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老庄思想是道教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源头。它们通过对老子思想的解释,把《道德经》中万物本原的“道” ,解释为有意志、有情感、有权力、能发号施令的最高主宰。道教创立于东汉中叶,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包含有黄老道、方仙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但它主要崇奉“道” ,并以“道”为最高信仰。......
2023-12-06
3.国外的道教研究概况
道教在国外的影响,首先是因为被道教奉为经典的《道德经》备受洋人推崇,被誉为东方文化的代表。
早在唐代,著名高僧、杰出翻译家玄奘就已将《道德经》译成了梵文,传播到印度等国。从16世纪开始,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和拉丁文等。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是较早接受老子思想影响的西方哲学家。他曾试图翻译《道德经》 ,并根据老子阴阳学说提出二进制思想,为现代数理逻辑勾画了雏形。从1816年到现在,西文版的《道德经》已达二百五十多种,差不多每年都有新译本问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过统计, 《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 《道德经》的英文译本有多种,1992年,美国八家出版商争夺一种新的五千七百二十字的《道德经》英译本的出版权,最后哈泼公司以十三万美元买下。现在西方影响最大的《道德经》译本是当代英国汉学家韦利的英文本,书名译为《道及其力量》 。西方人早期把“道德经”三个字分别翻译为“道路”(theway) 、 “德性” (virtue)和“经典”(classic)三个词。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有人把《道德经》分作《道经》和《德经》 。而现在通常采用的译名,是用汉语音译“DaoDeJing”或“TaoTeChing” 。
《道德经》英译本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对老子十分尊崇。有人问他: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你影响最深?他回答说,孔子、孟子对我有很大的影响,而老子对我则有巨大的影响。托尔斯泰对老子的《道德经》很有研究,还帮助日本著名神学家小西增太郎翻译出版了《道德经》 。他亲自编选了《中国贤人老子语录》 ,书中附有他的《论老子学说的真髓》一文。书的封面选用了他最欣赏的老子骑牛图。美国的罗蒂、法国的德里达,都表示自己的哲学理念与老子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哲学家叔本华和海德格尔都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如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就有老子学说的痕迹。海德格尔更是直接从《道德经》中汲取思想养分。 1946年春,海德格尔与中国台湾学者萧师毅合作翻译了《道德经》的一部分。海德格尔的书房里挂着萧师毅手书的一幅书法: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这句子出自《道德经》第十五章。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在国情咨文中,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观念来论述问题。而日本白领阶层争相阅读《道德经》 ,成了近年的一种时髦。他们认为,当今时代人们更应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老子推崇像水一般的弹性而不赞成岩石般的坚硬的哲学思想,正符合这种需要。
日本的道教研究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有津田左右吉、常盘大定、幸田露伴、武内义雄、小柳司气太等著名学者。以日本道教学会为主体的日本道教学者群体,拥有雄厚的综合研究力量,还出版了机关刊物《东方宗教》 。1972年, “第二次国际道教学研究会议”在日本长野召开,世界各国道教学者汇聚一堂,扩大了道教的研究领域。1974年开始,东京大学等日本一些高校,都把道教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纷纷开设了道教课程。在道教和文学艺术的关系方面、道教和民俗文化的关系方面、道教对科技思想史的影响方面,都有系统的研究成果。(www.chuimin.cn)
