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毛泽东红色卫队,起义双枪兵加入保卫前委

毛泽东红色卫队,起义双枪兵加入保卫前委

【摘要】:然而,他们没料到红军的“神力”居然吸引住了两个“大俘虏”,且头号“大俘虏”过来后还成为了他们的顶头上司。次日,他们全部上了井冈山的大本营茨坪。朱德代表红4军正式宣布:以特务连为基础,将毕营编入,该部改编为红4军特务营,为军直属营,毕占云为营长,陈毅安为党代表。

15.起义过来的“双枪兵”,成了保卫前委的特务营

井冈山的烈火四处燃烧,照亮了劳苦大众的心,也照亮了劳苦人出身的国民党官兵的心。

井冈山的胜仗一个接着一个,捉到的俘虏数不胜数。捉着敌兵俘虏后,毛泽东要求红军一不搜腰包,二对伤兵治伤,三对官兵愿留和愿去自便,不愿留下的,还发路费,开欢送会。本来在战前,敌军长官宣传说:“共匪见人就杀,此战不赢就得死。”红军的做法恰恰让敌军官的谎话不攻自破,气得“两只羊”之一的杨池生在“师部机关刊物”《九师旬刊》对毛泽东的这种“优待办法”发出“毒矣哉”的哀叹。

红军捉了俘虏进行抚慰和欢送,办法很灵。敌旅长李文彬也进行仿效,不杀红军俘虏,还医治被俘伤兵。可是,在下一次作战时,那些被迫留下的红军俘虏们还是拖枪跑回了红军。李文彬不仅没留住人,还失了枪。

红军生活如此艰苦,战斗如此频繁,是什么“神力”吸引了他们呢?

这就是毛泽东三湾改编实行的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经济公开。这些办法,士兵们很满意。而那些新来的俘虏兵感觉白军和红军简直就是两个世界,虽然红军比白军生活苦,但精神上获得解放,心情舒畅。结果,同样一个兵,昨天在白军中不勇敢,今天在红军中就变得很勇猛。警卫班的杨梅生、龙开富等人也是议论纷纷说:“我们红军就像一个火炉,嘿,俘虏兵一过来,马上就熔化掉了。”

然而,他们没料到红军的“神力”居然吸引住了两个“大俘虏”,且头号“大俘虏”过来后还成为了他们的顶头上司。

他就是驻扎在桂东沙田村参加“会剿”的敌营长毕占云。

这个毕占云也是穷苦人出身,四川省广安县人。他当过劫富济贫的绿林,后被川军招抚为一个营。1928年5月,他率部在血雨腥风中开进湖南平江城。因不满蒋介石的“剿共”杀人政策,他日日推牌九,摸麻将,被人称为“麻将营长”。他手下有三个连,两个连的连长是共产党员。为了稳住部队,加上一直对共产党怀有好感,他对国共两党的手下一视同仁,不分彼此。上司再三催促他“清党”,他依然我行我素,不予理睬。6月,团长火了,下令毕占云立即处决两个“共党”连长。毕占云还是不杀,反而暗中给他们报信。结果,行刑队一去,两个“共党”早就不见踪影儿了。

1955年,毕占云被授予解放军中将军衔

不久,毕占云受命调防,随川军向成杰部开赴醴陵、安仁一带阻击红军。蒋介石为了排斥异己,对部队缩编。毕占云因为是川军杂牌,一个营被缩编为一个连,他本人也由营长降为连长。缩编一结束,他又受命划归湘军阎仲儒部,开赴桂东“会剿”红军。阎仲儒虽也是杂牌却不把“杂牌的杂牌”毕占云等人当人看,派他到最前线打头阵,充当“剿共”马前卒,让他“自生自灭”。

9月初,红28团从湘南返回井冈山,行至遂川左安一带时,将在此抢劫民财的敌兵一个班俘获。他们就是毕占云的部下,因给养不足,只好四处抢劫老百姓以“维持生计”。团党代表何长工与俘虏座谈。敌班长说:“老蒋搞整编,我们官长均降一级。我原是排长,现在被你们抓住了,好,我就留下不走了!苦不堪言,毕营长也有投诚之意……”

何长工立即把这个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好啊!”毛泽东说,“为了争取毕占云,你们把这个班连人带枪全部放回去。”

在释放俘虏时,朱德陈毅两人联名,以四川同乡的名义给毕占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在湖南,你们是客军,湘军容不得你们;在国民党军,你们又是杂牌,蒋介石容不得你们。把你们送到前线来,本意就是要通过红军之手来削弱、消灭你们。我们无冤无仇,何必彼此为敌,更何必刀戈相见?红军是为劳苦大众、为民族解放的新型军队,得到所有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我们主张革命不分先后,希望你尽快弃暗投明,早定大计,上井冈山来和我们一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尽一份匹夫之责!毕占云此时正如在八卦阵里骑马,四下闯不出路子。收到朱德、陈毅的信,说:“这些话说到心坎上了。”

他把信看了又看,一夜不眠。次日还没起床,就一拳砸在床沿上:“既然是穷得没裤子出身,就干脆上井冈山当俘虏去,为穷人打天下!”

