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广西革命回忆文选:宣传抗战坚持斗争

广西革命回忆文选:宣传抗战坚持斗争

【摘要】:宣传抗日坚持斗争——抗战爆发前后南宁地下党活动片断区济文南宁,是我生活、学习、战斗过的地方,想起40多年前那艰苦斗争的岁月,仿佛又看到了许多熟识的战友为了革命而前仆后继的光辉形象。坚决维护和广泛宣传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会上,地下党的学生代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要求履行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许下的诺言。

宣传抗日 坚持斗争

——抗战爆发前后南宁地下党活动片断

区济文

南宁,是我生活、学习、战斗过的地方,想起40多年前那艰苦斗争的岁月,仿佛又看到了许多熟识的战友为了革命而前仆后继的光辉形象。

1935年秋,我从贵县(贵港)辗转到南宁。第二年进入了南宁初中(现在南宁二中)读书。当时,我们中华民族正处在苦难深重之中,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共产党人残酷镇压围剿,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我东三省以后,正加紧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的准备,当时南宁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各中学都有我们党的活动。城市党员中,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绝大多数的同学思想都很活跃。我逐步接触了一些进步学生,特别是党员学生黄孔修等。在他们的影响下,我阅读了一些进步的小说,而且还看到了党的一些秘密刊物。后来地下党在学生中间组织了读书会,发动进步学生讨论时局,讨论党的统一战线。我也参加了读书会,参加了讨论,我渴望在黑暗中寻找中华民族的出路,努力探求革命的真理。这年10月,由黄孔修同志介绍,我加入了共青团,次年3月份转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党支部书记。(黄孔修同志于1938春在从右江地区返回南宁途中,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英勇就义了。)

这时,以陈岸同志为书记的地下党郁江特委(后改广西省工委)机关驻在南宁。在郁江特委和邕宁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南宁抗日救亡活动开展得相当活跃,各校党员和进步力量做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根据形势的需要,地下党出版了两种秘密刊物:《抗日先锋》和《决战》。这两种刊物主要在党、团员中间传阅,进行党内教育。刊物上登载了有名的中共中央《八一宣言》和中共中央其他重要文件。通过学习这些文件,党员们明确了党的战略意图,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的斗争形势。在党外,我们组织进步学生学习巴黎出版的半公开性质的《救国时报》,宣传各党派联合,共同抗日。为了更广泛地发动群众,于1936年底又出版了半公开的刊物《联合战线》,在大夏书店(店址在兴宁路)出售。《联合战线》登载的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章,谢和赓同志在第一期发表的《论联合战线的理论与实际》,使广大群众明确了共产党的主张和路线。一个遍及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当时在党的领导下正迅速地开展起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加紧对共产党的镇压,逮捕了一些共产党员,广西地下党的优秀党员陶保恒、崔真吾同志被杀害了。敌人的残暴行动,使我们的活动更加隐蔽。暑假期间,黄孔修、黄吉士同志从武鸣回到南宁初中隐蔽,郑少东同志也从南宁高中来到南初避险,我们利用晚上继续活动。1937年9月,地下党广西省工委为了粉碎国民党的破坏阴谋,决定组建精干、年轻化的南宁市委,调我任市委书记(当年16岁多),何家英(16岁)、黄悦卿(18岁,女)同志为市委委员,联系失散了组织关系的党员,恢复了工厂、农村学校的党支部,开展抗日救亡工作,进行合法斗争。(www.chuimin.cn)

当时,南宁是有名的托派大本营。南宁初中、南宁高中又是托派活动最猖狂的地方。针对这种情况,地下党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发动和依靠进步同学与托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可以说,南宁初中和高中的地下党也是在和托派的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双方论战的焦点是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任务、当前时局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问题。开始由于学校学生会的领导权尚在托派手里,他们就以学生会的名义出壁报,诬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投降帝国主义,投降资产阶级。他们的荒谬论点引起了我们的极大愤慨,我们也用壁报形式予以驳斥,阐明我们的观点。坚决维护和广泛宣传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经过多次论战,托派理屈词穷了,便在晚上偷偷撕毁我们的壁报。但他们撕了,我们又出。党组织发动同学们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后来事态闹大了,引起了学校的干涉。到三四月间,南宁市召开学生代表会议,选出了参加全省学联代表会的代表,郑少东、李朋章等同志入选赴桂林开会。在桂林,郑少东等同志和桂林等地的共产党员学生代表廖联原、易凤英(女)等一起和托派又一次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会上,地下党的学生代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要求履行蒋介石西安事变中许下的诺言。

抗战爆发以后,党组织发动进步学生在各校组织起了“晨呼队”,每天早上,当东方刚刚出现鱼肚白,同学们就排起队伍,走上街头,伴着晨曦高唱抗日歌曲,高呼抗日口号。南宁市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晨呼队”的足迹。那抗日的歌曲,抗日的呼声,透过家家户户的门窗,飘进人民群众的心里,唤起了民众,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广泛开展。

随着形势的发展,1938年秋天,我和在南宁的部分地下党员,接受党的指示,踏上新的征途,奔赴敌后八路军新四军根据地回顾过去这段如火如荼的斗争,使我深深感到,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带领群众排除各种险阻,不断前进。党的64年光荣征程证明了这样一条真理:跟着共产党才有光明,才能得到胜利。人民拥护共产党,共产党永远和人民心连心。

(本文原刊于《邕江风云》一书)

作者简介:

区济文(1921~  )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贵港市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南宁市委书记,新四军连政治指导员,华中军区电台政治指导员,华东军区医院副政委,第三野战军九兵团野战医院党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共宜山地委副书记,中共桂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部长,包头钢铁公司轨梁轨钢厂党委书记,鞍山钢铁公司钢铁设计院党委书记,柳州市市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委、组织部部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回顾·探索》及《回顾·探索续集》等书和《新四军四师“托派”案件始末》、《缅怀革命烈士韦非同志》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