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匈人帝国的崩溃-哥特史揭秘

匈人帝国的崩溃-哥特史揭秘

【摘要】:50匈人帝国的崩溃在此之后,就像野心诱使年轻人经常做的那样,为了得到这个国家,阿提拉的继承者们爆发了争执。过去被普遍认为可以击败整个世界的匈人,就这样溃败了。格皮德人用暴力夺取了此前由匈人占领的土地,以胜利者的身份巩固了他们对整个达西亚地区的统治。作为勇敢的男子,他们要求与罗马帝国签订以和平和年金为主要内容的友好条约。

50 匈人帝国的崩溃

在此之后,就像野心诱使年轻人经常做的那样,为了得到这个国家,阿提拉的继承者们爆发了争执。因为他们全都愚蠢地渴望着统治,所以最终全都失去了这一权力。的确,对于这种王国来说,过多的王位继承人总是比缺乏继承人更具灾难性。由于阿提拉本人毫无限制的淫欲,他的儿子多得几乎可以组成一个民族,而他们现在全都要求平分匈人治下的其他民族。这些好战的国王们于是用抽签的办法,像对待仆从那样,决定了各个民族的归属。

当格皮德国王阿尔达里克得知此事的时候,他因为这么多民族都遭到奴隶一般的待遇而感到非常愤怒,于是首先起来反抗阿提拉的儿子们,以便摆脱那可耻的压迫。通过这次叛离运动,他不仅使自己的民族,而且还帮其他受压迫的民族从奴役中解放了出来,而大家也都乐意同这位为所有人的幸福而斗争的领袖一同作战。为了这场毁灭性的战争,双方都做了充足的武装准备。

决战是在潘诺尼亚省一条叫奈道(Nedao)的河流(1)边进行的,过去受阿提拉统治的每个民族都参加了这次交锋。一个国家被分为几个民族,就像一个身体被分为几段肢节那样,这些肢节并不相互帮助,而是因为头脑被消灭了的缘故,狂暴地相互对抗着。那些只要不自相残杀就从来不曾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的最勇敢部落,在内讧中耗尽了自己的精力。真的,这里肯定发生过一场令人赞赏的戏剧。在那块战场上,人们能够看到:用长矛作战的哥特人,愤怒地挥舞着短剑的格皮德人,他们的武器折断在卢吉人的创口里。还有以速度见长的苏阿维人,依靠弓箭显露头角的匈人,身披重铠的阿兰人,以及轻装上阵的赫卢利人。

在漫长而艰苦的拼杀之后,格皮德人终于得以为他们意想不到的胜利而欢笑。在阿尔达里克和他盟友们的剑下,横卧着三万具匈人和其他敌对民族将士的尸体。在这场战役中,阿提拉的长子埃拉克(Ellac)(2)阵亡了。他的父亲如此喜爱他,以至于把他的地位提到自己所有其他的儿子们之上。但埃拉克的命运与父亲的期望并不一致,在杀死了许多敌军之后,他最终像个真正的男子汉那样英勇地战死疆场。如果他的父亲还健在的话,可能也会乐意于这样光荣地死去。(3)

在埃拉克被杀之后,他的弟弟们便被驱逐到本都海岸附近,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哥特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过去被普遍认为可以击败整个世界的匈人,就这样溃败了。民族内部的不和就是如此的有害,当他们能够把力量联合起来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在其他人中制造恐怖;而当他们分裂的时候,就会很快被一同推翻。格皮德王阿尔达里克的这次胜利,给许多不愿意受制于匈人的民族都带来了幸福。他们长期以来沉痛的情感,现在因为重新获得的自由而大为振作。许多这样的民族都派遣使者去拜访罗马帝国,受到当时的皇帝马尔西安亲切地接见,并得到了供他们定居的地盘。

