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发展数千年,迄今为止,无论研究手段如何进步,所有医学知识的综合与积累都是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医学统计,本质上就是寻求共性、忽略个性。尽管如此,生物医学模式强调实验证据,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的难题有三,一是测不准,二是离散现象,三是非线性。这是医学统计的“善”。照顾普遍性,忽略特殊性,这是医学统计的“恶”。......
2025-09-30
§1 为了简略地谈一谈什么是善、恶本身,我们将从下面这样说起:
有一些东西是在我们的悟性里而不是在自然里的;因此它们也就只是我们自己的制造物,是帮助我们去明确理解东西的;在这些东西里,我们包括一切涉及若干不同东西的关系,并且把它们称为理性的东西。
§2 现在我们问:究竟善、恶属于理性的还是属于真实的东西?既然善、恶不是别的,只是一些关系,因此毫无疑义,善、恶应该归之于理性的东西;因为我们决不说一个东西好,除非是就另一个不如它、或对我们不这样有利的东西来说;因此我们说一个人坏,只是就另一个更好的人而说,或说一只苹果坏,只是就另一只好或更好的苹果而说。
所有这些,如果没有那更好或好的东西,就不能这样说,只有关系到后者,我们才说它是这样。
§3 因此②如果我们说某个东西好,这不是说别的,而只是说它符合于我们关于这一类东西所具有的普遍观念。③因此,东西,如前面我们说过那样,应该是符合于它们的具体特殊的观念,后者的本质应该是一个完善的本质④,而不是符合于那些普遍的观念,因为如果那样它们就决不会存在了。
§4 为了肯定我们上面所说的,虽然这在我们看来十分清楚,但是作为总结,我们再添加一个如下的证明:
凡是在自然里的一切东西,就或者是东西,或者是作用。但是善、恶既不是东西也不是作用。由此得出善、恶不在自然里。
因为如果善、恶是东西或作用,它们就应该具有它们的定义。但是善、恶(例如彼得的善良和犹大的恶毒)没有任何在彼得或犹大的本质以外的定义,因为只有后者在自然中,而前者则不能脱离后者的本质而被定义。
由此——如上面所看到的那样——得出,善、恶既不是自然里的东西,也不是自然里的作用。⑤
① 在讨论了上帝存在,什么是上帝,什么是、什么不是上帝所固有的固有性,上帝的必然作用,普遍的和特殊的“天命”,上帝的命定,产生的自然和被产生的自然之后,何以在第一卷之末,忽然提出一个“论什么是善、恶”这样一个似乎不相干的问题来,这是读本书的人普遍会发生的一个问题。
据C. Gebhardt, Freudenthal(Spinozastudien, Zeitschrift fuer Philosophie, 108, Bd. S. 259)提出一个解释,认为第十章在第一卷之末,这一个地位是正确的:Spinoza在这一章里把真实存在的东西和只是在我们悟性里的东西区别开来;并指出,这个秩序也和Ethica的有关章节相符。
Freudenthal的这一解说也符合Cogitata Metaphysica所表现的思想。Spinoza在那里(I.1)一开始就分别了“真实的东西”和“理性的东西”。在这里,第一章至第九章可以说都是讨论“真实的东西”,而第十章,则最后指明“普遍观念”、“关系的概念”这些“理性的东西”不是真实的“东西”。(https://www.chuimin.cn)
② “因此”。
这§3和以上§2的关系是比较突兀的。以上§2说,好、坏是两个东西之间的比较,而§3第一句,我们说一个东西好,只是说它符合于我们关于这一类东西的普遍观念。B稿中“因此”一字更作“由此得出”。V. Vloten最初Supplementum版依B稿,因此Freudenthal(Spinozastudien, Zeitschrift fuer Philosophie 108, Bd. S. 270)认为在§3第一句以前可能有一段缺文,因为由§2不可能“由此得出”这一句。
C. Gebhardt指出“In Voegen”(=folglich,由此得出)只在B稿出现,A稿只作一般的“also”(因此)。在“因此”这个连接词下,前后的关系还是可以理解的:好、坏是一个关系的概念,“因此”我们说一个东西好,只是说它接近于(“符合于”)我的普遍观念。
③ “因此如果我们说……普遍的观念。”以及第2—5行,“因此,“东西……决不会存在了。”
C. Gebhardt指出,在这两句之间似乎有一个矛盾:前者承认一个“普遍的观念”,而后者又否认这个“普遍的观念”。C. Gebhardt指出,“普遍的观念”在第1—2行是作为一个判断的标准而被承认,在第2—5行是作为一个真正东西而被否定;并指出以下第二卷、第四章,§5至同章§8,同样是这样。因此按C. Gebhardt,B稿显然为了清楚地说明这两句的关系,把第2行“因此”改为“但是”。
C. Gebhardt是把这两句作为两个并行的思想来看。可以指出,Spinoza在Tractatus de Emendations Intellectus§12—13也提出了同样的思想。
但是这两个思想在Spinoza哲学里是不是一个矛盾,这是一个值得更详细说明的问题。说明这个问题需要把Spinoza有关善、恶的不同叙述方式汇集在一起,并以他的整个体系作为背景,来看这个问题和其他问题的关系。
④ “后者的本质应该是一个完善的本质”。
