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老庄思想是道教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源头。它们通过对老子思想的解释,把《道德经》中万物本原的“道” ,解释为有意志、有情感、有权力、能发号施令的最高主宰。道教创立于东汉中叶,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包含有黄老道、方仙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但它主要崇奉“道” ,并以“道”为最高信仰。......
2023-12-06
15.道教各派的递传排序
道教历史悠久,派系众多,但传授关系比较明确。兹录八十六家道派及各辈分行字如下:
第一,混元派:混元乾坤祖,天地日月星。三教诸圣师,金木水火土。浑合本崆峒,乾谒上玉京。虚无生一气,良久归太清。
第二,混元派:一永通玄宗,道高本常清。德祥恭敬泰,义久复圆明。混元三教主,天地君亲师。日月星斗真,金木水火土。
第三,尹喜派:道德清上高,云程守炼丹。九重天外子,方知妙中玄。心静自然体,发白面童颜。袖吞乾坤大,阴阳造化先。
第四,少阳派:弘宣无极道,习学理自明。有个长生路,飞升上云程。
第五,正阳派:阴阳生造化,动静合本元。自得神仙指,方知妙中玄。
第六,纯阳派:寂然无一物,妙合于先天。元阳复本位,独步玉京山。
第七,海蟾刘祖派:省悟自归隐,修养本之神。散淡蓬莱客,逍遥阆苑人。
第八,重阳派:自己有真宝,何须向外寻?一旦功成满,飞升大罗天。
第九,龙门派: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天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住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姓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实新。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先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第十,随山派:思道明仁往,全真性复常。景高和礼义,嗣信守忠良。裕谦贤旅泰,宗友茂性祥。盛益希诚朴,玄元世永昌。金木万古续,智慧保宁光。圣体通三界,广大演自清。志虚空教化,月盈妙中黄。用功悟仙号,丹书现荣阳。行满乾坤秀,圆融衍相逢。莲开龙虎诏,超升崇利亨。
第十一,南无派:道本崇真理,玄微至妙仙。升至云霄上,功成必有名。大教明清净,宏演往惟良。悟元光体性,一志复圆融。冲寿通旅泰,了然衍望兴。中和宗正巧,智慧化全家。新友圣书诏,炼就宝金丹。裕谦常礼义,慈行满乾坤。龙虎广修理,模照永遐龄。山川千古秀,盛希守忠贤。
西岳华山
第十二,遇山派:自元来正志,冲寿成仙丹。忠靖得礼义,了然见朝天。致虚端笃悟,本理淳全玄。清微通大化,真常合妙言。崇教和法本,守仁有功夫。恭敬明智慧,圣体立遐龄。宏应演音信,高复现祥光。诚慈惟黄贵,金木会王逢。云升龙虎交,嗣希直用行。荣茂乾坤秀,莲开衍宝兴。
第十三,华山派:至一无上道,崇教演全真。冲和德正本,仁义礼智信。嘉祥宗泰字,万理复元亨。清静通玄化,体性悟诚明。养素守坚志,虚灵慧业生。希贤遵秘法,慎修保纯贞。敬谨规良善,默功毓秀英。勤能扶世运,积久大丹成。永建根基厚,仙瀛书盛名。圆满光华照,云天庆上升。
