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圣经》汉译与文化资本的关联是怎样建立的?因此,布迪厄的文化资本主要是关于个体的。它不像个人经过教育投资后获得相应的以文凭为象征的文化资本。其次,布迪厄的文化资本在积累与传承方面着重研究的是家庭这一特定场域的作用。对他而言,对于家庭性的文化资本的投资是获取财富的前提条件。......
2023-12-06
翻译是行动者的实践,但这种实践是如何进行的?即行动者如何面对社会并依据什么对社会做出反应?这其实是一个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制约与协调的问题。关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研究,构成了西方社会研究中的一个传统问题,并且在长期的研究中发展出这样一条基本思路:社会现实既存在于个体之内,也存在于个体之外;既存在于心理中,也存在于事物中。
对于这个传统问题的关注,布迪厄运用了“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constructivist structuralism)方法。他指出:“就结构主义而言,我指的是,不仅仅在诸如语言、神话等等的符号系统中,而且还在社会世界自身中,存在着独立于行动者意识或欲望的客观结构,这些结构能够引导或者限制行动者实践或者表征。就建构主义而言,我指的是,一方面,组成了我称之为习性的那些感知、思维和行动的模式存在着一个社会起源;另一方面,某些社会结构,特别是我称之为场域和群体的,尤其是我通常称之为场域社会阶级的社会结构,也存在着社会起源。”[33]由此可见,对于“行为是如何被规范”这个问题的论述,布迪厄除了运用场域理论为行为建立了实践平台之外,还利用了习性概念为存在于不同领域的潜在的实践提供了制约和型塑原则。
据布迪厄自己考证,涂尔干与莫斯都使用过习性的概念。他自己原先使用这个概念是用来反对所有关于行为的唯智主义的观点,特别是理性化的经济最大化模式以及实证主义的唯物主义模式[34]。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对这个概念的依赖越来越大,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定义:“可持续的、可转换的倾向系统,倾向于使被结构的结构发挥具有结构能力的结构的功能,也就是说,发挥产生与组织实践与表述的原理的作用,这些实践与表述在客观上能够与其结果相适应,但同时又不以有意识的目标谋划为前提,也不以掌握达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操作手段为前提。”由此可见,习性既塑造了个体行为,又离不开集体基础。而一旦个人形成习性,就意味着长期的社会化经历使个体培养出与环境相适应的生存习惯、禀性系统、认知结构,从而使行为者拥有文化资本。
个体习性的形成是历史的产物。个体和集体按照历史产生的图式产生个体和集体的实践活动。个体和集体依靠通过感知、思维和图式的形式将既往的经验有效地存在于个体和集体之中。较之于其他的各种形式规则和明确的规范,习性在能更加可靠地保证实践活动一致性的同时,也必然表现出差异。布迪厄认为:“个体习性之间的差异原则源自于社会轨迹的特殊性,与社会轨迹相对应的是按年代顺序排列的和不能互相化约的决定性因素系列:习性时刻都在按先前经验生产的结构使新的经验结构化,而新的经验在由其选择权力确定的范围内,对先前产生的结构施加影响。”[35]由此可见,习性概念对于解释《圣经》汉译,特别是译者的翻译策略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www.chuimin.cn)
因为,《圣经》汉译实际上处于这样一个情境:一方面,《圣经》汉译者所固有的习性影响、支配着翻译;另一方面,译者的翻译又是在特定的场域中进行的。《圣经》汉译这一特定场域中的各色因素又必然影响着翻译,为了达到传布的目的,也就必然要使《圣经》的概念为汉语世界所理解和接受,因而圣经概念的载体——《圣经》语言符号首先要适应汉语世界。从这个层面而言,汉语世界固有的习性也必然参与了《圣经》汉译。由此,《圣经》汉译必然是由《圣经》源语的习性和汉语所承载的习性的实践双重性所控制的,这也导致了《圣经》汉译者成为了“统治的被统治者”角色。
但习性概念的重要之处并不仅限于其对行动者的行为实践的制约和型塑,更在于它对行动者如何适应新的情境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行动者的原则不是一个主体以一种纯粹认知的关系面对作为客体的世界,也不是环境将机械的因果形式强加给行动者;它既不是根据行为的物质或象征目的,也不是根据场域的限制而定。它位于两种社会性状态之间,即身体的历史和事物的历史之间的契合中,或者更准确地说,它处在以结构和制度的形式被客观化了的历史和以习性的形式被具体化的身体的历史之间”[36]。
