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毛泽东红色警卫队–给哪位主席当过警卫员

毛泽东红色警卫队–给哪位主席当过警卫员

【摘要】:一天下午,保卫局局长把当过排长的保卫局警卫员贺清华叫去,认真地问道:“我们准备调你到总司令部给首长当警卫员,你愿意吗?”贺清华于是问道:“我是给哪位主席当警卫员?”特派员先是一怔,接着哈哈大笑,然后严肃地说:“给毛主席当警卫员!”贺清华惊喜地叫出了声,终于高兴得没法形容了,“好啊!我给毛主席当警卫员,好啊好啊!”

3.“我是给哪位主席当警卫员呀?”

毛泽东率“中路军”回师陕北,在回瓦窑堡的路上,经过延川县杨家圪台时,停留了五六天,为即将在太相寺召开的重要会议作准备。

在此期间,红一方面军保卫局随同毛泽东和总司令部行动,负责毛泽东和总司令部的安全。一天下午,保卫局局长把当过排长的保卫局警卫员贺清华叫去,认真地问道:“我们准备调你到总司令部给首长当警卫员,你愿意吗?”

贺清华是去年10月才参加红军的,但前年冬天就入了团,还是区团支部书记,不仅练就一手好枪法,而且一贯组织性很强。此刻,他回答局长说:“没意见,调哪儿都行。我服从组织分配。”

局长笑着说:“调你去的地方很好。你去了,一定会很满意。”

他有意识地把“很满意”三个字说得很重。贺清华说:“没有别的,我服从。”

“那就这样定了!”局长交代说,“你回去收拾一下,马上到总司令部报到。”

贺清华回到住处,收拾好背包,告别战友,就去了总司令部。

总司令部就几间窑洞,也没传达人员。贺清华一进院,总司令部特派员热情地和他打招呼,边帮他放下背包,边笑着说:“贺清华,你来得好快啊,调你给主席当警卫员了。”

此时,陕北根据地主席很多,有区主席、乡主席、党中央主席、苏维埃政府主席……贺清华于是问道:“我是给哪位主席当警卫员?”

特派员先是一怔,接着哈哈大笑,然后严肃地说:“给毛主席当警卫员!”

“给毛主席当警卫员?!”贺清华惊喜地叫出了声,终于高兴得没法形容了,“好啊!我给毛主席当警卫员,好啊好啊!”

“你这个工作很光荣,不过责任重大。”特派员郑重地说,“调你来,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你要认真做好工作,当好这个警卫员,保卫好毛泽东的安全!”

贺清华认真地听着,不断地点头。

随后,他随特派员来到了毛泽东的住处。特派员把贺清华介绍给毛泽东的警卫班长李久长。

李久长说:“主席外出开会去了,不在家。”

“既然主席不在,我有事,就先走了。”特派员告辞而去。

贺清华和李久长坐在一起。李久长简单介绍了一下警卫班的情况,并告诉他说:“主席身边加上你,有四个警卫员,还有警卫连一个手枪班。我们警卫班负责照顾主席的日常生活和外出随身警卫,手枪班负责主席驻地警戒……”

两人谈着,等到天黑,毛泽东还没回来。李久长说:“主席很忙,看来很晚才能回来了。你先去睡吧,明天再去见他。”

就这样,贺清华进了毛泽东的警卫班,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警卫生涯。

当晚,贺清华躺在炕上,翻来复去地“烙饼”,怎么也睡不着。和毛泽东身边的其他警卫员一样,贺清华也是“苦苗苗”出身。他的家乡就在陕北延川县永坪附近的贺家崖,家里穷得响叮当。因为家里穷,没饭吃,他从小给地主放羊,14岁离家,到50里外的瓦窑堡给杂货铺老板当“相公”——小伙计,起早贪黑,只能混口饭吃。1934年冬,瓦窑堡城墙上贴出了革命传单,刘志丹领着穷人分地分粮闹革命。贺清华心里可高兴了。没多久,父亲贺登弟来看他,悄悄地告诉说:“家里也要搞土地革命了。”贺清华很高兴,暗中打定主意不当小伙计,回家闹革命去。旧历年到了,杂货铺老板皮笑肉不笑地拉着长腔问贺清华:“过完年,你啥时候回来呢?”

贺清华心想还回来,早就干够了!顺口答道:“没准。”

要是往常他这样说话,准得挨骂挨嘴巴子。这次老板没骂他,只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就气冲冲地走了。

当贺清华回到贺家崖时,革命已闹起来了,打土豪,斗劣绅,分田地,分粮食,热火朝天。他立即参加宣传队,不久就入了团,随后被派去受训一个月,回来后就在永坪区第五区当上了团支部书记。

1935年9月,徐海东的红25军和刘志丹陕北红军在永坪汇合,举行庆祝联欢大会。刘志丹讲话时号召青年参加红军,并且说:“大家都看到了吧,红25军的同志们带来了很多的枪,现在需要更多的人来背它,谁愿意背呀?”他话音刚落,会场就喊:“我愿意背!”贺清华也夹在人群中喊:“我算一个!”

