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迷局揭秘:无法回避的历史真相

迷局揭秘:无法回避的历史真相

【摘要】:二.抽丝剥茧——开启绝密档案中国历史卷帙浩繁,光是那些明面上的历史就足够人们好好琢磨了。打开一封封绝密档案,让我们重读那些难得一见的绝密往事。范蠡先是在“土城”和“都巷”两处宫台开设训练课程,对西施和郑旦进行“素质教育”,继而奉命把她们送往吴国。范蠡与西施的私情无疑是在极度机密的情况下展开的。吴国被灭绝之后,西施重新回到范蠡身边,两人一起泛舟五湖而去。西施的真切下落,应当与范蠡有密切关系。

二.抽丝剥茧——开启绝密档案

中国历史卷帙浩繁,光是那些明面上的历史就足够人们好好琢磨了。而有一些历史档案,它们尘封已久——或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或是被人为地束之高阁,或是刻意地掩藏在表面光鲜的文件背后。打开一封封绝密档案,让我们重读那些难得一见的绝密往事。

西施:中国第一美艳杀手传奇

战国时代西施的身世,可以说是扑朔迷离,充满了难解的疑团。《吴越春秋》记载说,为了向吴王夫差进行“性贿赂”,越王勾践使者在本国遍访美人,最后在诸暨苎萝山找到两个卖柴的女人,天生丽质,貌若仙女。这个勾践的使者显然就是范蠡,他用前代著名美人“西施”的名字去重新命名他所遇到的乡间美女之一,借此完成了政治包装的第一步。从此,这个卖柴女悄然死去,而一个崭新的西施经过范蠡的“克隆”,“重生”于吴越江湖,并且注定要成为灭绝吴国的美艳杀手。

尽管诸暨村姑窃取了前朝美女“西施”的名头,但她卖柴的形象仍然过于粗鄙。唐宋以来的世人,则多倾向于她是一名浣纱女,也即从事织物洗涤的女工。王维的《西施咏》向我们表明了唐代知识界的立场:“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明代梁辰鱼的《浣纱记》也支持这种叙事,它叙述西施本为浣纱女,和范蠡在溪边邂逅,眉黛含春,梨花带雨,范蠡一见钟情,不能自拔。此后越国危急,范蠡出于爱国大义,这才将西施进献给吴王夫差。浣纱不仅是一种美女的柔软职业,而且也是西施和范蠡定情的信物。溪水和丽纱构成了美女“诞生”的优雅场景,其间清晰地浮现着西施的倩影。但西施和范蠡的关系,却始终是暧昧不清的悬谜。

当年吴国大兵侵入,即将灭绝越国时,越王勾践感到了深深的绝望,他本打算杀死妻子,焚毁财宝,然后用兵器自杀成仁。据官方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大夫文种劝阻了他的自毁之举,并且劝告说:“吴国的太宰伯嚭贪婪成性,不妨诱之以利。”勾践看见一线政治生机,便备下美女和大量珍宝,派文种带去交结伯嚭,结果吴王在伯嚭的劝说下收兵回国,给了越国休养生息、卷土重来的契机。司马迁的著述虽然提到了美女,却无姓无名,跟范蠡和夫差也没有直接关联。《越绝书》沿袭《史记》的说法,也认为献美是文种所为,但却明确指出了被献者的姓名:“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

东汉民间史学家赵晔的《吴越春秋》,其观点则与此截然不同,它暗示越国的相国范蠡才是该事件的主谋。他下令让两位村姑穿上罗缎锦衣,学习优雅步态和歌舞技巧,以期把她们改造成合乎宫廷礼仪的贵妇,但它也刻意疏漏了一个重大细节:在此期间曾经发生过一段危险的插曲,那就是主持女间谍训练的范蠡本人,不仅偷偷爱上了西施,而且违反朝纲,擅自与之私通,两人双双坠入情网,差点儿酿成惊天大祸。

范蠡先是在“土城”和“都巷”两处宫台开设训练课程,对西施和郑旦进行“素质教育”,继而奉命把她们送往吴国。为了延宕日期,范蠡借口要对她们做进一步培训,大胆放慢了行程。据说从会稽到苏州,短短两三百里的路途,美女护送队竟然走了整整3年,却始终没有到达目的地。《汉唐地理书钞》所辑《吴地记》甚至揭露说,他们在路上还生了个儿子,到达现今嘉兴南部100里处时,这个婴儿刚满周岁,能够开口说话,于是路边的亭子被当地民众叫做“语儿亭”,以见证这个秘密爱情的结晶。

范蠡与西施的私情无疑是在极度机密的情况下展开的。一旦走漏风声,他们将同时面临来自吴越两方面的杀身之祸。在这段长达3年的浪漫时光里,范蠡的焦虑想必在与日俱增。他必须承受一个无法规避的事实——把心爱的女人献给仇敌夫差。他的无奈和愁苦隐藏在历史的深处,仿佛在为这场雪耻复国的游戏增加价值筹码。

但范蠡和西施的爱情终于走到了尽头。3年之后,在吴国的都城,范蠡隐忍着巨大的痛楚,心如刀割、面带微笑地把西施和郑旦一起交给夫差,美人西施心中也一样充满了生离死别的哀伤。她是一件美丽而轻盈的礼物,被国际外交阴谋和间谍战推到了前台。她的悲惨命运,从与范蠡相遇的那刻就已经注定。

夫差不顾伍子胥的警告和反对,狂喜地接受了这两个来自于越国的尤物,并且发出了心满意足的赞扬:越国进献这样的美女,是勾践对吴国尽忠的表现(《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他开始尽其所能地宠幸她们,表现出对女色的狂热爱好。所有这一切都没有出乎越国领导人的意料。

《史记》和《越绝书》都指出,离间计的主要执行者,实际上不是西施,而是吴国的大臣伯嚭。他在接受了勾践的大量贿赂之后,转而成为一个卑劣的内奸,开始施展浑身解数,力阻伍子胥的扩国计谋,在每一个环节上都与之相左,进而又挑唆夫差与伍子胥的关系,令他们君臣反目,直到伍子胥被夫差赐死为止。伍子胥的被逼自杀,是吴国转向彻底败落的标志,并为勾践的反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司马迁看来,勾践的“银弹”政策,才是吴国消亡的主要原因。

而在“银弹说”之外,“肉弹说”声音似乎更为嘹亮,它促使我们对情欲政治学的历史价值做出必要的判断。“粉色肉弹”西施和郑旦的伟大使命,就是千方百计离间吴王与伍子胥的关系,化解夫差对越国的警惕,并以性爱消磨他的体力与战争意志。《吴越春秋》称,文种当年向越王进献破吴七术,第四条就是派遣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西施和郑旦进入吴国的宫殿,“性贿赂”就开始逐步产生功效,触发了吴国走向衰败的先机。这是中国情欲政治学的一个古代范例,它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性已经成为政治阴谋的重要环节。

但奇怪的是,勾践没有命令他的女间谍使用毒药之类的谋杀手段。这是另一个令人费解的疑点;直到夫差生命的最后一刻,西施都没有向他下手。她看起来像是个纯洁无邪的间谍,手中没有沾染敌人的鲜血,同时又极其出色地完成使命,帮助勾践把夫差送进了地狱。

吴国被灭绝之后,西施重新回到范蠡身边,两人一起泛舟五湖而去。这个以喜剧告终的传说,比较符合中国民众的心愿,因此成为绵延最广的传说,漂浮在优美的历史风景之中。

西施的真切下落,应当与范蠡有密切关系。反观他的踪迹,倒是相当清晰,没有多少可怀疑的地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认为勾践的为人,可与之同赴患难,却无法共享安乐,因此向勾践辞职,在遭拒之后便收拾细软悄然逃走,乘舟浮海前往齐国领地,同时更改姓名,自称“鸱夷子皮”,在齐国海边开垦耕地,艰苦创业,父子俩置下大宗产业,没有多少时间,就积贮了数十万银两。接着,他又拒绝齐国人的高官厚禄,散尽家财,随身携带少量珍稀宝物,悠闲自在地离去,在一个叫做“陶”的地方定居下来,自号“陶朱公”,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但司马迁的叙述,只字未提包括西施在内的任何女人。人们只能假定西施就隐藏在他身后,成了他的空气和呼吸。

关于第一美女西施的下落,随着疑古风气的蔓延,“西施被杀说”近年来变得甚嚣尘上。一些学者援引《吴越春秋》的记载“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来证明西施的悲剧下场。这里的“鸱夷”,指的是一种皮革制成的袋子,整句话的意思是,吴国灭亡后,越王把西施投入江里,让她随着装她的皮囊一起漂浮着消失。西施在吴亡后被自己的祖国所杀,乃是民间史学家的基本判断。

西施被杀害的情形,与伍子胥之死有着惊人的相似。《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记载说,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之后,又“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所以民间给伍子胥起了一个“鸱夷子”的别名,借此暗示他的悲剧性归宿。

我们不知道范蠡此时所持的立场。我们只能假定他满腹隐衷而无法言说,无力为西施公开抗辩,更不敢动用权力展开营救,只好眼睁睁看着越国女英雄、自己的秘密情人惨遭杀害。有人认为范蠡之所以自号“鸱夷子皮”,乃是为了纪念壮烈蒙难的西施,这的确是一种合乎情理的推断,而“子皮”很可能就是西施的真正本名,“皮囊里的子皮”这个名字,隐含着范蠡的无限伤痛和恨憾。在逃出勾践的势力范围之后,他才有了公开悼念西施的凛然勇气。

