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毛泽东红色卫队赢得直罗镇战斗

毛泽东红色卫队赢得直罗镇战斗

【摘要】:当晚,毛泽东下令红1军团从北向南,红15军团从南向北,连夜急行军,前去包围直罗镇。上午11时左右,红2师已攻入直罗镇,红15军团也将敌兵设在南面山上的阵地攻破,但还有一些余敌在苦苦挣扎。

12.直罗镇之战:“老牛”死在老牛湾

蒋介石从江西开始重兵追击红军,一直追到陕北,死死撵了二万五千里,还是没有把毛泽东和红军消灭掉,反而让红1军团与红15军团会了师。这让蒋介石大为恼火,强令手下5个师组织新的进攻。

自从毛泽东“切”了追兵最前端的“一截尾巴”后,数万国民党军还是穷追不舍,特别是先头部队第109师尾随红军不放。该师师长牛元峰甚至还扬言说:“即使消灭不了红军,也要把他们困死在陕北的沟岔里。”

为了拒敌于陕北之外,迎接红二、四方面军会师,毛泽东决定在陕北西端的鄜县西南打一仗,给这伙追兵当头一棒,砸碎追军的“天灵盖”。

陕北冬季十分寒冷,窑洞外疾风劲吹。毛泽东身披一件旧军大衣,在地图前久久凝思,度过了好几个不眠之夜。接着,他请来周恩来彭德怀等人连续进行讨论。一日,他终于定下了一个锦囊妙计。

东方快发亮时,毛泽东挥笔疾书了几道手令,然后把警卫班战士全部叫过来,交代说:“按照上面的名字,你们飞马送给各部队长。”

毛泽东派警卫班全部出动去下命令,还是第一次。吴吉清、陈昌奉、黄亚堂、王七九……立即四下出动。战斗的命令火速被送达下去了。

按照毛泽东的计划,红军一部率先“悄悄”出动,结果,“嗅觉灵敏”的国民党第109师追兵立即发现,并且死死盯上了。红军牵着他们的“牛鼻子”在沟岔里瞎转悠。第109师跟着转上好几天,每一日只差那么几步,怎么也撵不上,只能在红军的屁股后面不舍地去追,结果被折腾得疲劳不堪。就在他们“懒得追”时,前头的红军似乎也不行了,路边到处是丢弃的破衣服、烂草鞋,甚至行军锅也被扔在了路当中。这又吸引着他们不得不撵上去。

其实,这时“牵牛”的红军大部都已悄悄地撤走了,只是留下的一小股人马在路上“丢盔弃甲”,且战且退是为了诱惑敌军。牛元峰不知是计,说:“红军完全不行啦!”下令死命地紧追,结果悉数进入了毛泽东事先选择好的伏击点——直罗镇。

牛元峰进了直罗镇,入了虎口,还浑然不知觉,下令全师宰猪杀羊,庆祝“胜利”。

当晚,毛泽东下令红1军团从北向南,红15军团从南向北,连夜急行军,前去包围直罗镇。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上战场去。”

警卫班护送他们在距直罗镇不远的吴家台子北端高地几孔破窑洞,筑上了前沿指挥所。毛泽东下达了一个特别命令:“这次一定要打歼灭战,不准敌兵跑掉一个。”

拂晓时分,两路红军突然像两只铁锤从直罗镇南北高山上砸下来。当不远处传来震耳的爆炸声时,陈昌奉喊道:“已经打起来啦!”

其他警卫员纷纷跑到窑洞外“观战”。毛泽东也出来了,看着对面山沟里升起的烟幕,高兴地说:“这下牛元峰可跑不了啰!”

红军两路会攻,敌第109师第625团被红军压在两山之间的一条山沟里,像一群被驱赶着的鸭子,南边枪一响,立即仓皇涌向北边;北边枪一响,又慌忙地涌向南边。当红军一发起强攻,哪边都没法跑,干脆不跑了,就地缴枪投降。一个团瞬间就土崩瓦解。

上午11时左右,红2师已攻入直罗镇,红15军团也将敌兵设在南面山上的阵地攻破,但还有一些余敌在苦苦挣扎。打到中午,忽然一股敌兵向红1军团指挥部的山头冲过来,企图向西突围。

