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胆固醇类似物静脉注射后,可用于肾上腺皮质显像。检查前1周开始低胆固醇饮食并停用利尿剂、ACTH、地塞米松、降胆固醇药、避孕药等可影响肾上腺皮质摄取显像剂的药物。异位肾上腺的定位在正常肾上腺以外部位出现显影剂聚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排除肾上腺皮质癌。显像前一天晚上应服用缓泻剂,显像前应排空膀胱。一侧肾上腺提前显影、逐渐增浓即可作出诊断。......
2025-09-30
6.2 三时相骨显像
【原理】 三时相骨显像临床也称为动态骨显像,与静态骨显像相比,三时相骨显像可以进一步了解病变血管空间的变异或血管形成的特征,对鉴别诊断和估计病程的长短有重要作用。
三时相骨显像包括血流相、血池相和延迟相(常规静态骨显像)。血流相能显示血管走向,可得到大血管的位置、形态及充盈状况信息,显像剂浓聚或增高时可反映血管空间的变异。在血池相,显像剂摄取增高是由新生血管形成而引起,是反应性肉芽组织和肿瘤的血管形成的特征。在延迟相上,骨摄取显像剂的程度反映了骨盐的代谢状况。而在许多骨、关节疾病中,骨盐的代谢状况相似,故三时相骨显像适用于需要了解局部病变血管空间变异或血管形成特征的各种骨骼、骨关节疾病。在不同的疾病或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病变骨盐的代谢活跃状况与病变血管空间变异或血管形成程度的核素显像表现可以一致或者不一致。三时相骨显像的原理同全身骨显像。
【检查方法】
(1)显像剂 同全身骨显像,注射方法为“弹丸”式静脉注射。
(2)操作方法
1)患者准备 不需要特殊准备,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探头对准患病部位及其相对称部位。
2)显像方法 采用相机或SPECT仪,配置低能通用型准直器,能峰140keV,窗宽20%,矩阵为128×128,设置不同的采集速率和所需图像帧数;在床边经“弹丸”式静脉注射显像剂后即刻采集,采集速率1~3s/帧,共采集20帧,即为血流灌注相;在注射显像剂后1~2min,用矩阵为128×128或256×256、1~2min/帧的速率继续采集5帧,即为血池相;在静脉注射显像剂后
2~4 h内进行局部静态骨显像,即为延迟相。这3个时相合称为动态骨显像。如果在三时相骨显像的基础上加做24 h的静态影像,则称为四时相骨显像。
3)影像处理 使用ROI技术做时间-放射性曲线,进行定量或半定量测定,计算血流灌注、血池和骨盐摄取比值,以进行对比分析。
【注意事项】 同全身骨显像。
【图像分析及结果判断】 三时相显像技术是在静脉注射骨显像剂后,在不同时间进行多次显像,分别采集血流、血池及延迟(静态)骨显像的资料。
(1)正常图像
1)血流相 99m Tc-MDP“弹丸”式静脉注射后立即以2 s/帧的速率连续采集1 min,获得病变部位及其对称部位的动脉灌注系列影像,此时可见大动脉及二级动脉陆续显像,随即逐渐显示软组织轮廓。骨骼部位放射性较软组织低,左右两侧动脉显影时间及局部放射性分布浓度基本一致。
2)血池相 在注射显像剂后2~4 min期间以1帧/min的速率采集的影像,它反映了软组织内的血运。图像:软组织轮廓清晰,放射性分布均匀,两侧对称,大血管持续可见。此时相骨骼放射性仍较低。(https://www.chuimin.cn)
3)延迟相即骨骼显像的第三相,在静脉注射显像剂后2~4 h采集的静态骨显像,可反映显像剂在骨骼内的沉积情况。图像:软组织影消退,骨骼显示清晰。
(2)异常图像
1)血流相 骨骼部位邻近软组织内放射性异常增高时提示骨骼局部动脉灌注增强,常见于恶性骨肿瘤和急性骨髓炎;局部放射性减低时,表明动脉灌注减少,可见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梗死和一些良性骨骼病变。
2)血池相 局部放射性增高可由局部血管增生扩张造成(如急性骨髓炎、蜂窝织炎),也可能是静脉回流障碍所致;放射性减低表明局部血供减少。
3)延迟相 同静态骨显像。
【临床应用】
(1)原发性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良性和恶性骨肿瘤在静态骨显像图上都主要表现为放射性分布浓集,但恶性肿瘤一般血供丰富,在三时相骨显像上放射性浓集均明显增加,利用动态骨显像对于鉴别骨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意义。
(2)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和鉴别 缺血性骨坏死在骨显像上的表现与病程有关。在疾病早期,股骨头部位因血供中断,故在三时相骨显像上均表现为放射性摄取减低,周围无浓集反应。但此期改变在临床上一般较少检出,主要是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就诊率低所致。
