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中国防爆标准分类详解

中国防爆标准分类详解

【摘要】:我国防爆标准分为两大类:(一)爆炸性气体执行标准是GB 3836.1~15,共15个标准。例如,dII BT3属于爆炸性气体中的防爆等级。按我国爆炸性粉尘的分类分组,聚乙烯划为可燃性非导电粉尘,与空气中的氧起发热反应而燃烧的非导电性粉尘,温度级别为T2。

我国防爆标准分为两大类:

(一)爆炸性气体

执行标准是GB 3836.1~15,共15个标准。例如,dII BT3属于爆炸性气体中的防爆等级。其中d—爆炸性气体电气设备GB 3836.2中的隔爆型;II B—爆炸性气体电气设备的I类(工厂类)B级;T3—爆炸性气体电气设备的表面最高温度200℃。t位按我国GB 3836.1—2000分类:乙烯CHs为B级,T2;丙烷CsHg为A级,T1。

(二)爆炸性粉尘

执行标准是GB 1247.6,共1个标准。按我国爆炸性粉尘的分类分组,聚乙烯划为可燃性非导电粉尘,与空气中的氧起发热反应而燃烧的非导电性粉尘,温度级别为T2。

我国将爆炸性粉尘分为4类:

1.爆炸性粉尘

这种粉尘即使在氧气很少的空气中环境中也能着火,呈悬浮状态时能产生剧烈的爆炸,如镁、铝等粉尘。

2.可燃性导电粉尘

与空气中的氧起放热反应而燃烧的导电性粉尘,如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粉尘。

3.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与空气中的氧起放热反应而燃烧的非导电性粉尘,如聚乙烯、苯酚、树脂、小麦玉米染料、可可木质、米糠、硫等。

4.可燃纤维

与空气中的氧起放热反应而燃烧的纤维,如棉花纤维、麻纤维、毛纤维、木质纤维和人造纤维等。气体防爆是采用控制金属间隙(防爆型),减小点燃能量(本安型),阻止点燃源与爆炸性气体接触(充油、浇封、气密、正压型等),或提高电气安全措施等防爆原理。而粉尘防爆主要是限制外壳表面温度和采用“尘封”或“防尘”外壳来阻止粉尘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