英国研究道教最著名的学者是李约瑟教授。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 ,写进了许多与道教有关的内容;其他各卷也通过大量例子,来说明道教在世界科技发展中应有的历史地位。2000年,当代英国汉学家和哲学家克拉克推出了新著—— 《西方人的道——道家思想的西方化》 ,将道家思想在西方的逐渐普及,归纳为思维方式上的三个变化: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但要从传统宗教教条式信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克服身心二元论而达到一种身心完整的生活;需要从更广的范围里看待当代各种思想潮流。
奠定法国道教研究基础的是著名汉学家亨利·马伯乐。他早在1921年就在巴黎法兰西学院主持了《中国道教的起源》这第一个道教专题讲座。法国专业研究道教的施舟人教授,有《道教的分灯仪式》等多种道教研究专著问世,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站在世界道教研究的第一线上的人物。 200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当代法国已故汉学家索安的名著《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 ,对西方道教研究的历史和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告诉人们道教在西方的传播已有很长的历史,道教在西方的影响已有很深的基础。
美国的道教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霍姆斯·威尔奇著有《道的分裂:老子和道教运动》 ,既对《道德经》作了译解,又概括介绍了早期道教;麦埃考·萨梭则以收集大量藏外道经和对台湾道教仪式的独到研究,受到国际道教学界的高度评价;斯特里克曼所著《茅山的启示——道教和贵族社会》 、 《陶弘景的炼丹术》 、 《最长的道经》等,都公认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李约瑟教授
有关图说中国道教史的文章
道家老庄思想是道教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源头。它们通过对老子思想的解释,把《道德经》中万物本原的“道” ,解释为有意志、有情感、有权力、能发号施令的最高主宰。道教创立于东汉中叶,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包含有黄老道、方仙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但它主要崇奉“道” ,并以“道”为最高信仰。......
2023-12-06
“神霄”一词,出自于北宋道士林灵素所编的神话,指天的最高层。于是,“神霄”便被用来作为道教一派的名称。神霄派逐渐盛传于世,流传于中原以及湖南、四川、温州一带。神霄派主要宗教活动,是符咒配以“五雷法” ,世称“神霄雷法” 。神霄雷法传至元代,为莫月鼎发扬光大。相传他曾奉诏进宫,施展法术,呼风唤雨,皆有应验。......
2023-12-06
净明道称何守澄为“何真公” 。净明道的“忠孝” ,以得道成真为目的。这个过程,自始至终以忠孝为本,才能达到得道的彼岸。因此,元代净明道有一大特色:上士立言论,宣唱忠孝;中士以志立忠孝,以行为天下先;下士以力致忠孝,以身为众人率。......
2023-12-06
合并入正一道的,主要有龙虎宗、阁皂宗和茅山宗。隋统一全国后,南北天师道合而为一。元代官方承认了张陵子孙的“天师”称号,元世祖忽必烈授予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管领江南道教的职权;元成宗铁穆耳于大德八年授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管领江南诸路道教的职权,接着又加授其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 。于是,各符派形成了大正一道。......
2023-12-06
清廷从政治着眼,对道教采取了保护、开放的政策。在当时整个道教日趋势衰颓的情势下,龙门派呈复兴之象,并成为全真道中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一个支派。全真道士天师印清廷对道教采取严格的检约制度,后来又逐渐降低道教领袖人物的政治待遇,不让他们参加朝廷的有关活动。这是道教逐渐走向衰弱的另一原因。......
2023-12-06
官方对民间宗教活动干涉不多,并时有利用道教之举,因而出现了官方道教和民间道教分野的情形。因此,官方道教把民间道教视为“妖道” ,除了镇压“妖言惑众” 、策动造反的民间道教外,还在制度和组织上对道教内部进行了清理。与东晋先后并立的北方十六国境内,少数民族统治者扶持佛教,道教在当时处于被排斥的地位。......
2023-12-06
陈抟的思想,对宋代理学有很大影响。陈抟则将宇宙生成模式具体运用到内丹修炼中,即:炼精化气,合三为二;炼气化神,合二为一;炼神返虚,一复归道(无极) 。陈抟还把《道德经》中所说的“清静无为” ,视作修炼内丹的必须途径。陈抟著述甚丰,但大多已佚失。......
2023-12-06
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图恢复,除了崇尚道教建造了大批道教宫观院庵之外,还往往以“佚老优贤”的名义将一些正直的官员罢免官职,然后将他们安置到道观担任有名无实的“提举” ,称为宫观官。......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