《越绝书》第十二卷记载,早在范蠡进献西施和郑旦的时刻,伍子胥就向吴王发出严厉警告,说万万不能接受这样的礼物,这两个女人就是危及社稷的妖女,与妹喜、妲己和褒姒一脉相承,必定会给国家带来严重危害,而好色的夫差对此置若罔闻。

许多年后,越王反攻获胜,在余杭山逮捕了吴王及其部属,不无讽刺地当面数落夫差的三大过失,说他不该放越国一条生路,更不该杀害伍子胥,并听信“谗谀之徒”的鬼话,说完便赐宝剑给夫差,逼迫其在10天后刎颈自裁。耐人寻味的是,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憎恨一切“谗谀之徒”,勾践下令杀掉了曾经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伯嚭。基于同样的逻辑,我们可以这样推断,勾践秉承伍子胥的观点,认为西施是亡国妖姬,所以尽管她功勋卓著,仍须坚决执行死刑,彻底终结其生命,以免越国步吴国的后尘。

这无疑是杀害西施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勾践之所以大开杀戒,还有一个更为隐秘的原因,那就是他可能已经得到范蠡与西施私通的情报,并且为此妒恨交集。西施之死是勾践向其旧部的一次血腥挑衅:虽然你已经逃走,但我可以轻易地杀掉你的女人!

与西施同时代的墨子,为此在《墨子·亲士》一文里发出了深切的感慨:“西施之沉,其美也。”意思是说,西施之所以被淹死(沉水),只是因为她的美丽啊。墨子言犹未尽,在“美”的感叹背后隐藏着某种深长的意味。是的,这个为国捐躯的美人,第一次捐出了美艳的情色,第二次捐出了美艳的生命。她是男权专制主义的最美丽的祭品。

作为一位罕见的情色烈士,西施生前是国家的工具和玩物,而后又被人以国家利益的名义处死,但死亡消解了一切道德难题。她在死后成了众口皆碑的美人。她的容貌掩盖了幕后的政治阴谋。在关于西施的叙事中,既没有关于她的悲剧,也没有关于她的喜剧。她的生命被世人抽空,成了一个纯粹的符码,高悬于中国大众美学的潮流之上,仿佛是一面超越了所有意识形态的旗帜。

吕后:成功转型只为政治斗争需要

曾经,那个叫娥妁的女子也是家境阔绰的大户闺秀。为躲避仇家,随父亲吕公从单父(今山东单县)南迁到沛县。如果门当户对出阁,娥妁本可以安安生生做她的贤妻良母。但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她的一生:在吕家举办的与当地乡绅见面的宴会上,混进一个蹭吃蹭喝的二流子,他就是刘邦

刘邦出身于本分的农家,可他本人却并不本分,既不喜读书,也不愿务农,整天呼朋唤友,喝酒泡妞。以他这样的身份,是没资格傍吕家这样的大款的。

可刘邦运气实在好。吕公有给人相面的嗜好,在他眼里,这位浪荡穷鬼的面相却是贵不可言。吕公不仅容忍刘邦白吃一顿,而且不顾老婆的强烈反对,执意要把家里的黄花大闺女娥妁白送给刘邦。

娥妁,她的大名叫吕雉,嫁给刘邦以后便开始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生活。她已经不是富家的大小姐,而是地道的农妇,屋内养儿育女,户外除草种地,都是她的本分。这时的吕雉十分善良,史书记载,一天她在田里劳作时,有一个过路老人来讨水喝,吕雉不仅送喝的,而且还送老人吃的。

公元前208年,在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也率领沛县子弟兴兵反秦,被拥为沛公,吕雉则由一个普通农妇被尊为夫人。两年后,刘邦攻入咸阳,立为汉王,吕雉又晋级成了王后,希望来得快,绝望也跟得紧。随后,刘邦与项羽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争霸,项羽在睢水大败刘邦。乱军之中,吕雉和一双儿女被冲散,她与公公刘太公一起成了项羽的俘虏。在被楚军扣押了近两年半之后,吕雉才回到了刘邦身边,这时她已经年近四旬。

吕雉就这样在充满着希望却又时常面临着绝望的境遇中活着,活得比一般女人更艰难坎坷。当她和公公成为项羽俘虏时,刘邦不仅不想办法搭救,反而成了缩头乌龟,死不出战。急性子的项羽将刘邦的爸爸拉到阵前,摆出一副要把他煮了的架势,想激刘邦做个血性汉子。哪知刘邦却满不在乎,说:“你我是拜把子的兄弟,我的爹也是你的爹,如果你想把爹爹煮了,别忘了分我一杯羹!”在那个年代,爹的地位远比老婆高。对爹态度尚且如此,如果项羽要拿吕雉做威胁,刘邦说不定会跑过去抱柴火帮忙一块儿煮。

刘邦不需要贤妻,也不需要良母,当吕雉和她的儿女失散后,姐弟俩侥幸遇到了奔逃的父亲。刘邦因为追兵迫近,人多车慢,竟然将亲生儿女推下车去。这等行为连“司机”夏侯婴都看不过去,将姐弟俩又抱回车上。刘邦再推,夏侯婴就再抱上来。刘邦大怒,斥喝道:“你竟敢违抗我的意愿吗?”又将儿女推下去。夏侯婴大吼一声,跳下车将两个孩子挟在腋下狂奔,才算救下他们的性命。

这番磨难加上与刘邦共同生活20年的经历,使吕雉彻底明白了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女人,因为她已经没有了资本,而是一个政治家,一个丈夫事业上的得力帮手。于是她决定转型,成为一名政治家,她开始学习厚黑学,处事心狠手辣。吕雉的转型不仅快,而且十分成功。在刘邦夺取和稳固天下地位的过程中,吕雉(这时应该称吕后了)功不可没。

像大多数的帝王一样,刘邦夺取天下之后,也开始一个个收拾身边的功臣。功劳最大的三人中,谋士张良是个明白人,对主子溜须拍马处处讨好,已无威胁;能臣萧何是个老实人,只会踏踏实实做事,没有野心;只有大将韩信,不仅有历史污点——在楚汉之争中刘邦最危急的时刻讨官要官,而且一直居功自傲,让刘邦难以放心。刘邦先把韩信由齐王改封为楚王,又由楚王贬为淮阴侯,并用计谋把韩信带回京城,以便能牢牢看着他。后来,韩信真的被逼出了反叛之心,他趁刘邦外出平乱,准备在京城动手,袭击吕后和太子。谁知消息走漏,吕后和萧何将韩信骗进宫中,把他绑起来砍了脑袋。吕后杀韩信,完全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的需要,与他们的品德毫无关系。相反,吕后在如此危急时刻,勉力支撑局面,果断行动,表现出了超人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其实,她心里何尝不明白,老公早就想干掉韩信,只是怕天下人指责,才不敢动手。如今借己之手除掉后患,是对老公绝大的政治支持。所以,刘邦闻讯后的心情是“且喜且怜之”,首先是高兴,然后才有些惋惜。吕后是多么了解自己的丈夫啊!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吕后这时是四十六七岁。她开始以更大的热情来操持打理这个“家”——在她眼里,家早已不是小家,而是国家。她先是扶持时年十六七岁的亲儿子刘盈接班。为了保证天下永远在自己人手里,她甚至把刘盈的亲姐姐鲁元公主生的女儿,嫁给了刘盈,这等于是外甥女与亲舅舅成亲,不仅乱伦,而且绝不可能优生。也许是遗传规律在起作用,刘盈和他的外甥女皇后始终生不出后代。吕后只好让自己这个外孙女假装怀孕,然后把刘盈和一个嫔妃生的孩子抱过来,硬说是皇后生的,取名刘恭。而刘恭的亲妈则被吕后杀掉。

刘盈十分短命,只做了7年的皇上就病死了。年幼的刘恭即位。50多岁的吕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继续支撑着大汉的家业。

吕后虽然只有刘盈一子,但刘邦与其他妃妾还生了7个儿子,而刘恭又并非刘盈的嫡子。那么,刘盈死后,他的弟兄们就存在争夺皇位的可能。这显然是吕后最担心的事情。所以,在刘盈的葬礼上,吕后只干号却没有眼泪。聪明的下级当然明白主子的心思,一方面为让吕后安心,一方面为保住自己的脑袋,他们纷纷向吕后建言献策,推举吕家的人担任要职。吕后顺坡下驴,不仅趁机让自己的娘家人掌握了军机大权,而且大肆为吕氏封王。

历史上一直诟病吕后扶持吕家党羽的行为,这其实是站在所谓的正统观念,也就是刘家的角度来看问题。事实上,持这种观点的人忽视了当时严重的政治危机。

刘邦是大汉的开国君主,他死时,与他一起打江山的开国功臣们大多还健在,其中很多人的出身与刘邦一样,都是农民或底层小吏。这些人没受过正统教育,缺乏道统观念,同时又功勋卓著,那可是说反就反的呀。刘邦在世还能镇得住,刘邦的亲儿子刘盈即位也还说得过去。而刘盈之后,面对这么强大的“反动势力”,一切都很难说了。

所以,在指望不上刘家人的情况下(别说帮忙,不添乱就谢天谢地了),吕后转而寻求娘家人的协助,并没有说不过去的地方。

从吕后苦心孤诣给刘盈找老婆,我们也能看出吕后是想把江山牢牢控制在纯正的刘家血统人手里的。但没想到,吕后不得已扶持的孙子刘恭却不买账。他长到七八岁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而且放出狠话:“吕后把我亲娘杀了。当初她怎么对待我亲娘,我以后就怎么对待她!”

