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承孝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发生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南京教育部令天津的北洋大学、北平的北平大学和师范大学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北洋学生也有自高自大的表现,影响了团结,平大工学院师生也不直李之所为。两校合并时,关于校名问题产生了分歧,北洋主张仍用北洋大学,而河北工学院不同意,主张用一个新校名。......
2023-10-08
回忆大革命时期在梧州的革命活动
陈漫远
1924年国共合作。1925年下半年,我从桂林转学来到梧州省立二中读书。当时梧州已有共产党和共青团的活动,但我知道的情况不多。下面谈的是我在梧州参加革命斗争活动的一些情况。
一
我原在桂林教会学校读初中,1925年下半年,经过考试到梧州省立二中的二年级插班。这间学校是旧制四年,包括高中和大学预科,毕业后可升大学。在二中,我读了一年半书,到1926年底被学校开除了。
在二中,我是一面读书,一面办报,在钟云主办的《学生日报》当编辑,苏炳瑜也参加。该报是小报,发行全省,载有国际、国内和本市新闻。报社设在塘基街(今大中路),有印刷间、编辑室和会客室,和学生联合会在一块,挂两个牌子。《学生日报》是轮流的,你办一期,我办一期。我有时剪剪上海、香港报纸上的文章,国际新闻方面的消息多是剪报的。有时也写些诗登在《学生日报》副刊。我还有首诗,用“万源”的笔名载于《工商日报》上,得过稿费。
在梧州讨论成立省学联时,各地都有省代表参加,南宁是省立一中何某,梧州是省立二中的钟云等人。成立广西省学生联合会后,出版《广西学生日报》。广西省学联和《广西学生日报》都设在塘基街。
在党、团领导下,梧州学生运动发展很快,震动很大。1926年三四月间,二中校长崔赞谟的秘书贴出布告,禁止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我们从校外返来,一看见布告就很不高兴,并议论开来。开始是五六个学生议论,后来逐渐增多。我们把布告撕了,还有十几个同学到办公室质问崔赞谟,和他辩论。他无话可说,就喊“打人”。于是,通知警备司令部派警察来捉学生。经学生派人交涉和斗争,一星期后,警备局放了人。
二
经过二中反崔赞谟的斗争,我入了团。这是苏炳瑜于1926年5月介绍我参加共青团组织的。此后,我经常到北山脚23号团委处汇报工作。在团委楼上,我见过马英、钟云、苏炳瑜、李素秋、陈丽馨等同志。搞团工作的同志都是单线联系的,我是与马英直接联系。当时团委的住房是两层楼,在北山脚,靠近女师,下面是个大塘,有水。当时的团委不在现在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室处。马英住在团委处,龙启炎、罗少彦住民国日报社,谭寿林住的是另一个地方,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只知道他在梧州,是CP,我们是CY。团委这个地方,苏小芬、杨剑秋都到过。团委还出版有油印刊物,供团内阅读。
团委受党组织委托,在塘基街办了一个苍梧书社。易泽苍同志说,苍梧书社是他筹办的,团组织叫我于1926年下半年兼任书社工作,书社已筹备好了,有王锦仓、黎秀松两个小工友。书社的书是党给钱买的,三面书架都摆满书,有《共产主义ABC》、《共产党宣言》、《语丝》、《创造》、《向导》等等进步书籍。进步的青年学生,经常来书社看书。国民党报讲苍梧书社是团的机关,其实就是我们几个人,我在那里没有什么联络,那里不是什么机关。
三
1927年1月,我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员,之后党派我到店员工会当书记员。我到店员工会主要是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转党时由罗少彦找我谈话。我填个表就算转党了。表填好后交给一个姓廖的女同志,叫廖梦什么的,可能是廖梦醒。这些事情我记得清清楚楚,一点不差。我到店员工会发展了四个党员,成立了支部,我当书记。他们的姓名大都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工会主席容完成(广东人)是党员,后来曾担任过店员工会的党支部书记。在店员工会,我领导过工人与老板作斗争,主要是为提高工资、改善待遇。在斗争中,老板收买高级店员,有些店员是老板的亲戚,他们也站在老板一边,于是时常有争吵。我们工会委员就在晚上开会,团结在船上搬货的苦力工人与老板斗。我还写了“店员工会”四个字做工会招牌用。(www.chuimin.cn)
我到店员工会工作时,已离开了学校,《学生日报》的工作很少过问了,只管工会和书社的工作,住在书社的楼上。
四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四一七”凌晨,广西李、黄、白军阀先在梧州清党,捕杀革命群众。这天天未亮,我还在书社楼上睡觉。突然,军警拍门声把我惊醒。我和书社工友王锦仓、黎秀松被捕,书社被封。在押往警察局时,我看到塘基街两头岗哨林立,戒备森严。其实前晚,我返书社休息时,街上已有异常,但不晓得是什么而已。
我们到警局时,见被捕的钟云、钟洁蕙、苏小芬、李素秋、陈丽馨等已在那里。两三天后又押到苍梧县衙门内,我和钟云、钟汉廷等7个男学生被关在一间小牢房内,女学生又关在另一处。约过了半年,有一天天还没亮,“提堂呀!提堂呀”的高喊声把我喊醒。接着铁门被打开,第一个被点名的是钟云,第二个被点名的是钟汉廷,他俩被反绑着手,脚被锁上铁链。我也准备被点名叫去的,于是把毛衣穿上。因为是夜间提堂,知道不是好事,所以作此准备。钟云等被拉出去后,先听到国际歌、口号声,后来听到骇人的“嘀嘀嗒嗒”洋号声,由近而远,渐渐消失。钟云等就在那时被杀害了。
又过了半个月,开始第二次点名提堂,又押走几个。后听说是解往南宁的。清党被捕的学生有十几人,被枪杀的5个(三男二女),放了七八个,剩下我和全永翘两人,也不问话,加上手铐脚链,抛进了大牢,说是判了无期徒刑。
大监狱似个大木笼,三面是墙,前面竖着一排木栅。大监狱人较多,有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学生,有下面上来打官司的四五十岁的人,也有因偷东西而入狱的四五岁的小孩。狱中生活很差,一天只有一碗旧米饭,没有菜,常有吃不饱而饿死的,吃饭屙尿都在里面。我有一次发高烧,不省人事,被拉出去放在湿地上。大概监役以为我死了,叫医生来看看。后医生给我打了一针,我又醒过来了,再次被拖回监内。
苍梧县衙门的典狱官是县长严海峰的父亲,叫“老太爷”。他就在监狱的旁边办公。有钱人给他一些钱,他才肯让探监的人进来看望。从探监人的口里我能听到外面的一些情况。如店员工会主席、支部书记容完成被枪杀;我们监对面的监属死监,有关宁培瑛、戴锡禄等同志的消息,都是探监的人进来说的。宁培瑛可能是在平南被捉,以后押解梧州,脖子和脚都被铁链锁住,在钟云等同志被枪杀后半年,也被拉出狱外杀害了。
