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体现了广东文化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这是一套全面展示广东美食文化的全彩图书,由广东省委宣传部顾作义副部长牵头策划,广东科技出版社组稿运作的岭南文化出版物。广州水果名种夏茅香芒给我们以启示。夏茅香芒当年名扬海内外,如今大多数广州人都已不知其味。它不为当代人认识,实乃广州人不重视弘扬本土名种的原因。广州的烹调技艺也属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01-19
消失了的最令人怀念。人是如此,美食亦然。
广州水果名种夏茅香芒给我们以启示。
当今六七十岁的老广州(夏茅村民除外),是鲜有品尝过夏茅香芒的,更不要说中青年了。
夏茅香芒是芒果名种,产于广州城北郊夏茅村(今属石井镇),清代康熙年间开始扬名。其味之美,其味之独特,或可称冠于世界上众多芒果品种。可惜,如今已“伊人不见”。
笔者不是夏茅村民,却有幸于1964年连续两年品尝过夏茅香芒的两种风味。夏茅香芒有两个不同味道的品种。一种是桂花味,个头较小,近似今常见的猪腰芒,乡民称为桂花芒;一种是味,个头稍大,比今常见的海南芒稍小,核如金饯般薄,故俗称金饯芒,也叫芒。奇特之处是这两种香芒均可连皮吃,其皮也分别有桂花味、味。
提及,要略说一下其貌其味。本称银棯,是从前广州地区常见的一种果子,大如李子,青绿色,熟透时也转黄色,皮厚爽而稍韧,味道则独具一格,适宜制凉果或果酱。因其果核有小坑,像人的面孔,故以前又称“人面”,后来写作“仁面”。笔者小时候品尝过树上熟透的仁面,酸甜可口,但树上的果子多在青绿时已摘下制凉果或果酱。如今在商场亦偶有见凉果“甘草仁面”与仁面酱,其味道仍是独具一格的。有专家说其他芒果的皮也可以吃,但笔者却未听说过有人吃过其他芒果的皮。而夏茅香芒的皮我是尝过的,也属美味。
说起来我与夏茅香芒结缘是源于寻找烹饪食材。1964年,广州市内仍然食材缺乏,郊区的农贸市场则可补缺。那次笔者母亲至市郊新市农贸市场买鹅,认识了夏茅村的刘珊姑娘,结果到她家买到鹅,还结下了友谊,不久已与她家相当熟络。当年香芒成熟之时,珊姐带了十来个香芒来我家,两种品味都有。我家各人慢慢品尝,赞不绝口。又知道香芒在民国初时卖到每个5两银子。第二年夏茅香芒成熟之时,珊姐与其母六婶又携香芒到访,我家人又品尝了一次,那桂花芒的味道特别印象深刻。后来“文革”开始,我们两家失去联系。据其他人说,“文革”发生武斗那年,夏茅香芒树忽然不结果子了。也有人说是因夏茅钢铁厂影响了自然环境,故香芒不结果。后来连结桂花芒的树也枯萎了,只剩下芒树。1997年钢铁厂半死不活,空气变好,芒果树又开始结果。2001年该厂停产,以后芒果树年年有果,但产量不多。据说村里曾以每公斤480元拍卖芒,平均每个60元。可惜后来果越结越少,终致声沉影寂。(www.chuimin.cn)
夏茅村如今早已非当年模样,新楼幢幢,村民生活比以前大大提高,而且多已迁新居。村里虽然尚见两三百年树龄的芒树,但桂花芒及其树都只剩记忆了。
夏茅香芒当年名扬海内外,如今大多数广州人都已不知其味。它不为当代人认识,实乃广州人不重视弘扬本土名种的原因。由此想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吸引海内外宾客的“食在广州”。广州的烹调技艺也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间的名店、名厨、名菜、名点心,是应该记入史册的。特别是名店的创办者,过去因为强调“阶级斗争”,没有或很少记下“资本家”的经营策略,间中记下也蒙上“剥削”的薄纱。广州美食文化发展的历史,是应该全方位、全过程如实地记录下来的。“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但怎样记历史,仍颇有研讨空间。
“饮菊何须题落帽,观松偏爱隔轻纱”。这是笔者三十年前重阳登白云山所得之句,后来成了治学的心仪。
夏茅香芒的隐形,启示我们回忆广州美食文化。但愿本书广州老食肆与老食语(与食或食物有关的俗语)以及街头叫卖小食的种种记忆,能给人启示,引人遐思。
卖飞机榄
穿街过巷卖的“飞机榄”,榄的类别与味道同“鸡公榄”差不多,不同的是销售技艺。卖飞机榄的也有一支唢呐,也吹“嘀嘀打”,发音与“飞机榄”近似,但不背大公鸡,只斜背一个长约80厘米、宽约20厘米、高约40厘米的木箱,箱中用玻璃分开几格,装着几种榄。他一喊:“飞机——榄”,你在二楼甚至四楼的窗户探出头来叫:“买榄!”丢下去一角钱,他就会让榄“坐飞机”飞到窗内。“坐飞机”就是把榄装进纸角里,把纸角准确地扔到窗户内,从没有失过手。有诗为证:“开窗有帮衬,一掟(扔)似流星,揾食不容易,飞榄绝技精。”
有关百年老店的文章