吕后自酿的苦果只能自己吞。她借口刘恭已经神经错乱,不能再当皇帝了,又立了新君刘弘,据称他是刘恭同父异母的兄弟,是刘盈与另外一个嫔妃生的,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个冒牌货。刘恭不久之后就被吕后杀了。

如果说晚年的吕后表面上杀人如麻,一点儿都不过分。刘邦与其他嫔妃生的儿子刘友、刘恢、刘建,都是被她逼死的。吕后掌权期间,薄税赋、废苛政、正民风、举孝悌,尤以停行“三族罪”和“妖言令”为史称道。史书也不得不说:“高后女主,制政不出闺阁,而天下晏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俨然是一幅盛世景象。对于吕后的评价,这已经足够。

王莽:善于作秀的导演

实事求是地说,王莽是个导演,而且是一个有着强烈表演欲的导演。但他总觉得做导演不过瘾,不如亲自粉墨登场的好。因此,他上演了一出由他精心策划,并由他自己担当主角,既荒诞又真实,既让人瞠目结舌又不得不拍案称奇,虽令时人世人后人切齿,主人公却乐此不疲地新编历史剧。

王莽的发迹,并不是因为他如何有能耐,而是在于他的外戚身份。当然不可否认他有一套,但是天下有一套的多了,为什么偏偏王莽脱颖而出呢?那个时候不时兴机会均等,什么事情都是捷足者先登。所谓的捷足者,就是对有官方背景的人而言的。正当其时的王氏外戚集团是王莽崛起的决定性力量。

王莽的曾祖父叫王贺,是个德高望重的人,而他的儿子王禁,也就是王莽的祖父,却不拘小节,好酒及色,这个人突出的特点就是生育能力强,生养了4个闺女8个儿子。王莽的父亲王曼在8个儿子中排行老二,由于过世较早,只留下王莽和寡母相依为命。

王莽的姑母是王政君,她做过皇后,还做过太后、太皇太后,王莽的政治生命和资本全系于她一身。要是没有王政君在,要是她没有做皇后、太后、太皇太后,要是她没有倚重提拔王莽,要是她早一点儿看清王莽的真面目,也许王莽什么事也做不成,王莽也不会滋生篡位的野心。

可是历史不能假设,正如人生不能重来一样,王莽不仅做了,而且做得轰轰烈烈,尽管背负了千古的骂名。

王莽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作秀高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今天这些作秀的人,到了王莽面前,徒子徒孙都算不上。王莽之高就高在,于西汉末年那样的不容易作秀的时代,硬是做出了一场轰轰烈烈、旷世罕见、空前绝后的真人秀。

汉代以孝治天下,为了突出“孝”的概念,每个皇帝的庙号里都要有一个“孝”字,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等。孝也是儒家的核心概念之一,由其衍生或与其相关的忠、仁、谦、恭、顺等概念在古代左右人的思想至为深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尤为如此。这就是王莽生活的时代的社会大环境。要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制造舆论,作秀炒作,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就要深谙社会大环境的特性,做到投其所好。

王莽是个人才,这种事不用学就会,无师自通。社会不是推崇儒家和孝道吗?好,我王莽就做给你们看。而且王莽做事总是从长计议,平时的蝇头小利他是不看在眼里的。他做的每件事,他作的每场秀,都不是单独成立的,而是为了一个总的目的。而这个总目的,随着王政君对他倚重程度的加深,不断地提高、加码,最后竟要取代汉家江山。

王莽从小就没有享受过其他叔伯兄弟那样锦衣玉食的生活。少年时代的王莽守着寡居的母亲过活,远离了骄奢淫逸,使他养成了好学深思的品行,这一点很重要,是他日后崛起的先决性条件。他忘却了声色犬马,把大把的时间花费在研究儒家典籍上,与一大批儒生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这些事情在他的叔伯兄弟们看来,王莽就是一个另类,我们王家需要那么做吗?可是,在他们大不以为然的同时,王莽逐渐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人脉,也赢得了谦恭折节的美名。王莽从小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活、应该怎么努力,而不想做一个浑浑噩噩的糊涂虫。

阳朔三年,王莽的伯父王凤病重,王莽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作秀。他日夜随侍左右,亲尝汤药,忙得连洗手洗脸的时间都没有。以至于蓬头垢面,几个月衣不解带,生怕由于自己的疏忽导致伯父病情加重。王凤的亲生儿子都做不来这些,因此王凤大受感动,弥留之际,将侄儿王莽和外甥淳于长一起托付给元后王政君和汉成帝刘骜。

绥和元年,王莽38岁,他如意地登上了大司马大将军的宝座,在他一生的政治生涯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从此,他迈进了权力中枢区,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造成重要的影响。

然而这只是一小步,王莽的心思不在于此,而是有着更加长远的目标。

元寿二年,荒唐而短命的哀帝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行程。他和成帝一样,没有留下子嗣,傅、丁两太后先他一年死去,年迈但健康的元后王政君不得不再次出山收拾残局。王政君也看出这是王氏再起的好机会,于是命使者召回王莽,让他统筹为哀帝治丧诸事宜,趁机将军国大权再次授予王莽。王莽在沉寂3年后,终于又重新站在了政治舞台上,这次他可要好好地露一手。

王莽重新执掌政权后,办了四件大事,即逼死董贤、迎立幼主、排除异己和谋求国丈。这四件事为其篡位做足了准备。其野心昭昭,路人尽知,只有王莽自己半遮半掩,不断作秀,折腾个没完。

通过以上种种行为,王莽把大汉的权柄牢牢地操于己手。

王莽是个名副其实的好导演,由他导演的连续剧离奇不断,高潮迭起。按理说,以现在手中无异于皇帝的权力,王莽应该收手了。可是不行,王莽不喊停,谁也甭想停止。

王莽阳的一套标榜儒学,可阴的一套却向往法家的极权主义。权力的独木桥上怎么能容得下两个人呢?深谙此道的王莽,毫不心软地向孱弱的平帝施展了阴谋诡计。他的目的已经变得很纯粹,那就是唯我独尊,不管是谁,只要是妨碍他向至高点攀爬,他就会除之而后快。

14岁的平帝染病,无疑又刺激了王莽蠢蠢欲动的野心。王莽认为平帝总会长大,如果将来一旦亲政,自己的权力就会被收回,做皇帝的梦想就会破碎,这是王莽无论如何也不想见到的结局。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把平帝摆平。

他的手段还是老一套,玩阴阳两面手。一方面在平帝面前,猫哭耗子假慈悲,痛心疾首,甚至想代替平帝去死;另一方面,于花椒酒中下毒,在腊八节这一天,由他亲自进献给平帝喝。平帝饮了岳父这杯酒,五脏六腑如同蚁咬,没折腾多久便一命呜呼。王莽故作悲戚,放声痛哭,如丧考妣。

当王莽的权力一天比一天显赫的时候,全国各地反抗的声音已如潮涌,王莽的种种倒行逆施、种种的忤逆阴险,不断地激起民愤。天下的形势不容乐观,可王莽却在不归路上乐此不疲。

王莽飘飘然,觉得自己离皇帝的位子只有一步之遥。他要再努努力,只需再用那么一点儿心思,皇帝的宝座就非他莫属。

王莽是以儒学起家的,而儒学自从董仲舒改版以后,已变得有点儿荒诞不经了,其中有“天人感应”一说更加离奇。所谓的天人感应,就是说自然现象的发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所预示。由天人感应衍生的符瑞学说,更是主张一种不常见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现实政治的反映,昭示天意,预卜吉凶,代表着潮流的走势和趋向。

王莽穷治典籍,对于符瑞一说了如指掌。他深切地知道老百姓信这个,比孔老夫子的话还好使。于是,为了取汉而代之,王莽要在符瑞上大做文章。之所以说王莽是个好导演,因为他会运用适当的工具,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工具,且运用的娴熟程度,出乎人们的意料。

将符瑞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手段,靠符瑞登上皇帝之位,又在符瑞的泛滥中沉沦,最终被符瑞所累走向灭亡,这就是王莽余下生命的轨迹。后来,在符瑞的帮助下,王莽决心马上代汉立新。

公元9年,得到玉玺的王莽举行登基大典,建国号为“新”,改年号为“始建国”。自此王莽由幕后走到台前,粉墨登场了。

西汉灭亡了。西汉的灭亡是在所难免的历史趋势,那是由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决定的。王莽篡汉建新只是西汉灭亡协奏曲中的一个变奏,王莽借此成功地实现了从导演到演员的转换。

新朝建立后,王莽心中窃喜不已。但是他不曾想到,他虽代替汉朝建立了新朝,可西汉末年积重难返的烂摊子,他不得不面对承担。他本以为得了大便宜,却没想到使汉朝皇帝一筹莫展的时局,现在轮到他挨了。

王莽终于当上了皇帝,为了这一天,王莽做了许多他本不愿做的事情,说了许多他本不愿说的话。王莽的阴谋实现了,尽管遭到了元后的诅咒,尽管自知无力收拾残局,可王莽依然我行我素。

在这场篡汉的好戏中,王莽是不得人心的。他的高超的骗人伎俩,于残破的时局丝毫无补,只不过赚足了当世以及后世的骂名。王莽的篡汉使西汉避免亡于浩荡的农民起义,而他所建立的新朝却不能幸免于这个结局。

刘备:换妻如换衣

刘备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以贩鞋子、织草席为生,他所住的草屋东南角篱笆边有一棵高五丈的桑树,遥望像个车盖,往来的人都奇怪此树非凡的姿态,有的就说此地当出贵人。刘备小时候与其他的小孩子在树下游戏时说:“我将来必定乘这样的羽葆盖车。”羽葆盖车是皇帝才可以乘坐的,叔父刘子敬告诫刘备说:“你这样胡说难道要灭我们全家吗?”

