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骂汉献帝,不过是说这个“儿童团”皇帝的成长过程缺乏实践经验。汉献帝刘协,原封陈留王,九岁登位。是年九月,董卓引兵进京,废弃少帝,立刘协为献帝,年仅九岁。毛泽东引用曹操这则故事,在于告诫我们的各级干部,不要高高在上养尊处优,不要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不要脱离生产劳动而没有实际经验,干部要参加劳动,军官要下连当兵,体察群众情绪,关心士兵冷暖,密切干群和官兵感情。......
2023-11-27
从董卓乱政到王允跋扈再到李傕、郭汜夺权,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可皇帝又早已不是那个皇帝,成了这拨人手中的傀儡,谁上台谁提线,谁厉害谁掌控。
黄河这边,关东诸侯看了半天的戏,本来就缺少讨伐乱贼的胆,现在更没了效忠皇上的心。于是干脆改了主意,黄河那边你们爱怎么闹怎么闹去,黄河这边我们要重起炉灶新开张。
联军之后,关东诸侯大致分成两派,袁绍、袁术兄弟俩各自领导一派。袁绍身边有韩遂等人,袁术手下以孙坚为主。
袁绍和袁术几乎不约而同地打起了皇帝的主意。首先是盟主袁绍,当了一回关东军总司令,箭是没有发一支,野心倒膨胀起来了。他见长安闹得欢,就思量着在自己的地盘里另外立个皇帝,事要是成了,自己不就成了开国元勋,实权在手吗?
袁绍瞅准了幽州牧刘虞,提出请他担任皇帝一职,刘虞一听,立马就拒绝了,说我生是大汉的人,死是大汉的鬼,从没动过篡位的野心,你可别拖我下水。
袁绍不气馁,反反复复给他做说服工作,你看当今皇帝年幼,在那班乱臣贼子的手里,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国不可一日无主,你是宗室的长者,组织政府的责任可不能推脱啊。刘虞被逼急了回到,你再这样我可要跑到匈奴去,我宁肯投奔匈奴也不会当这个皇帝。
为这事,袁绍还跟他弟弟袁术商量过。袁术和袁绍都是袁逢的儿子,但袁术是嫡出,袁绍是庶出,估计是婢女生的,所以袁术一直瞧不起他哥哥,常对人说袁绍是奴才的种子。但论起综合素质和人气指数,袁绍的的确确略胜袁术一筹,故而袁术从小对他哥的感情颇为复杂,又是鄙视又是嫉妒,要多纠结有多纠结。童年情结影响一生,长大后的袁术什么事都想跟他哥争个你高我低你死我活。
听说袁绍要立刘虞为帝,袁术在肚子里讪笑开了,到底是丫头生的,想当皇帝就自个当啊,折腾了半天还得找别人做皇帝,真是当惯了奴才的命。
关于立皇帝这回事,袁术有着自己的想法,袁绍想另立皇帝,袁术则要自立皇帝。袁术认为,东汉的气数已尽,皇帝迟早要改姓,观当今天下,无论是论资排辈还是估算能力,老袁家稳居福布斯排行榜第一位,而老袁家的候选人呢,又非我嫡出的袁术莫属。
这时候,袁术又得了一个象征天命所归的宝贝。这就是洛阳之乱的时候,流落到孙坚手中的传国玉玺,孙坚死后玉玺到了他夫人手上。袁术知道后,就硬生生地从孙夫人手里把玉玺要了过来。
无论通过理性的逻辑推理,还是凭借感性的天意暗示,袁术都得出一个坚信无疑的结果:自己就是中国下一任皇帝的不二人选。
当然,这个想法现在还不能暴露,否则就真成了想法,于是袁术给他哥回了一封冠冕堂皇义正词严一派假话的信,说我只知道忠于当今皇帝,没有其他任何想法,也不赞成你的这种想法。
除了袁术,袁绍还和另外一个人讨论过另立皇帝的事,这个人就是曹操。一次酒后,袁绍吐露了自己的理想,并邀请发小加盟。曹操当时的反应是呵呵地笑着说,我才不听你的呢,不听你的。
笑容背后,曹操在内心已与这位昔日一起偷新娘子的好友彻底决裂。因为,他已经将袁绍看得无比清楚。袁绍显然将窃国等同于偷新娘子,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走到悬崖的边缘。
在历史的关键时期,在那一寸一寸看似寻常的时光底部埋伏着的却是惊涛骇浪,盲目者迅即被淹没,短视者风光有限,唯有洞明事态的人才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在对待皇帝的问题上,董卓已经错步落马,袁绍、袁术并不高明,唯一明智的人是曹操。那么,曹操是怎么做的呢?