这个阵地原计划由红2师一个团来守。谁知该团因故没有赶到,结果,这股敌兵东窜西闯,就沿着这个口子上来了。此时红1军团警卫连被派去保卫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军团司令部只有一个警卫排。聂荣臻下令就地死守,直属队所有的人员都拿起枪进入阵地。在激战中,聂荣臻的老警卫员孙起锋冲锋时中弹牺牲,军团保卫局警卫排长游好扬负了伤。敌人拼命反击,侧射火力很厉害,担架队上不来,五六个伤员只好趴在较为安全的散兵坑里,等待救援。直属队没有充足的子弹,每人只有四发,警卫排没有长枪,用驳壳枪与敌兵对射,战斗打得十分艰苦。

毛泽东闻讯后,立即把红1军团警卫连派过来。警卫连冲上去,就把敌兵压下了山。

很快,红军攻占了直罗镇。敌师长牛元峰被逼到了镇东头的小寨,但仍指挥一个多营负隅顽抗,死不投降。这个小寨虽被红军事先拆毁,但牛元峰到达后连夜派人又修上了,易守难攻。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派一支小部队攻了一次,没能打上去。

下午4时左右,正当他要组织第二次猛攻时,通信员报告说:“周副主席来了。”

周恩来过来与徐海东等人握手后,详细询问了第一次攻击的情况,最后说:“毛主席指示:敌人已成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寨子里没粮没水,他们总要逃跑,争取在运动中消灭它。”

原来毛泽东把“牵牛”改成“打牛”,现在又改成了“困牛”。牛元峰这条“大牛”捉得住吗?

徐海东一声令下,四周的枪声平息下来。两边山坡和镇子到处堆积着缴获的枪支弹药,聚集着俘虏兵。只有师长牛元峰带着一小撮人马蹲在寨子里,没吃没喝,一个电报接一个电报,呼喊上司、第57军代军长董英斌请求派兵解围。他哪里知道,前来救援的第106师还没到直罗镇,就被红1军团一部击溃,在黑水寺歼灭了一个整团。

“捉牛”完全按照毛泽东的计划进行。傍晚时分,毛泽东叫来了警卫员郭佳仁,拿上一封信,交给他说:“你把这份命令送给红1军团林彪,告诉他,我要的是歼灭战!”

毛泽东要把他的“歼灭战”贯彻到底,不放过一兵一卒。牛元峰待援无望,眼看就要被饿死、渴死、困死,于是趁着黑夜,率领残部突围向西逃跑。红15军团第75师正在等候着,准备在“运动中消灭它”。敌兵一动,立即跟踪追击。战士们边跑边说:“一定要把这条‘牛’追回来。”

郭佳仁下了沟,翻过一道梁,来到一处四面环山的深谷。此处的战斗已经结束,战士们在忙着打扫战场。他极目望去,嗨,满沟都是俘虏和军械物资。他来到军团指挥部,把手令交给林彪。林彪一看手令,马上下令:“部队立即撤出战场,追!”(www.chuimin.cn)

郭佳仁也随部队一起撤离战场去追击时,突然,他发现路旁草丛中有个毛茸茸的东西,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顶用兔毛做的棉帽子。夜里的寒风正紧,穿着夹衣的他冻得发抖,顺手把帽子戴在头上,立刻感到暖和了好多,步子迈得也快了……

东方吐露出黎明的曙光,抹红了远方的天际。由于牛元峰跑了,直罗镇的枪声稀疏了,一群群俘虏被押着走下战场。这时和游好扬一起的伤员们还趴在散兵坑沿里,等着救援呢!突然,一个轻伤员高声喊道:“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了!”

游好扬忙问:“在哪儿?”

他兴奋地说:“你快朝山下面看嘛!”

游好扬挣扎着,抬起身子,伸着脖子往山下一看:可不是!毛泽东穿着青布衣服,顺着山路向这边走来了。他身后跟着周恩来和红1军团保卫局局长罗瑞卿。

边走边说,在警卫员的护卫下,正向着这边来了!

除了游好扬和这位轻伤员外,其他五六个伤员都没见过毛泽东,见毛泽东等人走过来,想站起来去迎接,可伤口疼得厉害。毛泽东发现了他们,抢先几步,来到了跟前,和大家寒暄,并挨个查看伤口,安慰着说:“担架队一会儿就上来,你们到医院好好休养,不要老惦记着前方。”

游好扬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游好扬是老红军,当过红3军军部警卫排副排长,在红1军团保卫局当警卫排长时间也不短,但这次负伤后心情一直很烦躁,此刻听毛泽东这番话,心里顿时清爽了许多。看着其他几个伤员和毛泽东等人亲热地说着话,他十分羡慕,也想和毛泽东说几句,可因伤着了喉咙,一张嘴伤口血就向外流。毛泽东发现了,急忙摇摇手,不让他讲话。这时一名伤兵说:“主席,前面还在响枪,你咋到这儿来了?”

