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磨房意象与后花园意象的对立:历史场域与命名

磨房意象与后花园意象的对立:历史场域与命名

【摘要】:——通过小说开头的这段描写,读者可以看到后花园和磨房本是紧挨着的,而且后花园的花是努力地想走进磨房的视野的。其次,磨房是冷清和寂寞的,它只有单调的声响和永远的灰暗,但后花园却是热闹和鲜活的,它有着丰富的色彩和充沛的活力,缘此,如果说磨房意象代表的是生命的死寂、是人的生活的无望的话,那么后花园意象代表的则显然应该是生命的活力、是大自然充满野性的生长的自由。

《后花园》是一篇小说,小说的写作大都以人物故事的叙述为主,但是,和许多小说的写作不同,在这篇作品(其实更多的作品)中,萧红在讲述人物故事之前、之中、之后,不仅先后分三次花了许多的笔墨对后花园的景象进行了描写,而且在其描写之中,有意识地将后花园意象和磨房意象进行对照,于对照之中体现她意欲传达的生命态度和观念。

首先,磨房在主人公的视野之内,而后花园在主人公的视野之外,于叙事者眼中充满生机的后花园,在主人公一面,却只是一种“在之不在的存在”,他的无意识的忽略,显现的是一种生命或美丽被荒弃的虚无属性。

“正临着这热热闹闹的后花园,有一座冷冷清清的黑洞洞的磨房,磨房的后窗子就向着花园。刚巧沿着窗外的一排种的是黄瓜。这黄瓜虽然不是倭瓜,但同样会爬蔓子的,于是就在磨房的窗棂上开了花,而且巧妙地结了果子。”——通过小说开头的这段描写,读者可以看到后花园和磨房本是紧挨着的,而且后花园的花是努力地想走进磨房的视野的。甚至“到六月,窗子就被封满了,而且就在窗棂上挂着滴滴嘟嘟的大黄瓜、小黄瓜;瘦黄瓜、胖黄瓜,还有最小的小黄瓜纽儿,头顶上还正在顶着一朵黄花还没有落呢……于是随着磨房里铜筛箩的震抖,而这些黄瓜也就在窗棂上摇摆起来了。铜箩在磨夫的脚下,东踏一下它就‘咚’,西踏一下它就‘咚’;这些黄瓜也就在窗子上滴滴嘟嘟地跟着东边‘咚’,西边‘咚’”——小黄瓜是这样可爱,后花园是这样的动情,但是磨房呢?“可是磨房里的磨倌是寂寞的……阴天下雨,他不知道;春夏秋冬,在他都是一样……他什么都忘了,他什么都不记得了,因为他觉得没有一件事情是新鲜的。人间在他全然是呆板的了。他只知道他自己是个磨倌,磨倌就是拉磨,拉磨之外的事情都与他毫无关系。”

藤蔓封满了磨房的窗棂,而窗棂却永远都像一只睁不开的眼睛,美丽的寂寞和花开花落的无意义,后花园如此这般的存在,读者自然也就能够明白在有关后花园的描写之中,作者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感叹:“人们并不把它当做花看待,要折就折,要断就断,要连根拔也都随便”;“这花园从园主到来游园的人,没有一个是爱护这花的”;或者,“后花园的园主也老死了,后花园也拍卖了”。但“这拍卖只不过给冯二成子换了个主人”——卖了就卖了,磨房没有翻新,天老地荒的日子,没有谁会去关心或者还怀念那卖出去的后花园。轻描淡写的叙事,但是读着读着,读者却总会感觉有一种别样的不满或痛惜浮现于心头,仿佛那些花,那开着花的后花园原本是不该被冷落的。(www.chuimin.cn)

其次,磨房是冷清和寂寞的,它只有单调的声响和永远的灰暗,但后花园却是热闹和鲜活的,它有着丰富的色彩和充沛的活力,缘此,如果说磨房意象代表的是生命的死寂、是人的生活的无望的话,那么后花园意象代表的则显然应该是生命的活力、是大自然充满野性的生长的自由。

不管是“正临着这热热闹闹的后花园,有一座冷清清的黑洞洞的磨房”,还是“从磨房看这园子,这园子更不知鲜明了多少倍,简直是金属的了,简直像在火里边烧着那么热烈。可是磨房里的磨倌是寂寞的”;不管是“六月里,后花园更热闹了起来,蝴蝶飞,蜻蜓飞,螳螂跳,蚂蚱跳。大红的外国柿子都红了,茄子青的青,紫的紫,溜明湛亮,又肥又胖,每一棵茄秧上结着三、四个,四、五个。玉蜀黍的缨子刚刚才出芽,就各色不同,好比女人绣花的丝线夹子打开了,红的绿的,深的浅的”,可是“磨房里,一匹小驴子围着一盘青白的圆石转着。磨道下面,被驴子经年地踢踏,已经陷下去一圈小洼槽。小驴的眼睛是戴了眼罩的,所以它什么也看不见,只是绕着圈瞎走”;还是“这些都是草本植物,没有什么高贵的。到冬天就都埋在大雪里边,它们就都死去了。春天打扫干净了这个地盘,再重种起来。有的甚或不用下种,它就自己出来了……它自己的种子,今年落在地上没有人去拾它,明年它就出来了;明年落了子,又没有人去采它,它就又自己出来了”,“园主人把后花园的房子都翻了新了,只有这磨房连动也没动,说是磨房用不着好房子的,好房子也让筛箩‘咚咚’地震坏了”……时时处处有意识的对比:人的和自然的,静的和动的,活泼的和死寂的,顽强的和破落的,等等,磨房意象越是灰暗、冷清、死寂、没有色彩,指向人的生存现实,后花园意象便越是明亮、热闹、活泼、充满生机,体现出生命本真的意义形态。

在这样的对比之中,作者于不同生命形态所持存的情感态度也便得以分明显示:磨房所代表的是单调、重复、没有生机的灰暗人生,所以它们是悲剧的,是被作者所否决的。而后花园所代表的是丰富、活泼、自由而野性的明亮人生,所以它们是明亮的,是天长地久而且生生不息的。而由此出发,作者关于露水之夜冯二成子伸出手摸了摸窗棂上的黄瓜,而后天快亮了,而后磨房唱了起来,他开始大声疾呼,他开始听见了院子里姑娘的笑声,他开始有了疼痛和记忆,他看见了远处的旷野,他突然不满于各种低头忙碌生活的人的描写,也便生发出了鲜明的意义所指:后花园即是一种价值人生的体现,所以,人物从磨房里伸出手或走出去,他感知到了后花园的存在,他原本麻木的生命意识也便被逐渐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