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支管式机头的设计优化方案

支管式机头的设计优化方案

【摘要】:支管式机头结构如图6-9所示,圆筒料槽可适当大些以储存更多的熔料,使料流更稳定。支管式机头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支管的模腔与挤出的料流方向一致,塑料板材的幅宽可用在型腔中设计的幅宽调节块按需要调节。图6-13 带有阻流棒的双支管形机头1—支管模腔 2—阻流棒 3—模口调节块

支管式机头的特点是机头内带有与模唇平行的管状型腔,可以储存一定量的物料,对物料起稳压和分配作用,使料流稳定,有助于机头均匀地挤出宽幅制品,又称T形机头,支管直径通常为20~30mm。支管式机头结构如图6-9所示,圆筒料槽可适当大些以储存更多的熔料,使料流更稳定。但也不能过大,料槽过大熔料存留时间太长也不好。实际上这种机头仍然存在中间出料多、两边出料少的现象,引起口模各处料流不均匀。为此又设计了阻力调节块2,可调节熔料流速,使出口熔料流速均匀一致。这种机头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缺点是聚合物在支管内停滞时间过长,熔融物料会变色,不适合加工热敏性塑料,如PVC等硬板(片)材。为获得表面光滑平整的板材,模唇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0.8μm,并镀铬。支管式机头适合SPVC、PE、PP、ABS、PS等塑料板材挤出成型。支管式机头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一端供料的直支管形机头。如图6-10所示,熔料从支管的一端进料,而支管的另一端被封死。支管的模腔与挤出的料流方向一致,塑料板材的幅宽可用在型腔中设计的幅宽调节块按需要调节。但是由于支管内熔料停留时间较长,会引起熔料变色、分解,料的温度较难控制稳定。

2)中间供料的直支管形机头。如图6-11所示,熔体塑料从支管中部进料,在支管型腔内分流,再从口模缝隙中挤出。型腔与料流方向垂直。在支管口模缝隙型腔设有幅宽调节块以调节宽度,在口模设有调节块以调节板材料坯厚度。这种机头料流在型腔内流程短,操作方便,温度容易控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普遍。

3)中间供料的弯支管形机头。如图6-12所示,支管模腔弯曲呈流线型。这类机头适合挤出成型熔融黏度低或黏度高而热稳定性差的塑料,但机头的加工较困难,且不能调节制品的幅宽。

978-7-111-45419-9-Chapter06-9.jpg

图6-9 支管式机头结构

1—调节螺钉 2—阻力调节块 3—支管 4—下模唇 5—上模唇

978-7-111-45419-9-Chapter06-10.jpg

图6-10 一端供料的直支管形机头

1—幅宽调节块 2—支管模腔 3—模口调节块 4—模口调节螺钉

978-7-111-45419-9-Chapter06-11.jpg

图6-11 中间供料的直支管形机头

1—幅宽调节块 2—支管模腔 3—模口调节块 4—模口调节螺钉

978-7-111-45419-9-Chapter06-12.jpg

图6-12 中间供料的弯支管形机头

1—进料口 2—弯支管模腔 3—模口调节螺钉 4—模口调节块

4)带有阻流棒的双支管形机头。如图6-13所示,它和单支管机头结构完全一样,只是设计了两个支管,而调节块在两支管的中间,通过两个支管的调节,料流更加平稳,这类机头可生产1000~2000mm幅宽的板材。但由于熔体在支管停滞时间过长,不适合热敏性塑料板生产。这类机头在设计时,应尽量把支管直径设计得小些,一般不超过ϕ30mm。当物料黏度低时,管径可选大些;当物料黏度高时,管径可选小一些。另外为控制物料在机头内的停滞时间,模唇长度也不宜过长,一般取40~70mm。

978-7-111-45419-9-Chapter06-13.jpg

图6-13 带有阻流棒的双支管形机头

1—支管模腔 2—阻流棒 3—模口调节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