刘备并不理会别人的鼠目寸光,乡里的少年都依附他。他自称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自己反复这么说,见人就说,于是史书上也这么说了,以至于真假没有人知道。我们十分熟悉刘备的那句开场白:“在下刘备,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根本就没人问他是谁的后代,仔细一想刘备的举动,他应该是早就有所谋算了。中山大商人张世平、苏双可能被“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话打动,觉得刘备不同寻常,便给了他许多金银财宝,这样刘备召买了一批人马,开始实现他夺取天下的计划。

三国时代是个英雄辈出的光辉年月,但刘备的特殊之处就在于白手起家,不像曹操与孙权倚靠先辈打下的坚实基础,他所依靠的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中山靖王刘胜”。他后来能打下江山,自是了不得的人物,史书上都有记载。但孟子说过,“食色性也”,意思是食和性都是人的本能,刘备也不例外,在情色上我们能够见到刘备更真实的另一面。

刘备的夫人沛国人甘氏是三国时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刘备起兵后在豫州小沛纳甘氏为妾。刘备好几个嫡妻先后丧生,甘夫人便以嫡妻的身份摄掌内事,后来随刘备到了荆州依附刘表,生下儿子阿斗(即后来的蜀后主刘禅)。

曹操大军在当阳长阪追到刘备一行,刘备丢下老婆孩子一个人跑了。全靠赵云的保护,甘夫人才幸免于难。当初桃园结义的时候张飞与关羽都杀了自己的妻子跟随刘备,那句有名的“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话就是刘备说的。可见在他眼里妻子不过是随时脱随时换的衣服、鞋子一类的东西,所以此时抛下甘夫人一个人逃命,符合刘备的性格。

后来,刘备从陶谦手里接管了徐州之后,用糜竺、陈登为辅佐。袁术自接邻的扬州起兵与刘备争夺徐州。建安元年吕布袭取徐州的治所下邳,守将张飞嗜酒误事,刘备的家眷都陷落在城里。刘备溃退到广陵收集败兵散卒,以图后举;糜竺与陈登辗转找到了刘备。糜竺原来是一个商人,家产十分丰厚。糜竺在广陵遇到刘备,刘备问及自己的家眷,糜竺说还在下邳城里。刘备丢了城池失去了甘夫人,弄得两手空空,无奈只有叹息一番。

糜竺有一个年已及笄(及笄指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可以出嫁了)的妹妹,长得很美艳。为了安慰刘备,他便将妹妹送给了刘备,并将家产倾囊而出充作军资。刘备正是穷困潦倒的时候,好像天上掉下一个馅饼,不仅使危军复振,而且还得到一个美女相伴。他写信给吕布请他送还家眷,互释嫌疑。吕布只是为了得到徐州的地盘,与刘备本来没有什么个人恩怨,便做了个顺水人情,将家眷送还了刘备,并且还格外开恩,让没有地方安身的刘备驻扎在徐州的小沛。

甘夫人回来后,却发现刘备战场失意情场得意,又娶了一个小妾。不过她没有表现出不快的神情,古代男子三妻四妾本来是很平常的。甘夫人与糜夫人相见后寒暄了一番,然后暗中彼此偷偷打量对方,再将自己与对方做了一番比较。不过这是妻妾心中的小波澜,外人不得而知。

虽然吕布归还了甘夫人,但是刘备与吕布已经互生嫌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春,吕布派人去河内买马,半路上刘备将其马匹都抢走了,吕布正好以此为借口,便遣部将高顺、张辽率兵攻打小沛。刘备知道自己的力量不支,飞书向许都的曹操求救。曹操立刻派遣夏侯惇领兵往援小沛。

夏侯惇来到小沛还没来得及安营,就被高顺部下的锐骑冲得四散,急得他脚忙手乱。夏侯惇左目中了一箭,鲜血直流,多亏亲兵救护才逃出险境;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前来接应夏侯惇,正与高顺相遇,不料被张辽袭击背后,刘备全军陷落。他前后都没有了去路,不得已跑往梁地。小沛里只有孙干、糜竺等几个文士,甘、糜二位夫人被吕布劫去。看来当刘备的老婆还真够倒霉的,三天两头被人家抢走。

刘备跑到了梁地,正仓皇穷蹙的时候,曹操亲自督兵前来救他。救刘备是假,夺取地盘是真。曹军首先攻下了彭城,并将彭城的守兵平民全部杀戮一空,然后再引军进攻下邳。吕布作战失利,听信妻子严氏的话,又怀疑属下的谋士将领,导致将士离心,被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出卖给曹操。这样刘备又找回了妻妾甘、糜二位夫人。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打败了刘备,甘、糜二位夫人再一次被抢走,关羽也被擒。后来关羽听说了刘备流落到袁绍那里,遂带着二位夫人离开曹操回到刘备的身边。

曹操南取荆州以后,刘备从襄城跑到江陵。荆襄士民见刘备仁慈,害怕曹操的杀戮,便都携儿带女随刘备同行。到了当阳的时候,士民多到10余万,辎重也有好几千辆,走的速度很慢,每天只能走10余里。刘备每次大败的时候,妻子家眷都弃之不顾,此时庇护10万百姓纯属沽名钓誉。曹操亲率大军长驱直追,刘备让张飞断后,赵云保护家眷。

曹军五千轻骑日夜追杀刘备,一日一夜行300多里,在当阳长阪追到了张飞的断后部队。张飞兵少抵挡不住,甘、糜二夫人被乱兵冲散不知去向。赵云不见了二位夫人,急忙持枪又从乱军中杀进一条血路,好容易才找到了甘夫人,将她带到长阪。张飞见到赵云便问及婴儿阿斗,才知道阿斗被糜夫人抱着,却不知道糜夫人在什么地方,赵云只好又一次冲进曹军阵中救出了糜夫人。此时糜夫人身体已受重伤,她奄奄一息地抱着阿斗。见了赵云后,为了让阿斗脱身,不连累赵云,她一跃跳入井中而死。赵云悲伤之余,推倒土墙掩盖水井,以免糜夫人的尸体受辱。

刘备见到赵云救回甘氏母子心里大喜,听到糜夫人已死又不禁大悲,一时间百感交集,又落下许多泪。甘夫人因为受惊成疾,一年后22岁的她也离开了人世。可怜甘、糜二位夫人一生跟随刘备东奔西走,被人抢来抢去,几乎没享过什么福。

荆州地处西川与东吴之间,是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当初刘备没有立足的地方,向东吴借荆州暂时栖身,约定以后归还。赤壁之战后孙权想讨回荆州,刘备以各种理由再三推托。而且鲁肃一提起归还荆州的事,刘备就放声大哭。周瑜劝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以婚姻关系羁绊住他。孙权实在没有办法,就想趁刘备丧妻之机会,以其妹孙尚香送给刘备做继室为诱饵,借口吴国太夫人特别疼爱这个最小的女儿,不愿意远嫁,所以请刘备去东吴完成婚礼。名为东吴与刘备联姻,实则想趁刘备过江之机加以拘禁,好逼诸葛亮拿荆州换回刘备。刘备有意联吴,便遵从了东吴的婚议,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冬天由赵云、孙乾陪同进入吴境。

不想孙权弄巧成拙,吴国太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就真的招他为婿。结婚时刘备已年过半百,孙尚香也就20岁出头。结婚的那一天,100多个侍婢簇拥着一位珠围翠绕的袅娜佳人与刘备参拜天地。待到入了洞房,刘备不禁吃了一惊,洞房里面刀枪剑戟杀气腾腾,侍婢都佩剑侍立在一旁,好像要出兵打仗的样子。刘备忙哆嗦着问:“这是做什么?”侍婢说:“我们郡主从小喜欢练武,一向是随身不离兵器。”刘备说:“今夜是洞房花烛的好日子,还是将这些暂时拿开的好。”孙夫人撇嘴说:“你打打杀杀了大半生,难道还怕兵器吗?”

