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红军雪山考验及草地会师

红军雪山考验及草地会师

【摘要】:对红军来说,过雪山是长征中异常艰苦的一关。大部分官兵都是南方人,在登雪山前,很多人没有见过雪,没有任何应对雪山的经验。来到雪山前的红军官兵,大多穿着单衣单裤,有的还穿着短裤!翻越一座雪山的压力,绝不亚于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这是向生命极限的挑战。死亡最多的,是担架员和炊事员。越过夹金山,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夏日的草地,鲜花盛开,美不胜收,但那是潜伏着死亡的美丽。

渡过大渡河,中央红军虽然暂时远离了战火硝烟,但他们仍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难题。就在这时,毛泽东接到红四方面军的电报,于是决定立即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此时,横亘在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之间的是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夹金山主峰海拔4000多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时阴时晴,时雨时雪,忽而冰雹骤降,忽而狂风大作,是生命的禁区。当红军到达夹金山脚下时,群众告知这是座“神仙山”,连鸟儿都飞不过去,只有神仙才能登越。

对红军来说,过雪山是长征中异常艰苦的一关。大部分官兵都是南方人,在登雪山前,很多人没有见过雪,没有任何应对雪山的经验。

还有一个极为现实的困难,那就是在抢渡金沙江时,天气闷热,战士们都穿着夏装,后来为了快速向泸定桥奔袭,又把多余的衣物全丢掉了。来到雪山前的红军官兵,大多穿着单衣单裤,有的还穿着短裤!

翻越一座雪山的压力,绝不亚于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这是向生命极限的挑战。

衣衫单薄的红军开始翻越雪山,越走越冷。出发前唯一的驱寒物资是红辣椒。大家只好把背包中的被子打开,披在身上,嚼着红辣椒,艰难爬行。

体格健壮的朱德因此得了支气管炎,留下的后遗症终生没有治愈。年龄不到30岁的红一军团长林彪,几次因高山缺氧气而晕倒,最后被战士们抬过山。毛泽东夫人贺子珍后来说,她是拉着马尾巴上去的。

说不清那些普通的战士是怎样翻过夹金山的。从幸存者的回忆中,人们知道,很多人一脚踏空掉下万丈雪崖,不少伤病体弱的人消失在弥漫的风雪中。死亡最多的,是担架员和炊事员。担架员不愿意丢下那些在战斗中负伤的战友,直到精疲力尽,跌倒在雪地上。炊事员背着大锅和尽可能多的食物,好容易爬到雪山顶上,想坐下歇口气,却再也没有站起来。

越过夹金山,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中央红军继续北上,这次他们的选择再次出乎敌人意料——穿越“魔草地”。

红军走过的人称“神秘死亡地带”的草地(www.chuimin.cn)

绵延数百里的松潘沼泽地,是茫茫无际的一片野草之地。草丛上面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不辨东南西北。这片草地海拔3500米以上,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最宽约100公里。夏日的草地,鲜花盛开,美不胜收,但那是潜伏着死亡的美丽。草丛里河沟交错,积水泛滥,水呈黑色散发出腐臭的气味。天与水都是黑的。在辽阔无边的草地上,简直找不到人们想象中的路。红军的指战员只能走在由一片一草茎和腐草结成的“泥潭”上。踩在上面,软绵绵的、忽闪闪的,用力过猛就会陷下去,拔不出腿。人一旦陷入泥潭,就是灭顶之灾。周围的人想救也无法救,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他一边挣扎,一边慢慢地越陷越深。泥潭把人吞没之后,又若无其事地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等待着第二个上当者。

如果说爬雪山是挑战生命极限,那主要是挑战高海拔缺氧、严寒和峭壁;而过草地,则是挑战饥饿和淤泥吞噬。这里虽然没有弹雨硝烟,但雨雾泥泞比枪林弹雨还可怕。半个世纪后,索尔兹伯里在现代化的保障条件下,再次路过此处,仍然心有余悸:“小路穿过莽莽雪原,伸向可怕的草地。那里与帕斯钦达耳一样,有多少人滑入了无底的泥沼,并把伸手拉他的人也拖了下去,一道去见阎王。”

更难为人的是食物。虽然事先尽量准备了干粮,但是进入草地没几天,所带的粮食都吃光了!野韭菜、野芹菜、草根、树皮等,成了充饥的食物。每熬过一个饥寒交迫的夜晚,离开宿营地继续前进的时候,有的战士就长眠在这块“魔草地”上。身体消耗已经到了最大限度,不可能空腹前行,饥肠辘辘的红军开始打量起自己身上唯一可吃的东西。有一个班的7位战士,在吃完了钉在鞋底上的牛皮后,又吃身上的皮带,7根皮带吃掉了6根,当吃到第7根皮带的第一个扣眼时,他们得知即将走出草地,为了纪念这段难忘的岁月,大家一致同意忍饥挨饿把这半根皮带保存下来。现在,这根残缺的皮带珍藏在中国的国家博物馆里。

毛泽东后来说:“我们长征路上过草地,根本没有房子,就那么睡,……我们的部队,没有粮食,就吃树皮、树叶。”

周恩来过草地前患上了严重的肝脓肿,连续发高烧,五六天没吃东西,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红军长征中吃过的部分野菜标本和御寒用的棕背心

彭德怀马上安排人组织担架队,要抬着周恩来过草地。可是,抬担架的人比坐担架的人也好不到哪儿去,人人都已经到了生理极限。兵站部部长杨立三听说人手不够,一定要亲自给周恩来抬担架。几天下来,双肩都磨破了。周恩来见此情景不忍心,几次挣扎着要爬起来自己走,都被杨立三拦住。就这样,担架队硬是把周恩来抬出了草地。

1954年杨立三去世,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亲自为他抬棺送葬。中国俗语说,大恩不言谢。生死之交,是撼不动的情意相连。

英雄的红军,整整走了七天七夜,付出难以计数的生命代价,终于走出了“死亡地带”。一位女红军(张闻天夫人刘英)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述,红军过草地牺牲最大,这七个昼夜是长征中最艰难的日子,走出草地后,“我觉得是从死亡的世界回到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