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分析我国主要地区服装人才需求情况

分析我国主要地区服装人才需求情况

【摘要】:1.长三角地区服装专业人才需求分析长江三角洲简称为长三角,它与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一起成为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长江三角洲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最大。表1-1企业岗位需求情况2.南通市服装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江苏省是仅次于广东省、浙江省的全国第三大服装生产基地,是我国服装生产的主产区。

1.长三角地区服装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长江三角洲简称为长三角,它与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一起成为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长江三角洲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最大。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比较发达的地区,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对各地区的调查,中国现有39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服装特色城镇,有14个分布在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占了总比例的36%。

长三角纺织服装加工类型主体为内外销结合型企业居多,占51.4%,外贸加工型企业占36.8%,纯内销型企业占11.8%,说明目前长三角服装企业类型为内外销兼营或外销企业模式的占主体,企业的生产模式以外销加工为主体。

在关于长三角地区服装企业对服装设计生产管理、工艺技术管理等12个岗位的需求情况调研中发现,其中服装企业对于打板制板的岗位人才需求量在3~4名的占调研总数的55.6%,流水线管理占调研总数的44.4%。企业岗位需求量在1~2名的设备管理占调研总数94.4%,跟单员占55.5%服装设计占44.4%。由此可见,目前长三角纺织服装企业对打板制板、流水线管理、设备管理、跟单员等岗位人才的需求较为明显,见表1-1。尽管长三角地区的人才较集中,但接受过纺织服装研发、生产理论和实践训练的专业人才比较短缺。

表1-1 企业岗位需求情况

2.南通市服装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江苏省是仅次于广东省、浙江省的全国第三大服装生产基地,是我国服装生产的主产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势头迅猛,由于面临全球化金融危机的影响,服装企业的发展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目前,服装企业的生产特点呈现两大趋势:一是从事单一型服装“来样来料加工”;二是从单一型来料加工逐渐向品牌开发转型,依托现有品牌形象,立足国内市场瞄准国际市场。服装企业的两大发展趋势,反映了企业不仅需要大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一线技术工人,而且越来越迫切地需求集设计、制板和精通服装CAD和CAM的复合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

江苏省服装企业有几千家以上,南通的纺织服装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些服装企业分两大类。一类为服装外贸公司(外贸加工),较大型的企业有江苏南通三友集团公司、江苏天一服饰有限公司、南通隆都制衣有限公司,较小型企业也有不少;另一类为时装内贸品牌企业(以设计、制作为主),较大型的企业有三明服饰有限公司、摩登服饰有限公司、劲草服饰公司等。

随着近年来中高职、大专本科院校服装专业的学生以及社会短期培训的学生就业人群的激增,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细,对服装专业人才提出更高方面的要求:

(1)具有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相关从业素质。

(2)掌握服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正确方法,具有较高的绘画技能、专业服装设计能力和综合能力。

(3)具有服装、服饰的审美能力。具有独立进行服装艺术设计实践基本能力,具有依据社会需求和行业状况把握消费市场快速灵活完成设计方案的能力;具有独立进行服装结构的研究和实践的能力;具有进行服装加工工艺的独立操作,进行服装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程设计与指导的能力。

(4)掌握相应的行业规范、标准和业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

(5)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熟练操作并初步具有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

(7)学习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课程,具有较高的艺术、美学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心理素质

(8)了解国内外服装设计的发展动态,并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能力。

目前服装企业急需以下几类人才:一是服装一线工人;二是工艺流程分析师;三是制板和服装推板人才;四是服装工艺师;五是服装生产管理与检验人才;六是服装跟单人员。南通的服装企业现有人才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企业“供、产、销”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另外,企业对于员工的综合素质特别关注,用企业老总的话说:“我们并不需要特别有才气、有个性的人才,我们需要的是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虚心好学、踏实肯干能吃苦的人。这样的人可塑性强,有发展空间,并且留得住。”

表1-2 南通市服装专业毕业生(含实习生)就业对应工作岗位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