不满归不满,孙夫人还是脱下戎装,丢下兵器。这时刘备仔细端详,这个孙夫人神采奕奕,长得也很端正,于是紧张害怕的心情消失了一大半。孙夫人横眉立目的时候确实吓人,但温柔起来也是惊天动地的销魂。于是二人携手进入帏帐。

刘备一连住了一个多月,这才从温柔乡中醒过来想起了荆州的部下。他对孙权说曹操眈视荆州不能不回去。孙权不好说不放的话,况且刘备早将吴国太哄得团团转。另外他也想让刘备在荆州作为曹魏和东吴之间的缓冲。等到刘备携孙夫人回到了荆州以后,周瑜从江陵来见孙权,问起孙权为何放刘备回去,孙权说是防备曹操。周瑜只好无奈叹息。他给孙权分析了形势,孙权也很后悔,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刘备取得益州后根本不想归还荆州,孙权便趁刘备西征入川的时候,悄悄给妹妹写信谎称吴国太病重,想将孙夫人和阿斗骗到东吴,然后用阿斗换回荆州。孙夫人不辨真伪,匆匆携阿斗登船回吴国,诸葛亮派赵云勒兵断江留住了阿斗,只放孙夫人一人回东吴。孙夫人到了东吴后才知吴国太根本没有病。从此以后,孙夫人留在了东吴,被迫还是自愿不得而知,只是与刘备再也没有见过面,他们的夫妻生活大约就持续了3年。

当初孙夫人虽然也有温存的一面,但日常倚仗兄长的势力不把刘备放在眼里,一向说一不二,不仅左右大将都怕她三分,刘备也不敢违忤。而且孙夫人从东吴带来一批吏卒,在蜀地纵横不法,谁都无法约束,好像是闺中的敌国,还必须时刻防备孙夫人手中的刀剑。等孙夫人回到了东吴,刘备回想起的只有那些提心吊胆的感觉,所以也不派使者去东吴迎接孙夫人。(www.chuimin.cn)

刘备最后一位夫人吴氏是陈留人,少年时失去双亲,她的父亲一向与益州牧刘焉有旧交,因此举家随刘焉进入蜀地。刘焉心有异志,他听看相者说吴氏以后会大贵,便想纳吴氏为妾,但是苦于自己与吴氏的父亲是莫逆之交,与吴氏的辈分不相当,就只好让自己的儿子刘瑁娶了吴氏。刘瑁死后吴氏寡居。公元214年夏天刘备取得益州城,群臣劝刘备聘娶吴氏。刘备心疑自己与刘瑁同族在礼法上不妥。法正说:“若论起亲疏,您与刘瑁比得上晋文公与子圉的关系吗?”于是刘备决定纳吴氏为夫人。吴氏虽然寡居再嫁,但艳丽不减当年,刘备重新领略了空旷已久的温柔滋味。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立吴夫人为汉中王后。章武元年(公元221 年)夏五月,刘备称帝,立吴后为皇后。

孙权难以收回荆州,又想与关羽结为儿女亲家,但关羽不仅拒绝了孙权,还以“虎女焉配犬子”的话来鄙夷孙权。孙权出于愤怒,派吕蒙攻打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以至于身首异处。

刘备一心要为二弟报仇,不顾诸葛亮等大臣的劝阻,倾全蜀的20万兵力连营700里进攻东吴。孙权提出“归还荆州,送还夫人”的讲和条件,孙夫人也附密札,叙述夫妻之情与相思之苦,都被报仇心切的刘备一口回绝了。东吴大将陆逊用计火烧刘备的连营,刘备与剩下的不到1万士兵溃逃回白帝城。在彝陵之战刘备被东吴一把火烧了连营之后,孙尚香听到传言以为刘备已经死了,她在长江边祭奠完刘备后投江殉情而死,可谓倒霉到家了。

刘备听到噩耗不禁又想起了孙夫人的好处,加上这一仗使勤苦半生建立起来的蜀国元气大伤,于是他恹恹成病。63岁的刘备自知不行了,将阿斗托付给诸葛亮等5个大臣后离开了人世。

武则天:开启男宠时代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两个话题最让后人诟病,一个是酷吏政治,另一个就是男宠。任用酷吏使武则天迅速稳定了统治,但随着政局的稳定,酷吏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又有一批新的势力兴起了,那就是男宠。武则天晚年,一批男宠慢慢走进她的生活。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鄂(今陕西省户县)人,闯荡江湖(贩卖药材),练就了健壮的身体,粗犷中不失几分英俊,而且又能说会道,后来被武则天的干女儿千金公主家的侍女看中了,做了侍女的情人。这个侍女常把冯小宝引到公主府去相会,后来被公主发现了。公主很生气,想从重发落一下,可是她一看小宝生得伟岸、一表人才,马上派人把他召到宫中,亲自为他沐浴更衣,留待数日,把他包装成礼物,献给了寡居多年正寂寞上火的武则天。小宝刚过30岁,侍寝有术,深得武则天的宠爱。为了能让冯小宝合乎情理地往来后宫,武则天接受公主计策,把冯小宝变为僧人,将洛阳的白马寺修饰一下,让他出任住持,并让他学习佛教经典,既掩饰身份,又可陶冶性情,培养参政的能力。又将他改名为怀义,赐给薛姓,让太平公主的驸马都尉薛绍以叔父之礼相待。

薛怀义不满足于专任侍寝,他对任何事都有过人的聪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薛怀义受命督建明堂和天堂,耗资巨万,建筑物雄伟华美,令人瞠目。薛怀义因功被擢升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封梁国公。他还多次担任大总管,统率军队,远征突厥。他利用当时流行的对弥勒佛的信仰,和僧法明等僧人编写了《大云经》四卷,献给武则天,称武则天是弥勒佛下凡,应当取代唐朝成为天子,从而为武则天提供了对抗儒家男尊女卑理论的思想武器,更助她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薛怀义凭借皇帝的宠爱,为所欲为,不但不把朝廷官员放在眼里,还公私不分。武则天大概宠了薛怀义10年左右,后来御医沈南缪成为武则天的第二大男宠,薛怀义受到冷落,这使他妒火难忍,一把火烧掉了自己督造的耗资巨万、象征天子身份的明堂。大臣们纷纷要求严惩薛怀义,武则天则不加追究;但薛怀义却日益骄横,终于被武则天指使人将其暗杀。

薛怀义死后,已过中年的沈南缪温和有加,却身心虚弱,满足不了武则天的要求。70多岁的武则天又陷入了寂寥烦闷之中,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动不动就责骂侍女。

还是女儿理解母亲的心事。太平公主便将美貌少年张昌宗带给武则天。张昌宗聪明伶俐,通晓音律,当场献上一曲,然后相拥入内室。侍寝一宿,武则天非常满意,当夜封张昌宗为飞旗将军。半月后,张昌宗向武后透露他有一个亲哥哥张易之,善制春药,服之使人返老还童,侍寝更有经验。武则天把张易之召来,试之,果然满意。张易之干练精悍,才貌双全,比弟弟张昌宗还生得迷人。后来,张易之被封为“恒国公”,在王宫里号称五郎;张昌宗被封为“邺国公”,在王宫里号称六郎。这两兄弟年少,长得很白,武则天也不敢把他们公开弄到宫中,就让他们到宫里头写书。

绝对的权力造就绝对的享受,皇帝从来都是最贪婪的享受者。他们不仅拥有世间最好的财物,同时也拥有世间最极品的后宫佳丽。作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武则天自然也不例外,她对男人的享受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世皆无出其右。

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武则天有意使自己的特权制度化,让男女在相互压迫上处于她认为的平等的地位,她在这方面的一大杰作就是设立了一个颇似“后宫”的控鹤府,由张易之做长官,里面任职的官员大多是女皇的男宠及轻薄文人。这一机构为武则天集聚男嬖,以娱晚年的宫制之一。这一府内的官员,除了曲宴供奉之外,另一重要职能是向女皇提供“男性温存”。“每因宴集,则令嘲戏公卿以为笑乐。”内殿设宴,则由张氏兄弟和诸武侍坐,陪女皇玩榕蒲戏或说笑话,老人家高兴了,便赐给众人赏物。试想这一场面:武则天置身于比大观园更为富丽堂皇的庭院内,周围云集着无数献媚者(大多数是男性),他们按女皇的心愿大肆嘲弄另一群男人(朝廷的大臣们),又接受女皇的评头品足。为了武则天的开怀大笑,他们不仅要奉承女皇本人,还要大肆吹捧她的男宠,说张昌宗仙姿潇洒,是周灵王太子王子晋的后身,升仙太子的转世,等等。如此多的男人拜倒在她的脚下,屈辱地接受她的调笑和玩弄,并心甘情愿地充当奴才,作为女人,她以一花独放的形式提高了女性的声望。

武则天晚年,很得益于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悉心侍奉。她很感谢张家兄弟的奉献,授予其高官,委以国政,成为她晚年最亲信的人。因武氏年事已高,政事多委易之兄弟,二人权倾朝中,连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等人都争着为二人执鞭牵马。后来却因为恃宠逞威,到了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大臣崔玄、张柬之等起羽林兵迎中宗李显复位,发动复辟唐朝的政变,他们两兄弟都被杀死在“迎仙院”。

武则天的第四大男宠是天下美少年和大臣。鉴于历代皇帝有三宫六院,武则天也想仿效。据《旧唐书》记载:“天后令选美少年为左右供奉。”有名的就有柳良宾、僧惠范等多人。

当时,负责武则天饮食的尚食奉御官柳模,人长得俊秀。一次,他进奉御膳时,武则天多看了几眼,柳模心花怒放。柳模知道,武则天好美男,他决定牺牲自己的艳福,将机会留给自己风华正茂的儿子柳良宾。柳模推荐自己的儿子给武则天。武则天见到柳良宾,心中欢喜,当即召幸。武则天十分满意,称柳良宾为白肤郎、美须眉。武则天发现,柳良宾果然比他的父亲更俊秀,更有魅力。武则天笑纳了柳良宾,厚赏了他的父亲柳模。这样,京城内外,朝野上下,大臣、文士们纷纷自荐,或者推荐亲朋,奢侈淫靡之风,在已改称大周的大唐宫廷之中蔓延。

