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毛泽东的警卫班:英勇保卫生死之际

毛泽东的警卫班:英勇保卫生死之际

【摘要】:谁知刚住下,追兵又撵了上来,警卫班护卫着毛泽东等人紧急撤离。必要时朱德、毛泽东将分别率第一、三纵队行动。警卫班负责毛泽东的警卫工作,对会议内容是不知情的。毛泽东断然地下达了命令。在油灯下,毛泽东和朱德还在研究次日的行动方向。

1.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警卫班紧紧护卫着毛泽东

1929年1月1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军部、独立营、特务营和第28、第31团主力,共4000余人,向赣东进军。

彭德怀率红5军在井冈山与红4军会师后,井冈山工农武装力量更加强大了。但第二次“会剿”失败后,蒋介石对井冈山的实力大为惊讶,随即组织对井冈山第三次“会剿”,以湖南省主席何键为总指挥,调动25个团2万余人,兵分五路扑向井冈山。为了粉碎蒋介石的新“会剿”,毛泽东派红5军固守井冈山,红4军除留下王佐部队外,其余部队全部在强敌未逼近时转移至敌后,以主力跳出敌包围圈外去击敌。

这一壮举成为尔后建立中央苏区的前奏。

毛泽东等人率部下山后,红4军沿遂川、上犹、崇义南进。特务营的警通排随军部一起前进。沿途无党组织,也缺少良好的群众基础。敌李文彬、刘士毅两个旅对红军前堵后追,红军极其艰难。尽管官兵一路行军,困难重重,但无发生叛变逃跑的事儿,大家团结一致,奋勇直前,无怨言,只是对毛泽东老绕开敌人不走大道,有人有点儿意见,希望去打大的硬仗。

1月23日,毛泽东、朱德指挥红4军打下了大庾县城。

这是红军下井冈山后攻占的最大城镇。大庾县城处于江西和广东的交界处,以盛产钨而著名,街道整齐,商铺很多,比较富裕。毛泽东决定在这里筹款备粮。

26日傍晚,突然,大庾县城外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原来国民党金汉鼎部和李文彬部得知红军进驻大庾县,迅速扑来。此时,城内红军四处分散。本来第28团团长林彪负责城外警戒,谁知他麻痹大意,直到敌兵到了眼前,才发现敌情,结果仓促应战,根本无法阻止密密麻麻的敌兵,不得不节节败退。

毛泽东在城内听见城外密集的枪声,感到事态严重,立即把军部工作交给朱德,自己带陈毅、贺子珍在警卫班的保卫下亲自赶去第28团督战。

当他们急急赶到城边时,第28团已乱了阵脚,官兵从前沿阵地溃退着跑过来。毛泽东、贺子珍、陈毅等人一站住,就暴露在敌兵面前。警卫员立即围在他们身边。敌兵已经过来,并且叫喊着:“活捉朱毛,人人有赏啊!”子弹呼啸着在他们头上和身边掠过。毛泽东大声喊道:“不要后退!坚决把敌人打回去!”

杨梅生喊道:“打!”

战士们冲上去和冲过来的敌兵对打起来了。贺子珍和陈毅边射击边呼喊:“不要后退!”但谁也止不住溃兵。

战士们溃退,敌兵追过来了。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眼尖的何金云突然大声喊道:“第31团过来了!”话音才落,第31团战士们接着冲了上去,以强大的火力对敌,一阵对打,终于把敌兵压了下去。然后,双方各自依靠地形对峙着。

毛泽东见状,说:“这样僵持下去对我们不利,必须趁黑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去。”于是把林彪、毕占云、张渭等人召集起来,布置突围方案。

第一次突围,由独立营打头阵,张渭呐喊着,率部冲过去。谁知当即遭到敌兵强大火力压制,冲锋在前的张渭中弹,壮烈牺牲。

突围失败,毛泽东想了想说:“敌兵太强大,我们必须趁着夜幕突围出去。”

“如何突出去?”林彪问道。

“分成几队,分散进行突破!”

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选择了好几个突破口,同时在夜幕下发起冲击。这下敌兵弄糊涂了:红军左冲右冲,我们防哪啊!正在左右难顾之际,红军找到敌兵一个空隙,呼啸着突了出去。

部队穿过大庾岭,按事先的规定,到达乌径。谁知刚住下,追兵又撵了上来,警卫班护卫着毛泽东等人紧急撤离。接着,部队日夜东行,以摆脱5个团的追兵。但是,追兵甚急,红军不得不边打边走,在平头坳与追兵接火一次,小有损失;到达寻乌县境时,一次军部被追兵撵上,混战中,陈毅被一个敌兵抓住了大衣。眼看要被抓住,他奋力把大衣向后一抛,正好罩住敌兵的脑袋,才快跑着脱了身。