毛泽东笑着看了看周恩来和罗瑞卿,幽默地说:“怎么,只许你们到前面来吗?”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然后,毛泽东吩咐站在身边的吴吉清说:“你快去找担架。”

接着,他取下自己背着的军用水壶,拔掉塞子,把水倒在一只小杯子里,准备喂伤员们喝水。游好扬靠的最近,接到的是第一杯。毛泽东一手拿着水壶,一手端着杯子,俯下身,将水送到他嘴边。自从子弹打穿喉咙,游好扬的唾沫早就咽干了,无时无刻不盼望水,见着这杯清水,恨不得一口把它喝下去,可嘴唇刚碰碗边,见毛泽东的嘴唇因风太干燥也干裂了,不由迟疑起来。毛泽东像哄小孩一样催促说:“快喝吧,喝点水会舒服些!”

游好扬看看旁边的老领导罗瑞卿,他微笑着点点头,只好把一碗掺含着感激热泪的清水咽下肚去。接着,毛泽东挨个将水送到其他伤员嘴边,直到大家都喝下水为止。

吴吉清很快就带着担架队急急赶过来了。部队长期行军作战,得不到补充,物资十分缺乏,担架都是用硬邦邦的木板钉的。毛泽东看了看,皱了皱眉头,对担架员们说:“来,咱们去捡点东西放在担架上,让他们躺得舒适些。”说罢,和其他人一起去附近小树林里,弯腰拾起敌兵丢下的破大衣和破被子。警卫班的战士们还捡了一些枯树叶,抱着过来。

毛泽东等人在担架上先垫了一些枯树枝,再铺上厚厚的一层大衣和被褥,然后把伤员从散兵坑里一个个扶起,搀到担架上。伤员们躺下,觉得担架比睡觉的铺位还松软。毛泽东又给盖好身上的大衣,插上伪装的树枝,再对担架员说:“走吧,小心些,走慢些!”

担架队抬着伤员们顺着山道缓缓而下,毛泽东目送着他们向后方走去,然后才和周恩来等人继续向前走去。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陕北的合影

这时传来了牛元峰被击毙的消息。战士们都欢呼起来。

原来,红15军团第75师撵着牛元峰和残部,一口气追了25里,追到直罗镇西南一个叫老牛湾的山上,把牛元峰和残部死死围住。经过一阵激战,一个多营最后全部覆灭,“老牛”——牛元峰被击毙在老牛湾。

三天后,郭佳仁也带着那顶瓜皮帽,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毛泽东身边。这顶制作精细的帽子引起了警卫班大伙儿的注意。经过俘虏辨认,原来这是敌师长牛元峰的帽子,是他在仓皇逃窜时失落的。听到这一消息,郭佳仁高兴得合不拢嘴:“嘻嘻,牛帽子被我郭某人捡着了,有意思!”

“还有更有意思的呢!”陈昌奉说,“你们看看,这牛元峰本来就姓牛,先是被我们牵牛,成了转山沟的‘野牛’,后来困在直罗镇,成了‘汗牛’,最后逃到老牛湾,嘿嘿,这下当死牛牯了,圆寂了吧!不死也得死了啊!”

毛泽东刚好出来,笑着说:“陈昌奉你这是什么逻辑呀?人家姓牛就得一定死在老牛湾啊?”

众人又大笑起来,陈昌奉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反正这牛元峰毙命,是天意注定,在劫难逃!”

直罗镇战役,红军先后歼灭敌人一个师又一个团,共俘虏5300多人,打死敌师长牛元峰、团长石世安、郑树藩以下1000多人,缴获步枪3500多支、轻机枪170多挺、迫击炮8门、子弹22万多发,彻底打乱了蒋介石第三次“围剿”陕北根据地的部署,迫使国民党军不得不退出陕甘一些地区,红军终于在陕北站稳了脚跟。此战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若干年后,郭佳仁还津津乐道地对人说:“我参加大大小小的战斗几百次,但最过瘾的一仗还是直罗镇战役。那顶牛帽子,也算是我与牛魔王牛元峰的一次亲密接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