随即,他派贴身副官蔡大金专程去遂川县与红军联络。恰巧,接待蔡大金的,就是陈毅本人。两个四川人长谈一个多小时,详细商定了起义的各项事宜。

谁知毕占云与红军秘密来往的事,不慎被上司阎仲儒发现,立即派兵监视。毕占云一不做二不休,断然决定:“立即起义!”

10月初一个晚上,毕占云突然集合队伍,每人发三块大洋,就向着井冈山出发了。带着渴望新生的心,毕占云跑在队伍的最前头。在淡淡的月色下,全营沿着崎岖艰难的山路,一昼夜急行军,就跑出了国民党军控制区。

当他们到达遂川汤湖镇时,陈毅带着第31团第1营营长陈毅安专程在此迎接。

次日,他们全部上了井冈山的大本营茨坪。

红4军召开欢迎大会。朱德代表红4军正式宣布:以特务连为基础,将毕营编入,该部改编为红4军特务营,为军直属营,毕占云为营长,陈毅安为党代表。

谁知毕占云一投诚,参加“会剿”的另一支敌军——滇军营长张渭,也从江西樟树镇带着手下上山,找到朱德就说:“我们要当红军的俘虏!”

“你们这是弃暗投明,是起义参加革命。”朱德笑着纠正说。

“只是参加红军,说啥都行!”张渭说。

朱德原当过滇军旅长,张渭就此归入了红军之列。

但这两支部队终究还是旧军队,毕占云的手下一手扛着长枪一手都还扛着大烟枪呢。如何改造他们,成为初创红军的一个新课题。毛泽东和朱德经过商量后,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何长工。

一天,毛泽东派警卫员何金云把何长工找去,说:“你在洞庭湖区搞农军时,改造过湖匪武装;上井冈山后,又改造过王佐的绿林部队。这次改造毕占云、张渭起义部队工作,还得由你来做。”

何长工沉思片刻,两手一摊,说:“不好办。”

“怎么啦?”毛泽东问。

何长工说:“王佐的人马是逼上梁山的绿林好汉,底子好,容易改造。毕占云、张渭这两支部队,有兵痞,有穷人出身的,有卖身当炮灰子的,完全是旧军队、兵油子。你看人人都扛双枪,要使这些鸦片鬼由白变红,难!”

“万事开头难。我们要发展,以后改造旧军队的事情就不可避免,你要搞出一条改造起义部队的路子来。”毛泽东笑着说。

何长工没话说了,前去着手改造两支旧军了。

几天以后,毛泽东、陈毅带着警卫员们来到了两军营地。一见面,何长工就叫苦说:“这些兵油子到底要不要?我还是那句话,谈改造,难上加难。”

毛泽东听后,严肃地说:“怎么不要?人家是梳妆打扮送上门来的,起义是义举,不要就不对。不要是消极的,要积极改造;改造不好,证明我们没本事。”

接着,他语重心长地对何长工说:“当然改造是艰巨的,可是要记住,中国有三山五岳,地方部队、山大王多得很,对这部分人的工作做好了可以影响一大片。改造这支部队的经验,将来,以至全国解放后,都是有用的。”

“我思想上通是通,但怎样改造他们呢?”何长工于是大胆地提出一个建议说:“把这伙烟鬼关他20天,烟枪缴掉算了。”

毛泽东摇了摇头说:“那还行?这么办说明我们和国民党没什么区别。是说服还是压服,两种办法,两个前途。”(www.chuimin.cn)

于是,他和陈毅坐下来,与何长工、毕占云、张渭一起商量如何改造部队以及具体办法。毛泽东说:“何长工你当戒烟所长,从戒烟入手,要先在思想上打通。怎么打通思想?必须讲清我军的性质和任务、红军与白军的本质区别,从根本上提高战士们的觉悟,转变了他们的立场和世界观,这样才能棉袄改皮袄,越变越好。”

陈毅插话说:“对抽大烟的,你们可以偷梁换柱嘛,多弄点烟叶子,逐渐取而代之。同时,多搞些文体活动。这方面的时间多了,想抽烟的时间就少了。”

之后,何长工按照毛泽东和陈毅的办法去做。在毕占云和张渭的配合下,果真效果很好,不少人大烟不抽了。谁知过了些日子,不少人大烟瘾犯了,哭声连天,个别烟瘾大的还跑到何长工面前,抱住他的大腿,苦苦地哀求:“党代表,让我吸一口,死了也不冤你。”

这时毕占云出现了,严肃地说:“要死,就要死得光荣。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不能带着烟鬼的臭名死掉。”

何长工耐心地说:“你们现在觉得苦,等成为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受到人民的欢迎时,你就会觉得甜了。这一关一定要突破!”