李白:不是好丈夫而“被离婚”

一个人对待婚姻的态度也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追求,甚至性格特点。

李白的婚姻情况到底如何?他结过婚吗?结过几次婚?他的妻子是谁?夫妻关系怎么样?生了几个孩子?孩子的情况如何?这都是我们了解李白思想性格的重要方面。

可惜,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实在太少,除了李白的诗歌,见诸文字的很少。还好,李白有个“粉丝”,一位叫魏颢的人在其所写《李翰林集序》中对此有记载。魏颢又名魏万,曾到处追踪李白几个月,相遇后李白就赞他前途无量,说他将来必得大名,还对他说,你得大名、大发后,不要忘了我和我的儿子。后来此人果然中了进士。他在为李白编的集子中有这样一段话:

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宗。

魏万是李白同时代人,李白又托他编集子,对李白的了解应该比其他人更真实,他的这段话是关于李白婚姻和子女权威性的记录。

从这段记录中,我们获得许多重要信息:李白结过4次婚,两次是正式的,用一个“娶”字,两次是一般的同居,用一个“合”字。

不过魏万的话也有误导,从他的话中,我们只看到李白是“娶”了老婆,而事实并非如此。李白的两次正式婚姻都不是“娶”,而是“赘”,“入赘”。

魏万故意避讳了这个“赘”字,笼统地说“娶”,这是因为敬重李白之故,为尊者讳。可是,李白在自己的文章中却不避讳,大大方方地说自己是入赘,他在给安州裴长史的信中,说:“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于此,至日移三霜焉。”他用的是“见招”两字,“见招”就是“入赘”。这个招字说得很明白,说明李白对“见招”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不以为羞耻。

那么,李白为什么会不在乎做招女婿,而且大大方方地讲出来呢?

这与他的观念有关,在他看来,这没什么了不起。这又与他的出身和文化背景有关,李白从小生活的环境,使其对中原文化中这样的习俗没有切身的感受。在男女婚姻关系上,李白是很开放、很现代、很平等的,而且,李白从偏远的四川来到中原地区,举目无亲,要升迁、发达,在李白看来只要有机会让他一展才华,实现他的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招女婿又有什么关系?有时,李白也是很灵活、很庸俗的。

李白与许氏是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在安陆成亲的,成亲以后,李白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生活,就是他自己所说的“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共同生活了十多年。这十多年中,他基本上生活在湖北安陆,虽然绝大部分时间仍在“名山游”,但还算是“常回家看看”的。

许家小姐倒是一个有才有貌、有很高文化修养的大家闺秀。不愧为相门之女,婚后有好多关于他们夫妻的故事。据宋长白的《柳亭诗话》记载,有一次李白写了一首《长相思》给夫人看,最后一句诗是:“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这位相门小姐看了微微一笑,说:“你听读过武后的诗吗?我背给你听:‘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看取石榴裙。’”李白听了很没面子,本来想在夫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华,现在反被看出自己模仿的痕迹。可见这位相门之女非同寻常,由此也可见,他们的夫妇关系,不仅很平等,而且还是颇恩爱的。

他与许氏生了一女一男。女的叫平阳,出嫁后不久便死了。男的叫明月奴。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认为,这个名字怪,不像男孩名,应该是平阳的小名,于是认为这句话有漏字,应该是:“娶于许,生一女,一男,女曰明月奴。”其实,明月奴意思是像月亮一样明亮的小家伙(奴是昵称),明月奴,名伯禽,他姐姐叫平阳,平阳是汉武帝姐姐的名,嫁后寡,后嫁大将军卫青,能歌善舞。李白也不在乎她是个寡妇,同样用这个名。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像平阳公主那么漂亮,能歌善舞。这也与中原汉人不同。对寡妇名字也不忌。他小儿子的名字颇黎也是怪怪的,其实就是“玻璃”,就是要孩子像水晶那么明亮,从起名也可知李白受西域影响之大。

许夫人大概死于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当时李白40岁,还正在南阳游玩。

李白最后一任妻子宗氏,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这个女子大约是李白50岁左右与之结合的,李白一直很敬重她。宗氏跟了李白好多年,后来跟李白上庐山。李白入狱流放时,宗氏显现出了其敢作敢为的一面,她四处奔走,与家人极力营救李白。李白被赦后,可能又见过一面,后来李白又想去参加李光弼的军队,从此再没见面。

另外,李白的两个妾,那个姓刘的女人,据说是不守妇道、“不贤”,把李白给蹬了。因为李白长年不回家,就说你再不回家,就与你李白离异。

李白很气愤,写了一首《雪馋诗赠友人》斥骂这个女人,说:

“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强强;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坦荡君子,无悦簧言。”

这样斥骂自己妻子的诗,大概在我国诗坛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然而,作为丈夫,李白自己也说过,他不是一个好丈夫,他自己说: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嫁与李白妇,何如太常妻。”(《赠内》)

嫁给这个没钱又整年整月不见人影的李白,已经很委屈了,还要挨这样的毒骂,这实在太不公平了。

不过,李白有时似乎也会换位思考,对她的行为也有所理解,他想象她“落花寂寂委青苔”,生活很寂寞,难怪她有怨言。

他用“去妇”的口吻写了《去妇吟》,为这位大胆离去的人妇的行为辩护:

“古来有弃妇,弃妇有归处。今日妾辞君,辞君遣何去?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幽闺多怨思,盛色五十年。相思若循环,枕席生流泉……及此见君归,君归妾已老。物情恶衰贱,新宠方妍好……岁华逐霜霰,贱妾何能久……余身欲何寄,谁肯相牵攀……”

他站在女方的立场说话:你不回家,我也有权利走。从这里倒也可以看出李白有男女关系较为平等的观念。看到女方也应该有自己的生理与感情需求,不是一味指责和谩骂。

更令人感动的是,李白还进行自我反省,他在诗的最后写道:

“忆昔初嫁君,小姑方倚床,今日妾辞君,小姑如妾长,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他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模拟去妇的口吻对小姑说:“今后你嫁人,可千万不要嫁给像你哥哥那样的人啊。”

如果说那位挨骂的“去妇”还有个姓氏,我们还知道她姓刘,那么,李白在山东的那位妾,就连一个姓都不知道了。这位“鲁一妇人”,为李白生了一个儿子,就是颇黎(玻璃),取其纯净闪亮之意。颇黎又有个小名叫天然,希望他自由自在地成长。李白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就像他的诗句,是很有个性的。可惜,李白不久就又远走高飞,与家人天各一方,一门散百草,从此再也没有相见。颇黎(玻璃)的命运,也成了一个永久的谜。

杨贵妃:马嵬驿并不是唯一死所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杀死民愤极大的杨国忠,又逼唐玄宗杀死杨贵妃。玄宗无奈,便命高力士赐她自尽,最后她被勒死在驿馆佛堂前的梨树下,死时38岁。传说运尸时,杨贵妃脚上的一只鞋子失落,被一老妇人拾去,过客要借玩,须付百钱,老妇人借此发了财。这是正史中关于杨贵妃的说法,但关于一代美人究竟是怎么死的,却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而马嵬驿也可能并不是她的唯一死所。

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此说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杜甫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李益所作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等诗句,也反映了杨贵妃为乱军所杀、死于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华清宫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马嵬驿》的“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诗句,也都认为杨贵妃血溅马嵬驿,并非被缢而死。

杨贵妃之死也有其他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她系吞金而死。这种说法仅见于刘禹锡所作的《马嵬行》一诗。刘氏之诗曾写道:“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从这首诗来看,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陈寅恪先生曾对这种说法颇感稀奇,并在《元白诗笺证稿》中做了考证。陈氏怀疑刘诗“贵人饮金屑”之语,是得自“里儿中”,故而才与众说有异。然而,陈氏并不排除杨贵妃在被缢死之前,也有可能吞过金,所以“里儿中”才传得此说。

还有人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流落于民间。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做了考证。他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之本意,盖另有所长。如果以“长恨”为篇名,写至马嵬已足够了,何必还要在后面假设临邛道士和玉妃太真呢?因此,俞先生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当时六军哗变,贵妃被劫,钗钿委地,诗中明言唐玄宗“救不得”,所以正史所载的赐死之诏旨,当时决不会有。陈鸿的《长恨歌传》所言“使人牵之而去”,是说杨贵妃被使者牵去藏匿远地了。白居易《长恨歌》说唐玄宗回銮后要为杨贵妃改葬,结果是“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连尸骨都找不到,这就更证实贵妃未死于马嵬驿。值得注意的是,陈鸿作《长恨歌传》时,唯恐后人不明,特为点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而“世所不闻”者,今传有《长恨歌》,这分明暗示杨贵妃并未死。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逃亡日本。日本民间和学术界有这样一种看法:当时,在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一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侍女代死。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行至现上海附近扬帆出海,飘至日本久谷町久津,并在日本终其天年。

杨贵妃其实就是唐玄宗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导致唐王朝衰败的替罪羔羊,其实唐王朝的衰败与“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但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杨贵妃是非死不可的,六军将士憎恨杨国忠,杀死杨国忠后恐有后患,因而也把杨贵妃牵连进去了。

