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肾图在梗阻曲线的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作用。呋塞米是利尿肾图常用的利尿剂,用药剂量按0.5 mg/kg计算,1~2 min缓慢静脉注射。利尿肾图有2种检查方法。第2次进行肾图检查时,探头的位置及体位应保持一致。......
2023-12-07
8.4 肺PET显像
【原理】 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核苷等,能够灵敏而准确地定量分析肿瘤的异常代谢、蛋白质合成、DNA复制肿瘤增殖状况。18F标记的2-脱氧葡萄糖(18F-2-deoxy-2-fluoro-D-glucose,18F-FDG)为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细胞摄取18F-FDG后,经细胞内己糖激酶作用,转变为6-磷酸脱氧葡萄糖后,不参与葡萄糖的进一步代谢而滞留在细胞内,通过PET显像,能定量地测量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速率及摄取量,准确判断肿瘤的葡萄糖代谢异常程度及变化。11C标记的蛋氨酸(11C-Met)是另一种常用的PET肿瘤显像剂,能灵敏地反映肿瘤组织的氨基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变化,而且是活性肿瘤组织细胞的有效标记物之一。
【检查方法】
(1)显像剂 PET肿瘤显像最常使用的显像剂为18F-FDG,使用量为259~370MBq(7~10mCi),静脉注射。11C-Met的常用量为370~740MBq(10~20mCi),静脉注射。此外,还有11C标记的组氨酸、亮氨酸、胸嘧啶脱氧核苷等以及18F标记的雌激素类似物,如18F-ES等。
(2)显像方法
1)18F-FDG显像
A.受检者准备 在检查前至少禁食4~6h。注射放射性药物之前安静休息30min,以卧位或半卧位休息为宜,避免走动。
B.显像步骤 ①透射显像: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经体位固定后进行脏器或全身的68Ga透射显像,用于组织衰减校正。通过多束低能激光在体表画上标记,用于再次显像时体位的精确重复定位。②发射显像:显像前固定患者的体位,发射显像的位置及视野应与透射显像完全相同。③动态显像:静脉“弹丸”注射18F-FDG后,立即启动已设置好的连续动态采集程序,基本顺序为30 s/帧×10,60 s/帧×5,5 min/帧×3,在影像采集的同时采集对侧肘静脉血样本,用于计算肿瘤对18F-FDG的摄取率。④静态显像:静脉注射18F-FDG后,在50~55 min时进行静态影像的采集,每一断面影像的计数应为1×108左右。⑤全身显像:静脉注射18F-FDG后,在50~55 min时开始全身显像。由于PET视野有限,当一个视野的采集达到一定的计数后,经计算机调控,通过床位移动,依次进入第2个视野,直至达到预定采集范围。
2)11 C-Met显像方法
A.患者准备 同18F-FDG显像,但患者在检查前6 h内可进食少量低蛋白饮食。
B.显像步骤 PET显像分为透射显像和发射显像两部分。①透射显像:与18F-FDG显像中描述的透射显像相同。②发射显像:显像前固定受检者的体位,发射显像的位置及视野应与透射显像相同。③动态显像:静脉弹丸注射11 C-Met后,立即启动已设置好的连续动态采集程序,第一时相30 s/帧为10帧,第2时相60 s/帧为5帧,第3时相5 min/帧为3帧。在影像采集时,同时采集对侧肘静脉血样本,用于计算肿瘤对11 C-Met的摄取率。④静态显像:静脉注射11 C-Met后,在40~45 min进行静态影像的采集,每一断面影像的计数应为1×108左右。⑤全身显像:在静脉注射11 C-Met后,在40 min时开始全身显像。经计算机调控,通过床位移动,依次采集影像,直至达到预定的采集范围。
(3)影像处理 经放射性时间衰减校正及透射显像的组织衰减校正后,通过适当的滤波处理和重建断层影像,并制作矢状和冠状断层影像以及三维立体影像。临床常用的半定量指标有肿瘤标准化摄取值,定量指标有肿瘤摄取率。
标准化摄取值(SUV)=衰减校正后的平均感兴趣区域放射性/每千克体重的放射性示踪剂注入剂量
肿瘤摄取率Ci(t)/Cp(t)=kiCp(t)dt/Cp+Vp式中Ci为PET测定的肿瘤组织放射性计数,Cp为血浆中的放射性计数,ki为肿瘤摄取率,Vp为确定的感兴趣区域内容积。
上述肿瘤摄取率也可通过作图法算出,即Y轴为Ci(t)/Cp(t);X轴为Cp(t)dt/Cp,Vp为截距,从而计算出斜率值,即肿瘤摄取率(ki)。(www.chuimin.cn)
【注意事项】
(1)局部断层显像时应注意将可疑病灶位于采集视野中心。(2)放射性药物注射时应选择病灶对侧肘静脉进行注射。(3)透射显像与发射显像间患者位置应保持完全一致。(4)显像剂的摄取增加并非肿瘤的特异性表现,部分正常组织可见生理性摄取,局部炎症和手术伤口等也可浓聚18F-FDG。
(5)18F-FDG摄取减少可发生在肿瘤组织化疗或放射治疗后。
【图像分析及结果判断】
(1)正常影像 两肺对18F-FDG、11C-Met的摄取对称,放射性分布均匀,无明显的放射性异常浓集或缺损区;但应注意饮食和用药对正常影像的影响。