我从1927年4月被捕投进监狱,一句话都没有被问过。1929年4月,俞作柏、李明瑞回桂主政,苍梧县一个李县长到监狱讲:“你们出狱啦!你们出狱啦!”我坐了两年监,身体瘦弱,行走不便,出来无钱用。在同志的帮助下,6月回家一次,一个月后到梧州,找到陈素虚。他说准备到恩隆县当教育局局长,我就讲跟他去当教员。经他同意,我到恩隆县师范学校当教员。罗少彦同志所在的军队到恩隆县时,我参加了红七军,后到百色。
(本文原刊于《梧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
作者简介:
陈漫远(1911~1986) 原中共广西省委第一书记。原名陈万源。广西蒙山人。1925年入广西省立第二中学读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任连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1931年到达江西后,历任红七军团政委,江西红军独立第四师政委,粤赣军区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敌工部长,红十五军团师政委等。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旅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中央军委二局代局长,晋绥军区参谋长等职。曾率部队参加平型关战役和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北野战军兵团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桂林军管会主任,广西省政府副主席、代理主席,省政协主席,中共广西省委副书记、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国家农垦部副部长,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顾问,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等职。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游子他乡又归来》、《重访梧州》(七律诗)等诗文。
有关广西革命回忆文选的文章
潘承孝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发生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南京教育部令天津的北洋大学、北平的北平大学和师范大学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北洋学生也有自高自大的表现,影响了团结,平大工学院师生也不直李之所为。两校合并时,关于校名问题产生了分歧,北洋主张仍用北洋大学,而河北工学院不同意,主张用一个新校名。......
2023-10-08
那时县工委组织不是很健全,三五支队刚站住脚,各区还没有建立区委。慈姚县委建立后,才先后成立各区区委。中心县委下有两个县委,慈溪县委书记是我,委员有沈青之(组织)、李默君(宣传)和蒋子瑛,他们都兼区委书记。北撤时,李乐山同志把慈溪县党组织关系交给蒋子瑛,并让蒋留下任慈镇县特派员。......
2023-08-24
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无政府主义大肆泛滥,城市建设受到更大的冲击,造成了一场历史性的浩劫。规划机构被撤销,规划人员流失,规划工作停顿,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被践踏,遭遇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期间,是兰州城市规划工作最困难的时期。......
2023-09-27
回忆解放战争时期向都县的革命斗争黄耿1947年9月万冈起义失利以后,冬初,中共右江地委书记区镇到万冈田东边界的七里区召开干部会议,总结万冈起义的经验教训,决定在更多的地方发动武装斗争,派我到田东、向都一带进行组织发动工作。找到了正确的方针,在向都县顺利地开展武装斗争就有了保证。同时,向都县的春荒严重,很多贫苦农民已断炊。......
2024-03-31
红七军初创时期的若干政策黄一平(黄启滔)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同志和张云逸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像一声春雷震撼了右江两岸。回顾红七军初创时期的革命斗争,我们深深感到:当时执行的几项主要政策,虽然在某些方面,还没有上升为理论,但基本上符合毛泽东思想,符合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政策。这几个决议案,为红七军成立后在右江地区执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奠定了基础。红七军成立后,尤为重视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
2024-03-31
从延安到桂东黄传林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延安学习和工作了7个年头。我们到香港后,获悉分局已决定成立中共广西省农村工作委员会,任李殷丹为书记,路和我为委员,还决定我兼任桂东地工委书记。省农委还决定我兼管桂中地区工作,派我先到桂中传达省农委会议精神,后到桂东任职。1949年6月,我回到桂东,与吴赞之在贺县的公会开了第一次地工委会议,传达了省农委的决定,宣布成立中共桂东地工委和桂东人民解放总队。......
2024-03-31
在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右派的攻击和污蔑,统一战线中的矛盾逐渐凸显。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首次组建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首次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7月12日,又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进行了中央领导机构第一次大改组,组成“五人临时中央”,中央临时常委会随即作出土地革命、南昌起义和召开中央紧急会议等三项重大决策。......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