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服装产业集群分析与研究

服装产业集群分析与研究

【摘要】:围绕着专业市场或出口加工生产,目前中国服装的主产区浙江、福建、广东、江苏、河北等地,形成了众多以产品品种为导向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它们正以高效率、低成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户和订单。广东、浙江、江苏三省长期以来一直是服装企业分布的传统大省,企业总数超过全国的57%,集中了服装产业主要产能。北京市份额达到1.81%,份额排名达到全国第10位,服装产业作为北京市行业重要性有所上升。

围绕着专业市场或出口加工生产,目前中国服装的主产区浙江、福建、广东、江苏、河北等地,形成了众多以产品品种为导向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它们正以高效率、低成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户和订单。

产业集群区域具有很强的产业综合竞争能力,主要表现在较低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政策成本和体制、整体协调优势几个方面。从而使这些地区成为海外投资及港台制衣业内迁的首选。

产业集群不仅是产业成长过程中的历史现象,也是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组织特征,是中小企业以区域聚集取代企业规模,从而达到规模效应的一种重要区域发展方式。

服装行业的分布,不仅体现了行业特点,也体现了交通和原材料特征,是行业和区域以及原料特征三者结合的充分体现。总体上看,行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这样分布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来说,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比较发达,交通设施便利。二是由于服装出口运输的特点,一般较多集中在沿海地区。三是服装生产的原料纺织行业也大多分布在华东等沿海地。

广东、浙江、江苏三省长期以来一直是服装企业分布的传统大省,企业总数超过全国的57%,集中了服装产业主要产能。相较于2008年,安徽省以3.1%的份额新晋全国服装企业数量第8省份,2009年服装产业发展较快,与国家的服装产业梯度转移政策有一定关系。北京市份额达到1.81%,份额排名达到全国第10位,服装产业作为北京市行业重要性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