当王允正在设计杀董卓的时候,黄巾军却趁机发展壮大了。192年,黄巾军攻占兖州,刺史刘岱被杀,鲍信和陈宫就请来曹操代理兖州牧。曹操上任后,就与黄巾军开战,黄巾军大败,投降曹操,曹操将他们编成了青州军。
这一仗真是老天成全曹操,从此他有了根据地——兖州,有了军事力量——青州军。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曹操该怎么做呢?他手下的资深谋士毛玠就为他规划了一个蓝图。(www.chuimin.cn)
毛玠说:“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民生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国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首先,毛玠分析了天下形势,天下大乱,四分五裂,皇帝被迫迁来徙去,经济崩溃,行业尽废,天灾四起,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然后,毛玠介绍了竞争对手的情况,袁绍和刘表虽然人多势众,却缺乏远大的理想,不足以成事。
那么,在这种动荡时代,要成就一番事业,曹操就要把握好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正义,二是实力。正义,就是要让皇帝安定下来,这样国本不再动荡,就有了正义的旗帜;实力就是修耕植、蓄军资,保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做到这两条,那么霸业一定能成。
曹操听后,非常高兴,“敬纳其言”。
“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曹操对待皇帝的态度。相对袁绍和袁术来说,曹操的头脑最冷静。他明白,即便献帝被迫四处迁移,狼狈不堪,他依然是国家的元首、国家的象征,另立皇帝也好,自立皇帝也罢,都是自撼根基的行为,失去道义的支持,必然陷入败境。
公元196年,董卓既死,汉献帝就带着大臣返回洛阳。一路颠沛流离,献帝吃尽苦头,天子的威仪都几乎难保。君君臣臣地每天也上朝,就找个农家小院一坐,行礼的行礼,受拜的受拜。不同的是,多了一大群看热闹的,西北军的军官、士兵趴在院墙边好奇地看热闹。噢,皇帝上朝原来是这样的啊。
回到洛阳,昔日繁华都市被荒凉废墟取代,献帝和大臣住在破落的房子中,吃了上顿没下顿,处境和乞丐无异。正当彷徨无计的时候,解救他们的人来了。
这人就是曹操。曹操听从毛玠的主意,专程赶来,将献帝从洛阳接到自己的根据地许县。曹操是个做事细心周全的人,他将皇帝的生活安排地妥妥帖帖,让皇帝住好吃好,还送来了一大堆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对逃难的皇帝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但会做人情的曹操没有说“送”字,而用了“还”字。曹操在上疏中说,这些器皿都是当年先帝赐给臣祖父和父亲的,臣的祖父和父亲感激先帝的恩德,把这些器物供奉在家里,没敢用过,现在正好,由臣来还给皇上。
献帝一听,非常感动,曹操不仅礼节周全,还如此体谅自己的心情,真是难得的忠臣。献帝马上任命曹操为大将军,还在许县修建了皇家祠堂,打算在此定居。
从此以后,曹操扛着这杆正义的旗帜,不论是打击敌人,还是拉拢盟友,都师出有名,让人无法抗拒,而他的政敌在政治上全都矮了一头,眼睁睁看着他的事业蓬勃发展,一日千里。
这时候,有人眼红了,这人就是袁绍。袁绍一看,这么大的好处不能让曹操独吞了,于是也提出迎奉皇帝。他上书说许县地势低,气候潮湿,不适合皇上居住,皇上应该搬到甄城来。曹操怎么肯把到手的好处分给别人,当然他自己不能这么说,而是用皇帝的名义给袁绍下了一道诏书,说你那儿确实好,你也确实有实力,可是朕四处流离的时候,怎么不见你来勤王啊?只见你不是发展自己势力,就是攻击别人,你对大汉的忠心到底何在?袁绍清楚这诏书就是曹操写的,但毕竟盖了皇帝的大印,只好写了一封检讨信呈上去。
皇帝没接来,还白白挨了一顿骂,可袁绍一点儿都不冤,这是他自找的。曾经有一个机会摆放在袁绍的面前,可是袁绍没有珍惜。
汉献帝流浪的时候,袁绍的谋士沮授也看到,这是个好时机,于是向袁绍建议,现在朝廷动荡,诸侯虽然号称忠义救国,其实上不敬天子,下不抚万民,现在冀州初步平定,应当趁机请天子大驾至邺城,这样就可以一面挟天子而令诸侯,一面招兵买马来讨伐反叛,天下又会有谁是您的对手?现在不去,一定会有别人去,到时候就晚了。
事实上,沮授的建议和毛玠的建议意思差不多,然而袁绍的反应和曹操不一样。当时,袁绍其他手下反对说,如今正是逐鹿中原的时候,把皇帝接来,到底听不听他的?不听是抗旨,听了我们又不自在,这不是好主意。袁绍听信这话,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其实皇帝到底听谁的,从董卓到李傕、郭汜,不言自明,袁绍就这样把这个好机会白白地让给了曹操,现在后悔也晚了。
从此以后,曹操就占有了政治资本和人力资源上的优势,全国各地的人才像百川归海一样涌往许县,毕竟皇帝在许县,说起来也是在为中央做事。曹操一只手高高举起保护皇帝的鲜明旗帜,另一只手紧紧握着闪光的宝剑,要实现自己荡平四海、一统九州的理想。
人生的路很长,关键的却只有那么几步,走对这几步,整个人生就进入正轨,一路飙高,走错这几步,后果就不堪设想。政治角逐的道理也差不多,关键的只有那么几步,真正的王牌也只有那么一张。是稳稳走好,还是错步颠乱,是握住王牌,还是痛失良机?看似偶然的因素,可以追究出必然的规律。
袁绍在迎接皇上这步的错失,和他另立皇帝一样,错在没有将客观情况看清楚。他既没有看清楚皇权时代,皇位神圣不可妄动,更没有看清楚,唯有曹操才是自己的敌人。
有关谋说天下·谋三国的文章
所谓骂汉献帝,不过是说这个“儿童团”皇帝的成长过程缺乏实践经验。汉献帝刘协,原封陈留王,九岁登位。是年九月,董卓引兵进京,废弃少帝,立刘协为献帝,年仅九岁。毛泽东引用曹操这则故事,在于告诫我们的各级干部,不要高高在上养尊处优,不要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不要脱离生产劳动而没有实际经验,干部要参加劳动,军官要下连当兵,体察群众情绪,关心士兵冷暖,密切干群和官兵感情。......
