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红色卫队:雪山中的晕倒警卫战士

红色卫队:雪山中的晕倒警卫战士

【摘要】:6月14日,毛泽东带着警卫班随大部队来到了夹金山之下。警卫班的战士都是南方人,顿时被这景色迷住了。好几万的红军将士此刻都是单衣单裤,好在有关部门早作了准备。众人跟着向着大雪山而去。毛泽东用力推着他俩向山顶走去。

8.上下雪山都有警卫战士晕过去

红军渡过多条大河,进入四川,除了要摆脱屁股后面紧撵不放的几十万追兵外,毛泽东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去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红四方面军是从鄂豫皖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的。起初,毛泽东和党中央与红四方面军负责人张国焘等人断断续续有无线电联系,但后来因为战斗紧张和艰难的行军而中断,毛泽东等人只能通过一些传闻和国民党报纸上的零星消息,了解红四方面军的情况,只知道他们大体在川西一带活动,具体地点不知。

为了去川西,毛泽东等人率领红一方面军从云南转入四川,在汉源击溃川军四个团后,进入了雪山地区。大雪山——夹金山在宝兴的西北、懋功的南面,高耸入云,不见山峰,终年积雪。6月12日,红2师4团作为先头部队翻越大雪山,为主力探路,在与风雪搏斗四五个小时后,到达山脚下,竟然意外地与红四方面军一部会合。

6月14日,毛泽东带着警卫班随大部队来到了夹金山之下。

此时正是酷夏,山脚下十分闷热,火辣辣的太阳晒在身上,每个人不知咋的都觉得浑身透不过气来。毛泽东走在警卫班的前面,手里拄着一根木棍子,坚持不骑马,不坐担架,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向着大雪山迈进。

突然,不知谁高声呼喊道:“同志们,快走啊,到了雪山就凉快啦!”随着这声音,吴吉清、陈昌奉等人抬头向山上望去,雪山好像在云彩之中,却不见山顶。警卫班的战士都是南方人,顿时被这景色迷住了。前面的人马已沿着蜿蜒崎岖的山径向上爬去,一队队战士、一面面红旗,缓缓地在雪山上移动着。

就要登山了,毛泽东看了看战士们,都穿着单军衣,有些心疼地说:“你们穿得太少了,上山会冷啊!”

“你也不比我们多穿一件啊!”陈昌奉说。

好几万的红军将士此刻都是单衣单裤,好在有关部门早作了准备。在上山前,炊事员在路边准备了热乎乎的辣椒水,每人喝一碗后,开始上路。众人跟着向着大雪山而去。越往上爬,山越陡,爬到半山腰,完全进入了冬天。淡淡的阳光照在雪山上银光闪闪,一阵冷风吹来,竟然夹杂着无数比沙子还硬的小冰粒,打在脸上像针扎。刚才辣椒水的“热”顿然消失,每个人开始手发冷,走着走着,穿着草鞋的脚也渐渐麻木,不听使唤。雪山本来人迹罕至,路是前面的大部队踏出来的,但人一过去,又被风雪埋住。众人只能沿着隐约的雪路往上爬。小路又陡、又硬、又尖、又滑,像竖立着一样难走,两旁和中间不时可以看见一些走脱了带子的草鞋,被风刮掉的被子、干粮袋,还有一些实在带不上去而不得不丢掉的担架、背包、箱子、行军饭锅等。陈昌奉喊着说:“路这么崎岖狭窄,大家小心啊!”

“小心啊!”黄亚堂也跟着喊道,“要是一步不稳,滑下去,就再没法上来啦!”

毛泽东拄着那根木棍子,艰难地走着,有时战士们想搀扶他一下,被他谢绝了。他还说:“这种路,你们自己走都很吃力了,还如何拉我!”

本来毛泽东有一匹小黄马,马夫王天相劝他说:“主席,你不骑马,那就拉着马尾巴走吧,这样安全,也省劲多了!”

毛泽东笑着说:“马,首先让给伤病员和体弱的女同志。多一个人爬过雪山,革命就多了一份力量!”

战士们跟着毛泽东一脚深、一脚浅走在雪路上,有时陷在过膝没腰的深雪里,用力拔着脚。毛泽东看见了,则伸出大手,帮着拉上来,并提醒说:“大家紧靠路中间走,不要往外偏,那样容易掉进雪里!”

吴吉清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雪和如此高的山,开始还有些兴奋,紧紧跟在毛泽东身后,谁知不小心,突然脚一滑,掉进了路边齐腰深的雪坑里。戴天福把他拉上来时,他差不多成了一个雪人。吴吉清拍打几下身上的雪,又朝前走,鼓着腮帮子说:“这叫什么夹金山,简直就是鬼山。我宁肯翻十座井冈山的大山岭,也不愿走这么一座鬼雪山!”

毛泽东回过头,笑着说:“以前没见过雪山吧?”

“没有。”吴吉清老实地说。

毛泽东鼓励他说:“那你应该走走。吃点苦,对年青人有好处!有一句老话说:猎人进山只见禽兽,药农进山只见药草。你成了雪人,咋就恼火雪山呢?应该喜欢呀!爬山也有乐趣嘛!”

