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氮化物内的大部分缺陷是由成核层内晶粒聚结而形成的螺旋位错。图2-8 GaN/Al2O3横截面的TEM图像这类生长被称为柱状生长,因为沿着轴的相干长度较大而平面中的长度减小。边沿型位错有一个伯格矢量,这是由大小为a=1/3<1-210>的局部晶体变形产生的,而螺旋位错有一个大小为c=<0001>的伯格矢量。AFM表面分析显示出近乎平行的脊状突起,其中一些混合位错在两个突起的交接处隆起。而纯螺旋位错并不常见,可由围绕位错的螺旋形生长加以辨认。
异质外延模型基于界面处位错的形成机制,以消除薄膜和衬底间的失配[FIT 91]。当失配过大时(GaN/Al2O3和GaN/SiC正是如此),晶体结构将失去相干性,因此必须引入低温沉积于初始生长阶段的成核层。成核层由厚度为几百纳米的立方晶粒或六方晶粒组成。在第二步中,晶粒生长并且聚结,同时产生大量的位错。其中一部分形成位错环,留在界面附近,而其余部分沿着生长方向垂直生长[MAT 01]。氮化物内的大部分缺陷是由成核层内晶粒聚结而形成的螺旋位错。图2-8所示的为一幅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的Al2O3中生长的GaN薄膜图像。由图可见界面附近的位错环和和传播至上方表面的螺旋位错。

图2-8 GaN/Al2O3横截面的TEM图像(P.Vennéguès,CRHEA)
这类生长被称为柱状生长,因为沿着(0001)轴的相干长度较大而平面中的长度减小(见图2-9)。

图2-9 GaN的柱状结构
a)柱体相对<0001>的解取向(倾斜)产生大部分螺旋位错,它们具有混合特性[伯格矢量(Burger Vector)a+c] b)平面内柱形的解取向产生纯的边沿(伯格矢量a)螺旋位错
柱形与[0001]轴的方向不同(倾斜)形成了带有螺旋分向量(伯格矢量c或a+c)的螺旋位错,柱形与(0001)平面的方向不同(扭转)形成了带有边沿分向量(伯格矢量a)的螺旋位错(见图2-10)。
边沿型位错(位于晶粒边界)有一个伯格矢量,这是由大小为a=1/3<1-210>的局部晶体变形产生的,而螺旋位错有一个大小为c=<0001>的伯格矢量。
对于蓝宝石上GaN的标准MOVPE外延生长,a和a+c型的典型位错密度约为109/cm2,c型的约为107/cm2。
对称(0002)衍射峰的X射线摇摆曲线(ω扫描)通常用于判断柱形结构是否倾斜。摇摆曲线的半最大值全宽度(FWHM)给出了倾斜的某些指征。
这是一种间接测量混合和螺旋位错密度的方法。当GaN在蓝宝石上生长时,(0002)反射的典型FWHM值介于350~550弧秒。
利用原子级显微镜在薄膜表面直接测量位错密度也是可行的。
AFM表面分析(见图2-11)显示出近乎平行的脊状突起,其中一些混合位错在两个突起的交接处隆起。边沿位错在图中显示为小的凹陷,随机分布且更难以观察得到。通常可以统计出混合和边沿位错的等效数量。而纯螺旋位错并不常见,可由围绕位错的螺旋形生长加以辨认。

图2-10 氮化物晶格中3类螺旋位错示意图:a,边沿(伯格矢量1/3<11-20>;c,螺旋(<0001>);a+c,混合(1/3<11-23>)

图2-11 蓝宝石上MOVPE GaN的AFM图像(2×2μm2)(见彩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