第十四,嵛山派:清净无为道,至诚有姓名。金玉功知巧,通此加地仙。玄冲宗义德,茂演教宏元。中和真法永,智慧保神全。恭敬成希盛,璞福世康宁。莲开丹书鉴,广大复圆融。旅泰万古续,常义现荣阳。洁渊威锦量,行满卯惟祥。未修空妙瑞,阐言守忠良。虞悟容之回,朴极献馥。
山东崂山
第十五,清净派:全真通玄理,大道德无为。性合灰尸解,只此百功夫。虚静明常应,宏仁守至诚。嗣教宗元化,悟本自遐龄。保命登云会,妙中演洞清。超升广智慧,三界永康宁。长存修万古,行满法光明。劝用生利益,金木续乾坤。丹书祥速现,普照瑞龙鳞。高上神霄太,炼成运相逢。
第十六,金山派:玄至一无上,天元妙理生。体性浮空坐,自然是全真。常怀清净意,合目得金丹。道高扶社稷,留名万古传。宏扬开大化,正法度贤宗。温良恭俭让,宽仁慈善容。潜心存本位,密念守规中。勤修延寿命,内息润黄庭。安义黍珠成,凝照慧光灵。冲举云霄外,永兴太虚同。
第十七,金辉派:本合教中理,智时悟我机。远近从和起,阳子结金辉。超元守静致,同法会真人。诠义功斯尚,观文象乃纯。
第十八,阎祖派:复本合教永,圆明寄象先。修成龙绪业,历代嗣宗传。
第十九,崂山派:复驾云龙去,至教延七真。中元通玄理,福泽自德春。
第二十,清微派:守德崇用福,一清季祖真。永高常正静,圆通宗本恒。金鼎结大丹,长生造化中。兴天同无极,法嗣继犹龙。赤明阳和日,太焕碧玉宫。华夏兆臻弼,彦度紫垣东。云衢听仙韵,芝裔总蔚丛。千代归黄庭,诚维求元功。遇缘蓬莱会,山人智慧兴。续传奥妙理,支演万古风。
第二十一,清微派:善道崇真祖,正元直德高。守清希大用,玄教延明朝。国阜世安静,何泰荣继诏。谁庆天长卯,岛融如舜尧。
第二十二,清微派:崇虚兴道,富德仁从。世理真常,可思教本。克成大正,璧定文昌。一字增崇,计少玄祖。性如日月,体如玉银。合朝无上,万古留名。
第二十三,又二茅派:复虚兴道,富德仁从。世理真常,教本可思。克成大正,毕定久昌。
正一道士
第二十四,清微派:混靖希景,守汝玄志。宗道大天,得性自尊。克崇祖德,光绍真应。师宝友嗣,永仁世昌。恭存依敬,偷思继本。丹贯以丞,灏演精信。念爱明持,载启先觉。云章揖业,珠进遥芝。
第二十五,静一派:混静希景,守汝玄志。宗道大夫,德性同尊。克崇祖德,光绍直应。师宝友嗣,永仁世昌。以存恭敬,有自必承。能思继本,端拱一诚。
第二十六,张玉皇高上派:道德功行成,清静保全真。黄庭聚万象,辅护自元君。
第二十七,清微派:思道景守以自清,德振绍顺继敏宗。志启弘宸拱先智,慧显祝延永成功。合荣圣教证玄琮,义理开明万法通。至静常存真一处,虚心怡朗性圆融。
天师神像
第二十八,清微派:思道文德时目奇,守真存正继雍熙。一从演法承宗惠,百世调源嗣汉枝。
第二十九,清微派:思道永德时目奇,守真存正继雍熙。玉兴智慧延广衍,陪祝降新锡佑及。
第三十,清微派:思道大应久悟,日仕普济真元。玄良宜崇文智,明镜广报宏恩。
第三十一,龙虎山正乙门下天师清微派:冲汉通玄韫,高宏鼎大罗。仙源愈兴振,福海启洪波。
第三十二,正乙派:远近资元运,久长保巨浮。道惟诚可宝,德用信为珍。秉教宏丹,葆真启世人。鸿图辇景祚,圣泽振昌辰。玉局受经后,贵水传灵根。青城垂氏派,妙法继洪钧。
第三十三,天师正乙派:一德守真元,清扬印本玄。静明存正道,太素永通宣。蜀都降龙虎,所悟乾坤全。教法无中有,丹书古今传。
第三十四,张真人正乙派:一元义道至,真全守太清。照应通玄理,惟希最有成。
第三十五,正乙派:永志玄守道,正乙继元宗。真常明悟性,宏教演法通。星月皎天汉,清净点行功。抱点无量念,机理至仁中。
第三十六,正乙派:一渊以道治,国祚永安宁。往通常玄理,惟希太景成。万源从始玉,朗然烟洞明。真法达自性,超宗义越亭。
第三十七,天师张真人正乙派: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志诚宣玉典,忠正演金科。冲汉通玄韫,高宏鼎大罗。三山扬妙法,四海涌洪波。
