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密封失效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密封失效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摘要】:密封失效是液压系统泄漏的主要原因。油内污染物、金属过高的表面粗糙度、装得太紧等因素会加速这种磨损。加工装配质量差 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密封件尺寸精度超差及表面粗糙度超大,从而引起密封部位偏心、拉伤、压不紧或压得过紧,造成安装孔口没有倒角与去毛刺的密封件在安装时被剪切与划伤,零件机械加工质量差,引起砂眼、裂纹、表面不平、油路串通等。

密封失效是液压系统泄漏的主要原因。

1.密封失效的症状

各种因密封失效而引起外泄漏的情形主要是:液压缸活塞杆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失效,形成外泄漏;换向阀两端的密封失效,换向时油液外溅;阀与阀板及阀与阀之间连接处密封失效,引起外泄漏;液压泵或液压马达旋转轴密封失效,引起外泄漏;油管及管接头连接松动引起外泄漏;活动油管因密封件损坏或安装误差产生外泄漏。

各种内泄漏主要是由液压元件内部液流通道之间的密封损坏引起的,这类损坏可能是有关零件或密封件磨损,也可能是阀或阀板因铸造砂眼、裂纹或加工失误引起的流道串通。液压系统内泄漏的存在会使系统出力降低,效率降低,发热增大及油温升高,致使系统动作秩序错乱,无法正常工作。

2.密封件损坏形式

(1)磨损 密封件与金属表面滑动产生摩擦使密封件磨损。油内污染物(尤其是金属类颗粒)、金属过高的表面粗糙度、装得太紧等因素会加速这种磨损。

(2)变形 密封件在高压下产生液化现象并进入密封面的缝隙(见图13-21)会造成缝隙挤压变形。密封件与密封沟槽之间的相对运动会促进这一过程。缝隙挤压导致密封件完全损坏、表面撕裂或破碎,还可能出现塑性变形。加密封挡圈可以避免挤出现象。

(3)翻转 这类故障是在使用唇形密封件(如液压缸里的密封件)时,以密封件从沟槽中部分地被挤出为特征的。液压设备运行时,密封沟槽里的压力很大,这个压力作用于密封件的根部,使得根部被磨损掉,继而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密封件被翻过来并从密封沟槽里脱出,导致密封唇被切开或压断,密封件完全损坏。

(4)谷部开裂 唇形密封件的谷部(见图13-22)是应力集中处,受到压力冲击时容易裂开。

978-7-111-53530-0-Chapter13-29.jpg

图13-21 缝隙挤压变形

978-7-111-53530-0-Chapter13-30.jpg

图13-22 谷部开裂

(5)扭转 当唇形密封件在运动中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时,其可能产生整圈或局部的扭转。

(6)偏磨 这是密封件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密封件本身偏心、密封支持面偏心、往复运动件与密封件配合面有部分拉毛、受到径向载荷等均可引起偏磨。

(7)材料老化 密封件因使用时间太长、保存太久氧化或等其他原因而变硬、变脆或失去弹性便不再起密封作用。

3.密封失效的原因

密封失效的原因可归纳为四大类:

(1)产品结构不合理 这类问题有:密封方式选择错误、密封件形状及材料选择错误、参数设计错误、密封支持面或接触面设计错误等。

(2)加工装配质量差 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密封件尺寸精度超差及表面粗糙度超大,从而引起密封部位偏心、拉伤、压不紧或压得过紧,造成安装孔口没有倒角与去毛刺的密封件在安装时被剪切与划伤,零件机械加工质量差,引起砂眼、裂纹、表面不平、油路串通等。在装配方面,引起密封失效的原因是:装配环境不清洁使得杂质进入密封部位;野蛮装配破坏了密封件;没有安装在正确位置上,使密封件压坏;安装的精度不足引起偏心,一边紧一边松;管接头没有涂密封胶;阀类件螺钉安装少了;将密封件密封方向装反等。

(3)密封件质量不好或选用不当 有的密封件外观质量差,表面粗糙,尺寸与形状误差大;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弹簧尺寸误差大,并且松动;密封材料的耐油性能差,老化速度快,保存期短,压缩后产生永久变形。

(4)使用不当 工作条件恶劣(高温、高速、高压),引起密封件老化过速,失去弹性,产生泄漏;维护保养不及时、不彻底,该换的密封件未换;压力调得过高,液压冲击太大,将管接头振松;错用了密封,如截面、直径及密封方式错误等。

4.密封的改善

事实上,液压系统的密封状况与一系列因素相关,可通过下列途径来改进:防止液压油污染,避免污染物混入密封部位,加剧密封件的磨损;消除振动与冲击,以防密封件被损坏;避免液压系统高温、高压和高速;改进与密封件接触的滑动表面,使其变得足够光滑,以避免密封件被擦伤;提高密封支持面及有关配合件的尺寸精度;除去密封件安装支持结构的锐角和毛刺,以防安装时划伤密封件;有些O形密封件的安装沟槽太深,使密封件的压缩量不足,可重新设计制作密封沟槽。

采用高性能的密封材料,正确地选择密封种类,对密封的改善非常重要。合理地选择密封装置,能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延长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有效地防止泄漏。要做到合理地选择密封装置,必须要熟悉各种密封装置的形式和特点、密封材料的特性及密封装置的使用条件(如工作压力的大小、工作环境的温度、运动部分的速度等),把实际的使用条件与密封件的允许使用条件进行比较,必须保证密封装置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