但是史书中记载着杨贵妃确实死在马嵬驿,《高力士外传》是根据他的口述而编写的,杨贵妃缢杀之后,尸体由佛堂运至驿站,置于庭院。唐玄宗还召陈玄礼等将士进来验看。杨贵妃确实死在马嵬驿,旧、新《唐书》与《通鉴》等史籍记载明确,唐人笔记杂史如《高力士外传》、《唐国史补》、《明皇杂录》、《安禄山事迹》等也是如此。

那杨贵妃死而复生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她的同情与怀念。为什么人们会如此怀念杨贵妃呢?没把她当做褒姒或者妲己一类的坏女人被世人痛骂,不仅是因为她拥有绝色之貌或是唐代女性美的代表者,而且还对其宽恕和怜悯才怀念她。全部的问题在于:杨贵妃事实上不是安史之乱的本源。高力士曾言“贵妃诚无罪”,这话虽不无片面,但贵妃不是罪魁祸首,那是毫无疑问的。“安史之乱”后人们开始反思,总结“天宝之乱”的历史经验,终于认识了历史的真相,给贵妃之死以公正的评判。

杨贵妃之死,既有其自取其咎的一面,更有作为牺牲品的一面。于是,人们幻想确实已死了的杨贵妃能重新复活,寄以无限的追念。

李师师:一代名妓,魂归何处

北宋末年的名妓李师师,本姓王,4岁时亡父,因而落入娼籍李家,改名李师师。由于她与亡国之君宋徽宗有密切的关系,又加上《水浒传》中说她与水泊梁山的宋江也有关系,于是便成了宣和年间一个人人皆知的风流人物。虽然正史不屑于提到她的名字,但在笔记小说、野史传闻及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聊中,却是津津乐道的话题,她的故事也随之带上了一层传奇乃至神秘的色彩。李师师在京师当红的生活已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徽宗退位、北宋灭亡之后李师师的下落更是争论得热闹非凡。

作为一名风尘女子,李师师不仅色艺俱佳,名动京华,拥有着当时最高统治者宋徽宗的厚爱,而且得到宋江的垂青,同时和当时的著名文人周邦彦、晁补之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这样的一个集当时众多优秀男士宠爱于一身的女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她的身上又包含着怎样的故事?

像所有无奈堕入风尘的女子一样,李师师的身世也很可怜。北宋徽宗年间,李师师出生于汴梁永庆坊。她原本不姓李,而姓王。她的父亲名叫王寅,母亲在生下师师时,就因为难产而去世。可怜的师师,降临到人世间连自己母亲一面都没见到就早早地成了孤儿。还好她有个疼爱自己的父亲,王寅父代母职,用米汤来喂养尚在襁褓中的师师。

一个男人带着年幼的女儿生活注定是艰辛异常的。要知道那是在几千年前,没有奶粉,没有煤气灶,当幼小的师师饿得哇哇大哭时,父亲只好一边抱着她一边给她着急地热米汤。偌大的人世间,只有父亲和她相依为命。在师师幼小的心灵里,父亲是她唯一的亲人,是她一生的依靠。

在师师4岁的时候,天降横祸。师师的父亲受官府诬陷而判死刑,无家可归的师师成了孤儿。只好被所谓当时的“慈幼局”(相当于现在的福利院)收养,稍稍长大后被交由金钱巷的鸨母李婆惜领养,并由此改姓李。

在李婆惜的悉心调教下,十几年后的李师师终于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丽姑娘,不仅色艺俱佳,而且擅长诗词文赋。正因为如此,当时的许多文人雅士都慕名而来,指名要与她吟诗赋文。尤其是其中的著名词人周邦彦和晁补之,不仅为她写下了大量的充满溢美之词的文章,而且与她保持着一种暧昧关系。

美艳绝伦的李师师名动京城,几乎所有的男人都知道金钱巷里有一个绝代佳人,所有的男人都想见她一面。

当时的朝廷老大是宋徽宗赵佶。他也是一个男人,而且风流成性,当他从下属的口中知道了李师师的名字后,产生了一探绝色美女的念头。但自己总归是皇帝,直接去找妓女显然是有失身份,不过,没关系,他可以乔装打扮。当时又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没有网络,皇帝长什么样子除了一些大臣见过外,大部分的民众都没有见过。

于是宋徽宗乔装成一个有钱的商人,花重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李师师。果然是名不虚传,美女不仅有着绝色容貌,而且谈吐不凡,宋徽宗一下被这个风尘女子迷住了。可是李师师却对这个宁愿花重金也要见自己一面的满身铜臭的男人没有好的印象,对他的态度很冷淡。

有句话说得好,上赶着不是买卖。相对于那些讨好谄媚的女子,李师师的冷淡显得是那样别具一格。

男人总是喜欢与众不同的女人,赵佶就像一个刚恋爱的少年一样,疯狂地喜欢上了李师师。之后频繁地来和李师师约会,并赏赐给她重金,直到宫内的郑皇后知道了这段风流韵事醋劲大发和赵佶大吵大闹,他才有所收敛。

表面上是不敢再密切来往了,可是陷入热恋中的赵佶哪里禁受得住相思之苦?经过苦思冥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聪明绝顶的办法——那就是从皇宫里挖一条密道直接和李师师去偷偷幽会。

当几千年后的我们看到这段故事时,可能都会忍不住发出会心的微笑。原来君临天下的君王也不是自由身,也有无奈之处。只为了见自己心爱的人一面,他一定急得抓耳挠腮,在地上来回踱步。亏他想得出,挖地道时倘若让郑皇后知道了,他会怎样解释?是说为了防止刺客,还是说用来修炼仙身?总之不管他采用什么样的理由,地道是挖成了。以后,每当夜半无人时,他就会穿上便服穿过长长的巷道,大步如飞地去见心中的爱人。

纵使李师师再美丽迷人,再满腹才学,纵使再有许多的不舍与不愿,大多数的男人都知道她成了皇帝的女人,对她不敢再存非分之想。可是偏偏有些男人不知趣不开眼,偏要和老大去争女人,结果差点儿为此送掉了自己的小命。

当时的武功员外郎贾奕就是这样一个不开眼的男人。仗着自己是风流才子,以前和李师师有着深厚的交情,他还试图斗胆继续与李师师保持这段情意。宋徽宗听说后醋意大发,龙颜大怒,差点儿就要砍了贾奕的头。还好有人在旁边提醒,一个皇帝为了一个女人争风吃醋杀官员传出去不好,宋徽宗才忍住满腔怒火,把他贬到远在天边的琼州做了个参军的职务。

自不量力的除了这位贾兄以外,还有一个不开眼的主就是当时的大才子周邦彦。趁着一次宋徽宗生病的机会,胆大妄为的周邦彦忍不住相思之情竟然来看望李师师。当二人正深情叙旧之时,宋徽宗突然想给美人一个惊喜,没有经过通报就直接前来看望。周邦彦躲避不及,只好藏在了李师师的床下。当宋徽宗和师师在床上温存亲热时,躲在床下的周邦彦心里五味俱陈,牙齿都恨得咬出了血!虽然后来周邦彦把宋徽宗的这段风流韵事写成了一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讽刺“绝佳好词”,但是自己也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毕竟朝廷大员躲在美女的床下偷听人家的风流韵事也很窝囊!

后来,宋徽宗在得知此事后非常不满,对周邦彦恨之入骨。为了惩治这个不开眼的情敌,宋徽宗派人收罗周邦彦平日所写的那些艳词来作为罪证,接着又找了一个轻薄放纵不能在朝做官的理由,将他贬出了京城。可怜的周邦彦,虽然有李师师为他求情,但是他仍然好几年不能回家探望,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据说,还有两位男人与李师师的关系也值得一提。一位是当时的梁山领袖人物宋江,一位是梁山好汉燕青。尽管后人对于宋江和李师师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但是宋江对李师师的爱慕却是有目的的。他只是想借助李师师和宋徽宗的关系达到招安的目的,所以才屡次去拜访她、接近她。至于燕青,民间传说他才是真正让李师师心动的男人,一些影视剧中对二人的关系也有过演绎,但是最终缺乏足够的历史依据,只能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想象罢了。

随着宋徽宗年龄的增大、对朝政的厌倦和对女色的疏远,他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而自己跑到深山里做起了隐居道士。

对李师师来说,失去了皇帝的宠爱,就意味着失去了强大的靠山,未来变得难测,她感到了种种恐惧。为了免祸,她把宋徽宗赏赐给自己的钱财全部献给了官府,以资助河北地区官兵抗击金兵,并表示自己愿意出家。但即便是这样,新任的皇帝宋钦宗仍然不肯放过她,下令籍没李师师家。此后不久,金兵南下,京城汴梁失守,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

经过了这次变故,李师师的家产全部丧失殆尽,而她本人也自此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成为一个传说。关于其人的下落也变得众说纷纭,成为了历史上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团。

关于她的下落大约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李师师“以死殉国”说。据《李师师外传》记载,金主久闻她的大名,重金寻赏李师师。在奸臣张邦昌的出卖下,她被找到。不愿侍奉金主的李师师先是用金簪自刺喉咙,后来又在失败的情况下折断金簪自杀。临死之前,她大骂张邦昌:“告以贱妓,蒙皇帝眷,宁一死无他志。若辈高爵厚禄,朝廷何负于汝,乃事事为斩灭宗社计?”她的这一举动,受到了后世之人的大加推崇,并被认为是一位有着侠士之风的风尘奇女子。但这一说法也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包括国学大师鲁迅等人。

第二种是“老死江湖”说。《青泥莲花记》云:“靖康之乱,师师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间,衰老憔悴,无复向时风态。”《墨庄漫录》也说她流落到浙江,有时也为当地士大夫唱歌,但“憔悴无复向来之态矣”。清初陈忱的《水浒后传》继承这一说法,说李师师流落在杭州,住在西湖葛岭,操旧业为生。宋人平话《宣和遗事》的记载相似,只是又加了“为商人所得”一节。宋代人写的《汴京记事诗》也吟咏了她凄凉的下落。

第三种说法是“被俘北上”说。被俘北上,逼嫁残废金兵,了结残生。这种说法有无依据暂且不论,事实上,李师师当时已经出宫,金兵主帅是按张邦昌等人提供的名单索取后宫妇女的,其中怎么会有李师师呢?

