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道教史:楼观派修内外丹,神劾鬼治病

道教史:楼观派修内外丹,神劾鬼治病

【摘要】:楼观派没有本派特色的修炼方术,内外丹兼修。楼观派又善以符召神劾鬼,为人治病。楼观派因楼观而得名,奉尹喜为祖师。相传楼观是尹喜故宅,一说为尹喜修道之处。楼观派祖师尹喜有关楼观派的记载,主要见于《楼观内传》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等书。

4.楼观派兼修内外丹

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道教内部有许多改革,使汉末形成的原始民间道教逐渐发展成为理论成熟、组织完备的新道教。但南朝和北朝的新道教各有特点:以上清派为代表的南方道教受士族文化影响,搜辑道书,改革教义,对旧天师道组织的改造比较彻底;以新天师道为代表的北方道教则重视斋醮奉戒、礼拜功德等宗教活动,依然保留着五斗米道的一些特征。

楼观台

楼观派融合了南北道教的诸多要素,在经典、教义、方术、戒规等方面,都明显带有受新天师道和上清派影响的痕迹。楼观派尊《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吸收来自南方的三洞经戒符img66,使经典、教义等日趋完备。楼观派没有本派特色的修炼方术,内外丹兼修。据说梁谌“食气吞符,大尽其妙,又广索丹砂,还而为饵” ;马俭精通遁甲占候诸法,还能辟谷服食,行气导引。楼观派又善以符img67召神劾鬼,为人治病。

楼观派因楼观而得名,奉尹喜为祖师。相传楼观是尹喜故宅,一说为尹喜修道之处。 《楼观本起传》记载: “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之故宅也。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此宫观所自始也。问道授经,此大教所由兴也。 ”现存楼观是道教宫观,在今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二十五公里的终南山麓。(www.chuimin.cn)

楼观派重视并逐渐完善了道教宫观制度,在北魏以前就有了老君庙、尹真人庙,号称终南楼观二庙;魏孝文帝时开始大兴道观,一直延续到唐朝初期,主要有终南山云居观、三松观,华山云台观、太元精舍,京师玄都观、通道观、昊天观等。

楼观派祖师尹喜

有关楼观派的记载,主要见于《楼观内传》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等书。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梁谌传》记载:梁谌于“魏元帝咸熙初,事郑法师于楼观” 。这个郑法师,是见诸记载的最早住楼观的道士。《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所收《杜阳宫太和尹真人碑》说: “晋永兴中,复降斯观。道士梁谌遇之,授以丹书而去。 ”这记载的是这样一则传说: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 ,老君命真人尹轨降于楼观,授梁谌“水石还丹术” 、《日月黄华上经》和《本起内传》等。南北朝时期,北方著名道士尹通、尹法兴、牛文侯等四十多人聚集于楼观,谈论教理,敷弘道化,一时朝野钦敬,奉之甚尊。如北周时,楼观道士王延被周武帝召至通道观,校订三洞经书,并作经传疏论。周武帝还挑选严达等九位楼观道士同住通道观,世称“田谷十老” 。由于楼观道士影响日益扩大,楼观派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从北朝至隋代,楼观派成为当时道教的重要流派之一;至唐代,楼观派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但经过安史之乱后,楼观派逐渐衰落,到元代并入了全真道。在道教史上,楼观派的影响不如上清、灵宝等派。

神霄派创立者林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