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再度近距离观察1963年夏天,我要从台北去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选择飞行路线颇费周章。在他看来,美国政府最大的错误就是一年前将一万四千名海军陆战队撤出黎巴嫩。1926年,法国将黎巴嫩与叙利亚分开。黎巴嫩并未逃过历史的规律。1990年黎巴嫩各派宣布结束内战,但是派系武装力量和社会张力并没有消失。再度近距离观察2010年1月底,我在四十七年之后故地重游。......
2024-01-22
叙利亚和黎巴嫩:游走的文明
2007年从香港城市大学退休后,我应清华大学邀请,为本科学生上一门通识课程,定名为“游走于文明之间”。课程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所见证的不同文明,第二部分讲某个地区在某段时期出现的文明日后如何传播或是“游走”到其他地区。
本文要谈的叙利亚和黎巴嫩,正是上面所说的两种文明游走的范例。
地中海东岸的古老聚落
地中海东岸,即叙利亚和黎巴嫩西部地区,是人类最早聚居的村落所在。考古学家在叙利亚海岸的乌加里特(Ugarit)发现了距今大约九千年的聚落遗址;黎巴嫩海岸的比布鲁斯(Byblos)在约七千年前已有种植区和动物饲养区,学者也在那里发现了简单的农具、陶罐和武器。
大约四千五百年前,说一种闪米特语的腓尼基人迁入地中海东岸地区,建立了几个城邦,其中一个城邦故址就在今天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腓尼基人善于航海和贸易,在地中海周边也开拓了不少殖民地,最著名的就是位于今天突尼斯的迦太基。
腓尼基人把黎巴嫩山上的木材卖到埃及,从亚美尼亚买来黑曜石,在美索不达米亚采购蓝宝石,再转卖到地中海世界。他们虽然累积了许多财富,但始终保持着城邦的形式,没有建立统一的王国。公元前15世纪以后,今天的叙利亚和黎巴嫩这一带先后被东面来的阿卡德人、北面来的赫梯人、中亚来的米塔尼人(Mitani)和南面来的埃及人占领;这些统治者相互争夺,各自给这个地区留下了印记。
倭马亚清真寺广场及内景
这些印记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多数刻在石板上;阿卡德人、赫梯人和米塔尼人分别采用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来书写自己的语言,用尖笔刻画在泥板上,符号比较简单,刻写也较容易。
留存的文字记载中,有赫梯人与米塔尼人两种文字并列的和平条约。从条约中提及的双马战神的名字,可以得知赫梯人和米塔尼人都是属于印欧语系的民族,宗教信仰也相近。现存的记录还包括一封埃及皇后写给赫梯皇后的私人信件,刻写在一块泥板上,外面还包着一层相当于信封的密封泥套。
统治者好似走马灯
世界上唯一的六千年来连续有人居住的城市是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距离贝鲁特只有一百公里。它位于肥沃的新月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商道上的重镇。六千年来,统治大马士革的民族你来我往,好似走马灯;多个政权有如潮起潮落,各领风骚若干年。大马士革岿然不动,但是各种文明在时间的轴线上彼此交替。
公元前14世纪,继埃及人和赫梯人之后,闪米特语族的以色列人曾占领大马士革,接着另一个闪米特语族的阿拉美人(Aramaeans)又建国于此,然后是从东部来的也属于闪米特语族的亚述人入侵。亚述帝国消亡后,新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塞琉古王朝、亚美尼亚人、罗马人、拜占庭人轮番在这里登上舞台。罗马在大马士革修建的许多设施现在仍然有迹可寻。在多个世纪的政治跌宕起伏中,阿拉美语(Aramaic)成为整个西亚地区的通用语言,生活于巴勒斯坦的耶稣就说阿拉美语。
对大马士革影响最深远的两次宗教事件,一是公元225年叙利亚东方基督教会的成立(比罗马教会早一百年),一是公元634年穆斯林军队攻占大马士革。大马士革现在还是地中海东部地区基督教的中心;公元661-750年,它是倭马亚王朝的首都。(www.chuimin.cn)
