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百年老店文园:独特菜式及兴衰

百年老店文园:独特菜式及兴衰

【摘要】:二是突出“文”味。主厅名叫“汇文楼”。而西关一带,当时更无酒楼可以比得上“文园”。“文园”菜式屡有创新,但招牌菜江南百花鸡由酒家主事人与谭献、和尚耀共同创制,有香甜爽滑、肥而不腻、清而不滞等特色,以后历任主厨均保持质量水平。还有此前谟觞酒家在改为“银龙”后又抢了部分生意,“文园”的“一枝独秀”地位已经不保。人才尽失,“文园”到1937年便大走下坡路。抗日战争时期,“文园”全毁,其地为张钜彬医生购得。

位于广州西关文昌巷内的文园酒家,是“酒楼王”陈福畴的又一杰作。文昌巷内原有文昌庙,供奉传说掌管文化人命运的文昌帝君,文人学子到此礼拜甚勤。到了民国初期,广州的执政者为了筹措军费,打起“破除迷信”的旗号,拆除城内及附近城外的庙宇,收回地皮拍卖,以得现金。文昌庙亦遭以厄运,纵然文人反对,但“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还是手握军权的说了算。

约在1920年,文昌庙的地皮为西关某富商投得,决定改建为园林式酒家,委托陈福畴主持集股经营。陈福畴此时因办“南园”的成功,已名扬酒楼业,富人们均认为他眼光独到。

这里要交代一下当时茶楼业与酒楼业的区别。茶楼业只开茶市,虽然也有随意小酌,可以炒几味菜,但以供应点心为主,不能包办筵席。酒楼业则只开饭市、承办筵席,也可应顾客要求“到会”(上门做菜),却不能开茶市。茶楼业与酒楼业泾渭分明,各有工会,不得逾越,所以佛山七堡乡人只称雄茶楼业,酒楼业则群雄并起。

陈福畴很快便集齐股金,宣布在文昌庙旧地建文园酒楼的大计。他说“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的经营是不够的,一定要有“阿茂整饼”的精神。西关文人雅士多,富商也多有文墨,文人们怀念文昌庙么?那就建适应他们心理的酒家,要有书香味。他的具体做法一是显出雅致。酒家建成园林式,亭台楼阁俱全,还别开生面地在园中开凿一个大荷花池,池心建亭,联以九曲小桥,亭中设古色古香的顶级雅座。在此饮宴夏日赏出水芙蓉,幽香扑鼻,宁不诗情大发?秋天则有各式菊花可赏,持螯品菊,大抒诗情。二是突出“文”味。“文园”门联写道:“文风未必随流水,园地如今属酒家。”把文园酒家四字尽嵌对联中,颇见文思。主厅名叫“汇文楼”。楼内大小房间齐全,装修古雅,台椅、茶几、博古架俱是酸枝制作,架上放着各式古董。还设有神龛供奉文昌帝君,以慰文人学子虔诚之心,亦抹去股东们占用文昌庙之心中阴影。

文园酒家新张之日,陈福畴请来江太史等一批社会名流,既有儒商也有名士,果然一炮而红。江南百花鸡、蟹黄大翅、虾子扒海参、玻璃虾仁等招牌菜式令名流大快朵颐。文园酒家的出现,令当时广州的中小酒楼顿时失色,即使与“南园”相比亦各有千秋。而西关一带,当时更无酒楼可以比得上“文园”。(www.chuimin.cn)

酒楼不开茶市,但每天中午刚过,便陆续有富商巨贾、文人雅士光临“文园”,既有打麻将消磨时日的,也有谈诗论文的、鉴赏古物的,于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陈福畴对“文园”的宣传亦用“南园”的“三位一体”宣传办法,效果甚佳。他待业务上了轨道后,即把日常业务交给拜把兄弟池林、池深负责;林基主持营业部。“文园”的主制厨师先后是谭献、和尚耀(真姓名遗忘)、罗泉(诨名妥当泉)、苏牛(诨名黑面牛)、钟林等。特色菜江南百花鸡,形似鸡而非鸡,适应鸡也都吃腻的富商巨贾之需。做法是保留鸡皮、鸡头、鸡翅尖,鸡皮酿上百花馅(虾胶),砌回鸡形后蒸熟,再用上汤加上味料打上“玻璃芡”。“文园”菜式屡有创新,但招牌菜江南百花鸡由酒家主事人与谭献、和尚耀共同创制,有香甜爽滑、肥而不腻、清而不滞等特色,以后历任主厨均保持质量水平。

文园酒家的生意旺了十余年。1931年,文昌巷开建了马路,即文昌南路。富商陈星海集资购得文昌南路与下九路交界东北角的地皮,于1937年兴建起西南酒家。西南酒家规模不小,加上位于“文园”南面,地近大马路,故截了“文园”不少生意。还有此前谟觞酒家在改为“银龙”后又抢了部分生意,“文园”的“一枝独秀”地位已经不保。后来,股东之间又起纷争,陈福畴拂袖而去,大厨黑面牛与钟林又到香港与“香港酒楼王”冯俭生结盟。人才尽失,“文园”到1937年便大走下坡路。抗日战争时期,“文园”全毁,其地为张钜彬医生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