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电梯的提升高度规格简介

电梯的提升高度规格简介

【摘要】:11.提升高度由底层端站楼面至顶层端站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额定载重量

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内最大载荷(kg)。

2.轿厢尺寸

轿厢内部尺寸(mm):宽×深×高

3.轿厢形式

单面开门、双面开门,或有其他特殊要求,如轿顶、轿底、轿壁的表面处理方式,颜色选择,装饰效果,是否装设风扇、空调或电话对讲装置等。

4.轿门形式

常见的轿门形式有栅栏门、中分门、双折中分门、旁开门及双折旁开门等。

5.开门宽度

轿厢门和层门完全开启时的净宽度(mm)。

6.开门方向

对于旁开门,人站在轿厢外,面对层门,门向左开启则为左开门,反之为右开门;两扇门由中间向左右两侧开启者称为中分门。

7.曳引方式

曳引方式即曳引绳穿绕方式,也称为曳引比,指电梯运行时,曳引轮绳槽处的线速度与轿厢升降速度的比值。

8.额定速度

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运行速度(m/s)。

9.电气控制系统

包括电梯所有电气线路采取的控制方式、电力拖动系统采用的形式等。

10.停层站数

凡在建筑物内各楼层用于出入轿厢的地点均称为停层站,其数量为停层站数。

11.提升高度

由底层端站楼面至顶层端站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mm)。

12.顶层高度

由顶层端站楼面至机房楼面或隔声层楼板下最突出构件之间的垂直距离(mm)。

13.底坑深度

由底层端站楼面至井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mm)。

14.井道高度

由井道底面至机房楼板或隔声层楼板下最突出构件之间的垂直距离(mm)。

15.井道尺寸

井道的宽(mm)×深(mm)。