歼敌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及其直属部队步兵、炮兵、工兵、汽车兵共10个团1畅2万余人,缴获汽车400余辆,火炮40多门及大批武器物资。仅第二十一团的1个分队,即俘敌1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18挺,长短枪300余支和大批弹药。慑于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同日,国民党防城县政府官员和警察大队以及盘踞边境城镇东兴的海南特区警备总司令部第六、第九团共2000余人,弃城窜逃,防城县人民武装解放了防城和东兴。

由于我支队的英勇阻击及公路桥梁被我民工团彻底破坏,南逃之敌机械化部队行动迟缓,邕钦公路上到处拥塞着敌人的大小汽车和被遗弃的军用物资,人马混乱。12月7日,第三支队和钦、防2县地方人民武装及参战民兵,配合野战军第十四、四十、四十三和四十五军各一部,在小董、那蒙、大寺纵横二三十公里的广阔地区,对敌进行了精密的包围封锁,布下了埋葬逃敌的天罗地网。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战场上摆满了敌军官兵的尸体,大部分敌军走投无路,向我缴械投降。敌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广西新兵训练处中将参谋长陆学藩,就是在四面楚歌之中派员到野战军指挥部请降的。此役歼敌第十、第十一兵团及国民党总统府警卫总队、交通警察部队和其他残部共1万余人,俘虏将军级军官多人,缴获大批各种汽车、火炮和武器弹药。7日中午,我们第三支队与第二、第四野战军参战部队,在小董胜利会师。8日以后,在追歼溃敌中,我们支队又配合野战军在钦防沿海和上思、绥渌、宁明等地歼灭了大批逃敌。其中第二十二团在上思县俘敌5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10挺,火炮20门。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在我支队第二十三团的配合下,于12月10日解放宁明,19日进占崇善(今属崇左)。五星红旗在十万大山上空迎风飘扬。

钦州战役是粤桂边大围歼战的一次重要战役。这次战役歼灭了白崇禧集团总部及两个兵团残部共4万余人。钦州战役的胜利,是人民解放军正确执行党中央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作战方针的伟大胜利,是我们第三支队全体指战员不怕流血牺牲、协同野战军英勇作战谱写的光辉篇章,它将永铭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史册。(本文原刊于《广西战役》)

作者简介:

陈明江(1916~  ) 广西防城(今防城港市)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去延安,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回广东,历任阳春、阳江县委书记,钦廉四属工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共湛江市委副书记,钦廉公署专员,武汉钢铁厂副厂长,武汉钢铁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著有《以谋为本出奇制胜》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