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新四军攻下江南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勇猛无畏

新四军攻下江南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勇猛无畏

【摘要】:这是新四军挺进江南后第一次攻下一个县城。随后,蒋介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新四军的游击队和当地的民兵得知后也迅速赶往现场。在这场战斗中,新四军牺牲了4人,10多人负伤。

1937年11月初,延安迎来了刚刚就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延安的抗战热情激励着这位从欧洲游历归来的将军。喜欢摄影的叶挺不仅带走了宝塔山和延河的风光,也把毛泽东的抗战思想带到了河湖密布的江南水乡。

有人曾经怀疑游击战在江河、湖汊和平原上能不能打得开。这些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同八路军相比,新四军不仅人数少,而且其活动区域大多是平原、丘陵地带和河湖港汊,部队又是由原来分散在十多处的人数不多的游击队经过集中和改编而组成的。

但事实却正好相反,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一直坚持游击战,指挥员对游击战的运用早就驾轻就熟。投身抗战后,他们逐渐成为一支威震敌胆的抗日劲旅。

1938年6月17日早上,一队由6辆汽车组成的日军车队耀武扬威地行驶在江苏镇江至句容的公路上。8时30分,当日军车队行进至韦岗时,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声打破了初夏江南早晨的寂静。紧接着,埋伏在公路两侧的步枪、机枪喷射出复仇的烈火,暴雨般的子弹、手榴弹倾泄在侵略者的头上。半小时后,30多名日军被全歼。

附近的农民听说自己的军队把日军打得落花流水,纷纷前来慰问。他们看到,战士们的臂章上镌刻着“N4A”的字样。这是一支什么军队?一个小战士骄傲地告诉老乡们:“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这是新四军深入苏南敌后与日军的初次作战,虽然规模不大,但给饱受日军蹂躏的江南沦陷区人民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十多天后,7月1日,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又亲自部署了袭击京沪铁路上新丰车站的战斗,将驻守在车站的80多名日军全歼。

8月13日,陈毅再次指挥部队夜袭句容县城,一举摧毁了县政府。这是新四军挺进江南后第一次攻下一个县城。

至1938年10月,新四军胜利完成了向华中敌后战场挺进的任务。各支队经半年多的英勇奋战,取得了100余次战斗的胜利。新四军威名远扬,用战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游击战的效用。

战斗在大江南北的新四军

新四军演绎的故事几乎个个都是传奇,有些情节充满了戏剧性。

1939年秋,新四军一部向上海挺进。途中与日军不期而遇,在给敌人重大杀伤后,向上海近郊猛追。他们一口气追了六十多里路。这时已近半夜,只有几幢孤零零的洋房子还亮着灯。向导说,这是日军的虹桥机场。营长立即决定:袭击机场。在敌人心脏地带打机场,可真得有胆量才行。部队趁着暗夜,顺利地摸入了虹桥机场,却没有搜索到什么重武器,一转眼发现了停机坪上的四架飞机。守卫机场的日本兵被惊动了,他们摸黑打起枪来。新四军一面阻击敌人,一面向敌机靠近。战士们冒着弹雨冲向机群,几名侦察员把汽油桶倒在飞机旁,然后点上一支支火把投过去,四架飞机着火了,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上海是当时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新四军火烧虹桥机场的消息,很快就通过各种媒体传到四面八方,也传到了海外的爱国侨胞之中......

1939年至1940年间,新四军在东到上海近郊、西到武汉、北到徐州的广大地区,陆续建立了许多块抗日根据地,主力部队发展到近9万人。

蒋介石对新四军的优异表现一度表示赞许,但不久他便感到担忧,他不愿意看到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获得更多的发展。在新四军活动的区域,国民党军制造的摩擦越来越多。

1941年1月,当新四军9000余人按蒋介石指定的路线转移时,突然遭到国民党军包围。经过七昼夜血战,新四军将士2000余人突围,少数人员就地坚持打游击,其余6000余人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扣,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随后,蒋介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斯特朗、斯诺等记者在美国报纸上发表评论报道,向世界披露“皖南事变”的真相。苏、美、英等国也反对蒋介石的这种做法。中共中央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在江苏盐城重建新四军,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继续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战。(www.chuimin.cn)

“皖南事变”后,日军趁火打劫,对新四军根据地进行“扫荡”,并在1943年发展到极点。

这一年春天,日军对江苏北部的淮海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3月17日,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11路对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进行合围。新四军某部4连奉命阻击。双方在江苏一个叫老张集的地带展开激战。黄昏后,4连突围至刘老庄。18日晨,日伪军再次进行合围,4连凭借村前交通沟,英勇抗击,苦战至黄昏。在全连严重伤亡的情况下,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组织全连剩下的20多人烧毁文件,掩埋好烈士遗体,奋起突围,战至弹尽,全部壮烈牺牲。刘老庄战斗,4连82名勇士连续打退日伪军1000余人的5次冲锋,经受了数小时的炮击,整整坚守了12个小时,毙伤日伪军170余名,掩护了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朱德总司令评价刘老庄战斗“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战后,这支部队得以重建,并被命名为“刘老庄连”。

在新四军诸多的传奇故事中,还有一段特殊岁月的跨国友谊

攻克日伪军碉堡后的新四军战士

自1943年开始,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和美国海、空军开始对日本海上运输线和日军占领下的战略要点甚至日本本土展开大规模轰炸。起飞轰炸日本本土的美军轰炸机,并不都能安全返航,有不少战机因被击伤或油料不足而被迫就近在中国沿海地区降落。而当时中国沿海地区大部分被日军所控制,飞行员很容易被日军俘虏。

1944年8月20日晚上,一架B-29轰炸机在执行完轰炸日本境内军事基地的任务后,返航途中因飞机发生故障,被迫在中国东部沿海迫降。飞机栽到了江苏省金桥村东面的一个堤坡下,30多名日军和40多名伪军直扑现场。新四军的游击队和当地的民兵得知后也迅速赶往现场。日伪军兵分4路连连发起进攻,400多名游击队员和民兵奋起还击。最后,日伪军被迫撤离。在这场战斗中,新四军牺牲了4人,10多人负伤。

但是,飞行员却不知去向。游击队执行完任务宿营时,一名民兵匆匆赶来报告,说有一名外国飞行员跳伞后降落在黄家舍,腿部受了轻伤。可是,黄家舍是日军控制的区域。游击队长毅然决定,必须救人。

利用河、湖、港、汊开展水上游击战

就这样,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游记队员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负伤的美国飞行员。在运送的途中,又发现了被当地群众救助的两个飞行员。他们分别是飞行机械师特尔马克中尉、副驾驶卢茨中尉及中心火力控制炮手布伦迪奇上士。

让三位美国军人吃惊的是,当第二天上午他们被送到新四军的一处基地时,又见到了战友特尔马克、卢茨、布伦迪奇,他们也是被新四军营救的。还有领航员奥布赖恩上尉,则是被当地老百姓护送来的。5位美国飞行员劫后重逢,无比激动。后来得知,另一名美国飞行员不幸被日军杀害了。

这5名美国飞行员后来都安全回到了美国。

据统计,活跃在华东地区的新四军,曾先后五次抢救美军失事飞机,营救遇难飞行员15名。

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座小岛,新四军以坚强的意志力和英雄气概,搏击着惊涛骇浪,在逆境中不断成长。至1945年,新四军已由组建时的1万余人发展到41万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新四军共抗击和牵制了约16万日军、23万伪军,对日伪军作战24617次,歼敌478764人,解放人口8400万,卓越完成了敌后抗战的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