美食体现了广东文化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这是一套全面展示广东美食文化的全彩图书,由广东省委宣传部顾作义副部长牵头策划,广东科技出版社组稿运作的岭南文化出版物。广州水果名种夏茅香芒给我们以启示。夏茅香芒当年名扬海内外,如今大多数广州人都已不知其味。它不为当代人认识,实乃广州人不重视弘扬本土名种的原因。广州的烹调技艺也属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01-19
绿化带的一侧是彩色的塑胶操场,我们在这里训练过足球,参加过集体活动。舍不得,我最亲爱的老师们。尤其是我的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如母亲般关爱着我们每一个人。但也正因为有了王老师对我的严厉批评,我改正了很多缺点,取得了进步。几年来,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虽然同学之间也有过争吵、打闹,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友谊。......
2023-08-10
广州的东山地区在20世纪20、30年代,已是颇有名气的地方。东山的居民亦引人注目,民间有“东山少爷”之称,与“西关小姐”并列,由此可知“东山”之名亦有含金量。位于广州龟岗的东山酒家,建于 1958年。新楼落成后,店中颇为雅致,成为东山一带居民饮茶食饭的好地方,生意亦很兴旺。后来此诗亦收入东山酒家的史料之中。当年东山酒家的一段经历,如今已没有人提及。......
2024-01-19
50分钟中等特色民谚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小暑前的黄鳝是最肥美的阶段,此时吃正当季。夏天出汗多,以南风咸肉适当补充盐分。7 切好的南风肉片整齐排放在鳝段上,加几片姜,中心放一朵香菇,放进蒸笼里,蒸20分钟以上。此菜盖上南风肉一起蒸,南风肉的味道被下面的鳝段和藕片吸收,鲜美肥腴。人体无法自己合成维生素A,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A可增强视觉功能,常用电脑的人群可适当多吃黄鳝。......
2023-07-03
展茅街道位于舟山本岛东北部,境内陆域面积33.45平方千米。而山下居民饮水历来靠挖井取水,展茅最多时曾有700多口地面井遍布各村。展茅街道旧时多石匠,也为当地水井的挖建提供了便利条件。大展三面环山,沙井潭地处凹陷处,旧时村民称这里是展茅的“镬肚脐”,就是铁锅底的意思,比喻这里是大展地势最低的地方,因此沙井潭渗水很旺,出水量大。沙井潭是展茅的著名地标,名气很大,因此当地社区也曾称“沙井社区”,现名“沙井村”。......
2023-10-15
唐太宗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尊称威慑周边民族,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该时期的中国文化,在跌宕起伏的大变动中经受了血与火的锻铸,拥有了包容万千的生命活力。游牧民族所产生的游牧文化与汉族农耕文化在撞击和交融过程中各自都发生了变化。蒙古族以游牧民族气质入主中原,统一中国,但终归被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所同化。发达、便利的交通,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2023-08-30
当黄道婆出现在崖州黎族人面前时,黎族人毫不犹豫地收留了她,并教她当地的纺织技术。由于思念故乡,黄道婆最终回到淞江,并把黎族纺染织绣技艺教给了更多的人。10个字里的天地慢慢地读这10个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保护存续了3000多年的纺染织绣技艺,就是保护他们的历史。清代双凤朝阳双狮戏球龙被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入选时间:2009年......
2023-08-09
50分钟高等特色“夹岸桃花燕子飞,一江春水鳜鱼肥。”6 捞去汤内杂质,放粉皮烫熟,捞出放在鱼骨上。7 汤再次烧开,依次下鱼片,煮熟,连汤倒入盘内鱼头鱼尾之间。8 炒锅烧热2汤匙油,放花椒、蒜末、小米辣炸香,浇在鱼肉上,撒上葱花即成。营养贴士鳜鱼肉的蛋白质含量在淡水鱼中可排第二。......
2023-07-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