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外交官们在与西方及日本的外交活动中使用国际法折冲交涉,其中不乏朝鲜与英国巨文岛事件交涉等成功案例。......
2023-11-28
中日关系源远流长,近代以前的中日关系是何性质,它给近代以后的日本及日本人留下了怎样的思想遗产,无疑是探讨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所不可回避的主要问题。
截至鸦片战争爆发,在漫长的古代东亚国际关系史上,中华文明的高度发展和长盛不衰,使中国成为周边国家和民族竞相靠拢、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以此为基础,中国历代王朝建立的以王道思想为基础、朝贡册封为形式的华夷秩序,形成了主导古代东亚文明中心与边缘关系的体系性建构。这一体系虽因“文明”差距的逐步缩小和中国内部分裂等原因,功能日趋弱化,甚或遇到来自外部的挑战,但却始终得以维系,这是个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
就延绵两千年的中日关系而言,除了近代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外,国人中关于古代中日关系“友好”的笼统认识是具有普遍性的。然而,这实际上是个重大的认识误区。这一误区使我们对近代日本加害于中国的思想渊源缺乏足够的历史思考,也影响到现实对日认识某种程度地存在的本质性偏离,而认识偏离又导致对日政策上时而带有一厢情愿的理想色彩,以至于过高的期许往往因日本的不对称回应,终了收获的是失望和愤懑。那么,误区在哪里?如何破解并走出误区?认清历史本来面目,温故而知新,无疑是一条必要途径。(www.chuimin.cn)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关于中日古代关系的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但整体把握两国古代关系性质和特征的理论分析尚显粗糙且不够系统。近年开展的中日历史共同研究也表明,两国学界在若干重要问题的看法上存在分歧。
有鉴于此,本章拟以先行研究为参考,依据基本史料,系统梳理和分析截至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不同历史时段下中日关系的状况、性质和特征,进而从整体上揭示两国关系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有关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 总论的文章
第一节世界遗产的全球分布在世界各国,分布着数量众多、类型迥异却又不可相互替代的世界遗产。从入选各类世界遗产名录的总量来看,中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法国则位列前茅。亚洲各国世界遗产的分布情况见表3-1。此外,美洲国家共拥有各类世界遗产157项,占全球总量的13.28%。......
2024-03-29
同时也发布公告,凡是在1940年7月1日《遗产税暂行条例》公布之后发生的继承事件,财产在5,000元以上者,纳税义务人均应于十日内到指定地点领取表格填报,若逾限不报,一经发觉或密报查实,即依法罚办。在内战的紧张局势之中,财政部把过去在大后方推展遗产税的做法,陆续照搬到收复区来实施。......
2023-08-10
1915年间,北洋政府时期即曾倡办遗产税,时任财政次长的章宗元举行财政讨论会议时,研拟《遗产税征收条例草案》12条,为本税最初的法源。国府随即规划筹备开征遗产税的工作,学界也适时出现大批讨论遗产税的论著。在国府召集第一次全国财政会议期间,朝野各界对印花税的讨论,仅限于如何改进征收技术及加强中央掌握税收权力。其后,国府召开第二次财政会议,又决议提拨四成印花税收入给地方政府,作为废除苛捐杂税的补助款。......
2023-08-10
有鉴于此,应该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吉野作造对华权益观的演变为线索,对吉野作造的中国观及中日关系论进行深入考察。吉野关于五四运动的认识被誉为“日本侵略中国以来最具体的中日友好论的倡导,是永留历史的不朽记录”。然而,仔细阅读吉野作造的当时言论却发现,在吉野的中国观及其日本在华权益观之间存在着看似“矛盾”的现象。......
2023-12-03
肯普佛特认为,很明显的,在每一时期,人们都生活在一种社会张力下,任何一种社会张力都在寻求解除。社会张力迫使人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同时,新发明的出现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要素,那就是肯普佛特提出的另一观点:发明需要必要的技术遗产。肯普佛特将已有的机械部件、技术原理等统称为技术遗产。......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