阿拔斯王朝以武力取代倭马亚王朝,迁都伊拉克,大马士革受到破坏和忽略。当阿拔斯王朝衰落时,大马士革先后被什叶派的法蒂玛王朝和信奉逊尼派的塞尔柱突厥人占领;接着它又被十字军包围和威胁百余年。萨拉丁击败十字军解救了大马士革,建立起由他家族世袭的阿尤比王朝,统治这座古老的城市将近一百年。
蒙古人在13世纪曾短暂统治过大马士革,但被篡夺阿尤比家族权力的马木留克击退。13-15世纪,在马木留克人统治下的大马士革颇为安定繁荣。15世纪初,大马士革被从中亚来的“真主之鞭”帖木儿狠狠地抽打了数年,受到严重的破坏。从1516年到1920年的四百年间,大马士革处于奥斯曼人的统治下,社会堪称稳定,市容大为改善,人口日益增多。
六千年来见证过多种不同文明相继在这里“各美其美”的大马士革,城内有许多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如建于7世纪的倭马亚大清真寺,是在更古老的建筑之上修建起来的,令考古学家无法在这里挖掘更多的重要信息。今天大马士革的一条名为“直街(Straight Street)”的长街仍像两千年前罗马人修建时那样,把大马士革的古城分为南北两部分。2010年秋我在这条街上彳亍独行,不能不感怀岁月流转,人间沧桑。
游走的字母
文字已有大约六千年的历史,但是不用大量图形,只用少数符号来表达语音是由地中海东岸闪米特语的民族在公元前14世纪才开始的。世界最早的字母系统有三十个符号;这些由楔形文字改变而来的符号刻在乌加里特出土的一块泥板上,现在收藏在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里。我看到这块石板时兴奋莫名,因为我知道这套字母走了多远的路!
住在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公元前13世纪创造了一套只有二十二个符号的书写法(Phonician Script),公元前11世纪经过改变后成了今日世界上各种字母系统的老祖宗。
腓尼基字母向西传,先后出现了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这里且略去不谈。
现在要谈的是向东方传播的一支。公元前10世纪大马士革等地的墓碑上开始出现源自腓尼基字母但字体比较弯曲的阿拉美字母。这套字母向东传到波斯等地,又衍生出多种不同的字母系统。
阿拉美语后来逐渐演变成今天仍然有人(特别是在宗教仪式中)使用的叙利亚语,公元1-2世纪时出现的书写这种语言的叙利亚文字(Syriac Script)也源自阿拉美文。早期叙利亚和其他东方国家(如伊拉克、波斯和印度)的基督教会都使用叙利亚文书写宗教经书。波斯人摩尼(Mani)于2世纪所创的摩尼教和始于5世纪的聂思脱里派基督教徒(Nestorian Christians,即景教徒),也都用稍加变化的叙利亚字母书写他们的经文。
因为中亚的粟特人经常往来于丝绸之路上,他们借用了叙利亚字母来书写属于伊朗语族的粟特语;许多粟特人信奉了摩尼教,于是将摩尼教和它的经文向东传给在丝绸之路上的早期突厥人,以及后来由突厥人分化出来的回鹘人。公元9世纪,回鹘人以粟特文(Sogdian script)和摩尼经文为本创制了回鹘文(Uighur script)。由于回鹘人一向习惯见到的汉字、契丹文、金文都是竖写,所以回鹘文也是竖写,等于是把粟特字母旋转90度来书写。“回鹘族”后来在汉语中称为“维吾尔族”;他们在11-15世纪伊斯兰化之前,不论是佛教、摩尼教还是景教的信徒,都使用这种源自粟特文的回鹘文。
成吉思汗即大汗位后,命令一个维吾尔学者为蒙古语造字。这个学者以回鹘字母为基础,创造了蒙古文字母,也是竖写。这种蒙古文字一直使用到今天,现在每张人民币上都看得到。最有意思的是,今天在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里,都可以见到许多满文的匾额和文书。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满族,在入关前已经借用蒙古字母创造了满文。他们统治中国之后,全国都能见到满文。但是,有多少中国人(包括满族在内)知道满文其实是源自地中海东岸!
“游走于文明之间”,还能找到比从地中海游走到长白山的字母更好的范例吗?