(2)异常影像 肿瘤的恶性程度与局部18F-FDG的摄取速率和浓集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肺部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18F-FDG或11C-Met摄取异常增加,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显示出明显的异常浓集区。少数肿瘤也可表现为18F-FDG或11 C-Met摄取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或低于正常,这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分化程度和增殖状态等。
【临床应用】
(1)肺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在X射线胸片、CT或MR I上,肺癌常表现为局灶性结节或非特异性不易透光区,往往难以鉴别良恶性。18 F-FDG在肿瘤局部的异常浓集,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18 F-FDG PET显像能反映肺肿瘤经治疗后,肿瘤部位的代谢改变。有研究认为,PET的18F-FDG可反映肿瘤代谢的变化比观察肿瘤大小(即形态的变化)要可靠,并可及时地反映疗效。
(2)单个肺结节的诊断 单个肺结节,绝大多数是偶然发现的,并且恶变的发生率很高。目前,常规评价单个肺结节的方法包括CT检查、经胸廓的针吸活检、支气管镜和直视下的胸腔镜检查。这些常规的方法因其固有的缺陷而正受到PET的强烈冲击。18 F-FDG PET通过肿瘤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而对肿瘤进行定位和定性,该方法的实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普遍认为,PET显像的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很高,其敏感性比特异性要高。虽然PET的特异性比敏感性要低,并且对于假阳性来说,PET基本上没有假阴性,但与CT相比,PET比CT的特异性得到很大提高,其最大的潜在实用价值在于可避免良性SPN患者不必要的外科手术。
(3)肿瘤转移与复发病灶的检测 在多数肿瘤复发和转移灶的检测中,18 F-FDG异常浓集的定位诊断灵敏性明显高于同组CT检查的比较结果。肿瘤疗效判断是PET代谢显像最独特的优势,肿瘤局部18F-FDG或11 C-Met摄取在有效化疗和放疗后会产生明显的改变,能及时反映临床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尽快修正或制订更有效而合理安全的治疗方案,CT和MR I则难以在有效治疗后立即显示出相应的变化。
(4)肺癌组织学的判断 肺癌组织学类型对判断肺癌恶性度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有研究表明,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之间18F-FDG摄取有明显区别,以小细胞肺癌摄取最高,其次依次为非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
(5)肺癌的分期 临床肺癌的分期通常采用TNM系统,18F-FDGPET显像在判断肿瘤大小及局部的浸润范围、有无局部淋巴结和远隔转移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①判断肿瘤大小及局部侵及范围,尽管CT扫描可对肿瘤大小及局部侵及范围进行精确的判断,但PET显像可估测肿瘤的大小,对T1期(直径<3.0cm)和T2期(直径>3.0cm)的病灶进行分类,尤其是可准确地判定CT扫描难以确定的有恶性胸膜种植转移,利于T4期的判断;②判断局部淋巴结有无转移;③判断有无远隔转移,PET显像可通过全身断层显像对肺癌的远隔转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肺癌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
(6)对判断疗效和复发的价值 对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临床上通常采用肿瘤大小的变化来判断放、化疗的疗效,而18F-FDGPET显像可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葡萄糖摄取的变化(即代谢变化),更准确地反映治疗效果。对于手术或放疗后局部异常改变是瘢痕还是复发,单纯通过形态学检查往往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18F-FDGPET显像通过观察代谢变化可准确作出判断。
(7)其他 ①异常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及恶性程度的判断;②肿瘤病程的分期及患者预后的评价;③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与肿瘤耐药的探讨;④鉴别肿瘤治疗后的残存组织的性质,即局部病灶已坏死或仍有存活的肿瘤;⑤肿瘤复发的早期判断及复发或转移灶定位;⑥肿瘤的转移诊断及组织的活检部位的选择。
有关实用临床核医学诊疗技术的文章
利尿肾图在梗阻曲线的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作用。呋塞米是利尿肾图常用的利尿剂,用药剂量按0.5 mg/kg计算,1~2 min缓慢静脉注射。利尿肾图有2种检查方法。第2次进行肾图检查时,探头的位置及体位应保持一致。......