谁知区苏维埃主席不同意,说:“你去参军,谁顶替你的工作?都像你这样丢下工作去参军,区里的工作谁干?”结果,他第一次报名参军,没有被批准。

但贺清华是个思想很坚定的小伙子,有了念头就打不消,一有机会就争取。10月,他参军的愿望终于被批准了,穿上军装,去补训师受训,还当上了排长。(www.chuimin.cn)

此时,毛泽东率领的陕甘支队已和陕北红军会师。受训完毕,贺清华分配在红一方面军保卫局,专门为中央机关站岗放哨。这次东征,他随同毛泽东和总司令部行动,负责在外围保卫总司令部安全。可是,他没料到现在竟当上了红军的统帅——毛泽东的警卫员……

贺清华想了一夜,几乎没睡觉。

第二日早晨,起床的军号一响,他就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整好装,跑去等班长带自己见毛泽东。

没过多久,李久长从毛泽东的窑洞出来,对贺清华说:“主席刚起床,吃了饭还要去开会,我已向他报告你了。主席叫你去见见面。”

贺清华跟着他走到窑洞门前。李久长示意他推门先进去。贺清华拘束得浑身不自在,试了几次,也不好意思推门。李久长见他犹犹豫豫,知道他有些紧张,便告诉说:“主席很和气,你进去吧,没关系的。我第一次见他时,也和你一样,等见了,就好了。”

说完,李久长停了一会儿,见贺清华还是不动,就把毛泽东的窑门推开,自己先进去,然后站在里边叫道:“贺清华,快进来呀。”

“哎!”贺清华应着班长的呼叫声,轻轻地走了进去。这时毛泽东正背倚着墙,坐在炕上,身上披着一件棉衣,腿上盖着被子,在看文件,转过脸来,打量着贺清华。李久长介绍说:“主席,这是刚调来警卫班的。”

贺清华恭恭敬敬地敬了个礼。毛泽东微笑地点点头,随手把文件放在一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贺清华。”

“哪一个贺(he)呀?”

“‘加’字下边一个‘贝’字那个贺。”

“噢,恭贺的贺。你多大了?”

“今年18岁。”

毛泽东点了点头,接着又问:“你是哪里人?”

“我家在延川县永坪区贺家崖。”

毛泽东听了马上说:“你是永坪的,那个地方我到过,你们那里出石油嘛,是不是?”

“嗯,”贺清华回答说,“地下油可多呢,到处都能钻出油来烧火做饭。”

毛泽东接着问起了他家里的情况,这次土地革命分了多少地、多少粮,还问他什么时候参加革命的,以前做什么工作。虽然毛泽东的湖南口音很重,但像拉家常一样说话很慢,很和气,每句话每个字,贺清华都听得很清楚,渐渐也不拘束了,一问一答。最后,毛泽东问道:“调你来帮助我工作,你愿意吗?”

贺清华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哎哟”了一声,“帮助工作”!嘴里连说了一串“愿意!愿意!”

毛泽东点点头,微笑地说:“那好,我这里的事很简单,你一学就会。”又说,“我这里还有一个警卫员,叫白海山,也是陕北人,瓦窑堡的,跟我几个月啦。你不知道的事情可以问他,他会告诉你的。”

谈话之后,贺清华从窑洞出来,回警卫班的路上,边走边想:毛主席和自己原来想象的“大官”,完全不一样啊!平易近人不说,还说自己当他的警卫员是“帮助工作”哩!想着想着,他对毛泽东在心理上一下子就亲近了许多。

回到班里,贺清华就问李久长:“我应该为毛主席做些什么事情?”

李久长先拿起一个旧脸盆,告诉说:“每天早晨主席起床之后,用这个脸盆,给他打一盆洗脸水。”接着,又拿起一个旧饭盒说:“主席和我们一样,吃大灶。每次开饭的时候,你用这个饭盒,给他打一份饭菜。”随即,用另一只手拿起一个行军水壶说:“每天打饭的时候,你用这个水壶,记住给主席灌一壶开水。”最后说:“日常工作就是这些。除此之外,就是主席临时交办的一些事情。还有就是随同主席外出,保卫他的安全。”

贺清华听了后,觉得这些事确实“很简单”、“一学就会”,心里有了底。原来那种“怕做不好”的顾虑消除了,于是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些工作做好,当好毛主席的警卫员!”

第二天,即5月11日,毛泽东离开了杨家圪台,警卫班的李久长、白海山、肖仲曾、贺清华四人也跟随着他,前去延川县的太相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