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陆修静带领道教仪轨达到完善

陆修静带领道教仪轨达到完善

【摘要】:陆修静一生历游名山,搜访道经,在庐山潜心读书、修道。陆修静还撰写了《三洞经书目录》 ,是最早的一部道藏经目。《茅山志》说他所著“斋戒仪范百余卷” ,道教仪式因之初步齐备。他的一生,对道教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他所充实和健全的南天师道仪式轨范,直到如今还为注重仪式的道教所继承。

3.陆修静使道教仪轨臻于完备

南天师道的开创者陆修静,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生于东晋安帝义熙二年(406年) 。陆修静系三国丞相陆凯的后裔,父名陆琳,九征不起,谥高道处士。南北朝佛教经籍的影响,道教著名人物多有梦祯和相好之说。据称,陆修静母亲怀孕时,有一位老妇人对她说: “生子当为人天师!” 《三洞珠囊·相好品》描述陆修静诞生时说: “及生之日,img129有重轮,足有双踝,掌有大字,身有斗文。 ”这些说法未必可信,但《云笈七签·宋庐山简寂陆先生》称他“少宗儒氏,坟索谶纬,靡不终该” ,却是说到了点子上。

陆修静一生历游名山,搜访道经,在庐山潜心读书、修道。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奉命至建康,后于崇虚观,广收道教经典,考辨真伪,整理甄别,集经戒、方药、符图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分为“三洞” ,奠定了第一部道藏的基础。陆修静还撰写了《三洞经书目录》 ,是最早的一部道藏经目。此外,他又依据经文,撰述了许多斋戒仪范著作。 《茅山志》说他所著“斋戒仪范百余卷” ,道教仪式因之初步齐备。陆修静十分强调斋仪的意义,声称“斋直是求道之本” ,编纂了“洞玄灵宝九斋” ——金img130、黄img131、明真、三元、八节、自然、洞神三皇、太一、指教等。 《洞玄灵宝五感文》指出:这些典仪, “俯仰有节,进退有度,威威月斋,规范洋洋,振扬法音,开化访物,使求揖者闻,求见者见,恢廓弘伟,难可备言。 ”陆修静还说明: “身为杀盗淫动,故役之以礼拜;口有恶言,绮妄两舌,故课之以诵经;心有贪欲嗔痴之念,故使之以神思。因此三法,洗心净行,心行精至。 ”(www.chuimin.cn)

陆修静身在建康,常想着回庐山书馆,但未能如愿。元徽五年(477年)正月,他对门人说: “吾将还旧山,可饰装整驾。 ”三月二日,乃偃然解化,归葬庐山,享年七十二岁。卒谥“简寂先生” 。宋徽宗尊信道教,封其为“丹元真人” 。他的一生,对道教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他所充实和健全的南天师道仪式轨范,直到如今还为注重仪式的道教所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