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使用比色法测定材料颜色及其变化

使用比色法测定材料颜色及其变化

【摘要】:比色法指的是数据的收集和色别标志、颜色分化和色貌方法[CIE 04]。CIELAB的均匀色空间通常是确定材料颜色的首选方法。图7-4 XYZ空间中的颜色表示法。等能量白点位于色度图的中点(见彩页)图7-5 自然光在CIE色度图x,y上的定位(见彩页)7.2.1.1 色温白光与日光有关,因为自然光遵循严格定义的变化规律,它的颜色和光谱是密切相关的。

比色法指的是数据的收集和色别标志、颜色分化和色貌方法[CIE 04]。

颜色用三刺激值XYZ来指定。该指标与视网膜中3种锥体吸收的光有关系,源自于视觉试验。经验表明,将3种被称为原色的刺激混合可复制所有的颜色刺激(到达人眼的光线)。经验还表明色匹配具有相加性。最后,人们描述光特性(暗、亮)和颜色特性(红、黄等)的词语是相互独立的。

所以可应用线性代数定律以矢量在三维空间中表示颜色,颜色空间种类繁多,如用于电视的RGB或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XYZ色度学空间(见图7-4)。颜色的色度由刺激值XYZ的相对值给定,并在色度图xy二维坐标系中表示(见图7-5)。

978-7-111-35243-3-Chapter07-4.jpg

色度图xy不包含任何颜色亮度的信息,它直接由三色值Y给定。

为了求出两种颜色间的可见差异,使用了相同的颜色空间,其中所有点的色差几乎相等,用相等的距离来表示。

CIELAB的均匀色空间通常是确定材料颜色的首选方法。颜色的L*,a*,b*坐标由三刺激值XYZ非线性变换获得。特别的是,明度指数(Psychometric Lightness)L*是亮度Y的非线性变换。白色材料是a*b*图的原点。

CIELUV均匀色空间对确定光源的颜色来说是有用的。光源制造商通常会研究光源的颜色,与发射光通量的研究相独立。色度在色度图u′v′中测量,它是色度图xy的投影(见图7-6)。

最近,CIE提出了CIECAM色貌模型,用于预测环境中被替换颜色的色貌。

978-7-111-35243-3-Chapter07-5.jpg

图7-4 XYZ空间中的颜色表示法。等能量白点位于色度图的中点(见彩页)

978-7-111-35243-3-Chapter07-6.jpg

图7-5 自然光在CIE色度图xy上的定位(见彩页)

7.2.1.1 色温

白光与日光有关,因为自然光遵循严格定义的变化规律,它的颜色和光谱是密切相关的。日光的色调变化几乎与“黑体”(也称为“普朗克辐射体”)的色调变化完全相同。

黑体是一种理论上的辐射源,它的特性是反射所有接受的能量。预测辐射的物理定律是众所周知的。由于辐射只与温度有关,所以知道了温度就能掌握辐射的发射光谱和色调。

通过比较自然光的色调和不同温度下黑体发射的理论色调,就能建立一种测量白色光源色调的方法。所有的白色光源都具有相关色温(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CCT),单位是开尔文(绝对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是0℃=273K)(见表7-1)。

978-7-111-35243-3-Chapter07-7.jpg

图7-6 xy色度图(左图)中和uv均匀色度图(右图)中的普朗克轨迹和日光轨迹

表7-1 光源与相关色温

978-7-111-35243-3-Chapter07-8.jpg

例如,标准的白炽灯发出CCT接近2500K的白光;直射日光的CCT接近5000K;北方阴天的天空色温接近6500K;“暖白”荧光灯管发光的CCT为3000K;“冷日光白”荧光灯发光的CCT接近4000K。应注意暖色对应着较低的相关色温,而冷色的CCT较高。

7.2.1.2 自然光光谱模型

比色法中[SCH 07],Judd及其合作者于1964年详细论述了日光的色相。

1)日光色相的色度在和普朗克光谱在色度xy坐标中是极为相似的抛物线(见图7-6),它与CCT有关。

978-7-111-35243-3-Chapter07-9.jpg

若CCT高于7000K且低于25000K,则公式为

978-7-111-35243-3-Chapter07-10.jpg

于是可推出yD

978-7-111-35243-3-Chapter07-11.jpg

2)日光能相的光谱分布可用3个主要分向量S0λ)、S1λ)和S2λ)表示(见图7-7):

Sλ=S0λ+M1S1λ+M2S2λ) (7-5)

式中,M1M2由日光色相的三原色坐标决定,它们的表达式如下:

978-7-111-35243-3-Chapter07-12.jpg

文献还利用表格给出了向量S0λ)、S1λ)和S2λ)每隔10nm的取值。

978-7-111-35243-3-Chapter07-13.jpg

图7-7 用于日光色相计算的基向量S0λ)、S1λ)和S2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