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约旦行记:峥嵘命运在握

约旦行记:峥嵘命运在握

【摘要】:其后法国军队击败费萨尔,废除其王位,并将之放逐。事实上,英国人并不愿意大批犹太人移民到自己的管辖地,所以特意在约旦河以东建立了外约旦,不许犹太人在那里定居。为了见证以色列和约旦的共同文化遗产,我们不顾携带不便,又买了六套。约旦河南端的死海是地球表面的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三百九十八米,也是水密度最高的咸水湖。

约旦:谁说命运可以自己掌握

在中学时学过一首美国黑人灵歌《轻摇!甜蜜的马车!》(Swing Low! Sweet Chariot!)里面有一句“I looked over Jordan, and what did I see?(我朝约旦河对岸望去,我看见了什么呢?)”

十年前,我和妻子在以色列和约旦游览了十余天,那时以色列和阿拉伯邻国关系缓和,我们两度乘车通过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地区与约旦王国的边境,跨越约旦河上的两座桥梁。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朝约旦河对岸望去,我看见了什么呢?

新建的国家

首先看到的是民族的兴衰与帝王的更迭。

从1516年到1918年,阿拉伯地区属于奥斯曼帝国。虽然奥斯曼帝国早已式微,但它在一次世界大战时仍然对伊斯兰圣地所在的希贾兹地区实行统治,在肥腴新月地区(包括今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驻有大军

20世纪初,中东各地受到欧洲民族主义的影响,掀起民族独立浪潮。在伊斯兰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上,新式知识分子与旧式封建豪族找到了共同的语言和行动纲领:驱逐占领他们家园的土耳其人,建立阿拉伯人的国家。一次大战时,英国人尽力劝说阿拉伯人与英国合作,以期战后可以独立;阿拉伯学者兼情报官员T. E. Lawrence(“阿拉伯的劳伦斯”)就担任这项工作。

约旦南部的狭窄山谷——佩特拉

罗马时代曾是亚欧交通要道,属于当时阿拉伯半岛的强国纳巴泰

施洗者约翰曾为耶稣施洗的地点,位于加利利海附近的一条约旦河支流

世界最低的湖泊——死海岸边的游客

1916年,英、法在美国知情之下达成协议,战后瓜分奥斯曼的阿拉伯领土:法国得到叙利亚(包括今天的黎巴嫩);英国得到巴勒斯坦(包括今天的以色列、约旦)和伊拉克(由三个奥斯曼行省合并而成)。

这里有两个背景需要介绍:

第一,当时奥斯曼帝国委派的麦加首长(Sharif)侯赛因(Hussein)是先知穆罕默德所属的哈希姆(Hashem)家族的传人。他意图建立一个由哈希姆家族统治、包括希贾兹与全部肥腴新月地区的阿拉伯国家。他的二儿子阿卜杜拉和三儿子费萨尔虽然都是奥斯曼帝国议会的议员,却积极参与阿拉伯独立战争。他们与英、法建立合作关系,希望借此达到独立的目标。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中,费萨尔还曾表示若他当政后,会同情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的愿望。可见这家人雄心虽然不小,判断局势的能力明显不足。

第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法、俄等欧洲国家先后掀起反犹太风潮,许多欧洲犹太人因而发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Zionist Movement),逐渐移居巴勒斯坦。1917年,犹太复国主义者在英国犹太人领袖罗斯柴尔德男爵(Lord Rothschild)的协助下,得到英国外相贝尔福(A. J. Balfour)的承诺,即著名的“贝尔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英国政府会在战后尽力协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的家园(A national home)。

英国在一次大战期间既应允让阿拉伯人在战后独立,又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国家,这可以说是后来以、巴冲突和中东问题的根源。(www.chuimin.cn)

1918年,费萨尔率领阿拉伯骑兵攻占大马士革,被拥立为叙利亚国王;1920年,阿卜杜拉被推选为伊拉克国王。其后法国军队击败费萨尔,废除其王位,并将之放逐。英国也不支持阿卜杜拉出任伊拉克国王,但当时的殖民大臣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说服阿卜杜拉改任英国特别成立的外约旦(Transjordan)的酋长(Emir)。事实上,英国人并不愿意大批犹太人移民到自己的管辖地,所以特意在约旦河以东建立了外约旦,不许犹太人在那里定居。1921年,英国决定对伊拉克进行间接统治,就任命被法国人放逐、无事可为的费萨尔为伊拉克国王。

