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张军长一席话:给我们增添革命信心

张军长一席话:给我们增添革命信心

【摘要】:张军长一席话黄惠良红七军在河池集结整编时,我被编在五十九团三营当战士。一天,张云逸军长集合队伍讲话。张军长和颜悦色地走过来。张军长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我们回答。听到这里,我们才明白了张军长的那句问话,心里豁然开朗。张军长的话音刚落,就被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所接替。张军长的这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战士们的心,像一团火在我们的胸中燃烧起来,给我们增添了革命信心。

张军长一席话

黄惠良

红七军在河池集结整编时,我被编在五十九团三营当战士。不久,我们便告别了右江,告别留下继续坚持斗争的战友,开始踏上了一个新的战斗征途——与中央红军会师。

南方的10月,天气变化无常:有时太阳当头照,真像一盆火。长途行军,跋山涉水,军装很快就被汗水浸透。脱下上衣用手拧拧汗水,或是打着赤膊提着衣服行走,任风吹打,真是凉爽极了,手中的湿衣不用多久便可晒干。有时却就在这明朗的天空中,忽然压来几片乌云,刷地又是一阵倾盆大雨。下起雨来,本来有伞的同志也不撑起,让大雨淋个痛快!

红七军的战士不怕任何困难,不管是烈日晒或是雨水淋,都是有说有笑,一路上,歌声、笑声此起彼伏,情绪十分高涨。这支年轻的红军队伍就是在这种欢乐的海洋里,不停地穿行在绿色的山林中,兴高采烈地前进着。

走了几天,部队开始打金城江和长安,但都未能攻克,我们又有些损失。最可惜的是长安一战,眼看就要攻下城池,不料敌人援兵赶到,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保存有生力量,部队便主动撤出了战斗,又继续向北开进。

部队到达了三江境内的福禄。福禄是个小集镇,地处湘桂交界,位于湖南从化的东南。部队决定在这里住下来,作短期休整。

金城江没有攻下来,长安也没有打开,部队的情绪变得很不好。有些战士嘀咕:“离开右江以来,还未打过一个漂亮仗,怎能对得起乡亲们!……”军区首长敏锐地发现了这种情况,并及时地采取了措施。

一天,张云逸军长集合队伍讲话。战士们整齐地坐在一个大广场里。张军长和颜悦色地走过来。他满面红光,身体健壮,显得格外精神。张军长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我们回答。他问道:“同志们!你们说,是石头硬,还是水硬?”这句含义深刻的问话,可把我们这些年轻的战士问住了。会场上开始有些不平静了。战士们一个个你看我我望你的,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坐在我身旁的一个小战士推了我一下,咧着嘴笑着说:“石头硬嘛!你站起来说呀,你就说石头硬。”(www.chuimin.cn)

还没有等我的话说出口,就早有许多战士大声喊起来:“石头硬,是石头硬!……”说罢,随着响起了一阵笑声。这时,张军长温和地微笑着,右手不停地抚摸着他的小胡子,听着战士们的喊声,看着我们的笑容。过了一会儿,他摆了摆手要大家肃静下来,接着他讲了他的看法:“不对呀!同志们,你们说是石头硬,这不对,依我说是水硬,而不是石头硬。”我们听了这句话,觉得军长很风趣,但又不解其意,便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张军长继续说:“表面看石头比水硬,但实质上它并不硬,它连一滴水珠都经不住;不信,你们看房檐下的石头不就是被滴水冲凹的吗?洪水还可以让石头搬家,那小石块就只好变成细沙了。白军再硬也必定要失败!红七军是工农军队,是汹涌澎湃的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巨浪,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红军前进的道路!”听到这里,我们才明白了张军长的那句问话,心里豁然开朗。

张军长又继续说:“同志们,不要单单看金城江和长安这两次战斗,这不等于是敌人的胜利。革命的胜利,不是一两仗就可以打出来的,需要艰苦地斗争。我们主动撤出,这正是为了今后的胜利。干革命要有远大的目标,我们的家乡成立了苏维埃,这只是革命胜利的一部分,我们要有解放全中国工农群众的伟大理想!只有全中国受压迫、受剥削的群众都得到解放,革命才是真正的胜利!”他最后说:“红七军能从无到有,就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直到战胜敌人。同志们!我们不久就要与中央红军会师了,我们的力量是不可抵挡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张军长的话音刚落,就被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所接替。会场上的空气顿时活跃起来,“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的欢呼声,像暴雨一样,响彻全场。张军长的这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战士们的心,像一团火在我们的胸中燃烧起来,给我们增添了革命信心。

部队在福禄进行休整以后,便又踏着山路,浩浩荡荡地向湖南进发。这之后,我们的战斗意志和部队的情绪,就像烈火一样旺盛。在那漫长而又艰苦的斗争中,红七军虽也有过挫折,但终于胜利了,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记下了它战斗的光辉的一页。

(本文原刊于《广西革命回忆录》)

作者简介:

黄惠良(1912~1975)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平果人。壮族。1930年1月参加赤卫队。同年4月参加红七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七军班长,师政治部干事,连指导员。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任中央军委无线电分队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红十五军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组织科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团政治部组织股长、旅政治部组织科长、团政治处主任,鲁豫独立游击队政治部主任、旅政治部主任兼团政委、“抗大”四大队政委,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政治部副主任,黑龙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师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运输部政委,辽宁省军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回到广西,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