2023-11-27
曹操早就有意征讨袁术,袁术陈国杀人劫粮事件发生后,更坚定了曹操出兵的决心。建安二年九月,曹操正式出兵,东征袁术。曹操不论是由豫州南下还是东进徐州,势必夺取此地,拔出袁术深入中原的这只“触角”。蕲城,曹操志在必得,袁术却连应战的勇气都丢了,尚未开战,袁术败局已定。经过与吕布、曹操的两战,袁术帐下大将多死于阵前,士卒也死走逃亡,所剩无几。曹操此次东征,不仅消灭了袁术主力,还收了一员大将——许褚。......
2023-08-26
建安三年三月,春暖花开,曹操决意再次领兵南下,三征张绣。曹操此次誓要消灭张绣,彻底解除其对许县的威胁。这时,张绣不在宛城,退守南阳郡治下的穰城,曹操与张绣的战争始终在南阳郡境内各县之间拉锯。此次南征张绣,出征前,曹操再次严明军纪,严禁军士沿途践踏百姓庄田,违者军法从事。安众破敌曹操大军深入南阳,将张绣围困于穰城。张绣军很快又追上了曹军,两军一场混战,张绣赢了。......
2023-08-26
建安十二年二月,曹操率军回到大本营邺城。志得意满的曹操在品尝胜利果实的时刻当然没有忘记跟随自己一路征战的文武大臣。如今大业已成,自然要对追随自己的有功人员论功行赏。天下之定荀彧之功在曹操的众多功臣中,功劳最大厥功至伟者当数荀彧荀文若。以荀彧的功劳当之无愧。荀彧引荐给曹操的同为颍川人的郭嘉,成为第三号功臣,论功行赏被封洧阳亭侯。......
2023-08-26
氧化铜-磷酸粘结剂的配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氧化铜及其处理 粘结剂中所用的氧化铜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纯度,特别是所含酸性和碱性物质不得超过0.01%,密度应为6.32~6.42g/cm3;二是氧化铜必须是经过高温处理的,这样才能有较高的粘接强度。有些大件粘接用胶量较大,可采取多人同时调和、同时操作的方法。......
2023-06-23
1957年4月10日,毛泽东与《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时说:“小说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操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汉是没落的。”这不是观察曹操的正确方法。曹操集团虽然是在帮助汉献帝解除董卓余党的威胁中成长起来的,但显得虎虎有生气。在曹魏与刘汉的的比较中,是不难清楚地看到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
2023-11-27
很多人对曹操最初的印象都是来自《三国演义》。戏曲舞台上的曹操脸谱也是一张象征阴险奸诈的白脸。那么,曹操真的是奸雄吗?除了政治和军事上的贡献,曹操在文学上的贡献也是很大的。曹操自己也喜欢写诗,他的诗雄浑大气,境界开阔,情感真挚,许多作品直到现在都是经典,比如《观沧海》。之后,曹操写了《步出夏门行》。读了这首诗后,大家对曹操的印象大概会有所改观了吧!......
2023-07-26
曹操也很想知道自己未来的人生,所以就特意来到桥家,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请求桥公品评。曹操听了他的话,喜形于色,因为桥玄说出了他自己的心里话,也因为世上终于有人能够了解他的心思,他非常感激桥玄,就把这位老前辈当作知己。曹操的这篇祭文表明,他一直在追念着与桥玄生前的会见,并恪守自己的约誓。曹操拜见桥玄后,一直在追念着他,并恪守自己的誓约,待桥玄死后,用斗酒和只鸡来祭祀桥玄。......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