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PLC分类:了解工控系统中的PLC设备

PLC分类:了解工控系统中的PLC设备

【摘要】:目前,PLC的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的不同产品种类繁多,功能各有侧重。根据不同的角度可将PLC分成不同的类型,其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如下两种。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其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的数目之和称做PLC的输入/输出点数,简称I/O点数。西门子公司的S7-400PLC即是此类。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的要求,有的PLC制造成内插板式的,可嵌入到有关装置中。这种控制板既可实现PLC所有的功能,又可很方便地镶嵌到有关装置中。

目前,PLC的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的不同产品种类繁多,功能各有侧重。根据不同的角度可将PLC分成不同的类型,其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如下两种。

1.按容量分类

为了适应信息处理量和系统复杂程度的不同需求,PLC具有不同的I/O点数、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和功能范围,PLC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形成微、小、中、大、巨型等多种类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其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的数目之和称做PLC的输入/输出点数,简称I/O点数。按I/O点数PLC可分为微型PLC(几十点I/O)、小型PLC(几百点I/O)、中型PLC(上千点I/O)、大型PLC(几千点I/O)和巨型PLC(上万点I/O及以上)。

2.按硬件结构形式分类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形式从大的方面来说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大类,另外还出现了内插板式的PLC,也可以看做为模块式PLC。

(1)整体式结构

这种结构的PLC是把电源、CPU、输入/输出、存储器、通信接口和外部设备接口等集成为一个整体,构成一个独立的复合模块,通常小型PLC,如西门子S7-200和S7-1200系列都是整体式结构,这种结构体积小,安装调试方便。

(2)模块式结构

这种结构是将PLC按功能分为电源模块、主机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机架接口模块、通信模块和专用功能模块等,根据需要搭建PLC结构。这种积木式结构可以灵活地配置成小、中、大型系统。

从结构上讲,由模块组合成系统有以下4种方法。

1)无底板。靠模块间接口直接相连,然后再固定到相应导轨上。欧姆龙公司的CJlM机型就是这种结构,比较紧凑。西门子的S7-300 PLC也是类似的结构,这种结构需要采用接线插头连接,如要单独固定,还需另外定购固定支架。

2)有底板。所有模块都固定在底板上,比较牢固,但底板的槽数是固定的,如3、5、8、10槽等。这个槽数与实际的模块数不一定相等,所以配置时难免有空槽。这样既造成浪费,又多占空间,甚至有时还得用占空单元,把多余的槽覆盖好。西门子公司的S7-400PLC即是此类。

3)用机架代替底板。所有模块都固定在机架上。这种结构比底板式的复杂,但更牢靠。采用此种组合时,它的模块不用外壳,但有小面板,用于组合后密封与信号显示。

模块式结构的优点之一是用户可根据生产要求,灵活地配置成小、中、大系统,这种积木式结构可以供用户逐步扩展系统和增加功能;优点之二是模块有密封外壳,既安全又防尘;优点之三是模块采用独立接线方式,安装和维护方便。

4)内插板式。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的要求,有的PLC制造成内插板式的,可嵌入到有关装置中。如有的数控系统,其逻辑量控制用的内置PLC,就可用这种内插板式的PLC代替。它有输入点、输出点,以及通信口、扩展口和编程口等。这种控制板既可实现PLC所有的功能,又可很方便地镶嵌到有关装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