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实现带钢厚差控制的原理与方法

实现带钢厚差控制的原理与方法

【摘要】:图11-3 机械特性不均匀引起的轧出厚度偏差控制原理图11-4 支撑辊偏心引起的轧出厚度偏差控制原理图11-5 利用张力改变轧件塑性线斜率进行厚差控制原理

1.轧机弹性变形F-H图及轧件轧出厚度的确定

轧机弹性变形F-H图(见图11-1)是目前讨论带钢厚差和厚控时使用的一个主要手段。

978-7-111-53530-0-Chapter11-1.jpg

图11-1 轧机弹性变形F-H

F-H图是以轧制力F为纵坐标,轧件厚度Hh)为横坐标绘制的坐标图,曲线gkE为轧机弹性变形线(弹跳量随轧制力变化的曲线)。据实验可知:此曲线在小压力段为非线性gn段),超过n点则基本上为一直线(nL段)。为了消除此非线性段的影响,一般采用预压的办法,即给一定的预压力F0后作为辊缝始位(假设零位)。图11-1左边的ok′线为预压工况:b′为假设零位,带钢以此为零值(辊缝指示仪指零)开始抬辊。例如,抬辊到gk时,辊缝指示值为S0,由于gb=Ob′,所以Ob=S0,此时如果轧件轧入后的轧制力为F0,则轧出厚度Ob=S0,即轧出厚度和辊缝指示相同,如果轧制力为F且大于F0,则轧出厚度h可按下式计算:

978-7-111-53530-0-Chapter11-2.jpg

式中 C——常数,C=tanαC值只随板宽及支撑辊半径R变化。

图中H1d′线为轧件塑性线(曲线中间段可认为是直线),F表示在此轧入厚度H的情况下,不同压下量时的轧制力变化情况。当辊缝为S0,轧入厚度为H时,轧制力为F,则压下量为Δh,轧出厚度为h。因此,曲线gkL和曲线H1d′的交点E即为轧机与轧件处于相互平衡状态的工作点。

2.厚差控制原理

1)轧件厚度不均匀引起的轧出厚度偏差的控制原理如图11-2所示。来料厚度为HE,此时曲线交点为E,对应的轧制力为FE,轧出厚度为h,若在某一瞬间,来料厚度变成了H1,相当于压下量增加了,则对应于交点E1的轧出厚度为h1,因此轧出厚度偏差为Δh=h1-h,轧制力增量为ΔF=F1-FE。Δh偏差的原因是由于在轧制力增量的作用下,轧机的弹性变形也有了一增量Δh

978-7-111-53530-0-Chapter11-3.jpg

978-7-111-53530-0-Chapter11-4.jpg

图11-2 轧件厚度不均匀引起的轧出厚度偏差控制原理

为了纠正Δh这一偏差,就必须增加一压下量ΔS,使两曲线交点由E1移到E2点,此时轧出厚度就恢复到原厚度h,但对应的轧制力为F2,其增量ΔF′=F2-FE,因此978-7-111-53530-0-Chapter11-5.jpg

当来料变薄时,控制原理相同,只不过ΔS和ΔF及ΔF′为负值。

2)轧件机械特性不均匀引起的轧出厚度偏差的控制原理如图11-3所示。在正常轧制中,曲线交点为E,其对应的轧出厚度为h,轧制力为F,若在某一瞬间,来料的机械特性有了变化,则轧件的压缩阻抗按曲线HEE1E2变化,由于轧机的变形,交点E移至E1,此时轧出厚度偏差为

978-7-111-53530-0-Chapter11-6.jpg

为了纠正这一部分偏差,同样势必增加压下量ΔS,这时ΔS=978-7-111-53530-0-Chapter11-7.jpg,这样轧出的厚度又恢复至h,反之亦然。

3)支撑辊偏心引起的轧出厚度偏差的控制原理如图11-4所示。起始厚度为h0。由于支撑辊的偏心造成了振幅为ΔL、压下量为ΔS的周期性变化,这就造成了轧出厚度也有一周期性变化,变化幅度为h1-h2,若能及时地调整控制轧机的压下量,使轧制力保持为F不变,那么,轧出厚度偏差也就可以纠正过来了。

4)利用张力改变轧件塑性线斜率进行厚差控制原理如图11-5所示。若δH=H1-HE时产生了厚差δh=h1-h,这时也可用改变张力(即改变轧件的塑性线斜率)的方法使原来的交点E1移至E,从而保证原轧制力FE及厚度h,消除Δh

978-7-111-53530-0-Chapter11-8.jpg

图11-3 机械特性不均匀引起的轧出厚度偏差控制原理

978-7-111-53530-0-Chapter11-9.jpg

图11-4 支撑辊偏心引起的轧出厚度偏差控制原理

978-7-111-53530-0-Chapter11-10.jpg

图11-5 利用张力改变轧件塑性线斜率进行厚差控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