走着,走着,老天爷开始大变脸,狂风骤起,顿时雪花、雪片、雪块迎面扑来,接着像山崩地裂了,疾风卷着千年积雪,自上而下铺天盖地地卷下来,有时连人都被刮倒。天更冷得出奇。众人冻得牙齿咯咯作响,全身不由自主地瑟瑟抖起来。毛泽东吩咐说:“大家一个拉着一个。”自己则一手拉着吴吉清,一手拉着年纪最小的戴天福。

众人顶着风雪向前走。吴吉清边走边看着毛泽东,虽然如此冷,但他脸上仍微微泛着红光,而其他人的脸早已冻得发青了。他咋不怕冷呢?细一想,恍然大悟:他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擦身体,现在终于显现出好处来了。

风越刮越大。西南方涌来一块乌云,一会儿,鹅毛大雪伴随着冰雹打在身上。毛泽东嘱咐说:“低着头走,不要往上看,也不要往山下看,千万不要撒手!”(www.chuimin.cn)

众人的衣裳早被雨雪打湿,已结成硬邦邦的冰片,草鞋也变得硬硬的,厚厚的,裹满了冰雪,脚冻得疼痛麻木。就这样,大家不知深,不知浅,不知冷,不知热,不知饥,不知累,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山上爬。终于快接近山顶了。风小了,风中夹带的雪块也少了。但再往上走,空气变得更加稀薄,呼吸十分困难,好像嘴里堵上了一条毛巾,呼气憋得慌,吸气更费劲,心扑通通跳。吴吉清突然觉得头晕眼花,拼命往上拉着戴天福。戴天福也说不出话来,大张开嘴,费劲地喘着气,脸色很不好看。他在过大渡河时患过疟疾病,身体一直比较虚弱。没走多久,他就没力气了,对吴吉清轻轻地说:“我想坐一会儿。”说着,挣脱毛泽东和吴吉清的手,一屁股坐在雪地上。

毛泽东回过头,见他坐在雪地上动弹不得,急忙走过来,着急地说:“戴天福,你坐在这里是非常危险的。来,我背着你走!”

戴天福想挣扎着爬起来,但刚站起来,又倒了下去。

“小戴!”吴吉清喊着,不容分说,抓起他的一条胳膊,在毛泽东的协助下,用力将他背到自己的背上。吴吉清慢慢迈着脚,一步一步向前走着,而每走一步都要停下来,喘一喘,再朝山顶上走去。爬过一段路,一阵凉风吹来,好像感到稍微舒服了一些,抬起头看看,离山顶就差几十步了。毛泽东用力推着他俩向山顶走去。

“啊!就要到山顶啦!”吴吉清加一把劲,往上冲。

就在这时,一幅奇异的景象出现在大家面前,山顶上插着一面镰刀斧头红旗,迎风飘扬,在雪白的大山衬托下,显得分外鲜艳夺目。“红旗!”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一下子增添了无穷力气,加快脚步冲向山顶。戴天福也睁开了眼睛,看见了红旗,当即从吴吉清肩上用力滑下来说:“吉清,我自己来走!”于是,吴吉清搀扶着他,跟随着毛泽东快步向山顶登去。

终于爬到雪山之巅了。毛泽东迎着瑟瑟凉风,站在山顶上,俯瞰着大地。警卫班战士站在他的周围。众人往下望去,只见一片茫茫云海,心情为之一畅:“一切困难都被我们踩在了脚下!”立即向还在山腰上攀登的战士们挥手高喊:“加油!加油啊!”

停了一会,毛泽东说:“我们不能在此休息,空气太稀薄,有危险。再加一把劲儿,下山去就和四方面军会师啦!”说罢,领着警卫班向山下走去。

这时很多战士干脆屁股坐下,坐在厚雪上往下滑,一溜就是十几丈远。警卫班的战士们也学着他们的样儿,呼呼地往下滑去。而龙开富却不行。他还得挑着皮箩,在深雪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下走。在暴雪中,他是如何上来的,众人自顾不暇,谁也不知道。但此刻,受到众人的鼓舞,他的脚步也快捷了许多。

警卫班“哄”地向山下滑去。陈昌奉不知是因为太高兴还是别的原因,不知怎的头“嗡”地一下发晕,只觉得高山在摇动,身子也不由自主地站不稳,急忙向前走一步,扑到毛泽东跟前,说:“主席,我……”就昏过去了。

毛泽东急忙用两只胳膊扶着他,不停地呼喊着:“陈昌奉!陈昌奉!”陈昌奉迷迷糊糊,只觉得一身飘飘然,呼吸困难,说不出话来。不一会儿,一阵大风卷着雪花扑来。他开始清醒了,睁开眼睛。曾先基等人围着他问:“陈昌奉,怎么回事?”

毛泽东也问:“怎么,好了些吗?”

陈昌奉不知从哪来一股劲儿,突然挣扎着站了起来,大声说:“主席,风太大,你不能停在这儿,快走吧!”

“你行吗?”

“我好啦!”

陈昌奉迈开大步,居然能走了。

众人开始继续下山。

下山比上山容易,山背面没太阳,更加寒冷。大家穿着单衣,冻得浑身直打哆嗦。陈昌奉急忙把一条夹被围在腰间,像穿了裙子似的,连跑带滑地往下滚。没走多远,就碰上了红四方面军的战士。见到他们,大家像见到久别的亲人,力气也足了,劲头也大了,很快就下了山。

下山后,警卫班随毛泽东来到了藏区达维,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为了庆祝两大主力的会合,当晚,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部队举行盛大的联欢晚会。两军唱了《两军会师歌》,战士剧团演了《烂草鞋》。《烂草鞋》演的是敌人吹嘘如何围、追、堵、截红军胜利,最后落了个跟在红军屁股后头只拣到一只烂草鞋的下场,剧情不时逗得大家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