第三十八,正乙派:从守真正元,道往体崇安。清净功成满,玄妙步云仙。金光冲霄汉,超然玉京山。圆通大智慧,万古永留传。
第三十九,正乙派:思道应云正乙,终成万世圆通。是法先贤有德,端然永选仙功。
第四十,张道陵真人正乙派:正乙守道,修往延洪。鼎元时兆,秉法钦崇。福善永寿,明智昌隆。熙朝嘉绍,静演真宗。光大恒启,广运会通。乾坤清泰,万事成功。
第四十一,正乙派:怀玄抱真,道合无为。养素守默,保光图和。致虚冲阳,承化弘先。
第四十二,天师分支尹喜派:化弘元密,道德真常。灵源镇远,天蓬维黄。五登永参,二桂恒昌。清承祖印,奕世绍芳。(www.chuimin.cn)
第四十三,真武玄武派:宣渊一道志,求德振常存。照应通玄理,微希太景成。
第四十四,吕祖天仙派:玄妙合道法,阴阳在乾坤。志心皈命礼,万古永长春。清净无为宗,临通大洞金。暂状师得位,辉腾谒太空。
第四十五,天仙派:崇高容文德,永远坚立经。遵尊万化体,守养一气成。
第四十六,天仙派:灵宝无二法,真一启玄宗。清净妙难思,祯界叙太空。
第四十七,吕祖蓬莱派:圆通智毓用,始清重密真。丹体赴蓬莱,宝鼎炼成金。云霞生造化,光明妙元根。道德福田本,万古永长春。
第四十八,葛真君天台派:混元分太清,玄微自古今。释儒悉皈依,三教合元君。
第四十九,许真君净明派:天德高无量,照明自古今。玄元闻见处,总合圣贤心。道德宏清静,法源广大成。东汉有章教,功果保忠顺。
第五十,果老祖师云阳派:崇静真阳复,至坚守太玄。智礼清白信,存义法明长。道贵诚正理,德尚实和行。参赞乾坤机,变运造化功。
第五十一,铁拐祖师云虚派:太玄了清辉,鹤然谢瑞徵。功高身必贵,妙诀合天心。
铁拐祖师
第五十二,何仙姑云霞派:高居三界外,回首盼世尘。谁是女丈夫,请来同修真。
第五十三,曹国舅金丹派:芝田白鹤栖,丹物炼药丸。遍体是纯阳,飞身入云汉。
第五十四,曹仙姑清静派:发个冲天志,修行有何难?太阳炼形去,妙理至奥玄。
第五十五,樵阳真人玉线派:无恒常自在,静慧一真如。性定心空寂,玄元道法兴。
第五十六,老华山派。须度玄明月,朗然雷随风。蓬莱真清静,道德中可东。性定发祥泰,阴阳妙法通。龙虎交变化,乾坤惟满充。金木还本体,来往运全功。
第五十七,周祖灵宝派:思道洞本重,明香克理忠。洪良居士显,一嗣永承宗。德大传家久,清修福泽长。世肇因衍庆,慈风蓬业祥。
第五十八,周祖铁冠派:思道大应恒悟,月仕普济真元。崇文智明镜广,心传崧岱显扬。静默中存志诚,寿永泰运亨昌。
第五十九,徐复阳祖师鹤山派:复驾云坎至,崇教道九真。种正通玄理,福泽自得春。元阳从心布,萌芽不更生。体性虚空坐,安然金丹成。
第六十,鹤山派:重临修仙吕,光华常延增。乾坤均相配,龙虎交黄庭。秉剑立善法,逍遥遇遐龄。智慧明日月,还升太和宫。
第六十一,自然派:玄云曲端静,清虚色自轻。月圆皈命礼,抱意管丹诚。元玄明至本,大祥理幽微。参透无中有,方可达希夷。
第六十二,三丰祖师自然派:惟道然之宗,若守可以降。功德归盛泰,万世礼仙真。本静从玄教,福寿永长兴。合清仁志点,秉义复元登。
第六十三,三丰派:道德机宏容,真正守长清。万强工夫首,宗来教方春。星月皎天汉,守静默行功。一德无量念,玄理至仁忠。
第六十四,三丰派:玄云通道居端静,白鹤乘虚向自清。师资月圆皈志礼,身中抱一管丹成。太上渊微入妙元,凌云星朗贮壶天。功候到日方许就,始悟真言信可传。
第六十五,三丰派:大道英勇德,真正守常存。万疆共福寿,宗脉教芳春。
第六十六,三丰祖师日新派:大道应永得,守教志常真。一阳来复本,同静德玄风。
第六十七,日新派:冲和天根定,涵养易书深。宝元得正体,归吉万年身。
第六十八,三丰祖师蓬莱派:圆通智敏用,是清修觅真。丹体蓬莱会,保定炼成金。