格皮德人用暴力夺取了此前由匈人占领的土地,以胜利者的身份巩固了他们对整个达西亚地区的统治。作为勇敢的男子,他们要求与罗马帝国签订以和平和年金为主要内容的友好条约。皇帝高兴地同意了,直到现在,这个民族还一直享有罗马皇帝赠予他们的传统性礼物。当哥特人看到,格皮德人已经成功地占据了过去匈人的领土,而匈人则占据着他们自己过去的居住地时,就向罗马帝国请求一块土地,以便不必冒着危险去入侵其他地区。他们于是获得了潘诺尼亚,一片很宽的平原,它东邻上莫伊西亚,南邻达尔马提亚,西邻诺里库姆(Noricum)(4),北邻多瑙河。这块土地上装点着许多座城市,其中的第一个是叙尔米斯城(Syrmis)(5),最后是文多米纳城(Vindomina)(6)

除此以外,由泽曼德里人(Cemandri)和部分匈人组成的扫罗马泰人(Sauromatae),即我们所说的萨尔马特人,也在伊利里亚地区中的卡斯特拉马尔提纳(Castramartena)城(7)附近获得了自己的居住地。属于这个民族的名人有彭塔波利斯(Pentapolis)(8)公爵波利维拉(Blivila)和他的兄弟弗罗伊拉(Froila),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贵族贝萨(Bessa)。而斯基尔人、萨达伽里人和一些以康达克为领袖的阿兰人,则获得了小斯奇提亚和下莫伊西亚。

我父亲阿拉诺维亚慕提斯的父亲帕里亚(即我的祖父),终身担任这位康达克的书记。我,约达尼斯,一个没有学问的人,在皈依基督教之前,也曾经与他的外甥君提吉斯(Gunthigis)将军〔也叫巴扎(Baza)〕,以及阿马尔贵族家庭的成员安德拉(Andela)之子安达吉斯(9)的一个儿子共事过,因为我们那时都担任书记的职务。卢吉人,还有其他几个民族,请求在比兹斯(Bizzis)(10)和阿尔卡迪奥波利斯(Arcadiopolis)一带建立自己的新居。阿提拉较年轻的一个儿子埃尔纳克(Ernac)(11)为自己的属下选择了小斯奇提亚最远的一个部分居住,而他的两个表兄,即埃姆尼德扎(Emnedzar)和乌岑杜尔(Uzendur),则占领了达西亚地区的奥斯库斯(Oescus)、乌图斯(Utus)和阿尔慕斯(Almus)(12)等城镇所在的多瑙河沿岸。许多散落于各处的匈人向皇帝臣服,以便在罗马尼亚(Romania)(13)境内获得定居点,人们至今还管他们叫做萨克罗蒙提斯人(Sacromontisi)和佛萨提斯人(Fossatisii)。

【注释】

(1)具体位置不详。——原注

(2)“埃拉克”一词在古突厥语里的意思是“君王”。——译注(www.chuimin.cn)

(3)此句也可以理解为:“如果他(埃拉克)的父亲还活着的话,也必然会希望埃拉克能够获得这样光荣的死亡。”——原注

(4)罗马帝国行省,疆域大体上即奥地利,也一度包括今德国东南部、匈牙利西部等地。——译注

(5)即希尔米乌姆城。——原注

(6)即维也纳,当时也写作“文多伯纳城”(Vindobona)。——原注

(7)大概是临岸达西亚省里的马提斯城堡(Castra Martis)。——原注

(8)一个北非地区的名称。——原注

(9)即前文所说,在沙隆战役中击毙西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的那名东哥特军人。——译注

(10)即色雷斯的比兹耶城(Bizye).离君士坦丁堡不远。——原注

(11)“埃尔纳克”一词在古突厥语里的意思是“英雄”。——译注

(12)奥斯库斯、乌图斯和阿尔慕斯是多瑙河下游的三条支流,这三座城市因分别位于它们的河口而得名。——原注

(13)意为“罗马人的国家”,此处指罗马帝国(实际上是拜占庭帝国)。——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