为了突破戒烟关,部队改善了伙食,文体活动安排得满满的。干部带头戒烟,陈毅还来作形势报告,老红军战士也来讲打土豪分田地、做群众工作的政策,等等。这些思想教育,如春风化雨,洗脑洗心,战士们终于大有变化。

11月,一日,杨梅生跑来找何长工,说:“毛委员叫你和陈毅安党代表一起去他那一趟!”

“有什么事情没啊?”何长工问。

“你去了就知道啦!”

何长工、陈毅安一来到毛泽东住处。毛泽东已洞察了部队的新变化,说:“战士思想有了认识,就得趁热打铁,干脆让他们扔掉烟枪。”

杨梅生在旁笑道:“大烟一抽就上瘾,哪说扔掉就能扔掉?”

“这就要看我们想不想办法了。”毛泽东顿了顿,对何长工和陈毅安说:“为了把两支部队彻底改造好,我有一个办法,你们把部队拉出去,让战士们在行动中改造,在斗争中锻炼,你们看好不好?”

“拉去哪里锻炼?”何长工问。

“平江起义的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第5军就要上井冈山,你们去莲花黄陂九都迎接他们,可以吗?”

1937年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部分同志在延安合影,后排左起:杨立三、陈伯钧、毛泽东、龙开富、周昆、谭希林、罗荣桓、谭政、刘型、杨梅生、胡友才、贺子珍;前排左起:赖传珠、张宗逊、孙开楚、赖毅、谭冠三、胡龙奎

何长工和陈毅安认为这个办法可行。

彭德怀等人,毕占云这一个营与他们一起驻扎在平江时就认识。现在他们也起义当红军了,于是战士们高兴地下山。

部队开拔后,经过的地方大多是红色赤区,群众争相前来进行慰问,犒劳官兵。干部战士们行军、走路,晚上宿营后,和群众一起联欢,忙得不亦乐乎,哪里还记得什么大烟,一不留神就把烟枪忘掉了,接着就把它丢掉了。与此同时,他们原来一些旧军队的恶习陋习也逐渐在党代表的教育和士兵委员会的带领下“扔掉”,面貌焕然一新。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莲花路口。莲花县委书记朱亦岳跑过来报告说:“前面有300余敌兵,要阻拦你们。”

道士吹螺号——吓鬼啊!”毕占云说,“干掉他们!”

何长工也表示同意说:“这是在斗争中改造部队的好机会,也是检验我们对部队改造的成果时候,吃了它。”

他和毕占云合计了一下实力,加上赤卫队,总共有800余人,当即进行战斗部署。结果,战斗从拂晓发起,没多久就解决了问题。首战告捷。

不幸的是,莲花县赤卫大队长夏炎在战斗中牺牲了。军民正在开追悼会时,哨兵跑来报告说:“武功山那里黑压压的,来了一支队伍。”

何长工正在诧异,突然开窍了:“嗨,肯定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要来迎接的彭德怀、滕代远同志!”

一接头,果然是红5军。

次日夜晚,毕占云等人率部假打莲花县城,牵制敌兵。在他们的掩护下,红5军快速借道上了井冈山。

12月中旬,何金云送来了毛泽东的信。毕占云打开一看,高兴地说:“第5军已到达宁冈新城,毛委员要我们回去参加红5军和红4军的会师联欢大会。”

他们立即回师,轻装前进。

回到井冈山后,他们不仅见了当初在平江县的一些老熟人,毛泽东还在百忙中亲临部队,看望大家。应毕占云之邀,他作了一个政治报告。

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的关怀下,两支大“俘虏部队”终于成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随后,毕占云、张渭的两个营分别正式编为红4军特务营和独立营,成为井冈山红军的一部分。特务营成为军部和前委(11月6日,毛泽东重新组织了党的前敌委员会)的唯一警卫部队。毛泽东警卫班和警通排随特务连也划入特务营编制内。

新中国成立后,何长工和毕占云都被授予中将军衔。一次,两人在北京久别重逢,回首往事感慨不已。何长工说:“当时你的那些双枪兵,真是让我睡不着呀。”

毕占云说:“我那时其实也不明白什么东西,就认定要为穷人争气!十分感谢你对我这个‘大俘虏’和双枪兵的教育,使我们迈向了革命的道路。”

“要说感谢,还是毛主席和朱老总!他们花的心思比我多得多!”

于是两人一起相约去见毛泽东。

见面后,毕占云带着一直没解的疑惑问道:“主席,那时候,你怎么放心让我们这些‘俘虏兵’当特务营,和前委在一起?”

“你们是起义过来的穷苦人,不是俘虏。有什么不放心?”毛泽东淡然地说。

接着,他解释说:“那时候让你们负责保卫特委,一是看你们有几杆好枪,二是看你毕占云也是条汉子。你和何长工把特务营改造过来了,就证明你是忠于党组织的!让特务营为我们站岗放哨,前委和军部都是非常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