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广州百年老店新陶芳酒楼,星期美点轻松引爆茶市

广州百年老店新陶芳酒楼,星期美点轻松引爆茶市

【摘要】:抗战胜利后,新陶芳酒楼是广州最有名的客家菜酒楼。在新陶芳酒楼推出“星期美点”,相当成功。禤东凌在新陶芳酒楼再打出星期美点一招,顿令新陶芳酒楼茶市大旺。禤东凌艺高人胆大,在新陶芳酒楼推出星期美点,虽是每周推出5~8款新点心,但已使天天来帮衬的熟客也没有单调之感,不旺才怪呢——当今的高档茶市也做不到呀!1987年,越秀区政府投资400多万元进行拆建,重新开业时复名新陶芳酒楼,再以名菜美点吸引各界食客。

抗战胜利后,新陶芳酒楼是广州最有名的客家菜酒楼。虽然有官商合办的印记,但其特色与其他酒楼有所不同。

新陶芳酒楼的创始人王国光是广东兴宁人,卖豆腐出身,在兴宁开设“陶园”、“新陶芳”两间饮食店,以经营东江菜闻名。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来到广州,要创一番事业。于是联系了同乡好友、国民党政界人士陈其作、陈伟光,集资购得惠爱中路(今中山五路)的“味真居”、“玉堂春”两间相邻的饮食店,进行改造装修,扩建为三层大楼,把家乡的新陶芳酒楼搬来广州,挂起“新陶芳酒楼”招牌——那招牌是请当时的广州市长陈策题写的。

新陶芳酒楼不惜重金,聘请酒楼业行家里手到店任职。请到之后,还把他们的名字写在店面上公之于众以广招徕——如今大医院在墙上挂上医师介绍不知是否仿效新陶芳酒楼的手法?这些行家里手是总管刘兆苏,营业部长吕伯侯,楼面部长何培、周容、陈伟、林坤、何润霖,名厨许衡、罗清泉、梁煊、周羲、龚照,名点心师禤东凌等。

新陶芳酒楼的客家名菜有盐焗鸡、客家酿豆腐、红烧海参、咸酸菜炒牛双胘等。其茶市则以广式点心吸引人。禤东凌是20世纪30年代广州点心行“四大天王”之一(其他三位是李应、区标、余大苏),他改进了灌汤饺的制法,远胜灌汤包的口感。在新陶芳酒楼推出“星期美点”,相当成功。星期美点的首倡者是“陆羽居”(位于太平南路)的郭兴,他原是茶室的点心师,后投身茶楼业入主“陆羽居”厨政,1936年推出星期美点大受食客欢迎,此后时有茶楼仿效,但因颇费心思,后来茶楼也并未普遍推广。禤东凌在新陶芳酒楼再打出星期美点一招,顿令新陶芳酒楼茶市大旺。

所谓星期美点,就是每星期有一批新款点心应市,一般是十甜十咸或十二甜十二咸,配合时令,以煎、蒸、炸 、烘等方法制作,以包、饺、角、卷、片、糕、饼、盒、筒、盏、挞、酥、脯等形式出现,还讲究颜色搭配,命名以5个字组成,悦耳动听又富有文采。星期美点特点是每周轮换、精工制作、款式新颖、味道鲜美,因而技术要求较高,所以主管非高手不敢亮相,否则“开口及着脷”(自咬舌头)反会被行家耻笑。禤东凌艺高人胆大,在新陶芳酒楼推出星期美点,虽是每周推出5~8款新点心,但已使天天来帮衬的熟客也没有单调之感,不旺才怪呢——当今的高档茶市也做不到呀!

新陶芳酒楼还有“上门到会”(俗称“出哨头”)服务,这适应了达官贵人的需要,当时的军政要员孙科、程潜、罗卓英、李洁之都是常客,令新陶芳酒楼名气更大。(www.chuimin.cn)

新中国成立前夕,新陶芳酒楼的后台老板陈其作、陈伟光挟带了酒楼的资金离开广州,王国光回天无力,只好于1950年初歇业,员工四散。1953年,新陶芳酒楼被人民政府接收,成为广州第一家国有企业——北区第一食堂,是大众化的食肆,后来改名越秀饭店。“文革”期间,先后改名穗味轩、红雨饭店,1980年代初复名越秀饭店。

1987年,越秀区政府投资400多万元进行拆建,重新开业时复名新陶芳酒楼,再以名菜美点吸引各界食客。仅以1990年春为例,推出的新款点心便有椰浆忌廉角、杂果棉花糕、水果啫喱盒、椰茸松酥条等15种,获奖名菜有新陶芳乳鸽皇、牡丹泡鱼皇、油泡白鳝球等。20世纪末,因城建改造,新陶芳酒楼旧址一带建起新楼,新陶芳酒楼自此消失。

青砖沙梨

沙梨乃广东出产的一种知名水果,皮为淡褐色,味道虽稍逊于雪梨,但亦爽甜可口。以前运输不及现代那么发达,所以在广州街头的水果摊档上,北方的雪梨不及沙梨那么多。如今在岭南水果行列中,沙梨是少见了,但“青砖沙梨”一语尚留于“老广州”口中。以前的青砖,即用来建大屋的青砖,吸水能力特强。青砖一样的沙梨吃入口中,不但咬不开,连口水(唾液)也被它吸去,这不是类似“偷鸡不着蚀把米”么?世界上什么人都有,粤俗语说“一样米养百样人”,所以先辈们创造出“青砖沙梨”一语,教你提防专占便宜的人。传媒报道,不少骗子专打老人的主意,当今老人们就要提防“青砖沙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