有关大中东行纪的文章
黎巴嫩:再度近距离观察1963年夏天,我要从台北去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选择飞行路线颇费周章。在他看来,美国政府最大的错误就是一年前将一万四千名海军陆战队撤出黎巴嫩。1926年,法国将黎巴嫩与叙利亚分开。黎巴嫩并未逃过历史的规律。1990年黎巴嫩各派宣布结束内战,但是派系武装力量和社会张力并没有消失。再度近距离观察2010年1月底,我在四十七年之后故地重游。......
2024-01-22
玛雅文明——地球文明的巅峰说起玛雅文明,世人不得不肃然起敬,因为这个曾经有着辉煌文明的国度,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神秘。玛雅人居住的领域包括中美洲的中心地带。甚至有人对玛雅人是否为美洲土著表示怀疑。既然玛雅人在许久以前就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那么现代的人类文明为什么又始终寻觅不到玛雅人的行踪呢?玛雅人这种“从天而降”的奇怪文明现象,真的就像一场刚拉开帷幕就已经结束的历史剧。......
2024-06-10
在咖啡爱好者眼中,风味及香气有如同彩色光谱般的数千种分类,但对普通人来说,它只是一杯棕色的液体。爱上咖啡也会让你爱上各种其他美味手工产品的风味和表现,也许你对咖啡如何表达一种地方风味特别着迷?或许,你在咖啡的美味实用主义中找到了很多共鸣,比如一种醇香的咖啡因风味。现在,在美国获得优质的小批量茶变得相对容易。爱上喝咖啡是通往世界上许多其他美味的途径。毕竟,人类不能仅靠咖啡生活。......
2023-06-28
舟山是长三角的门户,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因此自古是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中间站,唐宋时期从宁波往东亚各国的船舶经停舟山群岛候风放洋,从福建往日本、高丽和新罗的船舶也是途经舟山群岛,在历史文献中留下了很多相关史料记载。因此“高丽道头”成为各国使船、贡艘、商舶出入宋朝的必经之地。清代康熙年间的定海道头,则是中英贸易的桥头堡。康熙三十四年,清朝廷分设浙海关署于宁波及定海两地,令监督往来巡视。......
2023-11-21
埃塞俄比亚:非洲之角的雄狮“Coffee”与“Kaffa”1963年7月,我从台湾到埃塞俄比亚的贡德尔;月底,顺利地拿到了美国签证。餐后必喝咖啡,因为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原产地。埃塞俄比亚政府以高压手段对付。埃塞俄比亚要想在“非洲之角”占有高屋建瓴之势,就必须对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这两个面海地区维持控制力。此外,埃塞俄比亚境内还有几十个信仰传统自然宗教而语言各不相同的民族。这是任何埃塞俄比亚政府必须面对的内政难题。......
2024-01-22
消失在荒漠中的楼兰古国楼兰古国,像一位阅尽人间世事的老者,淡定从容;又像一位不谙世事的少女,简单纯情。斯文·赫定就这样又一次进入了中国秘密,找到了消失千年的楼兰古国。YESNO我国古人从未到过楼兰古国吗?楼兰,越是接近,越是令人心碎的神秘。知识卡片地理位置:中国新疆神秘指数:★★★●满目疮痍的楼兰散发着凄凉的味道。......
2023-12-04
临洮历史悠久,文明积淀深厚,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先民不断改造着周围的生存环境,留下了震惊世人的马家窑文化等遗址。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临洮马家窑村麻峪沟口发现一处远古文化遗址,定名为仰韶文化马家窑期,沉寂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得以重见天日。这些物产不可能来自内陆的青海,考古学界将之视为文明交流、物资交换的证据。离开临洮县城,行车约10千米,考察队到达马家窑文化遗址所在的黄土坡。......
2023-10-28
勒内·格鲁塞:法国著名的东方学家,亚洲史学研究界的巨擘,1885年生于法国东南部城市格勒诺布尔,毕业于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蒙彼利埃大学的历史系,“一战”期间在法国军队中服役。《东方的文明》是勒内·格鲁塞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四卷分别为“近东与中东的文明”“印度的文明”“中国的文明”“日本的文明”。《东方的文明》行文细腻优美,表现出作者对东方璀璨文明的赞叹与欣赏。......
2023-07-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