对我们来说,宁愿相信第一种传说,她是为国慷慨赴死,这样才能突显出这位奇女子的侠士之风、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这样美丽绝代的女子,总希望她有一个好的结局,即便身死,也要死得有风骨,死得其所。如果按照第二种说法,容颜老去、光彩不再的李师师流落到民间,过着困顿不堪的生活,还要凭着人老珠黄这样的年老身躯去出卖自己的色相,获取微薄的收入,这样的结局,对于历史上这位曾经风华绝代、名噪一时的奇女子来说是不是太残忍了?

建文帝:众说纷纭中依旧“去向”不明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已21岁了。即位后改“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但他在位仅仅4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纭。因为建文帝在太祖严苛统治之后,力行宽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他的“去向”就格外引人好奇,在各种野史、戏剧里可以看到人们无尽的猜测和演绎。

焚死说。《明史》中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是这么记载的:“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说这个燕王,派宦官在火里头把皇帝、皇后的尸体找出来,过了八天以后安葬了,这是两百年以后的《明史》这样说。明朝人怎么说呢?明朝记载燕王时期的实录《明太宗实录》里有这么一段话:“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助,至已不及。(看烟冒起来了,派宦官去救火,到那儿赶不及了)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指的是朱棣,后来的皇帝明成祖朱棣)。上哭曰(他哭了):‘果然若是痴欸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你真是这么傻啊,我来就是帮助你做好事,你怎么就不理解我的心呢,怎么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呢?)”壬申,也就是过了八天以后。“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朱棣安排了很像样的礼节,安葬了建文皇帝,明成祖还为此辍朝三日,放假三天不办公以示哀悼。《明实录》是明朝人说的,很多学者研究,实录不实,实录的记载是不可靠的。为什么?为尊者讳,他要给官府和皇帝打掩护,他们做的一些事情不愿意让大家知道的不写进历史。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明成祖说葬了建文帝,备礼葬之,坟墓在哪儿?是以什么礼安葬的?有的记载说是“天子之礼”,我们知道,天子之礼是很隆重的,北京的十三陵、南京的明孝陵,都是非常雄伟的,规模很大,那就是天子之礼。建文君如果用天子之礼安葬,怎么没有坟呢?显然这个焚死说是不可靠的。

归来说。在明英宗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有一个90多岁的和尚,带着一帮人从云南来到广西,到了思恩府,到了大堂上,和尚说我就是建文帝。当时的知府岑瑛听了很害怕,心说建文帝从建文四年就失踪了,到现在一直没找着,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这是真是假?当时的首都就已经从南京迁到北京了,赶快报告宫里,就把自称建文帝的和尚送到北京的皇宫里。审案的大臣就问,说建文帝活到现在也不过是五六十岁,你怎么90岁了?和尚一慌说了实话,他说他是河南钧州人,叫杨应祥,是个赝品。于是官府就把杨应祥处死,其他人戍边。

出亡说。燕军进入南京以后,建文帝非常紧张,一时不知所措,到处走。这时候,一个叫王钺的太监向他汇报说,太祖死的时候留下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就收藏在奉先殿,他嘱咐我们不到危急的时候不能打开。周围的大臣一听,都说赶快打开,把东西拿出来。那是一个红色的铁匣子,上了两把锁,两个锁都灌了铅,建文帝马上命人砸开,里头有度牒三张,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三个人的名字,里头有袈裟、有剃刀,还有白金十锭。牒上还有一句话,说你们要是不想跑,就自杀,要不然的话,就拿着度牒跑。度牒上还说:应文要从鬼门出去,其他人要从御沟水门走,到薄暮的时候,在神乐观会齐。“应文”就是(朱)“允炆”的谐音。那些大臣里面,还真有一个叫应能。这三个人于是就全剃了头。朱允炆带着一些人,就从鬼门(就是现在的故宫北门)出了宫。

建文帝带着一批人走到神乐观,看见一条船就在岸边上停放,岸边站着神乐观道士王升,他一看见建文帝来了,赶忙上前叩头:皇帝万岁,我在这儿等候你了。他接着解释说,头天他做了个梦,太祖托梦给他,让他今天预备好船在这儿等当今皇上,这时候天正是傍晚时分,于是从水门逃出的人,也在这儿会合了。从此,建文帝就带着这批人,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广西、福建到处云游,有的地方建文帝还留了诗。比如在四川的永庆寺,就有这样的诗:“杖锡来游岁月深,山云水月傍闲吟。尘心消尽无些子,不受人间物色侵。”在广西也有这样的诗:“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都是一些怀念宫廷生活,描写几十年在外面云游情景的诗句。

当时把杨应祥处死的时候,“真”的建文帝还在广西这儿呢!建文帝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说这个时候我也想回家,我是真的建文帝,我要回去。这时候的建文帝已经是六七十岁的人了,所以皇宫里面就派当年服侍过建文帝的宦官吴亮前去辨认。建文帝一见到他说,你不认识我了吗?当年我吃子鹅,我把肉扔在地上,你是不是像狗一样舔着吃了?吴亮不敢抬头,爬上前去看建文帝的脚,他一看到建文帝脚上的那粒黑痣,就放声大哭,那确实就是建文帝。这天晚上回家,吴亮想起建文帝当年受难,他没有辅佐建文帝逃跑,而是苟活在宫中,非常惭愧,深夜趁家人都睡着时自杀了。后来,据说建文帝就养在宫中,死在宫中,人称老佛,死以后埋在西山。

为僧说。据《明史·姚广孝传》,姚广孝(姚广孝是当年帮助朱棣夺取天下的和尚,最早朱棣打天下,是姚广孝给他出的主意)到永乐十六年的时候,已经84岁了。一天他见到朱棣,对他说,我有一件心事,你要帮助我。朱棣忙问他什么事。姚广孝说,当年都怀疑建文帝逃跑是宗泐和尚(建文帝的主录僧)帮的忙,这个宗泐和尚被关起来一直关到现在,希望你把他放了。那么这件事确实吗?是不是宗泐帮忙,建文帝最后是怎样藏到江苏吴县(即现在的苏州)的穹隆山呢?据说穹隆山上有佛塔,是建文皇帝的墓。这些传说非常神奇,与此相连建文帝在各地的遗迹也都有记载。比如说,建文帝曾经藏在四川的平昌佛罗寺,后来死了以后就葬在寺后的山上。因为建文帝经常在寺里面面向京城哭泣,后人就把这个寺改称望京寺。还比如说,建文帝从云南大理逃到四川宜宾越溪河,隐居在隆兴寺,死后就葬在隆兴山下的塔林里。甚至说康熙帝也曾经到这儿寻访过建文帝的遗迹。

寻访张三丰说。据说建文帝下落不明,明成祖朱棣心里放不下,就派胡潆(胡潆是户科都给事中,是专门管提意见、监督百官的,可以向皇帝反映民间官员的任何事)巡行天下,找建文帝的下落。从永乐当皇帝以后就开始找,一直到了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北征,回到宣府(现在河北省的宣化)。有一天晚上,朱棣已经睡觉了。这时候,内侍报告说胡潆来了,朱棣赶快请他进来。两人彻夜长谈到四鼓时分,早上天都快亮了,胡潆才离开。胡潆向朱棣报告的内容,据说有一件消息,就是说找到建文帝的下落了。建文帝现在没有谋反之心,踏踏实实在外面当和尚,让人放心得很。但另有一种说法是,胡潆当年出去,以什么名义出去,不能公开说找建文帝,而是以访张三丰、张邋遢为名,张三丰是元末明初的一个著名的道人,一个神人、一个怪人。朱元璋当年就想找这个张三丰,就没找着。到了永乐时期,又派人找。派胡潆以访张邋遢、张三丰为名,去找建文帝,既然是以他为名,那么就没有公开说是找建文帝。是不是找建文帝,是不是得到了建文帝的消息,无从证实。

郑和下西洋说。当然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派郑和下西洋去找建文帝。客观来看,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按照他自己的理想去建立天下秩序的一件壮举。但他派两万多人、几百艘船,到非洲的东海岸去找建文帝?这种说法似乎也不是完全可信的。

建文帝的传说之所以会这么复杂,首先就是因为这事儿本来就没有弄清楚,再有一点,就是我们对于建文帝抱有同情态度,希望他不死,特别是朱棣当了皇帝以后,采取了非常残暴的对于政治反对派的镇压,人们更怀念建文帝当政时实行的宽仁政策,所以就造出了他的各种传说。建文帝是生是死,他的“去向”一定会有一个正确答案,但是历史学家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信的答案,于是,建文帝的“去向”也就在继续的找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