这一次军部险遭覆灭。

一路上危情不断。杨梅生、李根勤、何金云、吴光荣等人紧紧保护着毛泽东,龙开富挑着皮箩,保护着文件和印章,谢今古牵着小黄马跟随在左右。

毛泽东等人率部日夜急行军,于2月1日,终于暂时摆脱了死撵不放的追兵,到达了一个叫罗福嶂的地方。

在这里,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会议,总结下山后几次战斗情况,研究下一步行动。会议决定:(1)部队沿闽赣边界北上,转进江西东固;(2)军委“暂时停止办公”,由前委直接领导红军,军委机关改为政治部;(3)红4军分成两个纵队,即两个独立机动作战的单位,第一纵队由第28团、特务营编成,纵队长林彪,党代表陈毅;第三纵队由第3l团编成,纵队长伍中豪,党代表蔡协民。必要时朱德、毛泽东将分别率第一、三纵队行动。

警卫班负责毛泽东的警卫工作,对会议内容是不知情的。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对警卫班班长杨梅生说:“警卫班随我准备去东固。”

“去东固?”杨梅生有些奇怪。

“是呀,我们得到消息,吉安、东固一带有江西红军独立第2、第4团尚在坚持活动。”毛泽东告诉他说,“去那里,我们就有一个有党有群众的休息地,一可以安排伤员,二可以救援井冈山红军。”

“听说部队分成两个纵队,是不是要分兵行动?”杨梅生问。

毛泽东说:“分兵活动,易遭敌人各个击破。此事会上议而未决。”

两人正交谈着,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闯进来了,说:“敌人追上来了,正向罗福嶂包围。”

“马上走!”毛泽东断然地下达了命令。

天还未亮,红4军沿着冰封崎岖的山路,踏着积雪又上路了。

3000多人的队伍,仍然浩浩荡荡,吓得沿途土豪劣绅闻风丧胆,纷纷传说:“井冈山上的朱毛大土匪下来啦!”带家眷四散。

一日后半夜,红4军到达了寻乌县的圳下村。

圳下村四面环山,村子是一块几百亩地大的狭长田垄,村人住在田垄和山脚下。红军进村后,毛泽东、朱德、陈毅和军部驻在村里的文昌祠。为防止追兵突袭,毛泽东、朱德作了严密的部署:部队分三部分驻扎,红28团为左路,担任前卫警戒,驻在田垄前面;红31团为右路,担任后卫,驻扎在田垄后面;军部和特务营驻扎在两团之间。

连续、艰苦的行军使得战士们十分疲惫,一躺下就呼呼入睡了。在油灯下,毛泽东和朱德还在研究次日的行动方向。警卫员们也都睡着了。突然,毛泽东站起身,走过去,把自己的毯子轻轻盖在他们身上,心疼地说:“这些小鬼太累了,让他们好好睡一觉吧!”(www.chuimin.cn)

不知不觉,天快亮了。两人定好了下一步行动方向。毛泽东对朱德说:“你年纪大了,抓紧时间睡一下,我还写点东西。”

毛泽东静静坐在桌前,拿出笔墨,铺好纸张,谁知刚要落笔,屋外突然响起了急促的军号声。平时部队集合出发才吹号,自从井冈山下来后,为了避免暴露踪迹,部队都不吹号了。毛泽东立刻警觉起来,走出门去看个究竟。

他刚出房门,就听见外面枪声大作。

朱德闻讯也立即出来了,边走边骂:“狗日的白狗子,觉也不让睡!”

这时,前面传来杂乱的脚步声,第28团的战士拥挤着、吵嚷着向军部方向跑来。

原来敌刘士毅部已包围了村子,并与第28团交火了。杨梅生带警卫班爬起床,跑过来了。

毛泽东边跑边在晨光中举头一望,只见村中狭窄的小桥上挤满了第28团官兵,一些战士眼看桥上过不了,涉水膛过河,一时之间,桥上桥下都是人,一片混乱。毛泽东高喊:“同志们,守住小桥,别让敌人过来!”

杨梅生朝天放了一枪,对第28团战士们喊道:“不准往后跑!哪个再跑,军法从事!”

枪声和叫喊声盖过了他的声音,战士们仍一个劲地往后跑,冲过来。朱德和毛泽东立即分工,朱德去指挥第31团和其他两个营,毛泽东去指挥第28团。

毛泽东才走几步,溃兵冲过来。贺子珍迎着人流来到他身边,和他站在一起,大声高喊:“不要跑,要顶住!”往回跑的战士发现是毛泽东,渐渐停止脚步,掉过头,举着枪也跟着高喊:“不要跑,要顶住!要消灭敌人!”溃退终于被制止住了。

战士们转过身,对迎面而来的敌兵进行反击。

此时,敌军已完成了对村子的包围,仗着武器好,弹药足,从四面八方发起猛攻,一步步紧缩包围圈。红军被迫压缩到越来越狭小的田垄中,由于拥挤在一起,已无法开枪。部分敌兵深入了到红4军腹地。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杨梅生率领警卫班紧紧护卫着毛泽东,拼死抵抗敌兵。右路第31团防线被冲破后,团长伍中豪带领战士发起反冲锋,朱德夺过一挺机枪,向敌兵猛烈扫射,试图杀出一条血路。陈毅也端起刺刀,领着军部,与来到身边的敌兵“咔嗒咔嗒”展开了白刃战。