第六十九,天山派:孤肩担日月,老鼎铸乾坤。玉豆黄庭跃,金光紫气悬。群仙还大药,古塔露真烟。三宝钟千幻,九重法一传。神钦飞锡客,鹤听点花禅。万象归元始,同生极乐天。熙和登福宇,清静远尘缘。瑞自芝兰霭,祥从云汉迁。志诚恩济普,功久德思全。若悟虚无学,常参妙与玄。
第七十,萨真君西河派: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志诚宣玉典,中正演金科。冲汉通圆满,高宗居大罗。武当兴法派,福海起洪波。
第七十一,萨祖派:道德广元明,全真冲本诚。清静机玄妙,无为从复融。体仁宏正化,悟性显智宁。溪惟通莲合,世金永发兴。
第七十二,龙门华山派:通玄全真冲和德,正本恒成位尚仙。仁能贞心传义纪,世见生前浩太元。子阳遍转归至道,盈宿守静保丹田。情高悟开复大理,自然长颜如松年。
第七十三,丘祖又派:道守悟玄微,清静本希夷。无为自然妙,又继龙门裔。真常德正止,重开凤唱奇。功成超紫府,丹诏赴瑶池。
第七十四,郝祖岔派:道铃治明惠,建贞一亨嘉。莫哗纯翠景,兆裔永流传。至虚无上理,澄清定宁基。冲和德正本,仁义礼智信。
第七十五,王祖岔支仑山派:宏运庆万礼,大用守真源。忠信怀仁德,礼义学道先。
第七十六,先天派:自一无上道,永忠太夫人。礼高重进本,可得万代清。志诚和妙有,炼性合融明。澄湛通玄化,元罡温玉京。
第七十七,本山派:碧山传日月,守道合自然。性理通玄得,清微古太元。真静常悠久,宗教福寿长。庆云冲霄汉,永远大吉昌。
第七十八,栖安派:教垂万古,淡泊家风。栖安同德,宏演二乘。凝真高洁,吉庵圆通。混合为一,道继犹龙。
第七十九,紫阳派:陵源觉海静,宝月性天明。随景元华谷,得符瑞泰清。参悟名真理,修为筑到基。完全成圣果,自在乐希夷。灵素中常妙,葆光萃太空。道高超极则,德懋证玄通。
第八十,霍山派:宗诚信崇绪,修善法德超。璇律传千士,智慧贯天高。耕兴龙门教,静参玄中妙。云度众生戒,万载尊师道。
第八十一,御制九宫山派:道宗元太希,惟天可守之。以智绍弥祖,端显应良师。公子茂中景,叔孙克世时。孟仲季若善,居处自然熙。增广开雍基,修持正本支。秀钟贤达立,福寿海山齐。妙悟承嘉祉,融通得静机。万年类永锡,佐国瑞云奇。
第八十二,彭祖真空派:普圆溥照觉性,应度慈光黄庭,正达道法源通。谱原成善果,真常智慧全。证盟功德海,修悟定超元。虚静和仁义,清微志妙先。嘉祥尊大极,万理处同原。有时参厥旨,随在契天机。若能归一贯,平易亦神奇。
第八十三,广慧派:广德通玄静,壶空悟乾坤。清守炼金意,矩本一中稀。定祥元贞吉,虚明幻化期。实承符法理,万古太平春。至善宜知止,纯修在返真。丹成能见性,证果有良因。
第八十四,华山派:自求积微妙,洪昌圣贤心。昆仑阐大法,咸登谒玉京。三界十方内,遍地黄芽生。龙虎盘坎离,五气华池中。了然永解脱,逍遥斗牛宫。位列诸胜境,光照满乾坤。
第八十五,华山派:自求靖未朴,宏常盛有恩。昆仑重大华,戚珂何封增。三界千古秀,极锦丹桂兴。山海龙虎交,阐彪现遐龄。了然端敬建,新友广洁勤。裕谦渊斌馥,普照满乾坤。
第八十六,尹喜派:道德清高上,云呈守炼丹。九重天外子,方知妙中玄。清净自然体,发白面童颜。袖吞乾坤大,阴阳造化先。悟本从正礼,冲和养太元。轻寂全木柄,一定龙虎盘。慧法祥光现,莲开宝林宣。身应归根窍,气住复命关。三千功圆满,异姓合真仙。逍遥蓬莱路,今朝玉京贤。
有关图说中国道教史的文章
道家老庄思想是道教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源头。它们通过对老子思想的解释,把《道德经》中万物本原的“道” ,解释为有意志、有情感、有权力、能发号施令的最高主宰。道教创立于东汉中叶,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包含有黄老道、方仙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但它主要崇奉“道” ,并以“道”为最高信仰。......