儿童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系软骨病导致的血供减少,血流相可见患侧血供低于健侧,放射性分布减低;血池相可见患侧放射性高于健侧,提示静脉回流障碍;延迟相可见放射性核素浓集,典型者可见股骨头外上方有条状的放射性稀疏缺损区。
(3)移植骨的血供、成活状况的检测 骨移植术后,利用三时相骨显像监测能了解移植骨的血供和新骨形成情况,评价骨的成活。一般在骨移植后2周,在三时相骨显像上就可以看到,移植骨部位放射性分布不低于周围正常骨组织,与骨床连接处放射性浓集,表明血供良好,移植骨成活;反之,如果呈放射性分布缺损区,则移植骨无成活。
(4)骨关节创伤的评价 一般的骨折X射线片就能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不需要进行骨显像,但是对于未出现骨质断裂的应力性骨折,X射线检查阳性率较低,患者出现症状的6周内多为阴性。而骨显像则可在早期灵敏地查出异常,特别是三时相骨显像。其特征是在三时相骨显像的血池相显示局部血流增加,在延迟相的骨折部位出现卵圆形或梭形的放射性浓集区。如果骨显像正常,则可排除应力性骨折。
(5)急性骨髓炎与软组织炎症的鉴别 对于早期的急性骨髓炎,要注意和软组织炎症如蜂窝织炎进行鉴别。一般采用三时相骨显像方法进行鉴别。骨髓炎早期血流相、血池相和延迟相显像表现均为浓集区,主要是局部血流增加和代谢异常所致。软组织蜂窝织炎显像时,只有血流相和血池相表现浓集区,延迟相可见放射性浓集主要弥散在软组织内,骨的摄取呈减少趋势,甚至根本看不到骨的影像。
相关文章
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胆固醇类似物静脉注射后,可用于肾上腺皮质显像。检查前1周开始低胆固醇饮食并停用利尿剂、ACTH、地塞米松、降胆固醇药、避孕药等可影响肾上腺皮质摄取显像剂的药物。异位肾上腺的定位在正常肾上腺以外部位出现显影剂聚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排除肾上腺皮质癌。显像前一天晚上应服用缓泻剂,显像前应排空膀胱。一侧肾上腺提前显影、逐渐增浓即可作出诊断。......
2025-09-30
4)影像采集条件,一般分别于注射后1h、3h、6h、24h进行前位和后位全脑脊蛛网膜下隙显像。脑室显像一侧侧脑室注入显像剂后几分钟,除对侧侧脑室不显影外,全脑室系统均显影,并迅速到达基底池。脑脊液漏的诊断和定位CSF系统显像是检测和定位CSF漏理想而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间断性CSF漏。......
2025-09-30
血池显像可见双侧肢体血池影像多数不对称,患侧放射性减低,患侧/健侧计数比值减小。出现坏疽时,血池显像可准确显示缺血范围,为手术切除提供依据。......
2025-09-30
脑PET显像反映了脑内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包括血流量、血容量、局部葡萄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蛋白质合成、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受体的密度和分布以及神经精神药物药理作用过程等。FDG-PET可以从分子水平评价脑神经细胞的代谢,从而早期诊断疾病。3)视PET机型不同,选择其适当的重建参数进行图像的重建。怀孕和哺乳期妇女一般不进行PET检查。......
2025-09-30
利尿肾图在梗阻曲线的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作用。呋塞米是利尿肾图常用的利尿剂,用药剂量按0.5 mg/kg计算,1~2 min缓慢静脉注射。利尿肾图有2种检查方法。第2次进行肾图检查时,探头的位置及体位应保持一致。......
2025-09-30
邻131碘马尿酸钠和对氨基马尿酸一样均经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排出体外,因而以131I-OIH为示踪剂,剂量为每千克体重3.7~7.4kBq,体积小于0.5ml,将其以“弹丸”方式注入静脉,用肾图仪或多功能仪在肾区体表连续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放射性强度并绘制出曲线,根据曲线形态和计算有关参数,可以判断肾脏的功能及尿路的通畅情况,尤其是据此判断分肾功能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图4-1正常肾图异常肾图常见的异常肾图有以下几种。......
2025-09-30
显像剂脑血流灌注显像一般分为SPECT和PET脑血流灌注显像。2)PET显像剂A.15O-H2O半衰期仅为2min,可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患者进行反复检查,脑组织摄取率与局部脑血流呈线性关系,是目前公认的rCBF定量测定的“金标准”。......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