此时贺子珍已怀着几个月的身孕,拿起双枪,向敌兵猛射,与警卫班十几个人一道,紧紧围在毛泽东的身边,保卫他的安全。但是敌兵还是越来越多,眼看冲到眼前了。毕占云带特务营向毛泽东围过来,渐渐冲在最前面。

很快,手提机枪班的战士跟上了朱德,“哒哒哒”扫向敌兵,往村边打过去。敌兵听到手提机枪声,急忙将火力集中到朱德身旁。两位机枪手受了伤,倒在朱德身边。朱德终于被激怒了,把身上的黄呢子大衣脱下一扔,操着花机枪跑步向前,迎着敌兵而去……

在万分混乱中,红军自觉地用上了上次毛泽东的“分散突围”方法,选择几个突破口开始突围。敌军顾此失彼,终于让红军突出去了。

而晨光中,曾志和朱德的妻子伍若兰远远地跟着朱德的黄呢子大衣走,走着走着,突然黄呢子大衣不见了。两人往左侧的山边跑,子弹像雨点一样追赶着她们落在水田里。前面是一人多高的山包,曾志抓着一根树条,一跳就爬上去了,回头见伍若兰也在爬,于是赶紧继续往山上跑。

到了山顶上,曾志看见山下大路上有零星的队伍在行进,有的人还挑着子弹、抬着迫击炮。她正想跑下山,没走几十步,大路后面的追兵又追上来了,只得又往山坡上跑,沿着山边急跑了好几里路,到了一个路口,见红31团已布置在两边山头,准备阻敌。这时她一回头,才发觉伍若兰不见了。在山头,她碰到了蔡协民。蔡协民着急地说:“直属部队的人差不多都出来了,就是没看到毛委员、朱军长和他们的特务排。”

两个领头的不见了,所有的人都非常着急。过了约两个小时,8点钟左右,朱德和他的特务排,还有两名受伤的机枪手,都赶过来了。

原来,他们迎敌而上,竟然吓得前面的敌兵撒腿就跑。打跑敌兵后,他们上了另一条路,绕道赶过来了。见着蔡协民,朱德就问道:“老毛呢?”

可没人知道。朱德脸色变了,马上下令蔡协民:“赶快派一个营打回去,接回老毛!”

然而,等到下午3点多钟,派去的这个营回来了。营长报告说:“打听不到毛委员的消息。听当地老表说,敌人大约来了两个连,没进村子搜索,打了一阵排枪,追了一阵,就走人了。”

朱德估摸着说:“老毛那里,我看不会出大问题,很可能往别的路走了。他身边有一个特务班,可以保护得了。”

这下众人放心了一些。于是,朱德和蔡协民等人率领队伍一边前进,一边等候毛泽东归来。但毛泽东迟迟不见归来,大家忧心忡忡,好像失去了主心骨,日夜不安。

第三天,战士们正在缓缓走着,突然背后有人高喊:“等一等!”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毛泽东、贺子珍带警卫班从后面小道上急急追来,奇迹般地突然出现,好似从天而降。战士们欢腾起来,心情立即阴转晴,人人高兴极了,纷纷询问他们突围的经过。

毛泽东说:“敌人从村边追过去了,我们赶紧从后山绕过去。因为道路不熟悉,翻山越岭走了好几天,才赶上队伍。”

原来在紧急时刻,毕占云率领特务营打过来,接上毛泽东,就边打边往外冲,随即突出包围圈。可往前走,前面两边是山,中间隔着一条河,河对岸无敌兵。毛泽东吩咐说:“渡河上山。”

杨梅生、何金云等人立即护卫着他和贺子珍渡河,其他战士纷纷跳下河水。由于水流湍急,毛泽东和警卫班虽然脱离了险境,但被水流一冲,与特务营战士跑散了。他们正想到前面等一等特务营,没走多远,与一股敌兵相遇。杨梅生当机立断地说:“何金云、吴光荣带几个人跟着毛委员走!其他人跟我掩护!”

何金云等人护着毛泽东、贺子珍上山。杨梅生带领几名战士跑到另一个山坡边上,噼里啪啦地与敌兵开火,打起来了。

毛泽东说:“杨梅生施的是调兵之计,我们快走!”

趁杨梅生等人将敌兵引开之际,他们一上深山,钻入老林,终于摆脱了追兵。

第二日,杨梅生带领几名警卫战士也毫发无损地赶了上来,与毛泽东等人会合,然后继续快步追赶大队伍。

毛泽东安全归来,大家继续前进。

后来他们获知朱德的妻子伍若兰与曾志冲散,被敌兵抓住,押到赣州后被杀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