2023-12-06
“神霄”一词,出自于北宋道士林灵素所编的神话,指天的最高层。于是,“神霄”便被用来作为道教一派的名称。神霄派逐渐盛传于世,流传于中原以及湖南、四川、温州一带。神霄派主要宗教活动,是符咒配以“五雷法” ,世称“神霄雷法” 。神霄雷法传至元代,为莫月鼎发扬光大。相传他曾奉诏进宫,施展法术,呼风唤雨,皆有应验。......
2023-12-06
王常月中兴龙门,主要采取公开传戒等措施。当时王常月被誉为“中兴之祖” ,南方道士纷纷归于他的门下,龙门派成为全真道中势力最大的一个支派。王常月门下还有一个叫做“龙门西竺心宗”的特殊支派,将道教龙门律宗与佛教密宗相结合,为鸡足道者所创。王常月赠其名为黄守中,命他仍依本法修炼。......
2023-12-06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1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特性及治病作用等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后世医药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葛洪继承和发扬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奠定了神仙道教的思想基础。直到葛洪的《神仙传》问世,才打破了文坛这个角落的沉寂。......
2023-12-06
元朝统治者对道教各派能够兼容并蓄,充分利用道教来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为了表示对道教的尊崇,道教事务由集贤院处理。乘此焚毁道经之势,僧人加紧恢复了大批庙宇,道教受到沉重的打击。元朝经济上对道教如此限制,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2023-12-06
《太平广记》之“宣州司户”条称,吴地畏鬼, “每州县必有城隍神” 。五代时期,城隍神已有诏封,如杭州城隍被封为顺义保宁王、湖州城隍被封为阜俗安城王、蒙州城隍被封为灵感王。宋代将城隍崇拜列入国家祀典。并确定城隍庙按官衙的规格设置。明清两代府州县官员莅任,必须先要祭拜城隍神。......
2023-12-06
合并入正一道的,主要有龙虎宗、阁皂宗和茅山宗。隋统一全国后,南北天师道合而为一。元代官方承认了张陵子孙的“天师”称号,元世祖忽必烈授予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管领江南道教的职权;元成宗铁穆耳于大德八年授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管领江南诸路道教的职权,接着又加授其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 。于是,各符派形成了大正一道。......
2023-12-06
清廷从政治着眼,对道教采取了保护、开放的政策。在当时整个道教日趋势衰颓的情势下,龙门派呈复兴之象,并成为全真道中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一个支派。全真道士天师印清廷对道教采取严格的检约制度,后来又逐渐降低道教领袖人物的政治待遇,不让他们参加朝廷的有关活动。这是道教逐渐走向衰弱的另一原因。......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