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在《抱朴子内篇·1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特性及治病作用等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后世医药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葛洪继承和发扬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奠定了神仙道教的思想基础。直到葛洪的《神仙传》问世,才打破了文坛这个角落的沉寂。......
2023-12-06
7.司马承祯构建别具一格的修道成仙体系
司马承祯是唐代著名道士、道教理论家,字子微,法号道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生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 ,卒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他生于官宦世家,从小笃学好道,对仕途不感兴趣,爱好出行,遍游天下名山。曾经拜在潘师正门下,勤学苦读,因体悟道真,出玄入理,深得潘师正厚爱,被授予上清经法及符、导引、服饵等法术。从陆修静算起,经孙游越、陶弘景、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已是第六代上清高道;同时又是上清派茅山宗第四代传人。司马承祯长期隐居于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据说后来在王屋山飞升,唐玄宗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号“贞一先生” 。
据《新唐书·隐逸传》记载:武则天曾召司马承祯至京都,亲降手敕,赞美他道行高操。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召他入宫,询问阴阳术数与理国之事。他回答:理国应当以“无为”为本。甚合唐睿宗心意,赐给他宝琴及霞纹帔。
据《旧唐书·隐逸传》记载:开元九年(721年),唐玄宗遣使迎司马承祯入京,亲受法,称他为“道兄” ,前后赏赐甚厚。开元十年(722年) ,他请求回天台山,唐玄宗赋诗送别。开元十五年(727年),唐玄宗又召他入京,并让他在王屋山自选形胜,置坛室以居;并按照他的意愿,敕在五岳各建真君祠一所。
司马承祯与当时达官雅士陈子昂、李白、宋之问、孟浩然、贺知章等九人交往十分密切,当时人们称之为“仙宗十友” 。(www.chuimin.cn)
司马承祯以道教修仙思想为本,融合了儒家的“正心” 、佛教的“止观”学说,来论述道教修道理论,并把修道成仙的过程分成五道“渐门” 、七个“阶次” 。他指出:人的禀赋先天都有神仙的素质,只要“修我虚气” , “遂我自然” ,与道相守,就可以成仙。如果放任自流,就会失去真性,形损神伤。要克服这些,就得使用“安心坐忘之法” 。也就是本着“心为道之器宇” ,强调修道之要在于修心,而守心之要在于守静去欲,只有排除对外物的一切欲念,做到心不“逐外” ,才能保持内心的极端安静。认为学道者达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遣” , “彼我两忘,了无所照”的境界,即成为神仙。
司马承祯“坐忘之法”的修道理论,在他的《坐忘论》中有着充分的阐述。道学从上清派开始注重“内炼” ,司马承祯提出“坐忘之法” ,表明道学已经从“重玄”逐渐转向了“内炼” 。司马承祯的“内炼”方法,其实还不是“内丹”修炼的方法,但却为道学“内丹”修炼方法的成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内炼”理论,为“内丹”修炼的性命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构建出别具一格的修道成仙体系。
吴筠
有关图说中国道教史的文章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1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特性及治病作用等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后世医药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葛洪继承和发扬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奠定了神仙道教的思想基础。直到葛洪的《神仙传》问世,才打破了文坛这个角落的沉寂。......
2023-12-06
唐玄宗也听说了吴筠的名字,派人去召见他,谈得非常愉快。大历十三年 ,吴筠卒于宣城道观中。吴筠所著《玄刚论》 ,自称是“总括枢要”之作,充分阐发了道教基本理论。吴筠认为人是禀元气而生的,人的品性才质等差别也都是由于先天所禀之气不同而不同。吴筠将人分为“睿哲” 、 “中人” 、 “顽凶”三品。......
2023-12-06
初称“大道教” ,后传至郦希诚,受到元宪宗的赏识与支持,被赐名为“真大道教” 。当一个真大道教的道士,必须避俗出家,摒弃酒肉,去掉嗜欲,勤奋耕种,衣食自给,不向世人化缘乞食。真大道教的宫观始称庵,墓称塔,法物有衣钵,和太一教相同,且类似于佛教。直到元末,真大道教才逐渐衰落,后来也许并入了全真教。......
2023-12-06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明成祖虔诚地信仰神仙,曾因服用灵济宫道士仙方而伤了身体。明世宗对此深信不疑,醉心神仙方术,许多道士云集在他周围。明世宗明思宗朱由检一度崇道排佛。由于明太祖对正一道有好感,而认为全真道只是为了自己,所以明朝各代皇帝征召和重用的道士都是正一派,没有一个是全真派的。......
2023-12-06
此后,凡追随王重阳入道的,都称“全真道士” 。王重阳认为, “识心见性” ,即为全真。元代道士陈致虚兼受王重阳、张伯端所传,统归全真道,追溯王传为北宗,张传为南宗。......
2023-12-06
道家老庄思想是道教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源头。它们通过对老子思想的解释,把《道德经》中万物本原的“道” ,解释为有意志、有情感、有权力、能发号施令的最高主宰。道教创立于东汉中叶,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包含有黄老道、方仙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但它主要崇奉“道” ,并以“道”为最高信仰。......
2023-12-06
春秋时,老子著《道德经》 ,提出了“长生久视”的理念。《道德经》的学术思想,被道教作了宗教性的阐释,并奉之为主要经典。葛洪所说的仙道,不主张违背世理人情: “若委弃妻子,独处山泽,邈然断绝人理,块然与木石为邻,不足多也。 ”这种学仙修道的理论,比较符合上层统治者既要享受、又想长生的梦想。......
2023-12-06
兹录八十六家道派及各辈分行字如下:第一,混元派:混元乾坤祖,天地日月星。混元三教主,天地君亲师。虚空乾坤秀,金木姓相逢。志虚空教化,月盈妙中黄。宏应演音信,高复现祥光。道高扶社稷,留名万古传。秉教宏丹,葆真启世人。玉局受经后,贵水传灵根。青城垂氏派,妙法继洪钧。教法无中有,丹书古今传。......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