2023-12-07
邻131碘马尿酸钠和对氨基马尿酸一样均经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排出体外,因而以131I-OIH为示踪剂,剂量为每千克体重3.7~7.4kBq,体积小于0.5ml,将其以“弹丸”方式注入静脉,用肾图仪或多功能仪在肾区体表连续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放射性强度并绘制出曲线,根据曲线形态和计算有关参数,可以判断肾脏的功能及尿路的通畅情况,尤其是据此判断分肾功能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图4-1正常肾图异常肾图常见的异常肾图有以下几种。......
2023-12-07
4)影像采集条件,一般分别于注射后1h、3h、6h、24h进行前位和后位全脑脊蛛网膜下隙显像。脑室显像一侧侧脑室注入显像剂后几分钟,除对侧侧脑室不显影外,全脑室系统均显影,并迅速到达基底池。脑脊液漏的诊断和定位CSF系统显像是检测和定位CSF漏理想而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间断性CSF漏。......
2023-12-07
随着PET-CT显像技术的成熟,骨代谢显像在临床上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骨代谢显像主要用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和全身探测骨转移癌。在鉴别病灶性质方面,骨代谢PET显像有其长处,Dehdashti等报道20例伴骨骼病变的患者进行FDG-PET检查,采用SUV2.0作为判别阈值,可正确鉴别出14/15恶性病变和4/5例良性病变。评价治疗反应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常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
2023-12-07
这种显像方式称为V/Q显像。V/Q显像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在不具备133Xe肺通气显像设备的核医学科,多采用这种V/Q显像方法。这种不匹配改变多见于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其他病因引起的肺栓塞、支气管肺癌、纵隔肺门占位以及其他胸肺肿瘤、肺动脉发育不全等患者,其V/Q显像也可呈不匹配改变。......
2023-12-07
脑PET显像反映了脑内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包括血流量、血容量、局部葡萄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蛋白质合成、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受体的密度和分布以及神经精神药物药理作用过程等。FDG-PET可以从分子水平评价脑神经细胞的代谢,从而早期诊断疾病。3)视PET机型不同,选择其适当的重建参数进行图像的重建。怀孕和哺乳期妇女一般不进行PET检查。......
2023-12-07
异位胃黏膜显像是诊断该病的特异检查方法。静脉注射99m后,异位胃黏膜很快聚集99m而呈现放射性浓聚影像,腹部除胃以外的其他部位则呈低放射性分布,据此可特异性地诊断梅克尔憩室的存在。当注射入99m后,被病变局部的异位胃黏膜壁细胞所摄取,故可显像而作出诊断。......
2023-12-07
静脉注入的放射性胶体颗粒约85%被库普弗细胞吞噬,从而使肝实质显影;其余15%则被脾和骨髓等的巨噬细胞摄取。根据肝内显像剂的分布状况,可以判断肝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有无占位性病变,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2)99m Tc-植酸钠植酸钠本身不是胶体颗粒,而当它经静脉注入体内后,与血中钙离子螯合形成不溶性的99m Tc-植酸钙胶体,可以被肝的库普弗细胞吞噬而显像。......
2023-12-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