因此,习性不仅可以解释译者的翻译策略,而且也可以解释教徒的皈依趋势。存在于个体性情中的群体或者阶级的习性,在个体身上具体化为社会客观规则,对基督宗教而言,则具体化为基督宗教的规则。在我们以后的探讨中将会看到,文化的规范、价值、目标或者优先性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基于习性的文化能动性与实践性作为文化资源建构社会宗教信仰团体的能力发挥着更为有效的作用。
有关《圣经》汉译的文化资本解读的文章
也就是说,《圣经》汉译与文化资本的关联是怎样建立的?因此,布迪厄的文化资本主要是关于个体的。它不像个人经过教育投资后获得相应的以文凭为象征的文化资本。其次,布迪厄的文化资本在积累与传承方面着重研究的是家庭这一特定场域的作用。对他而言,对于家庭性的文化资本的投资是获取财富的前提条件。......
2023-12-06
按照布迪厄的这一观点,资本是社会主体所拥有的不同力量的形态。[16]因此,布迪厄的资本概念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学上的概念了,而是与社会关系、权力划分相联系在一起的,可以用于分析社会结构和作用的概念。[17]由此可见,布迪厄的资本概念,是与社会权力紧密联系的。除了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这三种主要类型的资本以外,布迪厄对资本概念的另外一大贡献是提出了符号资本或者说象征性资本的概念。......
2023-12-06
或许他们受到佛教成功的启发,因此仿效佛教的做法,撰译了《圣经》的部分内容。对于当时的译经过程,一种可以猜测的情形是:一位传教士对另外一位略通传教士母语的汉人解说或者叙述《圣经》原文,汉人再用汉语书写下来。由此,景教的《圣经》汉译就体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其一,是语言上的归化处理,即在翻译中对词语、文体结构的选择上依托当时已经成为中国主流宗教的佛教、道教用语与文体结构。......
2023-12-06
1807年,正是中国清朝的嘉庆皇帝在位第12年,也是在鸦片战争前33年,罗伯特马礼逊从英国出发奔赴美国,再由美国来到了中国澳门。基督宗教第三次大规模来华传布由此启端。而这又不得不归功于新教在《圣经》汉译上所取得的成就。其他的还有浅文理、白话文、方言等译本出现。[69]因此就要求出版一部用中国普通语言译成的、能适合不同教会使用的、标准的汉语《圣经》。......
2023-12-06
布迪厄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冲突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动力,争夺权力的斗争处于社会组织的核心。[48]从而布迪厄建立了他自己关于语言符号的基本观点:象征性语言符号的交换,体现出象征性权力关系,通过语言交换,实际上成功实施的是权力的交换,是各种资本的较量。因此,在布迪厄看来,权力的生产意味着对符号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争夺。因此,这种符号权力是一种软性“符号暴力”的效应。......
2023-12-06
就本课题的研究而言,《圣经》汉译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论前提。因此,基督宗教的传播史实际上就是《圣经》被翻译为各民族语言的历史。消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张力,也使《圣经》翻译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斗争场所。关于语言与宗教关系问题的研究,构成了《圣经》翻译研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023-12-06
对于基督宗教来说,《圣经》是基督宗教的正式文典,被奉为其教义和神学的根本依据。这些问题构成了笔者思考与研究《圣经》汉译的起点。如果脱离了对《圣经》汉译的研究,任何关于基督宗教在华传布的研究都不可能是全面的。......
2023-12-06
对“文化资本”理论的初步研究使我们可以看出,“文化资本”理论可以为我们对《圣经》汉译所表现的文化资本特征提供一个富有解释力度的概念工具。《圣经》汉译现象作为本文研究基础,将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