1946年,英国决定放弃对外约旦的托管,阿卜杜拉成为外约旦的国王。1948年,阿、以第一次战争,外约旦积极参战,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东区在内的约旦河以西大片领土。1950年,外约旦更名为约旦哈希姆王国(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次年,阿卜杜拉遇刺,他年仅十九岁的长孙侯赛因(Hussein)不久继任国王。侯赛因有现代教育背景,勤于治国,善于治军,在位四十七年,一直与美、英交好。现任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是侯赛因的长子,母亲是美国人。十年前我去约旦时,他刚继位不久;十年来似乎颇有作为。在最近的阿拉伯世界大变局中,他频频更换内阁,保住王位之心彰彰明甚。

阿卜杜拉当不成伊拉克国王,接受了外约旦酋长的位置,后来却有机会创建一个至今已经传到第四代的王国。费萨尔领军攻占大马士革却当不上叙利亚国王;被命运之神放到伊拉克的王位上之后,王朝只延续了两代,便于1958年被革命军人推翻。同是先知后裔的一对兄弟加战友,造化却很不同。谁说人的命运可以由自己掌握?

古老的土地

我最先见到的约旦领地就是约旦河水。

约旦河北起加利利海(Sea of Galilee),南至死海(Dead Sea),全长三百六十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流,也是水源争夺最激烈的河流。今天,约旦河的流量只剩下原有流量的百分之四,全球的环境保护者都呼吁约旦河周边的国家致力挽救这条有如此特征的河流。目前这几个国家能够合作救治这条河吗?

约旦河的意义远不止于它的地理特点。对犹太人来说,当初希伯来人是在约书亚(Joshua)的领导下渡过约旦河才到达耶和华的花园;对基督徒而言,耶稣的表兄约翰就是在约旦河里为信众施洗礼,耶稣也在今日以色列境内约旦河的一条支流里接受了约翰的洗礼。

我们在河边的一个古老基督教堂入口处,看到一幅耶稣显示奇迹的“五饼二鱼”马赛克图案,当时就在教堂的纪念品商店里买了六套这种图案的瓷杯盘。几天后,在河对岸约旦境内的商店中又见到同样图案的瓷杯盘。为了见证以色列和约旦的共同文化遗产,我们不顾携带不便,又买了六套。

约旦河南端的死海是地球表面的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三百九十八米,也是水密度最高的咸水湖。游览到此,我不免俗地在水面漂浮了一阵;然后也跟随其他游客用岸边的黑泥涂抹在脸上和身上,至今我都不明白那天何以会有如许兴致,甚至摄影留下“污黑”的形象。

纳巴泰人与巴勒斯坦人

到约旦边检站来接我们的司机是一个三十岁的巴勒斯坦人。他在约旦出生,父母是从巴勒斯坦逃到约旦的难民。他驾车带我们从北到南游览了约旦全境,参观罗马古城杰拉什(Jarash)的遗迹,安曼市区和郊区,沙漠中的贝都因人,还去了约旦南部的古城佩特拉(Petra)。

佩特拉是一条长度不过一公里半、最窄处只有五十米的峡谷,是公元3世纪前由阿拉伯半岛通往地中海的必经之路。属于闪米特语族的纳巴泰人(Nabataean),利用这个险要的地形对来往货物征税而致富。他们自早先同样属于闪米特语族的阿拉美人那里得到启发,创造了一套纳巴泰字母,可以说是阿拉伯字母的前身。纳巴泰人曾建立过一个以佩特拉为首都的国家,领土包括大马士革;但是后来被罗马帝国控制,有三百年时间与罗马和平相处;最后,因为出现了另外的商道而失去地理优势。在罗马被北方民族灭亡前,纳巴泰人已开始没落。现在纳巴泰人留给世人的,只是在峡谷的石山中开凿的精致宫殿与祭祀神堂,以及令人浩叹的兴亡史。

回程路上,我不禁思索,纳巴泰人曾经是商业要道上的强者,但是和罗马人相比就高下立见;巴勒斯坦人在阿拉伯人中素以善于经商、长于知识著称,但是在最近一个世纪的比较中,犹太人确实又胜一筹。那么,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会不会和平相处三百年呢?

在边检站道别时,我问司机可想回到巴勒斯坦去生活。他淡然地说,约旦的六成居民都是巴勒斯坦人,他并不想回去把以色列人赶走,只要以色列人不继续扩张,他就愿意与犹太人和平共处。

站在桥头,我突然想起那首美国黑人灵歌——“我朝约旦河对岸望去,我看见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