Ch. Appuhn注原文:Welkers wezen cen volmaakte wezentheid moet zijn. Ch. Appuhn认为第一个“本质”是指“形式的本质”(essentia formalis),也就是观念的对象(Ideatum idaal),而后面“完善的本质”是说一个“实在的”(realis)或“真实的”(vera)的本质。Ch. Appuhn举出,Ethica Ⅱ. def. 6,“par realitatem et perfectionen idem intelligo”。在Spinoza没有任何“形式的本质”与一个普遍的观念相合。
⑤ “为了肯定……也不是自然里的作用。”
Sigwart和Freudenthal(Spinozastudien, Zeitschrift fuer Philosophie, 108 Bd., 259)认为这一节是后加的,或是别人所加的。
相关文章
医学发展数千年,迄今为止,无论研究手段如何进步,所有医学知识的综合与积累都是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医学统计,本质上就是寻求共性、忽略个性。尽管如此,生物医学模式强调实验证据,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的难题有三,一是测不准,二是离散现象,三是非线性。这是医学统计的“善”。照顾普遍性,忽略特殊性,这是医学统计的“恶”。......
2025-09-30
§1我们否认,并且,在我们讨论到命定的时候,我们将同时证明:上帝不能省略不做它所做的,那时候我们将要说明一切东西必然地依赖于它的原因。§5这一点有人看作是对上帝的亵渎和轻蔑,但这种说法只是出于人们并不正确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由。⑧§9以上说的是第一个固有性。现在我们要谈到第二个我们称为上帝所固有的固有性,并且将看到,关于这个固有性,我们应该说它是怎样的情形,并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最后。......
2025-10-01
无有作好、无有作恶,意为没有自私的好恶。善恶起于人的心念,遵循天理,心念不起,则无善恶分别,视天地为一体;为心念起处,为气所动,动则生恶。他们懂得善恶是人为的分别,顺应自然即可达至善的境界。......
2025-09-30
从孟子的论述以及朱熹的注释来看,人性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件。孟子师生与告子等人辩论的一个焦点是内在与外在。而孟子师生的反驳,则是捍卫仁义对于人的内在性。因为内在意味着先天性,一旦仁义被证明不是与生俱来的,人性善就不能成立,所以告子等人一定要挖掉这个墙脚。朱熹认为,正是这种自然之势表达本性。人性是自然而然的。相反,孟子的性善主张则符合所有四条。......
2025-09-30
大灾之年,不知有多少农民衣不蔽体、食不饱腹,可贾珍贪得无厌,一味苛求。但很可惜,等他晚上说与凤姐时,她已亲自出面将此事做成。相形之下,贾琏之德行远胜于明知就里还要作恶的凤姐。贾琏的为人,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对于石呆子事件的态度。......
2025-09-30
医学的目的是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医学是一盘“大杂烩”,它是在人类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推陈出新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说医学是一盘“大杂烩”,这是因为它“三不像”:是手艺,又不像手艺;是科学,又不像科学;是知识,又不像知识。医学科学也是一盘“大杂烩”,这个盘子里装的不仅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还有哲学、社会学及宗教。因此,医学也有“恶”的一面。......
2025-09-30
古巴勒斯坦涵盖今天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三国。在1948—1949年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巴勒斯坦再次被瓜分了: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以色列也占去了部分土地。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约旦和埃及控制的巴勒斯坦西岸和加沙地区又被以色列占领过去,目前巴勒斯坦人所追求的,就是要在这些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
2025-09-30
宗教都有对外传播的内在需求,伊斯兰教也不例外,即使是在沙特阿拉伯这样的伊斯兰国家,也存在专门的国内宣教机构,而且还有不少外国人服务其中,来自中国的张先生即是其中的一位。其实沙特本国的宗教信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日渐增多的青少年对宗教的叛逆。时至今日,什叶派伊朗和逊尼派沙特之间的关系仍然很不理想,教派分歧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